推動工業「騰籠換鳥」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快速推進重大項目進度
芝罘區工業高質量發展揚帆起航
快跟小芝一起去看看吧!
推動工業「騰籠換鳥」
01
啟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
制定《芝罘區規上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工作方案》,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綜合評價工作,以綜合評價結果為依據劃分為ABCD四類,實施分類管理;推動「評級評價」為差的4戶化工生產企業和9戶危化品倉儲經營企業全部關閉退出。
02
打造都市工業產業園試點
引入師創集團重新啟動原東和科技園,打造東和創新谷都市工業產業園試點,推動工業廠房分割出讓,項目一期4萬平方米,正在圍繞信息技術、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領域有序推進招商工作。目前,B1號樓裝修已啟動,預計9月份達到入駐條件。
03
建立「府院」聯動統一協調機制
通過法治和市場化方式,健全和完善「殭屍企業」和「殭屍資產」退出機制,啟動安德、達潤等企業破產工作,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積極穩妥、統籌推進企業破產工作,激發市場發展活力。
04
盤活閒置工業地產
圍繞低效載體開展二次招商,支持張裕集團重啟原中亞保健酒廠房改造提升為西虹市夜市文化街區。支持北極星公司引進上海復星集團戰略投資,利用手錶廠和雙一製鞋廠區,打造中國「零時零刻」「工業旅遊區」。
提高信息技術
及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水平
01
發揮政策導向作用
幫助中集來福士、冰輪集團、宏遠氧業等7家企業爭取獎補資金2000餘萬元。
02
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全區計劃開工或續建24個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近68.5億元,年內計劃投資19.64億元,實現了逆勢增長。
03
深化創新驅動
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張裕集團、三環鎖業等2家企業獲批為山東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同時,組織冰輪集團申報山東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已在省工信廳備案。
04
加速「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融合發展
推進5G通信設施建設,全區已建設5G基站434個;引導企業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融合應用。推動冰輪集團的MCP運營管理協同平臺升級改造,實現了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初步協同應用;未來自動、石川密封等企業正在企業流程管理、生產經營等領域開展工業網際網路、5G應用探索,著力提升企業運營效能;舉辦「數智芝罘·工業互聯」賦能產業升級暨惠企先鋒系列活動。邀請省網際網路協會、海康威視、浪潮集團、航天科技513所、冰輪環境、移動通信集團等企業專家,就「新基建」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主題,為區內120餘家重點企業提出升級方向與解決方案。
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水平
01
市場化運作成立應急轉貸公司
註冊資本3千萬成立山東碩泰投資有限公司,是山東省企業應急轉貸服務體系備案合作機構。為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提供短期資金融通服務,幫助其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轉貸業務,助力可持續發展。
02
推動地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與實體工業企業對接合作
邀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13所發揮人才智力密集優勢為冰輪集團、宏遠氧業、金潤核電等重點企業開展技術賦能,雙方在智能製造、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核電材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合作,推動地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和民參軍、軍轉民。
03
網格化分區片「一對一」服務
4支「惠企先鋒」服務「一對一」分包服務四大區片,探索圍繞「出生—成長—成熟—衰退」實施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工作模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石油機械、信友新材料等6家企業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富瑞達機械、圖靈智能信息技術等9家企業成功加入2020年市級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庫,累計29家。
重大項目快速推進
為樂康金嶽醫養產業園項目協調解決電力問題。協調聯繫供電公司、交警等相關部門解決項目供電投資、手續審批等問題。
全區計劃開工或續建24個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近68.5億元,年內計劃投資19.64億元,實現了逆勢增長,工業在穩投資和穩增長領域的支撐力進一步強化。
5G基站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全區已建設5G基站434個,年底前實現全區黨政機關、商場、寫字樓、道路及小區等重要場所的連續5G信號覆蓋,建設數量和規模居全市之首。
「三聚焦」
區工信局下步這樣做!
聚焦「四新」經濟
優化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1
創新載體服務,打造「四新經濟」孵化器
探索推行工業廠房分割和新增貢獻獎勵政策,打造以商業航天、海工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為主導產業的都市工業產業園區。
2
加強培育服務,打造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加速器
建立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庫,圍繞「創業—瞪羚—獨角獸」的企業成長鏈條,打造服務直通車;發揮「惠企先鋒」黨建品牌和服務隊作用,開展政策解讀、銀企對接、技術服務、財稅輔導等專題活動。
聚焦動能轉化
加快傳統產業的騰籠換鳥
1
推動「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合理配置資源
劃定工業用地紅線,確保工業用地總面積保持一定規模,依據「畝產效益」評價結果劃分的類別,實現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推廣零增地技改項目審批,支持存量土地上新項目、新產能、新產品,提升畝均效益,降低用地需求。綜合運用經濟、稅收、環保、安全、綜合執法等手段,逐步轉型和淘汰低效企業。
2
優先支持骨幹企業,發展總部經濟
優先滿足高貢獻和總部型企業區內投資的用地需求,支持區內自建總部,爭取中國海工北方中心總部大樓區內選址,對工廠外遷、總部駐留區內的工業企業進行獎勵。
3
加強政企溝通,一對一服務
分層次建立垂直網格聯絡服務機制,圍繞企業改制和轉型開展一對一服務。推廣冰輪股份「工業綠能圈」、宏遠氧業「家庭氧環境」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聚焦未來工業
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
1
加強技術賦能,突破商業航天產業
搶抓東方航天港建設機遇,爭取衛星數據中心、航天創新中心和數據交易平臺落戶。以項目建設為契機,積極溝通航天科技集團,促成科研院所與企業「產學研」合作,為工業企業對接頂層設計和技術支持。
2
加強智慧賦能,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5G基站建設,著力打造全市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示範區,擴大「企業上雲」覆蓋面,鼓勵企業在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充電樁、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
3
加強設計賦能,培育工業生產性服務業
圍繞中集來福士、張裕集團等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推動工業設計產業集聚發展。依託工業基礎,引進培育檢驗檢測、合同能源管理等總包集成服務商,打造成為智能製造的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的輸出地。
來源 | 區工信局
編輯 | 雯豪
審核 | 區融媒體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