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退役後,我只想做一隻純粹的狗

2020-12-01 全現在

完美世界旗下深度資訊平臺「全現在」專稿,無授權不得轉載。

作者 | 高敏

編輯 | 王曉

退役四年後,14歲的導盲犬紡雲和塔章終於找到了領養家庭。2020年8月20日,雲南而行工作犬訓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辦公室主任朱君在其朋友圈公布了這一消息。

14歲的拉布拉多,已經是高齡犬了,相當於人類的70多歲。從兩歲開始,這兩隻導盲犬作為盲人的「眼睛」工作了8年。退役後,它們輾轉回到導盲犬學校生活至今。

儘管身體還算健康,但也難免現出老態——大部分時間都趴在地上休息;起身時慢慢悠悠,早已沒有了從前聽到指令後的快速反應;眼睛裡的分泌物也多了起來。退役生活就在吃吃睡睡,和比過去次數更多的遛彎中度過。即使它們運動量大不如前,天熱時,走四五百米就開始喘。

退役導盲犬紡雲和塔章(受訪者提供)

直到最近「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紡雲和塔章才找到了領養家庭。

朱君的手機被打爆了,從早上一直響到晚上九點多。他三天內接到不下300通電話,至少250條簡訊,微信新加了二三百人,「都是想要領養紡雲和塔章的」。

經過篩選,兩隻退役導盲犬終於確定了領養家庭。8月30日上午10點,在交接儀式後,它們被領養家庭帶回新家。

對導盲犬來說,退役4年無人領養的情況並不多見。據《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報導,中國視障群體已經超過1700萬。但是,「導盲犬的數量只有200多隻,從比例上看,導盲犬比大熊貓都稀缺」,大連導盲犬培訓基地創始人王靖宇告訴全現在,「都是寄養家庭、使用者和訓導員搶著(給導盲犬)養老。」褪去工作犬的屬性,退役後的導盲犬,也的確比寵物狗需要更多陪伴和照顧。

無人領養

紡雲和塔章都出生於2006年11月。作為性情溫順的拉布拉多犬,經過專業訓練後,它們從2008年起,成為上海首批正式上崗的導盲犬成員,開始為視障人士服務。

據上觀新聞報導,紡雲的上一任使用者是一位盲人按摩師。從2011年開始,紡云為其服務了5年,此後,紡雲體力開始大不如前,「走一段路就氣喘籲籲」。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導盲犬滿10歲退役。考慮到各種因素,紡雲在2016年退役。而塔章也由於使用者家庭原因,只得回到學校。

此後,紡雲和塔章在導盲犬學校度過了4年退休生活。朱君向全現在介紹,上海2008年首批上崗的10餘條導盲犬,目前已經全部退役。退役後的導盲犬大多被原來的使用者或者使用者親屬領養,部分已經去世,只有紡雲和塔章還留在學校。

紡雲和塔章(受訪者提供)

朱君所在的雲南而行工作犬訓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於2018年通過招投標,獲得了上海市殘疾人輔助器具資源中心授權,接手了上海導盲犬訓練和管理的工作,也接收了此前正在服役和已經退役的導盲犬。

按照慣例,預備幼犬出生後要先送到寄養家庭中生活到一歲,學習與人相處,以及適應社會,學校會對它們進行跟蹤考察,一年後如果合格,方可接受正式訓練——一般來說,在訓練時,會特地讓訓導員交換著幼犬訓練,這是為了淡化主人意識,讓它們更容易重新適應新的使用者。而退役的導盲犬也通常會回到專業訓練前的寄養家庭,或者留在使用者身邊,由使用者或其親屬養老。

如果使用者家庭無法照顧,導盲犬會回到學校,由學校面向社會招募領養者,或在學校養老。

由於機構交接,紡雲的寄養家庭沒能聯繫到。2019年,它被短暫領養過近大半年時間,後因為領養者妻子懷孕,無法同時照顧一隻老年犬,最終又回到了基地。而塔章此前則沒有寄養家庭。朱君所在機構曾公開招募過領養者,但這並不容易。

紡雲和塔章的領養難題主要由於年紀已大。中大型犬通常可以活到十四五歲,這就意味著「一兩年後它們就可能會去世」,朱君告訴全現在,年齡問題佔勸退領養者原因的三成左右。

過去兩年,朱君及同事們時常在朋友圈發布領養招募信息,但朋友圈宣傳有限,能接觸到的多為上班族,「退役導盲犬比普通犬需要更多的陪伴時間,上班族白天沒時間陪狗,不如留在學校,我們還有更多時間照顧」。也因此,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它們在學校養老也完全沒有問題,」朱君說,「只是導盲犬之前一直在家庭環境中工作生活,希望它們能在家庭環境中走完一生。」

這次的事件是偶然促成的。朋友在學校犬舍看到了紡雲和塔章兩條老狗,提出找媒體朋友幫忙發布,「沒想到上了熱搜」。作為聯繫人的朱君,被全國各地要求領養的信息「轟炸」,甚至有烏魯木齊的家庭提出開車來上海接狗回去。

不過,為了退役導盲犬的權益保障和機構後續回訪,他們對領養家庭提出了比較「苛刻」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上海有房產或定居上海,不會在領養期間搬家。此外,還需要滿足有一定的養狗經驗,最好有照顧年邁犬只的經歷等。

經過篩選,他們最終選定了兩個合適的領養家庭,「條件都不錯,也都承諾了不會棄養。」朱君說。

誰來為退役導盲犬養老

其實,紡雲和塔章的情況在國內並不多見。

成立於2006年的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是國內首家導盲犬培訓機構,全國絕大多數導盲犬均出自這裡。在寄養家庭過完一年肆意玩耍的日子後,它們即被送入基地,接受著嚴苛的訓練。在這裡,它們需要學會憋尿和抗餓,還要面臨70%的淘汰率。

大連導盲犬基地的在訓犬

服從性和集中力對導盲犬來說是最難的。它們需要服從各種口令,判斷什麼時候停下來或過馬路,同時保證不受外界人、聲音和食物幹擾。 它們還需要有自我意識,要自己判斷路況,考慮用什麼方式過去,而不是只服從於一個口令。

最初的考核包括聲響測試——訓導師向天上開槍,被巨聲驚嚇,且長時間無法平靜的狗會被淘汰;奇裝異服測驗——如果狗無法接受著裝奇怪的人,也會被淘汰。性格太急或太慢的,太活潑的,攻擊性太強的,有壞習慣的,通通不行。經過了前期的一系列篩選,合格的狗才能進行正式的導盲犬訓練。

合格的導盲犬在與服務對象配對後,會進行一個月的共同學習,當配合足夠默契後,導盲犬便正式上崗。

大連導盲犬基地創始人王靖宇向全現在介紹,截至目前,該基地共培訓出了210多隻導盲犬,其中已經有50多隻退役。儘管基地規定退役導盲犬優先選擇寄養家庭養老,退役後的導盲犬卻大多留在盲人或者其親屬鄰居家繼續生活,「很少有能回來的,盲人養出感情了,都當自己家孩子一樣了。」

王靖宇家曾是十幾隻導盲犬的寄養家庭,但他至今沒有等到一隻退役導盲犬回歸。不久前,導盲犬柯林從烏蘭察布退役回家,不到一周,它服務對象的親屬就打來電話表示不舍,王靖宇只得把狗又送回去。

曾經為盲人調音師陳燕服務7年8個月的導盲犬珍妮在2018年12月退役後,就曾面臨著它的三個主人——使用者、寄養家庭以及訓導員的「爭奪」。

陳燕向全現在回憶,當時,為了獲得「養老權」,三人分別站在不同方向喊珍妮,她選哪邊就跟誰養老。結果珍妮很聰明,圍著三個人轉圈,誰也沒選。」最終,由珍妮的校長王靖宇做決定,珍妮回到寄養家庭養老。「寄養家庭條件更好,他們退休了,可以陪珍妮,住別墅也更方便養狗,而我是盲人,照顧它確實相對困難一些。」陳燕回憶道。

導盲犬珍妮帶陳燕乘高鐵

殘障人士自主生活能力培訓師連勤則並不贊成盲人為退役導盲犬養老。在她看來,需要導盲犬的往往是需要每天去固定地點上班的盲人,導盲犬跟寵物狗相比,更需要人的陪伴。寵物狗在主人上班的時候習慣了在家裡等待,而導盲犬一輩子都跟人一起,一旦導盲犬退休,本來要每天出門工作的盲人就無法全天陪伴。

她也擔心盲人原本的生理缺陷——即便再細心,他們可能也會更晚發現狗生病等異狀。

連勤的導盲犬Candie 2008年來自美國,是第一隻在中國服役的具有國際資質的導盲犬。它是一隻白色的拉布拉多,和《導盲犬小Q》裡的小Q很像,頗有公眾知名度,還演過電影。

到了2018年,出門前,Candie變得磨磨蹭蹭——打個哈欠,前蹲後撅伸個大懶腰,再慢悠悠走向主人,連勤意識到,它該退休了。恰好自己也在2018年退休,「反正我也不用再每天出門,乾脆Candie就跟我一起退休算了。」

當時美國已經有104個家庭申請領養Candie,連勤決定,把它送到自家家庭醫生處養老,因為對方與自己和Candie熟識,生活條件相當不錯,曾為一隻退役犬養老到15歲去世。

但由於Candie是國內第一隻具有國際資質的導盲犬,有不小的公眾影響力,被輿論認為「應該留在中國養老」,連勤不得不放棄了送Candie回美國的念想,自己在家給它養老。

日本導盲犬養老院(圖源:新華網)

除了以上幾種途徑,國外也有專門的導盲犬養老機構。據報導,日本北海道導盲犬協會早在1978年就在札幌開設了一家導盲犬養老院,已經有超過200隻導盲犬在那裡度過晚年。

做回一隻純粹的狗

導盲犬的退休生活,用連勤的話說,就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吃了玩,玩了睡,當大寵養著。」

剛退役的時候,不用再戴著導盲鞍出去工作,導盲犬會「夾著尾巴」感到低落,但基本兩周就可以適應了。不過,由於工作犬特性,比起普通寵物狗,收養退役導盲犬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

在健康方面,導盲犬受到的損傷較普通寵物犬會更多一些,需要更多關注和檢查。由於工作時需要佩戴導盲鞍,長時間在外行走,導盲犬關節和皮膚損傷會更多,導盲鞍長期接觸的胳膊肘、腋下以及胸口的毛會變少,更容易得皮膚病,吸入的汽車尾氣也更多。

Candie剛退休時,被查出患有肝臟腫瘤和白內障,好在發現及時。後來做了手術,切了半邊肝臟,一隻眼睛也看不見了。這讓連勤更加堅信,自己每半年帶Candie做體檢以及退休的決定,都是對的。

相比寵物犬,導盲犬的大半生都和人一起工作,同進同出,作息、排便、吃飯都有既定規律。如此一來,退役後的它們比寵物犬更需要陪伴,這也是退役導盲犬領養的必要條件之一。

在保證細心陪伴和規律生活外,對導盲犬便可以「放縱、溺愛一些」了。

為保證工作中不被分心和誘惑,在訓練和工作中的導盲犬往往食譜單一,不被允許吃零食,甚至整個訓練過程中都不能用食物來進行獎勵。

紡雲和塔章剛退役時,看到食物的第一反應還是坐下來安靜等待,收到吃飯的指令才去吃,「放任久了」之後,它們才放鬆下來,會像普通的狗一樣立刻衝向食物。愛心人士送來的狗零食,也都餵給它們吃——這是在役和在訓導盲犬不能吃的。

上海導盲犬學校訓犬時,每天早晚會帶導盲犬出去排便一次,但退役犬在中午也會被帶出去,有時還會一天遛三四次。朱君向全現在解釋,這是因為工作中的導盲犬要學會憋尿,但退役後得特地多帶出去遛,不然它們還是會習慣性憋尿,而這已經沒必要,且隨著身體機能下降和肌肉鬆弛,它們需要更多次排洩。

受新冠疫情影響,陳燕大半年沒有見珍妮了。7月16日是珍妮的11歲生日,6月北京一解封,她就趕去大連,給珍妮提前過了生日。她用肉和玉米面蒸了肉餅,澆上酸奶,再用一圈黃瓜和胡蘿蔔片做點綴,給珍妮做了「生日蛋糕」,供它慢悠悠地享用了一頓。

它越來越接近一隻純粹的狗了。陳燕每次喊「珍妮」,它便晃著越來越肥的身子,搖著尾巴,一路蹦到她懷裡,邊拱邊哼唧;還會可勁兒玩球,追著新的導盲犬萌萌滿院子跑——那是它當導盲犬的日子裡,從來不會去做的事。

————

請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相關焦點

  • 退役導盲犬找到主人了!
    朱老師介紹,上海大多數導盲犬退役後,第一順位是被原先的服務對象及家屬領養,其次被寄養家庭收養的比例也很高,假如這些都無法促成 ,犬只會回到訓練基地等待社會愛心人士領養。」然而領養一隻老年的大型導盲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導盲犬作為一隻工作犬,在服役多年之後,和人一樣已經進入老齡化狀態,相當於七八十歲的老人,需要更多的陪伴和更細心的照顧。
  • 退役4年導盲犬找到寄養家庭
    此外,朱君介紹,為了更好地保障退役導盲犬的生活,他們基地對於領養的家庭也有相應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求寄養家庭在上海有房產或定居上海,不會在領養期間搬家;同時,寄養家庭有一定的養狗經驗,最好曾經照顧過年邁犬只;沒有狗毛過敏史;家裡最好沒有養太多狗;最後,寄養者的家人支持養狗或至少不反對養狗。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才能成為「紡雲」和「塔章」的新主人。
  • 退役後的導盲犬該不該被安樂死?不妨看看,看完後明白了!
    無論是從情感的角度,還是道德的觀點上說,退役後的導盲犬都不應該被安樂死,這是非常殘忍、沒有人道的行為。導盲犬為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它們沒有其他寵物狗那般瀟灑快樂,一生都在為自己的主人工作著,做一雙隨時準備工作的「眼睛」。
  • 7年陪伴,你是我的眼!安慶唯一一隻導盲犬將退役,然而...
    2013年 安徽省第一隻導盲犬落戶安慶。這隻導盲犬的名字叫fighter,它是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音樂老師張晨從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免費申領的。導盲犬的服役期是8至10年,如今,fighter也即將面臨退役,是去還是留?
  • 上海第一批導盲犬退役4年,你願意做它們的鏟屎官嗎?
    當它們滿一周歲後,就會被送回基地,開始導盲犬4-6個月的專業技能訓練,通過重重考核、評估測試,才能正式上崗。 當它們成功畢業後,將會免費交付給適合的視障人士使用,服役期為8年左右。退役之後,如果使用者沒有能力照顧退役老齡犬,它將被送回基地養老,或尋找合適的領養家庭。
  • 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全國200餘只導盲犬何以為家?
    「如果我老了,不能再為你帶路,您還會愛我嗎?」這一句尋常無奇的表白背後卻是一段不尋常的故事,這句表白出自幫助盲人,他們得到了導盲犬多年關愛之後,希望尋找更多的好心人陪伴垂垂老矣的導盲犬,幫助它們走完最後的那段路。近日,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的話題衝上了熱搜,令人欣慰的是兩隻導盲犬「紡雲」「塔章」都找到了新家。
  • 英國導盲犬退役後「安樂死」處理,退役的導盲犬該不該被安樂死?
    一個盲人小姐姐為自己的導盲犬尋找未上崗之前的主人。狗狗聽見主人的聲音就已經開始激動,看見主人又跳又叫又哭,我都哭的稀裡譁啦的。下臺的時候,狗狗又乖乖的走到小姐姐身邊,繼續上班了,導盲犬真的好可憐。導盲犬作為工作犬,品種的挑選非常嚴格:首先最少七代以內不能有任何傷人的記錄。注意力要集中,對於移動物體和其他事物不分心。
  • 退役導盲犬找到領養家庭|僅有2-4年如寵物狗般奔放,退役後它們去向...
    廖俊說,「如果幾年前,我知道可以領養退役的導盲犬,那我一定在那個時候就把紡雲帶回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給它養老,讓它安享晚年。所幸,現在也不遲。」他想領養紡雲的初衷很簡單,導盲犬為人類奉獻了一生,如今,它們應該被善待。籤完協議,才算真正交接完成。
  • 江蘇首隻導盲犬即將退役 主人不舍:謝謝你陪我走天涯
    揚子晚報2020年7月30日訊 壯壯是一隻10周歲的導盲犬,也是江蘇第一隻服役的導盲犬,已經陪伴常州人丁志強七年時光。作為導盲犬,如今的壯壯已經快到「退休」年紀,但是丁志強還需要新的導盲犬,按規定他不能領養壯壯。每每提及壯壯的退役,丁志強都有些失落,「經過了兩千五百多個日夜的陪伴,它已經是我家庭的一員,我們真的很捨不得它。」
  • 上海導盲犬退役後不願離開主人,主人含淚為它招募領養家庭
    因為知道石大哥很喜歡、也養過兩隻狗,所以朋友建議他去申請領養一隻導盲犬。經過各種了解、申請、審核、匹配,石大哥和導盲犬拉斯印相遇了。所以,一個人,一隻狗,因為「失明」緊密地連在了一起。「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也不會相信一隻狗可以這麼通人性、這麼懂事!」
  • 江蘇首隻導盲犬工作7年將退役 主人:感謝你伴我走天涯
    受訪者供圖壯壯是一隻10周歲的導盲犬,也是江蘇第一隻服役的導盲犬,已經陪伴常州人丁志強七年時光。作為導盲犬,如今的壯壯已經快到「退休」年紀,但是丁志強還需要新的導盲犬,按規定他不能領養壯壯。每每提及壯壯的退役,丁志強都有些失落,「經過了兩千五百多個日夜的陪伴,它已經是我家庭的一員,我們真的很捨不得它。」
  • 江蘇首隻導盲犬即將退役 主人不舍:謝謝你陪我走天涯
    老夥計,謝謝你陪我走天涯壯壯安靜地待在丁志強身邊壯壯陪著丁志強一家去旅遊壯壯是一隻10周歲的導盲犬,也是江蘇第一隻服役的導盲犬,已經陪伴常州人丁志強七年時光。作為導盲犬,如今的壯壯已經快到「退休」年紀,但是丁志強還需要新的導盲犬,按規定他不能領養壯壯。
  • 上海退役四年導盲犬尋愛心家庭,你願意做它們的鏟屎官?
    導盲犬是偉大的,它將它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人類,一隻導盲犬要經過無數嚴格的訓練後才能正式上崗,首先它們在基地出生的四十五天後,就會被送往喜歡狗狗的家庭中寄養,讓年幼的它們學會適應家庭生活,社會環境以及如何與人相處,當它們已經滿一歲後就會送回基地,並開始導盲犬四到六個月的專業技能培訓。
  • 第二十七篇·怎樣安排退役後的導盲犬呢?
    同時,藉此機會推廣導盲犬服務,呼籲大眾在路上遇見導盲犬時,必須謹記導盲犬禮儀『三不一問: 不幹擾、不餵食、不拒絕及主動詢問』。導盲犬退役後,導盲犬使用者或使用者的家人將成為最先有資格的領養者,因為在過去多年的生活中,他們對導盲犬來說是非常熟悉和有親切感的,退役後繼續一起生活,導盲犬也不用重新適應主人和居住環境。其次是導盲犬年幼時的寄養家庭,他們對導盲犬來說,雖然相隔多年,但寄養家庭陪伴導盲犬渡過了童年美好的時光,所以如果導盲犬重返寄養家庭也是很好的安排。
  • 會有下一個天使替我來愛你,瀋陽首隻導盲犬Sherry退役.
    「跟我握握手,以後要聽話.」依依不捨的撫摸毛茸茸的小爪子,不放心的一遍遍叮囑,隨著盲人林妍與導盲犬依依惜別,昨天,瀋陽第一隻導盲犬
  • 任達華申請導盲犬小Q的退役領養權
    任達華表示已決定申請飾演小Q的狗演員布丁的退役領養權,等待導盲犬布丁八年退役後重新返回自己身邊。當天,霍思燕、小瀋陽、張梓琳、劉天佐等影人嘉賓也動情交流,被導盲犬對人類的付出和忠實所打動。 電影《小Q》改編自小說《再見了,可魯》,講述了視障人士李寶庭因為中年失明而封閉自己,導盲犬小Q的出現讓他重新體會到生命的溫度和生活的美好。
  • 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 喜歡養狗的滬籍愛心人士請報名!
    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 喜歡養狗的滬籍愛心人士請報名!時間:2020-08-20 14:08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海退役4年導盲犬苦等領養 喜歡養狗的滬籍愛心人士請報名!
  • 退役導盲犬苦等四年,今天終被領養,笑容暖化人心
    8月30日上午,專門為上周火遍全網的兩隻上海退役導盲犬舉辦 的【上海退役導盲犬領養家庭招募】圓滿結束啦!它們苦等4年,今天終於被願意給它們最好養老生活的愛心領養家庭帶回家啦!其實,像一條寵物狗般被人照顧的幸福生活,「塔章」和「紡雲」 退役後已經 苦 等4年了,卻因為種種原因,仍遲遲等不到合適的寄養家庭帶他們回家,一直都在上海導盲犬學校養老。
  • 大連導盲犬上熱搜,改變中國的珍妮退役了
    她帶著珍妮去全國各地做演講,呼籲社會消除誤解,接納導盲犬。會有下一個天使 替我來愛你 10歲的狗狗 相當於80歲的老人 10歲的珍妮到了退役的年紀
  • 7年陪伴 江蘇首隻導盲犬即將退役
    ,它是咱們常州乃至江蘇省的第一隻導盲犬。在陪伴了主人丁志強7年後,明年將退役。今天我們將再次走進壯壯,講述它在常州這7年的動人故事。丁志強說:「本身當時我父親是11年去世的,然後我小孩也是11年出生的,然後家裡就比較忙,然後送我們上下班也很不方便,所以才萌生了這個申請導盲犬這個想法。每個人當時有2到3隻狗可以讓你去試一下,因為每隻狗性格各方面可能不一樣,因為要看緣分的嘛,看這個狗和人是不是有親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