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2月,1996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成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7月,開發區採取「一區多園」模式,以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整合東區工業園、白泉工業園、郊區蔭營工業園進行擴區,規劃面積為80平方公裡。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入區企業8318家,總人口約11萬。先後榮獲「山西省產業轉移示範區」「山西省礦機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山西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山西省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等殊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產城融合示範區」。
今年以來,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安排,緊緊圍繞「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奮鬥目標,聚焦「六新」突破,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形成生態鏈,全力打造新興產業、創新要素、營商環境、政策引領四個「新高地」,引領開發區創新發展駛向快車道。
聚焦「六新」突破
打造新興產業新高地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把創新驅動作為轉型發展的邏輯起點,以全產業鏈思維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結合自身實際,強化頂層設計,聚焦「六新」突破,著力打造新興產業新高地。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下好三招「先手棋」,重點發展以百度雲計算中心為龍頭的數據中心集聚區、以百度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項目為拓展建設的國家智能車聯網先導區、以中國電子為依託的信創產業基地。在新材料方面,重點推進藍寶石和第四代半導體材料項目,打造全球最大的藍寶石生產基地和全國知名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在節能環保產業方面,建設中天智慧環保產業園,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設備製造、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技術服務與研發等產業。在新能源產業方面,以裝備製造為重點,圍繞天然氣採、輸、用全流程,建設全鏈條的煤層氣、天然氣抽採裝備製造基地。
突出體系保障
打造創新要素新高地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創新生態建設,積極構建「三大體系」,著力打造創新要素新高地。一是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承載體系。形成9個國家或省級創新創業基地,建設2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加速器,配套完成一期1500畝的產業用地,開發儲備充足的產業平臺,積極發展建設新型創新街區,為項目落地創造「拎包入駐」和「拿地即開工」的全流程承載體系。二是構建「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的創新體系。用好高校資源,引入清研院先進產業研究院科創中心,推動山西省碳氫能源國際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用好各類融資工具,為創新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三是構建「生產+生態+生活」的保障體系。以投資者需求為本,推動產城融合,建設高品質城市,構建教育、醫療、購物、文化、休閒等的十五分鐘高品質生活圈,為投資者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綠色美麗、舒適宜居宜業的「城市會客廳」。
全力創優環境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將營商環境打造作為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以投資者和企業家的需求為導向,積極創優服務,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打造規範高效政務環境。以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減成本,提升辦事便利度、提升企業獲得感的「四減兩提升」目標為抓手,推行「一站式、一窗式」集成服務,實現辦事少進門、少折騰、少跑路,讓投資者感受到開發區「效率」。打造貼心便利的服務環境。堅持做到「專業化、清單化、標準化」,構建「集團公司+專業公司」運行架構,逐項制定服務標準流程。同時,特別強化「作為」意識,緊盯企業發展難題,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主動服務」「代辦服務」「精準服務」體系,讓投資者感受到開發區的「溫度」。打造公平完善的法治環境。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全面落實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切實做到「有事必應,無事不擾」,讓投資者感受到開發區的「誠意」。
強化政策支撐
打造政策引領新高地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在開放市場、降低成本、鼓勵創新、招才引智等方面下功夫,全力釋放政策紅利,激發企業市場主體積極性,打造政策引領新高地。一是發揮數據優勢。依託百度雲計算中心資源優勢,用好數據這一資源富礦,對投資開發區的企業給予數據資源支撐。二是挖掘成本優勢。充分挖掘和發揮各類資源成本比較優勢,對符合開發區產業定位的項目,在用房、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用工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三是創造政策優勢。對創新研發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科技創新項目研發費用、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大賽或重要科技交流活動等給予「比先進地區高一檔」的政策支持。此外,對於轄區招引的專家人才,給予科研經費、項目扶持、個稅獎勵、住房補貼、生活綠卡等待遇,讓他們在開發區體驗到「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