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14日召開的新疆資源環境與發展高端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為保護新疆豐富的生物種質與基因資源,促進新疆現代農業、現代生物產業快速發展,新疆擬建立烏魯木齊種質資源保藏庫、伊犁植物園、霍爾果斯生物產業孵化與試驗示範基地,並以「一庫一園一基地」三大平臺為基礎,在十年內將新疆打造成為我國乾旱地區生物資源合理利用及物種資源保育新高地。
據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管開雲介紹,烏魯木齊種質資源保藏庫擬建於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乾旱區基因庫,並成為我國生物技術重大基礎設施平臺之一。計劃收集保藏1萬種、10萬份種質材料,構建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環保三大技術研發體系,研發數百種新產品、獲得千項核心專利;引進和培養一批院士及領軍人才,形成由20個「千人計劃」和數百名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組成的團隊,為新疆生物產業和生態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用十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領先的乾旱區種質資源保護與生物技術研發體系。
管開雲說,世界上目前還沒有一個溫帶乾旱區綜合性大型植物園,在伊犁建立乾旱區植物園具有十分重要的國際意義。伊犁植物園園址選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阿勒瑪勒鄉,佔地面積35平方公裡。涵蓋河流、溼地、丘陵地、坡地、林地等。新疆計劃在十年內建成集物種保護及生態保育與開發,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世界最大、國際一流水平的乾旱區植物園。
新疆還計劃在霍城縣羊圈子鄉建設面積1萬畝,有15個功能區的霍爾果斯生物產業孵化與試驗示範基地。預計經過十年努力,依託霍爾果斯特殊經濟區,建設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環保技術萬畝示範園,培育10家大型生物企業和100家中小型生物企業,形成連接我國中東部,輻射中亞和俄羅斯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