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次監測天山北部荒漠物種

2020-12-05 光明網

◆鳥類增加

◆跳鼠減少

◆鵝喉羚恢復

◆大芸難見身影

本報訊天山北部廣袤的荒漠戈壁裡到底生活著多少野生動物?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開發對它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承擔,中國科學院北京動物所、蘭州大學、南京環境科學

院、北京師範大學以及新疆科研、林業、環保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天山北部荒漠物種資源監測》項目,經過2年多的野外監測,基本掌握了這個區域部分物種的基本信息。這也是新疆首次系統開展荒漠物種資源監測工作。

監測顯示,這個區域鳥類比20年前多出61種,一些旅鳥成了留鳥;荒漠裡原本隨處可見的跳鼠卻難覓蹤影;20年前常見的雪蓮、貝母、大芸等野生藥材,由於亂採濫挖,已極為稀少。

馬鳴研究員帶領的項目累計行程25515公裡,完成樣線調查623條次,共調查到包括百靈在內的160種鳥,比1989年中國科學院阜康荒漠生態站調查出的鳥類多出61種。馬鳴注意到,黃鸝、翁鳥、歐亞鴝等,都是近年來新疆新記錄到的鳥種,並逐漸在新疆成為「繁殖鳥」或「留鳥」。馬鳴分析說,歐洲鳥類甚至熱帶鳥類擴散到新疆,均違背了鳥類原有的遷徙規律。「有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也有可能是原棲息地人為開墾、過度使用農藥導致的。」

讓李維東研究員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和助手在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荒漠準備了300副鐵板夾、15個活捕籠捉跳鼠,但從去年2月至今,這個區域沒有夾到一隻跳鼠。李維東研究員10年前曾和德國柏林科技大學在此開展了一項合作項目,那時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非常多。跳鼠突然「失蹤」,李維東研究員分析,這可能與當地做過的藥物滅鼠工作有關,也可能與曾有人收購跳鼠有關。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通過近年來大力度的圍欄封育等措施,這個區域荒漠灌木林得到了較好恢復,給大型哺乳動物提供了較好的棲息環境。調查發現,鵝喉羚數量增長穩定,在15公裡樣線內數量維持在7到12隻。

20年前曾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裡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阜康荒漠生態站副站長馬健說:「那時候這裡大芸到處都能見到,現在卻難得一見了。」他帶領的小組在這裡監測到植物42種,大部分為短命和類短命植物。其中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植物只有9種,如梭梭、淡枝沙拐棗等。

新疆之前從未系統做過荒漠物種監測,因而對荒漠物種的動態變化很難了解。但2年的普查還是讓項目組感到,礦產能源開發已經給當地的環境造成巨大變化,幹擾日益加劇。

相關焦點

  • 礦產開發幹擾環境 新疆首次監測天山北部荒漠物種
    ◆鳥類增加   ◆跳鼠減少   ◆鵝喉羚恢復   ◆大芸難見身影   本報訊 天山北部廣袤的荒漠戈壁裡到底生活著多少野生動物?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承擔,中國科學院北京動物所、蘭州大學、南京環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以及新疆科研、林業、環保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天山北部荒漠物種資源監測》項目,經過2年多的野外監測,基本掌握了這個區域部分物種的基本信息。這也是新疆首次系統開展荒漠物種資源監測工作。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直到2014年,架設在這裡的紅外相機才捕捉到伊犁鼠兔的畫面。
  • 新疆鳥種介紹:都好可愛啊
    新疆為該鳥種或特殊亞種在國內的主要分布地區,廣布或局部常見。主要是歐洲及中亞地區廣布鳥種在新疆的繁殖鳥或越冬鳥。漠地林鶯 典型的荒漠類鳥種,不常見,在近地面的荒漠灌叢營巢。灰柳鶯新疆各地夏候鳥,活動於山地的溝谷,林緣,灌叢。花彩雀鶯繁殖於天山高山灌叢地帶,冬季下至低海拔山前。戴菊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區的留鳥,垂直遷徙,部分阿爾泰地區的戴菊在天山一線越冬。
  • 【天山守望】阿爾塔什水利樞紐:首次增殖放流10萬尾新疆珍稀魚苗
    新疆日報訊(記者熱依達 秦金俐報導)近日,中核集團新華發電葉河公司在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舉行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分別在樞紐水庫庫尾和樞紐壩址下遊放流10萬尾魚苗,以持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此次增殖放流的主要是塔裡木裂腹、斑重唇、寬口裂腹、厚唇裂腹4種新疆本土魚苗,其中塔裡木裂腹和斑重唇為自治區Ⅱ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 新疆這16種珍稀野生動物?你見過多少種?
    它們是世界上唯一倖存的駱駝科真駝屬野生種,屬世界極度瀕危物種,全球總數量約1000峰,在中國分布於新疆羅布泊地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在600至650峰。是馬鹿亞種中唯一棲息在荒漠地帶的亞種。主要棲息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胡楊林、蘆草叢及紅柳林中,以胡楊、蘆草、沙棗、駱駝刺等為食。1972年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塔裡木河及其支流流域沿岸。
  • 新疆這16種珍稀野生動物?你見過多少種?
    它們是世界上唯一倖存的駱駝科真駝屬野生種,屬世界極度瀕危物種,全球總數量約1000峰,在中國分布於新疆羅布泊地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在600至650峰。8.塔裡木馬鹿。是馬鹿亞種中唯一棲息在荒漠地帶的亞種。主要棲息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胡楊林、蘆草叢及紅柳林中,以胡楊、蘆草、沙棗、駱駝刺等為食。1972年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
  • 新疆奎屯市,天山腳下的十字路口
    在新疆天山北坡,奎屯、烏蘇、獨山子這三個地方組成了北疆地區的金三角,不僅是交通樞紐,還是經濟發展的熱土。烏蘇市以同名的烏蘇啤酒而聞名,是新疆的啤酒城,每年夏天舉辦的烏蘇啤酒節人氣火爆。獨山子是克拉瑪依的下轄區,石油化工業發達,富的流油,還是獨庫公路的起點,很有吸引力。
  • 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4隻非洲獅寶寶國慶將首次和遊客見面
    天山網訊(記者餘夢凡攝影報導)9月28日,在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4隻剛滿月不久,體型如貓一般大的小非洲獅,緊緊依偎在它們的媽媽身邊,不時搖晃著小腦袋,懵懂地觀察著這個世界。今年國慶節期間,4隻小獅子將首次與遊客見面。  在小獅子出生前,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有近20隻成年非洲獅。
  • 新疆是「羊的世界」,這三種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哦!
    棲息於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CR)動物;1999年中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高鼻羚羊:別名賽加羚。
  • 新疆是動物王國,這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全世界新疆獨有
    新疆擁有森林、荒漠、草原、沙漠、溼地和高原苔地等各種類型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其珍稀罕見的!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這10種野生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它們很稀罕很寶貝啊,全世界只有新疆有!
  • 新疆是「羊的世界」,這三種羊不能捕不能吃,否則要坐牢
    棲息於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CR)動物;1999年中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
  • 新疆是「羊的世界」,這三種羊不能捕不能吃,否則要坐牢!
    棲息於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CR)動物;1999年中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5隻雪豹同框 同時監測到豺與荒漠貓
    中新社西寧3月30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30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果通報會上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監測到5隻雪豹同框畫面,專家稱全球罕見,同時監測到罕見特有物種豺與荒漠貓。圖為雪豹影像。
  • 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文 | 李維東 圖 | 李維東 謝永平 郭東明 王丹 冬目 在天山上,有一個僅發現三十多年的新物種,形似老鼠,實屬兔類,以雪蓮、金蓮花、紅景天等珍貴藥材為食,這是一個由中國人發現並命名的中國天山特有物種——伊犁鼠兔。
  • 新疆荒漠化治理全方位給力
    然而,自2009年至2014年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為止的五年間,新疆荒漠化面積以每年近118平方公裡的速度減少。塔裡木河不斷向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擴展,而每年5月左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甚至會讓人感覺是一個絢爛的花園。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新疆的荒漠化治理已漸入佳境。
  • 東天山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
    (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提供)    昨日(12月10日),新疆林業部門對天山東部國有林區啟動的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綜合科學考察結束。考察的初步結果顯示,東天山一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發現的動植物遠多於歷史記錄。
  • 新疆珍稀動物:一條白色橫帶和「V」字形斜帶的大型鳥-小鴇
    棲息於平原草地、牧場、開闊的麥田、谷地以及半荒漠地區,有時也出現在有稀疏樹木、灌叢的平草地和荒漠地區。常成群活動,特別是在冬季。主要以昆蟲和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各種植物的嫩葉、幼芽、種子、草籽和果實等。
  • 罕見 新疆科克森山現大種群黃羊遷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1日,新疆北部阿勒泰布爾津縣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日常巡山時,用無人機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羊大種群遷徙,此次觀測到四十多隻,分為三個種群,實屬罕見!黃羊世代生活在科克森山廣闊的荒漠戈壁和灌草叢中,是荒漠區的典型物種,因此被譽為「荒漠精靈」。經監測調查發現,黃羊分布在布爾津縣科克森山全境,以南部山區較多,常遷徙到核心區的溼地覓食、繁衍,進入冬季,黃羊等有蹄類野生動物則因山下被積雪覆蓋而陸續遷入山中。
  • 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24集:它是雞還是鳥啊?它只有3趾-波斑鴇
    波斑鴇(學名:Chlamydotis macqueeni)是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曾經是翎頜鴇的亞種,已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的物種棲息於廣闊草原、半荒漠地帶及農田草地, 通常成群一起活動。十分善於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蟲、蝗蟲、毛蟲等。分布於印度及阿爾泰地區,冬季到西歐、東埃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國。
  •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時間來到 2007 年,在這個物種科學發現的 115年後,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尹玉峰來到了四川西部,在這個物種被科學發現的地方,對荒漠貓的現狀進行調查。在三江源嘉塘草原的野外調查中,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包含有一隻大貓和兩隻小貓的繁殖家庭,而這,也是荒漠貓這個物種在全世界的第一筆野外繁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