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行政訴訟打到再審,最高院支持被拆遷人

2021-01-21 騰訊網

行政訴訟打到再審,最高院判決最終被拆遷人一方勝利。下面就由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為大家詳細分析本案,告訴大家為什麼最高人民法院會支持被拆遷一方勝訴。

撲朔迷離,贏了官司確拿不到錢

林某在河南省鄭州市某區擁有房屋一套。2013年某日,該區政府發布《關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決定的通告》,對規劃紅線範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所有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物實施徵收,林某的房屋在徵收範圍之內。一年後,該區政府沒有經過合法程序,就拆除了林某的房屋。林某2016年9月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強拆行為違法,法院2016年11月判決支持了林某的請求。至此,對於林某來說一切都還算順利,雖然遭到強拆,但在維權的路上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然而,後續的發展是林某沒有想到的。

2017年8月林某向當地政府請求政府按照法院的判決向他支付房屋徵收補償安置,以及對強拆導致的損害進行賠償,該區政府同年10月作出行政賠償決定:賠償3萬餘元人民幣及50餘平方米安置房。這一決定讓林某難以接受:原先的老房子被拆了,給的補償卻寥寥無幾。明明是法院認定了政府違法拆除了自己的房子,怎麼最後一無所有的人成了自己呢?林某馬上決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而林某的維權路並不輕鬆。

林某收到行政賠償決定後認為區政府應當對其進行補償安置,很快便訴至某中級法院,請求區政府履行補償與安置義務,並判令區政府依據法律和徵收補償方案的規定向林常紅支付補償款。中院一審認為,國家賠償是以違法行為為基礎,即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國家補償則是由合法行為所引起,系對合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在一個行政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的情況下,受害人應當通過行政賠償程序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通過行政補償程序尋求對損失的彌補。在已經開啟行政賠償程序的時候,更不能重複或者交互運用救濟手段,再行尋求行政補償。進而,一審法院認為在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不能同時適用的情況下,該區區政府已經對林某作出了行政賠償,故法院不再支持林某的行政補償請求,遂判決林某敗訴。

因為疏於法律知識,險些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林某在訴訟中敗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林某對法律法規的不了解,在訴訟程序和訴訟請求上吃了大虧。林某在請求國家徵地補償的時候,並沒有針對政府已經作出的賠償決定提出任何異議,當林某於2018年4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請求撤銷區政府作出的行政賠償決定並賠償損失時,已經過了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限,因此,法院依照法律駁回了林某的該項起訴。

在申請國家補償一頭碰了壁,這邊法院又不支持林某申請合理賠償的請求,讓林某兩面受挫。好在,法律還是公平公正的,最終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林某成功申請到了再審,由最高院重新審理林某的起訴。

據理力爭,獲高院再審支持!

最高院聽取了林某一方的訴訟意見,認為:在房屋徵收過程中,被徵收人有權先獲得補償,且對補償方式依法具有選擇權。區政府未依法先進行補償就強制拆除了林某的房屋,其在實施強拆後,以及法院確認其強拆行為違法後,仍然未主動履行補償職責,在林某申請房屋補償及物品賠償後,又未尊重林常紅對貨幣補償的選擇權,也未及時依法作出補償決定,而是決定賠償林某一套安置房,行政賠償決定書也未載明對屋內物品賠償的標準和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遂支持了林某的訴訟請求,撤銷了區政府作出的賠償決定,責令區政府重新作出補償決定。

史律師溫馨提示:

遇到徵地拆遷問題,一定要注意保存、收集相關的證據和信息,避免自身處於相對被動的狀態,對政府某些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記錄,委託專業律師,以期保障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的情況下,更多的爭取拆遷補償權益。

相關焦點

  • 徵地拆遷官司:打贏了就能拿到徵地補償款嗎?
    導讀:徵地拆遷糾紛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被拆遷人的合法利益也不同程度的遭受了損害。在諸多的維權案件中,很多被拆遷人也發現上訪、聚訪等起不到太大作用,於是被拆遷人也逐漸開始運用法律進行維權。因為是徵地拆遷糾紛,所以大部分涉及到的官司都是「民告官」的行政類官司。
  • 如何打贏行政訴訟官司?行政訴訟中的訴訟技巧
    行政訴訟是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也是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也是老百姓所說的「民告官」。但面對權利不對等的國家行政機關。原告如何打贏行政訴訟?行政訴訟又有什麼規則?想打贏行政訴訟,首先得知道法院審查和判決的標準。
  • 打拆遷官司,老百姓真的能贏嗎?
    萬典律師接到過很多當事人這樣的來電,他們說自己的補償不合理,補償標準低,有的是房屋被違法強拆,有的是土地被強徵強佔,想要起訴可是又擔心對方是政府部門,這「民告官」怎麼可能贏呢?打拆遷官司老百姓勝訴率低是肯定的,尤其是不懂得收集證據,對拆遷相關程序不了解,甚至連去哪個法院告什麼部門都不清楚,就隨便提起訴訟的老百姓,這樣很多情況法院會直接不予立案的,這就導致拆遷官司還沒開始打就已經結束了。
  • 老百姓在拆遷中如何才能打贏官司?
    萬典律師是全國專業徵地拆遷律師,其代理的大部分案件都屬於民告官的行政案件。許多拆遷戶第一時間聽到律師建議要起訴政府、行政機關,都覺得不可能贏,就是這樣固有思想導致很多拆遷戶沒有拿到合理的補償。那麼老百姓在拆遷中打官司真的贏不了嗎?
  • 最高法院判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不同於「徵收補償協議」——張菊英等訴蒸湘區政府、衡陽市政府等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及行政賠償案
    》的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達成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籤訂的民事合同,不屬於行政協議的範疇,發生糾紛應當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張菊英與指揮部籤訂的拆遷補償協議、補充協議,是拆遷當事人雙方經協商達成的民事合同,原告訴稱受脅迫所籤,請求確認前述協議違法並撤銷,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張菊英追加衡陽規劃局、住建局為本案被告,超過起訴期限,其請求衡陽住建局賠償其損失的訴求,不予支持,起訴應予駁回。2號複議決定維持129號拆遷裁決,張菊英未提起行政訴訟,129號拆遷裁決的合法性已經生效複議決定確認。
  • 企業家打行政官司告贏區政府 未獲賠償反被判刑
    馬昌華是一家集體企業的負責人,由於區政府的原因,他的工程款遭到拖欠,他打行政官司告贏了區政府,卻不僅沒有得到賠償,反而因「妨害作證罪」被判刑。現在他正在上訴。  馬昌華歷時近4年的行政官司終於打贏了。馬昌華的女兒馬群說:「我父親把通川區政府違法頒證的蓋子掀開了。」   法院扣劃了通川區政府的銀行存款55萬元   根據四川省高院的終審判決,在「一女二嫁」導致的糾紛中,亨達公司已經出局,剩下的事情就是中地公司通過法律程序去獲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取得屬於自己的經濟利益。
  • 解放日報:上海浦東檢驗局一審打贏行政官司
    解放日報:上海浦東檢驗局一審打贏行政官司     本報訊(記者馬騁)近日,浦東新區法院開庭審理中電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公司)訴浦東新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浦東檢驗局)行政處罰一案,該局副局長出庭應訴,一審打贏這起行政訴訟案。
  • 官司打到再審
    【麒麟普法】:該案經過仲裁,到一審、二審,後檢察院抗訴後再審,才算塵埃落定。養豬場佔地1300多平方米,養豬500多頭,大姜在養豬場每天9點開始給豬拌飼料,餵豬,每天給豬打掃糞便2次,每周2次給豬舍消毒,在母豬臨產時負責一直看護到產仔等豬場的所有工作。
  • 補償決定與分戶評估表同日送達 最高院:撤銷徵收補償決定書
    那麼,馬女士的訴訟請求能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嗎?今天,凱諾律師與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件馬女士是甘肅省,在當地有一處房屋,但是該房屋因當地某學院新校區擴建項目被納入到徵收範圍內。隨後,根據被徵收人的選擇的結果,評估公司對被徵收範圍內的房屋進行了評估並作出了《房屋徵收價值評估分戶表》。2017年1月19日,馬女士領取了該評估分戶表。
  • 請律師打官司,明明可以贏卻被打輸了,不給他錢合理嗎?
    對於打官司這事兒,涉及到輸贏的因素太多了。有句話叫做:原告告一張,被告真該殺。被告還一張,雙方不差啥。意思就是打官司的事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自己的理由。誰都感到自己能贏這場官司。自己認為官司能打贏,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而已。
  • 2021年第一份禮物:被徵收人面臨徵收拆遷指南!
    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雖然幫不少當事人解決了問題,但是徵地拆遷中還有更多的人面臨徵收。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將結合自身辦案中總結的一些方法,告訴大家怎麼獲得徵地拆遷中的高額補償,也算是給各位被徵收人送上的一份新年禮物。
  • 被徵收人與徵收人無法達成補償協議 被徵收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在房屋補償過程中,如果被徵收人與徵收人無法達成補償協議,被徵收人應及時針對徵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向有關機關申請行政複議或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來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對徵收不服,如何提起行政訴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被徵收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 59場行政官司 來了59個「官」
    「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 59場行政官司 來了59個「官」 西充縣試水新舉措,六類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須出庭應訴   2018以來,西充縣法院審結95件行政官司,開庭59件,來了59個「官」,告官能見官。用制度打破「告官不見官」  「退休是行政確認行為,辦理退休手續沒有陳述、申辯的程序要求,我局依照充分證據為其辦理退休、作出該通知是合法有效的……」  劉某因不服西充縣人社局的退休決定,向西充縣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 北京行政官司律師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行政機關強制拆除違法建築應當按照行政強制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一般程序操作。  二、強制拆除的條件  1、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出裁決並送達拆遷當事人;  2、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超過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未搬遷;  3、拆遷人已對被拆遷人作了補償安置或提供周轉用房的;  4、拆遷人依法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的;  5、有要求必須實施行政強制拆遷理由的。
  • 公開政府信息被拒 當事人打贏行政官司
    原告楊某因與某行政機關對第三人某公司的行政許可之間有利害關係,遂書面向某行政機關申請公開該許可信息,但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得到書面答覆,遂以某行政機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受理此案後,對該案進行分析,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對該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行為,行政機關應當履行許可信息公開義務。
  • 改革開放30年:法律逐漸支持民告官(圖)
    各地慕名來昆明請他代理打官司的人絡繹不絕,他都快忙死了。20年前的1988年,他也為生計疲於奔命,但不是現在這個忙法。那時候他剛從北國來到春城,在市場上倒騰大米和飼料,滿口生意經。那一年,國內發生了兩件被認為意義非凡的事。這是藺文財後來才知道的。第一件事當屬溫州蒼南縣普通農民包鄭照因拆遷糾紛狀告縣政府。
  • 行政訴訟不知道被告是誰?史律師告訴你!
    在房屋徵收的實踐過程中,有時被徵收人與徵收方不能就補償協議達成共識,但徵收方又急於開始新的建設工程,這時徵收方就會考慮採取強拆被徵收人房屋的方式加快拆遷的進程。那麼如果被徵收人的房屋被強拆了,又不確定強拆的主體是誰,提起行政訴訟該如確定被告呢?
  • 「兒媳,房子拆遷的錢給我兒子結婚用」「憑什麼,這房子是我的」
    「兒媳,房子拆遷的錢給我兒子結婚用「,」憑什麼,這房子是我的「我和老公是工作認識的,我見他為人老實也上進,就跟他交往了。交往沒多久發現懷了孩子,無奈之下只好跟他回家見父母。結婚的時候,我們家沒有要他的一分彩禮錢,我父母怕我以後過得不好,還倒貼了10萬過來。我和丈夫商量等孩子出生後,拿這10萬蓋個新房子,不然一家人擠在這小小的房子裡也不是個事。
  • 拆遷戶人人羨慕,可是釘子戶卻萬眾憐憫,太貪不是什麼好事
    現在隨著城市改造,已經越來越多的房屋拆遷了,當然拆遷在一些一二線的城市,或者如果自家用地成為開發商重點開發對象,那你獲得的拆遷款是非常可觀的,以前紅色字體拆字,代表紅色的血淚,表明要離開家鄉,如今的紅色字體,卻代表著喜慶愉悅,為什麼呢?可能拆字一寫,一夜暴富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