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孩子,我必須回村!」:聽聽戰「疫」一線的凡人心語

2021-01-21 人民網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作出明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清肩負的責任使命,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在疫情防控上走在前、作表率。疫情防控是巨大無比的系統工程,既有險象環生的現場防控,也有默默無聞的背後支持。在此,本網與大家一起走近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感人場景和人物故事,他們這些樸實無華的話語,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感人至深,讓人淚目。

「生死賽跑中,連害怕的時間都沒了」

孫莉:長江航運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一病區主任

大年三十的隔離病區,亮如白晝,醫生、護士腳步匆匆,儀器滴滴作響,作為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長江航運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一病區主任孫莉在這裡堅守,已經1個多月了。

一大早,交班匯總、分組查房、觀察呼吸、監護心電……由於隔離病區的特殊性,大多數家屬無法近身照護。忙完這些,孫莉與護士們一道,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需求,準備生活用品、送餐到病房、幫著打開水、服藥到口,一刻都沒停歇。

下午一點多,忙碌了一上午的孫莉終於有機會喘口氣。她端著反覆熱了幾次的盒飯,還沒來得及吃上兩口,上午送來的一位70歲重症病人血氧突然降低,情況緊急。她放下筷子,戴上口罩就衝了出去。

晚上九點多,孫莉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小孩早已送到爺爺奶奶家,丈夫是長江航運總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在醫院時,兩人忙得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回家後,又處於相對隔離狀態,說不上一句話。

「病人一波接一波湧進來,我們每個人的體力都逼近極限。」孫莉說,雖然經歷過非典,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說不害怕是假的。「不過,現在連害怕的時間都沒有了,沒有人比我們更清楚,這是一場生死賽跑。【詳細】

「對不起孩子,我必須回村!」

宋瑞: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派駐河南信陽息縣彎柳樹村駐村第一書記

1月29日。

我終於鼓足勇氣告訴女兒:我得回村!

女兒說:「媽,您瘋了!盼了四年,您剛來就要走?!信陽離武漢最近,是重災區,是河南省發病率最高的城市。春節假期延長到2月2日了,我給您訂好2月1日初八的票,不耽誤您回去上班。」

昨天看新聞,疫情還在發展,信陽、南陽、駐馬店三地已被列入危險區。

疫情就是命令!就是召喚!我必須馬上回村!我心急如焚!說服女兒終於同意改籤1月30日初六返程機票。

初四看新聞,疫情還在發展。我心急如焚,必須馬上回村!於是我退掉機票,又訂了1月29日初五珠海直達信陽的高鐵票。【詳細】

 「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我們就義無反顧衝在最前面」

姜超: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聯合黨支部黨員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姜超當天晚上9點到家,初一清晨4點又回到了單位,這短暫而又寶貴的休息時間對他來說算是放假。但對整個綜合應急指揮中心來說,疫情防控沒有休止符,這裡依然燈火通明。整個假期,聯合黨支部的同志們每天工作14個小時已是常態,還有6名同志24小時值守。

連日來,聯合黨支部的同志們共同籌備部聯防聯控機制會議16次,為部黨組會、部務會、專題會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會議材料、決策建議;按照部黨組部署制定《交通運輸部防範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建立「交通運輸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每天都要對地方交通運輸部門的工作開展督導和調度,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踐初心、強擔當、勇作為、當先鋒、作表率。【詳細】

 「我是人民軍醫,理當勇挑重擔」

曹國強: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醫療組長、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

曹國強的辛勞,身邊的年輕戰友看在眼裡,「你也是準老爺子,不能和我們年輕人拼體力」,他們用這樣戲謔的方式勸曹國強多休息。他卻回:「一個戰壕哪有老幼,衝鋒路上不分年齡,我是老黨員,身體比你們皮實,更應該給你們做表率。」

每天接近14個小時的抗疫,有疲憊,更有旺盛的戰鬥力。曹國強說,出徵時送他的還有和他年齡相近的其他科室主任,他們也都向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黨委寫了請戰書,參加醫療隊的願望都很強烈。「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出徵,祝福我們的同時,流露出羨慕的眼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我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軍醫,理應衝在最前頭。」【詳細】

 入戶建檔和宣傳要「有管有愛」

周于靖: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工區街道綿州社區書記

 作為責任人,周于靖和社區幹部們提出了要做到「有管有愛」。他們在工作方案中要求,在做好監測時主動詢問需求,為服務對象提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精神慰藉。

 「目前大部分需求都是缺口罩。」為此,周于靖每次入戶前,都會在兜裡多揣上兩三個口罩,群眾缺,她就遞上一個。

 「其實,口罩我們也缺。我們的口罩也是從各種渠道購買或親朋好友送的。」周于靖說,為了能多給群眾一個口罩,沒有防護服的社區幹部們都捨不得戴兩個口罩,只能用相隔1米以上的溝通辦法進行自我保護。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做法,讓轄區的居民看到大難面前黨和政府的堅強支持,各級幹部能衝在前,人民群眾有依靠,增強群眾共同抗擊病毒的信心。」周于靖說。【詳細】

戰地日記系列策劃

必須完成任務!戰「疫」中幕後奮戰的共產黨員 

「讓我們淺淺擁抱一下」:幾對並肩逆行的最美「伉儷」

 

 點擊進入: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範機關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相關焦點

  • 最美的你——戰「疫」一線閃耀巾幗風採
    但在戰「疫」一線,她們用生命護佑生命,無論口罩還是壓痕,都遮擋不了她們的美麗。女神節她們勇敢獨立,她們溫暖善良,她們義無反顧,她們逆向而行。在疫情面前,她們不曾退縮,巾幗不讓鬚眉。一線執勤的同時,她也不忘本職工作,積極撰寫、發表新聞稿,及時展示了公安幹警的良好風貌。丁敏,新城街道翰林社區黨委書記,是一位有著近二十年黨齡的女黨員。在疫情面前,她放棄團聚時間,始終衝在抗「疫」第一線,從臘月廿八開始就沒有休息過一天。
  • 一線故事|我不上誰上!山東基層黨員幹部把「戰鬥堡壘」築在戰「疫...
    「疫情面前,我不上誰上!」禹城市李屯鄉的竇龍超和妻子邢秀梅,一位是鄉紀委書記,一位是社區醫務工作者,他倆成為當地戰「疫」夫妻檔。東營市牛莊鎮10名基層人員提交「疫情火線入黨申請書」,決心在防控一線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日照市中樓鎮黨委擔當作為,做好層層防護措施後,果斷放行3萬隻合格雞苗……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
  • 戰「疫」一線 | 致親愛的寶貝
    戰「疫」一線 | 致親愛的寶貝 2020-03-25 1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亮點」廣東東莞大朗鎮:雷鋒精神在南粵大地戰「疫」一線閃亮
    在2020年3月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南粵大地的防控一線看見雷鋒精神在戰「疫」中閃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自1月23日成立大朗鎮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後,就全力協調各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全力投入防控工作一線,2月2日和10日兩次在鎮內機關事業單位發出號召書鼓勵黨員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組建鎮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先鋒隊,截止3月5日已分批抽調705人次,安排至鎮內集中醫學觀察點、防疫檢查站、各社區(村)等,充實基層一線防控工作人力支持。
  • 一封東大姑娘寫給戰「疫」一線父親的家書
    一封東大姑娘寫給戰「疫」一線父親的家書 東北大學 2020年02月06日 11:46
  • 廣西東蘭:理髮師志願者活躍在戰「疫」一線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西東蘭縣有一支自發組建的逆行義剪志願者隊伍,他們每天到全縣各鄉鎮戰「疫」一線,為各監測點工作人員義務剪髮,以他們最擅長、別人最需要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出力,用行動演繹著戰「疫」一線最美理髮師的角色。
  • 「阻擊疫戰黨旗飄」長泰鶴亭村:支部吹哨 全員報到
    他說,「我是身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村有召,召必回!」「排查工作一個不漏!聯防聯控一天不少!宣傳動員一刻不能停!」駐村工作隊長郭少雄在疫情發生後,立即響應號召,協同村兩委全力以赴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按上級部署開展的重點對象全面排查工作,認真細緻排查所有外省入村、本村入外省的人員,實時掌握村裡的疫情防控動態,做到全覆蓋、無死角。
  • 身臨「疫」境|姐姐在戰"疫"一線,武漢作家葉傾城深情呼喊:姐姐,等...
    身臨「疫」境|姐姐在戰"疫"一線,武漢作家葉傾城深情呼喊:姐姐,等你平安回家 2020-02-15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明實踐在行動】陳臻: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文明實踐在行動】陳臻: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2020-04-12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畫」淺情深:一線護士手繪戰「疫」點滴
    認真查看患者CT片的醫生、仔細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的護士、負重20多斤的病區消殺工作人員……寥寥幾筆,生動勾勒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點滴。簡筆畫的作者王楠是遼寧錦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護士。2月10日,她被緊急調往遼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參與救治工作,目前已在遼寧省抗擊新冠肺炎第一線奮戰了兩周的時間。這是王楠畫在衛生紙上的簡筆畫。
  • 戰「疫」一線丨護士寫給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 對不起 我親愛的樂寶
    紅網時刻2月1日訊 (通訊員 李貴)「目前病毒肆虐,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請願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戰鬥中去,隨時聽從組織安排!」這是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王玲霞,在醫院發出號召組織對外支援醫療隊的當晚做出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並飽含熱淚寫下給還在襁褓中的孩子一封信。
  • 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青春的力量 時代的脊梁——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就不能做事了,對不起……」  一句樸實的話,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位大眼睛的姑娘——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科ICU護士朱海秀。  除夕那天,朱海秀收到護士長發來的消息:「海秀,你願意去支援嗎?」朱海秀沒有猶豫:「如果國家需要我的話,我一定會義無反顧,所以當時就報名了。」
  • 聽天大人講一線戰「疫」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天津大學附屬醫院抗擊疫情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邀請天津大學天津醫院副院長徐衛國和天津大學環湖醫院顱腦搶救中心主任張國斌分享一線戰「疫」故事。110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天津大學海河醫院和其他天津大學附屬醫院共同築成守護生命的鋼鐵長城;廣大師生抓緊科研攻關,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科技力量;全球校友、校友會及校友企業迅速組織力量馳援抗疫一線。李家俊強調,下一步學校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學校事業發展;要繼續積極布局醫學學科建設,提高醫學學科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儲備能力。
  • 重慶開州:戰「疫」一線的小奶瓶,請一定要再溫暖一些!
    他倆都是重慶市開州區人民醫院的普通醫務工作者,新冠疫情影響到開州時,他們的孩子牟啟銘才三個多月大。疫情就是命令!最開始衝向前的是醫務工作者。開州區人民醫院向各科室發出緊急支援令,抽調了各科室精英衝向一線,牟奇海身為急診大夫,在感染科發熱門診還沒建立之前,他們是最先接觸發熱病人的一批人。防控就是責任!
  • 【巾幗榜樣】致敬戰「疫」一線最美的她 ——襄陽市「三八紅旗手...
    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她們的戰「疫」故事。  0 1  襄陽廣播電視臺《襄陽三農》欄目組  《襄陽三農》電視欄目是由襄陽市農業農村局和襄陽廣播電視臺合辦的一檔專業的農業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最權威的農業信息發布平臺,最貼心的城鄉互動平臺。欄目組10名編輯和記者中,女性有6人。
  • 一線記者講故事|2021戰「疫」夜話:她們來了,我們就放心了!
    戰「疫」進行時,對話夜歸人。長城新媒體集團《一線記者講故事》融媒專欄推出《2021戰「疫」夜話》特別報導,每天由集團值班總編輯與一線採訪歸來的記者對話,聽他們講述戰「疫」新聞背後的故事。來自新疆庫爾勒的特殊禮物——饢。長城網記者 高航 攝劉思思是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去年年初作為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她曾馳援武漢江岸方艙醫院。
  • 廈門同安34位戰「疫」一線醫護人員平安歸來
    廈門同安34位戰「疫」一線醫護人員平安歸來人民網廈門4月15日電(陳博、林盈)4月14日下午,34位來自廈門市同安區的戰「疫」一線醫療隊員平安凱旋,廈門市第三醫院三期南廣場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同安區委、區政府領導和醫護人員的家屬、同事等一起迎接英雄回家。
  • 我在戰「疫」| 致敬三院最美逆行者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行各業的「戰士」逆風前行由吉林廣播電視臺主辦的《我在戰「疫」》短視頻大賽用小鏡頭傳遞大能量記錄全省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戰鬥、守望相助的生動故事展現在這場戰役中吉林人的平凡與偉大!
  • 你我同戰「疫」,疫情過後,做我最美的新娘吧
    你我同戰「疫」,疫情過後,做我最美的新娘吧02:40來自中國軍網「老公,對不起!他只能默默地為在第一線戰「疫」的妻子加油,期盼著疫情早日消散,愛人早日平安歸來。他們,相識10餘年,相愛5年,結婚1年,而在一起的日子卻是屈指可數,生活給了他們不同的使命,一個在邊疆保家衛國,一個在武漢治病救人。作為軍人和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深知自己身上擔負的使命。「老婆你不要多想,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王茂輝安慰著妻子。
  • 一線戰「疫」守護初心——記黃石新港戰「疫」一線共產黨員-國務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黃石新港在危難中堅持24小時不停工不停產,生產一線的黨員們堅守初心,用責任和擔當保障社會民生,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演繹了一幕幕動人的畫面…… 責任:居家隔離心繫港區 1月24日,大年三十,黃石「封城」。這時,黃石新港散件雜貨事業部經理李磊因1月上旬出差途經武漢而在家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