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廣大婦女充分發揮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經濟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主動作為,勇挑重擔,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
自2020年3月起,市婦聯持續推出「巾幗榜樣」系列專題,集中展示三八紅旗手標兵、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她們的戰「疫」故事。
0 1
襄陽廣播電視臺《襄陽三農》欄目組
《襄陽三農》電視欄目是由襄陽市農業農村局和襄陽廣播電視臺合辦的一檔專業的農業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最權威的農業信息發布平臺,最貼心的城鄉互動平臺。欄目組10名編輯和記者中,女性有6人。這支看似柔弱的團隊,在疫情來臨時卻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出色的完成了防疫宣傳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 機房就是宿舍
接到臺領導的指示後,欄目組成員紛紛取消休假,返崗工作。當天晚上就緊急制訂了宣傳報導計劃,啟動了應急採訪制度,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中,其中主力記者楊豪雨更是連續一個月奮戰在一線,把機房當做了家。疫情發生以來,《襄陽三農》欄目共播發新聞50餘條,通聯稿件20餘條,更為其他欄目供稿10多條。
傳播基層好聲音 講好基層抗疫故事
農村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面對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農村地區防控面臨著醫療條件薄弱、群眾防護意識需要提高等諸多問題。欄目負責人程鈺親自帶隊,深入基層採寫了《我是黨員 我在「疫」線》《農村防疫三十六計》《全民戰疫 神器助力》《書記帶頭當起「小喇叭」》《兩名貨車司機的「逆行記」》等30多條來自抗疫一線接地氣、有溫度的好新聞,增強了基層群眾防控意識和戰勝疫情的信心,也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及時對接保供應 主動宣傳穩民生
民以食為天,疫情面前,只有菜籃子、米袋子穩定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社會秩序才能得以持續穩定。欄目組發揮節目優勢,多方對接農口單位、商務部門、合作社、農村電商、大型批發市場,採寫了10餘條畜禽、生鮮蔬菜生產、供應、運輸、銷售的新聞,反映了政府部門應對疫情保供應的一系列積極舉措以及市場供給充足的真實情況,並通過廣泛、及時的宣傳,回應群眾關切,確保民生穩定。
戰疫不誤農時 抗疫春耕兩不誤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誤農時忙春耕。當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趕上春耕備耕的重要節點。為確保不誤農時、農事和農需,《襄陽三農》連續推出了10餘條「抗疫保春耕」的報導,重點對各級農業部門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各大合作社春季田間管理,農業專家在田間地頭指導生產等新聞及時播發,具有很高的農技宣傳價值。幫助農民朋友搞好春耕生產,確保抗疫春耕兩不誤。
正如三農欄目負責人程鈺說的那樣,每一個「三農人」都是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擔得起重任,更守得住初心。
02
南漳縣融媒體中心
南漳縣融媒體中心現有幹部職工112人,其中女職工66人,佔總人數的60%。從2020年元月22日起,「娘子軍」們就放棄休假,聞警而動,衝鋒在前,撐起了融媒體中心抗「疫」的半邊天,用鏡頭和文字展現、記錄了南漳人民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的壯美畫卷。
衝鋒在前,爭當最美「逆行」者
採編中心主任方伶俐克服家庭困難,率先垂範,與記者們一起策劃選題。湛曉靖、方揚茜、張浩婷等女同志化身「戰地記者」,發熱門診、隔離病區、一線醫護、發熱疑似病人……只要有宣傳需要,她們都毫不畏懼,扛起攝像機,勇往直前。她們與醫護人員、住院病人「親密接觸」,深入鄉鎮、社區採訪報導,用第一手新聞素材,撰寫編發了一大批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報導。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處處遍布她們的足跡,吃方便麵,喝礦泉水,她們毫無怨言。
開拓創新,豐富群眾居家生活
廣播節目部主任苑蕾帶領播音部的主持人們,面對每天持續不斷傳遞過來的各類新聞、信息稿件隨到隨播,嗓子疼了就含上潤喉片。不僅如此,她們還積極策劃組織開展線上朗誦、網絡k歌、防疫心理課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居家」節目,疏解群眾情緒。
指揮中心劉弦先後牽頭策劃了《心痒痒·嗨南漳》《我的宅家生活》等直播互動節目,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和廣大市民和網友分享宅家生活的精彩視頻,把一個個平凡的感動呈現給大家,陪大家度過一段充實的宅家時光。一系列「接地氣」的民生話題,拉近了彼此距離,傳遞了防疫知識,受眾達72.6萬人次。
勇於擔當,確保居家「宅得住」
為保障非常時期群眾生活供應,縣融媒體中心發揮媒體優勢,依託官微《南漳發布》,搭建公益網上購物平臺「小布商城」。組建了「巾幗志願服務隊」,周秀麗、何峰、馬曉曼、李娟等9名女同志紛紛化身「店小二」、「快遞小哥」。完成訂購配送一萬餘筆,累計交易額一百多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她們的辛勤付出。
截止3月5日,南漳縣融媒體中心共採編、發布、報導疫情防控新聞信息11208條,其中,中央級媒體採用102條,省級媒體採用稿件72條,市級媒體採用稿件536條。舉辦「媒體通氣會」35場回應網友關切,累計72.7萬人次在線觀看。刊發《權威解答!南漳網友反映問題的回覆》36期160多條,點擊量18.5萬人次。聯合職能部門處置網絡謠言3起,教育訓誡3人;查處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4起,行政拘留6人,立案查處3家銷售假口罩、哄抬物價的商家。
疫情未清除,戰鬥不停止。儘管連續作戰,縣融媒體中心的「娘子軍」們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革命鬥志和奉獻精神,就是這樣一班舍小家、顧大家、愛崗敬業的「娘子軍」隊伍,為南漳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輿論引導工作貢獻了女新聞工作者的全部力量。
03
保康縣融媒體中心新聞採訪部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保康縣融媒體中心的新聞工作者始終堅守一線,第一時間傳播黨和政府的防控決策和措施,為全縣奮力打贏這場人民戰爭營造出強大的輿論聲勢和濃厚的輿論氛圍。在這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新聞工作者隊伍裡,新聞採訪部的記者們是日夜奔走在疫區的一群「逆行者」!在17人的採編隊伍中,女同志有11人,這些不讓鬚眉的「鏗鏘玫瑰」,以柔弱的身軀、強大的內心、必勝的信念,始終毫不畏懼地深入一線採訪,堅守編輯崗位,成為戰「疫」宣傳的中流砥柱,展現了媒體人敢擔當、作風硬、能戰鬥的時代風採。
90後新聞記者王曉丹,大學期間就以優異的成績和表現加入中國共產黨。如今,她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在這次抗擊疫情的宣傳報導中,她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從大年初一開始便捨棄小家,堅持深入到縣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區一線精準採訪、精心寫稿。共完成對上報導36條(篇),其中《湖北保康:頂風冒雪戰疫情 生活物資送到家》《保康疫情防控推行「113」措施》《你守護病人,我來守護你 「逆行者」背後的溫暖力量》等23條新聞作品被央級媒體採用。她用手中的攝像機和筆,把保康抗疫的經驗做法推向了全國。
始終與她並肩作戰、衝鋒在前的還有「大將生來膽氣豪」的呂莉莉、付樂、張瑋,有「娃娃記者」羅智華、陳夢鴿、肖婕和楊嘉琦,也還有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後期製作柏松、姜俊麗、韓菊豔,這些大家平日裡通過電視、微信、報紙認識的新聞人,在投入抗「疫」戰鬥的第一刻起便換下新年的華服、退去女子的柔弱,從「女兒」「媽媽」的身份中抽離出來,化身為無所畏懼的「女戰士」,在外人不敢涉足的高危場所,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挖掘感人事跡,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向外界及時傳遞疫情防控最新動態。
從疫情防控啟動以來,保康融媒體中心新聞採訪部全體記者採寫的抗疫稿件被中央、省市媒體各平臺採用播發121條,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營造 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起保康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
爭做全能型記者,她們,是編輯,是美工,亦是幕後;她們,是文字,是聲音,亦是影像。一臺攝像機、一支採訪話筒、一臺照相機、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臺電腦就是她們戰鬥的武器。她們,默默奉獻,細心地維護著每一條傳播與溝通的支線。她們,肩負責任,為群防群控、打好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吶喊助威。她們,砥礪前行,傳播著保康加油、保康必勝的信念和決心,更為今後更好地服務保康經濟社會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來源:市婦聯宣傳部
編輯:王彥茹、劉禕哲
責編:吳茜、魯燕妮
校對:孫成龍、閆雪潔
運營:凌勵科技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135646737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