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2 23:50:20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履新長城汽車50天後,汽車行業「老兵」寧述勇在歐拉品牌發布會上首次公開亮相。
「產品要新,企業要新,真正的新能源汽車必須徹頭徹尾是新的,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也必須是全新的。」8月20日,寧述勇在歐拉(ORA)品牌發布會上如是說,此時,其身份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歐拉品牌總經理。
歐拉是長城汽車為新能源汽車業務打造的獨立品牌,是在與寶馬宣布合資後,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舉措。
2019年,「雙積分」政策將正式實施,「油耗大戶」長城汽車壓力頗大。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後來者,歐拉品牌能為長城掙來多少積分,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歐拉先行,「光束」緊隨其後在寧述勇看來,新能源汽車需「正本清源」。
「新能源汽車不能將就,不能是『油改電』,必須是正向研發。」寧述勇說,「長城汽車在電動車方面堅決不做『油改電』,我們只做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
據寧述勇透露,長城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是:第一步推歐拉品牌和產品,第二步推長城寶馬的合資品牌。
事實上,2018年是長城汽車產品結構調整的一年,加大新能源投入已成為長城汽車的核心戰略。按照規劃,長城汽車將在2025年之前推出PHEV、EV、FCV等共計12款新能源車型。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曾表示:「長城汽車發展戰略仍將重點聚焦SUV品類,同時將新能源、智能化發展定為主要發展方向,到2025年,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預期銷量將達100萬輛。」
據了解,歐拉品牌汽車將在長城全新的新能源產品ME平臺上開發設計,目前籌備規劃的有3款車型,分別為iQ、R1和R2;續航裡程均大於300公裡。其中,iQ系列為家用緊湊型電動車;R系列為小型電動車。
記者了解到,歐拉品牌首款車型iQ將於今年8月底正式上市。未來,iQ車型將併入光束汽車進行生產。
在產品定位上,歐拉品牌將聚焦10萬元以下的電動車細分市場,主要任務是搶市場份額。「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後,我們仍將為消費者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經濟型產品,所以我們的成本控制將在不考慮補貼的前提下進行。」長城汽車商品企劃副總裁薩繆爾·莊表示。
積分問題或借商業手段解決從去年入股河北御捷,到今年與寶馬成立光束汽車,再到正式推出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歐拉,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頻頻布局背後,反映的是對「雙積分」政策的焦慮。
7月2日,工信部宣布乘用車「雙積分」交易正式啟動。根據《2016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2016年和2017年,長城汽車的油耗負積分合計高達近40萬分,而其新能源積分僅有10043分,即便把御捷這兩年的3.4萬油耗正積分,以及1.6萬的新能源積分全部算到長城頭上,長城汽車的油耗負積分依舊有約34萬分缺口需要解決。
目前,行業內對新能源汽車積分無明確定價,但普遍認為將在1000元/分左右。若按照此價格交易,長城汽車為抵消油耗負積分需支付近3.5億元。
對此,寧述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長城汽車的『負積分』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嚴重,也不會花幾十億元資金購買。我們現已有了商業預案,但還不方便對外透露,長城能夠通過商業手段解決此問題。」
據記者了解,按照2017年9月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傳統燃油車產量超過3萬輛的乘用車企,在2019年度、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產量的10%和12%。
長城汽車的2017年銷量為107萬輛,2018年銷量目標為116萬輛,保守預測2019年銷量為125萬輛,即長城汽車在2019年首先要獲得12.5萬新能源汽車積分才能達標。以一輛電動車得3~5分計算,則需要御捷生產3萬~4萬輛純電動車來滿足長城的新能源積分需求。此外,長城還需以更多電動車來抵償燃油消耗負積分。
然而對於歐拉品牌的銷量預期,寧述勇僅向記者表示,「今年,歐拉的銷量目標在內部是有的,產能也不存在問題。」
「我們的業務將通過傳統終端、行業客戶、新零售這三駕馬車來開展。」寧述勇透露,「自招商工作開展以來,3個月裡,我們已收到350份建店申請,截至目前已批准了80個品牌專賣店。」
借歐拉試水共享出行今年上半年,國內SUV銷量增速為6.3%,較去年同期16.8%的增速下跌了10.5個百分點,這讓始終聚焦SUV的長城汽車「損失慘重」。
長城汽車公告顯示,7月的產量約5.39萬輛,同比下滑6.49%,銷量約5.43萬輛,同比下滑21.33%;1~7月的銷量約52.58萬輛,同比下滑0.75%。
其中,哈弗系列7月銷量約3.73萬輛,同比下滑30.75%;1~7月的銷量約為36.26萬輛,同比下滑19.13%。曾經的「神車」哈弗H6,7月銷量僅2.6萬輛,同比跌幅達30.19%。
SUV市場的紅利正在減退,聚焦SUV業務的長城汽車也在思考轉型方向。就在歐拉品牌發布當日,長城汽車宣布已成立「歐拉出行」,欲借新能源汽車業務完成向服務運營型企業的轉型。
「歐拉出行一期啟動資金10億元,以新能源產品為載體,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搭建多元化的出行平臺,連接出行領域全價值鏈,是長城汽車從生產製造型企業,向服務運營型企業轉變的重要戰略舉措。」
歐拉出行CEO張文輝透露:「未來5年,長城汽車在聚焦SUV、拓展新能源及後市場的同時,將戰略布局共享出行業務,構建綠色、智能出行生態系統,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到2028年,我國自主駕駛汽車裡程在所有汽車裡程中的佔比將接近50%;到2030年,個人裡程中使用共享汽車的比例有可能在45%以上。
正是看到了未來電動共享汽車的發展空間,長城汽車欲借歐拉出行,融合「分時租賃+網約車+長短租」的業務板塊,拓展後市場產業鏈,以出行為核心,連結各種生活場景,打造出行新生態。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整車廠從硬體製造商向綜合服務商方向發展,有機會窗口,但要掌握好節奏,慢了無法贏得競爭,快了則可能成為試錯途徑上的路標。
「未來,出行服務領域的競爭將極為激烈,而傳統企業的劣勢在於,他們拖著價值昂貴的重資產,很難對口味變化迅速的消費行為做出響應。」上述業內人士稱,長城對共享出行的試探僅邁出了第一步,未來發展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