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也沒想到目前在售的純電動四門四座微型電動車歐拉R1和寶馬旗下的時尚汽車品牌MINI能有什麼瓜葛,直到我在保定長城蜂巢能源技術中心的試驗室裡,看到用於歐拉和長城炮皮卡的電池模組邊上,躺著將裝在MINI純電動車型上的50.5kWh電池模組,這款車型將於2023年正式量產,再聯想到長城和寶馬去年(2018年7月)籤署成立的新能源合資公司「光束」……讓我不禁要掉過頭來重新審視眼前這輛走呆萌路線的歐拉R1以及略顯神秘的長城ME平臺。
在我看來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要說平臺化,最核心的是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自然是空間,更多的空間往往意味著更好的舒適性,對於新能源車來說,更多的空間也意味著可以布置更多電池組來增加續航裡程;第二是安全,這一點也不必多說了,是所有汽車用戶都迫切需求的;第三則是能耗,換句話說就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減輕重量,降低油耗、電耗,最終目的是減少消費者的用車支出。除了上述三點之外,還有網絡化、智能化等等新技術加入。
說回到長城ME平臺,從這個平臺上誕生的產品(歐拉R1)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新架構。根據廠家之前發布的信息,長城ME平臺可謂是匯集全球資源:保定總部負責整車集成、蜂巢能源做電池研發、印度研發中心做配套軟體等等,長城ME平臺從建立項目到量產車上市,共耗費10餘年的時間,累計投入資金達到百億元。花了這麼多時間和成本,最終搞出來的ME平臺怎麼樣?
在這麼小的車身尺寸之內,通過拉長軸距來拓展車內空間,把「四輪四角」的造車理念發揮到極致,並且電池模組預留出來了後排乘客放腳的位置,不存在抬高地板造成的侷促感。之前試駕歐拉R1時候的第一感受就是空間所帶來的驚喜,很難想像後排竟然還能提供媲美緊湊型轎車的乘坐空間,而且還有一些後備廂行李空間可用,難能可貴。
在車身減重方面,通過新材料應用(鋁合金、複合材料、超高強鋼)、斷面優化、集成化設計等等,歐拉R1的整備重量只有990kg,相對競品車型至少輕10%以上;電池減重方面,歐拉R1電池包重量為206kg,電池容量則達到了33kWh,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相比同價位的產品電池組減重將近30kg。另外,ME平臺還採用集成式電驅模塊和電源管理,重量分別降低12%和15%。
通過輕量化車身、高能量密度和高集成化的電池組等一系列手段(當然還有高效的傳動系統和能量回收系統),歐拉R1的綜合能耗能夠低至10.4kWh/100km,讓這款微型代步小車在提供寬敞乘坐空間的同時還能有著超高的能耗效率。我想這時候肯定有很多朋友會產生和我一樣的擔心:整備質量只有990kg的歐拉R1,在安全性特別是電池安全方面,靠譜嗎?接下來我們就有請蜂巢能源歐拉品牌動力電池研發的負責人來為我們講講歐拉R1以及ME平臺的電池安全性能。
簡單了解一下蜂巢能源,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專業從事汽車動力電池研發、試製、試驗組裝、量產以及原材料生產,聚焦於鋁殼方型電芯研發,也是全球首家在方形鋁殼電芯上採用「高速疊片工藝」電芯智能製造的企業。
其實國標GB/T 31467.3中已經對電池組的安全性測試標準進行了規定,需要通過測試的項目包括機械衝擊、溫度衝擊、海水浸泡、高海拔、模擬碰撞、跌落、翻轉、擠壓、外部火燒、過溫保護、鹽霧等15項試驗,除此之外,歐拉R1的電池組還通過模擬碰撞、底部球擊、踩踏、長時間浸水等試驗來進一步提升安全等級,可以說,歐拉R1以及ME平臺對於電池組安全性的要求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寶馬和長城合資光束項目的重要原因。
雖然是售價不到8萬元的微型四座代步車,歐拉R1同樣提供了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和前方碰撞預警功能,同為ME平臺微型車產品、即將在明年上市的歐拉R2,還提供360°全景影像系統、胎壓監測、主動剎車安全系統等配置,這些看似越級的科技和安全配置,長城ME平臺從研發之初就已經考慮在內。
在詳細了解過蜂巢能源以及長城ME平臺之後,我不禁開始暢想歐拉R1和「光束汽車」首款車型以及將在2023年量產的MINI純電動版車型之間的關係。至少從目前我們獲得的信息來看,長城ME平臺在空間、能耗以及安全性方面都能達到全球範圍內的領先水平,有了蜂巢能源以及蜂巢動力、曼德電子電器、諾博汽車系統等兄弟公司作為強大後盾支持,要做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最後說回到歐拉品牌,長城ME平臺的新車歐拉R2據說極具K-Car風格,在配置以及空間方面會帶來哪些驚喜呢?我們很快將為您帶來詳細的試駕報告,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