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3日18時47分,美國紐約曼哈頓突發大面積停電事故。數萬居民、商戶和部分交通設施受到影響,部分標誌性建築一片黑暗。停電還導致部分路段交通信號燈失靈、地鐵線路停運。
巧合的是,這次停電距離1977年紐約大停電事故整整42周年——1977年的同一天,紐約發生了規模更大、時間更長的停電,持續了25個小時。
陳舊基礎設施需投資升級
今年以來,美洲地區幾次大範圍停電事故引發了各方關注。
3月,委內瑞拉發生了持續6個小時的大規模停電事故,是自2012年以來該國時間最長、影響地區最廣的停電事故,停電原因是國內最重要的古裡水電站遭到破壞。
6月,阿根廷發生大規模停電並波及另外4個南美國家,至少4800萬居民受到影響。這是阿根廷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停電,除南部火地島地區以外,整個國家均受到影響。
此次紐約停電事故原因尚未查明,美國輿論把矛頭對準陳舊的基礎設施上。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表示:「我們大部分基礎設施是過時產品,迫切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來修復。」據悉,美國一些電力設施過於陳舊,導致一些小問題會引發連鎖反應。2003年,一根樹枝落在俄亥俄州一條電線上,致使美國和加拿大5000萬人遭遇停電。
匹茲堡大學電力工程教授雷戈裡·裡德表示:「美國各地都需要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我們有大量老化的基礎設施和過時的系統。」
與氣候相關停電顯著增多
除了設施老化外,極端天氣的增加也引發了停電事故。
在美國1.45億用電客戶中,自2003年以來平均每年有1500萬客戶受到停電事故一個小時以上的影響,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0億~550億美元之間。數據顯示,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這些年美國一次影響5萬客戶以上的大停電事故已經增長了十倍,一些增長是由於改進的報告推動的。
然而,2003年以來,在廣泛實施了更嚴格的報告要求之後,與天氣有關的停電年平均次數也翻了一番。在此期間,與天氣無關的停電事故也有所增加,但2003~2012年期間,天氣造成的停電佔所有停電事故的80%。
據分析,所有與天氣有關的停電事故中,59%是由於風暴和惡劣天氣造成;19%是由寒冷天氣和冰雹造成;18%是由颶風和熱帶風暴造成的;3%是龍捲風引起的,剩餘2%是極端炎熱天氣和野火造成的。
根據2003~2012年的統計,密西根州有71次停電與天氣有關,平均每年有80萬名客戶受到影響,在全美排名第一。其次是德克薩斯州(57次停電)、俄亥俄州(54次停電)。(作者:於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