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愛上木棉花,夏天單戀牽牛花,秋天相思小荷花,冬天獨愛水仙花,一年四季如實愛,風也轉來水也轉,只要你肯真心愛,天涯石爛海角枯,願真愛與你同在。
1.封建時期的女性地位極其低下
封建統治時期,中國的皇帝時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往往有一個丈夫娶多個老婆的現象,被嫁的老婆也會受到社會和家門的條條框框,被留在家內相夫教子,不能處理外面的事情。這時候的婚姻更像是一場買賣,因為這樣結婚的往往丈夫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女子嫁過去可能僅僅是想活著。
沒錢吃飯,只能依靠丈夫養著給點飯吃,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且如果能有幸嫁個大戶人家並能夠得到婆家的寵愛,則女孩家裡也會跟著受到一定的恩惠,生活水平也可能會跟著直線式的提高。
中國近代,國力衰弱,西方列強開始了瓜分中國的活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隨之而來的西方文化也漸漸的融入了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也隨之逐漸的提高,自由戀愛也開始逐漸的興起,結也漸漸的有了一夫一妻的意識,逐漸也就發展成了制度。
2.張福運和李國秦交好
民國時期,有這麼一對夫妻,男的叫張福運,女的叫做李國秦,兩人很是相愛。李國秦出身名門,家世顯赫,而張福運呢是俊才翹楚,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並做起了買賣,買賣越做越大,越做越大,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全國知名的商號。
兩人很是珍惜對方,可謂是「相濡以沫,相呴以溼」。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兩人之間無法解決,就是兩人結婚二十年有餘,李國秦沒能為張福運生下一男半女,李國秦心中很是愧疚,覺得對不起張福運。張福運雖嘴上不說,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已深入人心的觀念又怎能說過的去就過得去呢,但是他又相信愛情,不想辜負李國秦對自己的愛,不想再去找其他的女人,所以也就這揚過著日子。他倆太是相愛了,但越是相愛這個事情就一直在兩人心中無法抹去。
有一天,李國秦忍不住了,說是要去領養一個孩子,張福運起先是沒有答應,但經不起李國秦的苦苦相勸,只好從了她,他倆便吩咐了自己的管家讓他幫忙去找。
3.收養女兒
三天之後,管家帶來了一個女孩,說是隔壁鄉的因為家裡受災父親又意外去世,家裡姊妹五個,收的莊稼都不夠吃飯的,養不起了只能求好心人收留,管家也吩咐人給了那個女孩母親一些錢,讓她好好的去照顧剩下的幾個孩子並且告知了一輩子都不能與這個小女孩再相認。這個小女孩長的確實水靈,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長長的睫毛。李國秦和張福運夫妻倆一看就喜歡上了這個孩子,並且也為她取了名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也逐漸的長大,在夫妻倆的精心照顧下已逐漸長成了一個落落水靈的大姑娘,並且精通琴棋書畫,每天陪著李國秦刺繡畫畫,閒暇的時候就讀書,練練琴。和張福運有著共同喜歡的興趣愛好,並且十分仰慕張福運的學識和智慧。
可能就是因為這一點仰慕致使這本該成為一段佳話的故事卻成了以後人們茶餘飯後相談的笑柄。
4. 張福運與養女意外發生關係
這是因為有一次李國秦因為娘家有事而去了外地,偏偏這個時候張福運又突然間生了一場病沒有辦法繼續在外地經商,只能在家治療,就在這段時間,養女每天都會伺候著張福運的衣食起居,為張福運熬藥醫治。兩人接觸的時間長了,並加上這時候的養女已經不是當時剛剛收養她那個小時候的樣子了,變得更加的漂亮高挑。看到此時的養女,張福運也對這個養女產生了一些其他的情愫,但道德的底線還是緊緊地束縛了他,沒有讓他一時的衝昏頭腦。
在養女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他身體漸漸地康復,這天張福運感覺身體已無大礙,便邀了幾個生意場上的朋友出去一塊喝酒,因為很長時間沒有相見,朋友們玩的都很高興,張福運回家的時候已是深夜。但這時的養女還沒有去睡,因為覺得張福運還為痊癒,心理也很擔心,她也在等著張福運回來。
5.李國秦與張福運離婚
狗血的劇情發生往往就會充斥著這無良的酒精,就這樣,養父和自己的養女發生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再兩個月以後李國秦回到家,張福運把事情的所有都告訴了李國秦。這時的養女已有了張福運的孩子,李國秦聽到這樣的消息後經不受這樣的打擊,昏死了過去,醒來之後,已是第二天中午,李國秦不會承認這樣的婚姻,便與張福運離了婚。
她做出離婚決定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勸她,又沒什麼賺錢的能力,離開張福運後怎麼生活,但是李國秦卻說了除了物質生活外精神更重要,精神死了,一切就沒了。張福運只是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並不想和妻子離婚,但妻子的態度堅決,他也沒辦法,把自己的好幾處房產都留給了他。
兩人離婚了之後李國秦過得自由自在,但傷感還是有的,張福運則一直想念妻子,他在去美國之前還去找過李國秦,和她說要是你願意認下那個孩子,自己的原配還是你,但李國秦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兩人就此分開。之後李國秦阪依佛門,不再過問這些凡塵俗世。
李國秦活了117歲,擁有超過3000弟子,其中不乏達官顯貴,高官名人,而張福運則已去世多年,那個孩子長大後發展的很好,成了著名的外交官。有舍必有得,沒有什麼值不值得的,都是自己的選擇。要敢於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文/風吟槍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