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聶一群長角動物下山,通過比武招親,組成一個個小家庭準備過冬

2020-09-09 雪靈谷自然地理

格聶雪山似一朵盛開的白蓮花,主峰周圍有四峰拱衛,兩旁的群峰次第排列,如一片片花瓣,蔚為壯觀。終年白雪皚皚的山巔,仿佛穿著潔白婚紗的新娘,婚紗下擺處是裸露的山巖,山下有廣闊的草原。

自從9月份以來,格聶雪山的氣溫開始下降。山下的草原上突然出現2群白唇鹿,一群50-60隻左右,另一群約30-50隻,總共估計有上100隻。這些白唇鹿陸陸續續是從雪山上下到水草豐美的草原來,主要是準備找配偶繁殖。

說起白唇鹿,這可是中國的特有動物。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嘴唇、鼻子和下巴下方的咽喉處長有一圈純白色斑紋,就好像帶著一個「白口罩」;還有就是,雄性白唇鹿頭頂有一對「珊瑚角」,顯得威風凜凜。

下山:公鹿群與母鹿群平常分開不往來,繁殖季才聚集一起組成交配群

白唇鹿在雪山上遷移,遠遠望去,蔚為壯觀。長了角的公鹿聚集在一群,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互不相讓;沒有角的是母鹿,她們則稀稀疏疏走在路上,很有紀律。這次下山,它們是為了到山下更適合繁衍生息的草原去過冬。

生活在格聶雪山裡的白唇鹿,幾乎沒有天敵,但這次,還是遇到了2隻狼。公鹿群首先發現,急忙往山上跑,而奇怪的是,母鹿群則朝山下跑。弄得狼不知所措:難道雌鹿不知道,有角的雄鹿這時正好是她們的堅強後盾麼?雌鹿鄙夷撇嘴一笑:它都自身難保!

逃過了狼追,一來到草地上,兩群白唇鹿開始混合在一起,最後組成一個很大的交配群。大家知道,除交配季節外,成年公鹿與母鹿都是分群活動的,母鹿活動在開闊的溝谷和山嶺間,公鹿則漫遊在山麓,它們沒有「兩腳獸」壞,一般不會越界去「偷情」,只有等待繁殖季節,才下山過「夫妻生活」。

草地上,幾隻母白唇鹿正在悠閒地覓食,走走停停;幾隻公鹿則站在石頭邊,望著遠方,那姿態優雅迷人,身上飄著一股仙風道骨的出塵氣質。

遇到一群高原馬路過,這群白唇鹿也不驚慌,幾隻膽大的還圍著馬兒轉圈圈,時不時抬頭看看,投去友善的目光,心裡估計有一千個疑問:這群傢伙怎麼與我們長得不一樣呢?

白唇鹿經常走動,身體出汗需要喝鹽水,幾隻年紀稍大一點的白唇鹿很有經驗,它們知道小溪的崖邊水,富含它們身體所需的鹽分。天一亮,就三三兩兩往這邊趕。就在它們飲水的時候,時不時跑來幾隻野山羊。飲完了水,山羊與白唇鹿竟然互相追逐嬉鬧,好像一家人。

爭偶:公鹿為爭偶打架鹿角碰斷,母鹿在旁邊觀望

混合成群後不久,雌鹿除了吃草就是睡覺,但是雄鹿就不同了,它們開始忙碌起來,四處物色對象。這時,雄鹿沒有固定的棲息點,幾天不喝水也不吃草,性情也開始變得兇猛起來,在整個大群裡奔走,四處尋找發情的雌鹿。

這時,兩頭雄鹿相遇,絕對不會放過對方,除非一方被打到認輸為止。剛一見面,一隻雄獸站在原地,高聲嘶鳴,發出嚇人的咆哮聲,粗壯而低沉,另外一隻自然也不甘自弱,它伸長脖子,也開始咆哮,一聲比一聲高。

緊接著,它們都用蹄子刨開草地,然後趴在地面打滾,來來回回往身上沾泥土,直到自認為自己身上的泥巴比對方要多才站起來。你不要以為就這樣比試比試就完了,更精彩的還在後頭呢。

只見一隻公鹿突然發力,大約以50公裡/小時的速度衝了過去。天啦,這速度就像一輛山路上行駛的汽車,這樣撞上去不廢即殘。然而,另外一隻並沒有被嚇跑,它抖了抖身子,直接迎面撞上去。只見「嘭嘭嘭」幾聲巨響,兩隻公鹿撞在了一起,竟然沒有一隻被撞倒。

它們的格鬥進行得很劇烈,開始用鹿角來「摔跤」,企圖把對方掀翻在地。突然,「啪」的一聲,一隻公鹿的鹿角被對方折斷了,沒辦法,它失敗了,只好退出格鬥。勝出者自然得到了旁邊觀戰母鹿的青睞。

交配:各交配群之間界限分明,由一隻主雄統領所有交配群,誰也不得越界

大約一周後,架打得七七八八了,雌鹿被分成了大大小小10多個交配群。每個小交配群裡,界限分明,群裡通常有1隻雄鹿,帶著三五隻雌鹿,它的職責就是保護它的「妃子們」,避免其它雄鹿前來騷擾。

當然啦,所有的交配群由一隻主雄(相當於總群主)來統領,不管雄鹿還是雌鹿,都得聽它指揮,如果那隻雄鹿想調皮,敢去別的交配群鬧事,那他就死定了。會被大家趕出群,它只能孤孤單單在野外,很有可能被狼或者雪豹吃掉。

接下來就是交配期。白唇鹿的交配期也太長了,竟然長達80天。當然它們也講究培養感情的,還得先「談戀愛」,最激情的交配期一般在9月底到10月中下旬。

如果遇到下大雪,白唇鹿的生活就會被打亂,它們就要更換棲息地,放棄交配,跑到灌木叢中休息。只要天一晴,它們又回到草地上,各自寵幸自己的「愛妃」。

結語

每逢9月,格聶雪山下就有鹿群出現,但今年如此大規模種群的白唇鹿還真是少見,希望明年,格聶雪山下的白唇鹿會更多。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圖片攝影:索南、張強等

參考資料:四川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孜日報、中國綠色時報、動物學、大自然探索、四川動物、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雪豹偷吃山羊,猞猁帶仔曬太陽,白唇鹿下山找配偶
    今年的格聶雪山更加熱鬧了。這是一隻剛成年的雪豹,也許是剛剛從別處來格聶山上安家的。這隻雪豹與三江源的雪豹一樣,全身灰白色,卻布滿了黑斑,頭上的黑斑小而密,背部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後黑環越大。雪豹本來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但這幾天都沒有逮到一隻獵物,確實有點餓了,所以大白天的也出來覓食。
  • 四川理塘縣格聶神山景區首次發現白唇鹿大規模聚集活動
    人民網成都9月7日電 9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格聶神山景區近日首次發現白唇鹿大規模聚焦活動。9月2日,四川省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在甘孜州格聶神山景區內開展日常管理巡護時,與一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不期而遇。
  • 格聶神山之旅-一場高原的徒步旅行
    格聶又一個我不認識的神山。特殊時期,格外珍惜每次出門的機會,尤其是遊玩。忘了我跟輝,CP三人是因為什麼要去徒步的,但是我們就組織起了8人徒步團。目的地:格聶,出發點:成都。結束地:成都。說實話我都不知道格聶在哪,更別說美在哪,但是不重要,一群人一起去完成某件事情就很開心,更何況還是遊玩,還是徒步,且食宿在外6天的日子應該是另一番有趣的體驗。
  • 格聶神山景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大規模聚集活動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3 川報觀察記者 蘭珍9月2日,四川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在格聶神山景區內開展日常管理巡護時,與一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不期而遇。白唇鹿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體型與馬鹿相似,體長約2米,體重約250千克,因其稀有和珍貴,被稱之為「神鹿」。成年雄鹿角長可達1米,有4—6個分叉,雌性無角。
  • 格聶神山景區首次發現戴口罩的「神鹿」大規模聚集活動
    近日,四川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在格聶神山景區內開展日常管理巡護時,與一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不期而遇。成年雄鹿角長可達1米,有4—6個分叉,雌性無角。通體呈黃褐色,臀斑淡棕色,沒有黑色背線和白斑, 皮毛粗硬,棲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適應高寒氣候,是僅存於青藏高原的珍稀野生動物之一。它們喜歡在林間空地和林緣活動,可以攀登裸巖峭壁,善於遊泳,能渡過流速湍急的寬闊水面。
  • 自駕四川理塘:格聶之眼 別來無恙!|探訪神山聖地!只為與你相遇
    自駕川藏,有個讓人心心念念的地方。那就是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格聶之眼」。這隻「通往天堂的眼睛」,鑲嵌在神秘的格聶神山草甸深處,是一個直徑只有幾十米的圓形湖泊,堪稱大自然賜予神州大地的奇觀。海拔4000米左右,周圍生態極為脆弱。
  • 展昭很會撩妹,比武招親故意輸,還順走件東西,姑娘看後羞澀難當
    丁月華是豪門大院裡的小姐,不僅長得好看還懂琴棋書畫,看上去是一個標準的大家閨秀,但其實丁月華也是俠義心腸,她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嫉惡如仇。關鍵是她對自己的婚姻有自主權,看不上眼的絕對不會屈就。那展大俠又是如何俘獲芳心的呢?
  • 喜馬拉雅山現長角動物,角如螺旋「電鑽」,為爭配偶在峭壁上戰鬥
    要說最特別的地方,要數它頭上的一對長角,大而尖,如麻花般捲曲,又像螺旋狀「電鑽」。這一對長角既是捻角山羊最有利的武器,又為雄山羊增添了帥氣。 公羊的螺旋長角,長可達160釐米,而母羊的角僅有25釐米左右,對比十分明顯。也許是因為公羊在爭奪配偶時,一定要用到長角,所以比較長,才有威力。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幾乎所有的肉食性動物,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捕食到獵物,都逐漸地進化成或擁有尖銳的牙齒、或有巨大的咬合力、或有強大的爆發力、或有敏捷的四肢、或有尖銳的腳爪等等,以上特徵或多或少地在肉食動物身上得到完美地呈現。而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原則逐漸進化為靈活的身軀、較快的奔跑速度、長久的耐力、強大的繁殖能力、有效的防禦手段,使它們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躲避威脅。
  • 才女對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才子下聯有點尷尬!
    才女對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才子下聯有點尷尬!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現過這麼一件事情,當時京城名動一時的才女打算招親,但是比武招親顯得太俗氣,於是便打算比文招親,何為比文招親,顧名思義,誰的文採高,誰就可以迎娶才女,而當時京城的才子們聽說這個才女打算比文招親,於是便紛紛趕到才女的家中。希望能夠博得美人一笑,一來可以展現一下自己的文採,二來說不準還可以抱得美人歸呢。
  • 為什麼食草動物都長角,而食肉動物不長角?看完以後恍然大悟!
    相信去過動物園的小夥伴,肯定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有專門以肉類為食的兇猛老虎,有可愛美麗的食草小鹿。只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在這些動物裡面,大多數食草動物的頭上都長有角,而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的頭上卻沒有長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
    動物們生活習性的變化讓幼兒產生好奇。《綱要》中也指出中班幼兒能夠主動照顧動物,並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觀察他們,了解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因此為了順應幼兒興趣需要、發展需要,我認為通過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可以讓幼兒了解冬天對動植物們的生活習性產生的影響,以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的興趣和愛護照顧動物的情感。
  • 彬州開展動物檢疫技能「大比武」活動
    近日,彬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全市中級職稱以上的官方獸醫在綠欣定點屠宰場開展檢疫技術大比武活動。此次技術「大比武」活動,以「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學習氛圍」為出發點,採取不固定內容、各參賽人員根據各自所學專業特長和業務工作實際自願報名參加,比武嚴格按照2020年陝西省動物檢疫檢驗員技能大賽操作細則進行,旨在提高全體官方獸醫的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技術保障能力。經過1個多小時的角逐,6名參賽者中最終有2名選手獲得了生豬屠宰檢疫技能考核評比優秀獎。
  • 城裡來了一個姑娘
    「都不是,她在東街搭了個臺子。」「搭臺子?幹嘛?比武招親?敢情這姑娘叫楊慧蘭啊。」「這楊……呸,這姑娘,不是比武招親,是賣東西。」「賣什麼東西?這麼稀奇?」「玉玲瓏。」「就那個傳說得之得天下的玉玲瓏?」「沒錯。」「她出價多少。」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原標題: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
  • 虹貓藍兔七俠傳角色的動物原型,大奔是北極熊,跳跳和孫悟空一樣
    虹貓藍兔七俠傳雖然是一部武俠動漫連續劇,講述的是江湖兒女的快意恩仇,宛如金庸和古龍筆下的武俠世界,然而其中的角色都不是人,而是各種各樣的動物,這是一個擬人化動物們的武俠世界。而角色們的原型就很有意思了,基本上主線人物的動物原型都不會重複的,除了黑心虎和他的兒子。
  • 動物開啟「花式」過冬模式
    下雨、下雪、寒潮……經歷天公一番「變臉」之後,錫城進入冬天,無錫動物園的動物們開啟了「花式過冬」模式。動物園居民中,最怕冷的當屬「冷血」兩棲爬行動物。萌寵樂園新開的趣味科普館中,生活著不少來自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兩爬動物,即使在打著空調的室內,它們的保溫措施也容不得一點馬虎。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螞蟻過冬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輪廓線表現螞蟻的結構,並通過頭和身體的方位變化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創造性地想像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螞蟻的家」、紅黑藍三色粗細筆。  2、欣賞作品三張:螞蟻搬花生、螞蟻宴會、蟻后生寶寶。
  • 大陸建議熊貓圓仔返陸招親 臺當局阻撓稱:不急
    臺灣熊貓二代「圓仔」將於6日過7歲生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3日表示,大陸方面建議可以讓「圓仔」到大陸「比武招親」,但動物移動牽涉到檢疫條件或是文件,更重要的是,「圓仔」還沒到這個那麼緊迫的適婚條件「急也不在一天兩天」。
  • 唐家河羚牛下山過冬 遇遊客偷拍離去不忘回眸
    19日,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陶劍在景區例行巡查過程中,在蔡家壩保護站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吃草、行走、回頭望的畫面。據了解,羚牛在整個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分布有1300多隻,這個季節正值羚牛從高海拔地區向低海拔地區移動。若有遊客想到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看羚牛,可於每天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進入景區,這個時段,羚牛很有可能在河谷地段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