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的蝸牛有多硬?子彈打不穿,能把獵食者的牙崩掉

2021-01-08 旅行視咖

有這麼兩種不一樣的動物,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卻被非洲人吃到快要滅絕。另一種是世界上最硬的蝸牛,子彈都打不穿,能把獵食者的牙崩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

第一種蝸牛名為非洲大蝸牛,它們的殼長度一般在7釐米左右,最長能超過20釐米,重量則在32克上下。據相關資料顯示,非洲大蝸牛的食物非常雜,蔬菜、花卉和農作物等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有時候,它們甚至連水泥和紙都吃。在很多國家,非洲大蝸牛都被當成外來入侵物種處理。

而在非洲的加納,非洲大蝸牛卻被吃到快要滅絕,走在加納的市場裡,到處都是賣蝸牛的。據說加納每年的蝸牛食用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公斤,光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個在其他國家被當成外來入侵物種的動物,在加納卻被吃到快要滅絕。

第二種蝸牛名為鱗角腹足蝸牛,其他的蝸牛都是生活在陸地上,而它們卻生活在深海海底。鱗角腹足蝸牛的外殼非常堅硬,子彈都很難打穿,經常有獵食者因為想吃它們而崩掉牙齒。

據相關資料顯示,鱗角腹足蝸牛的外殼主要由硫磺鐵構成,並且有磁性。可以說,鱗角腹足蝸牛的外殼全是金屬,相當於穿了一身非常堅硬的鋼鐵裝甲,根本咬不動。很多人說,鱗角腹足蝸牛堅硬的外殼可以擋住所有的天敵。

怎麼樣小夥伴們,對於這兩種不一樣的蝸牛,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一期旅行視咖就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最硬的蝸牛究竟有多硬?連子彈打不穿,還可以把獵食者的牙崩掉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知道最硬的蝸牛有多硬?子彈打不穿,能把獵食者的牙崩掉,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種蝸牛叫鱗角腹足蝸牛。蝸牛生活在另一個海底,鱗角腹足蝸牛的外殼非常堅硬,子彈很難穿透,經常有食肉動物想要吃掉它們並折斷它們的牙齒。
  • 這種蝸牛的外殼到底有多硬?子彈打不穿,是地球上甲殼最硬的生物
    世界上甲殼最硬的生物居然是一種蝸牛,它們的外殼非常堅硬,甚至子彈都打不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鱗角腹足蝸牛,一種生活在印度洋海面下2千多米的腹足綱柄眼目動物,這種蝸牛跟海螺長得很像,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腹足上覆蓋鐵質鱗片的動物,鱗角腹足蝸牛之所以能實現腹足上覆蓋這麼多鐵質鱗片,跟與它共生的一種細菌有很大的關係。
  • 世界上「最硬」的木材:比鋼鐵還硬,子彈都無法進入這種樹裡面!
    要說起自然界最硬的物質,很多人都會想到鋼鐵,鋼鐵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的確是一種非常硬的東西。但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不是鋼鐵而是金剛石。珠寶店的所有鑽石都是金剛石製造的,此外金剛石還可以用來切割玻璃以及其他用途。今天分享世界上「最硬」的木材:比鋼鐵還硬,子彈都無法進入這種樹裡面!
  • 世界奇特的蝸牛,外殼連子彈都打不穿,美軍率先用來做頭盔和裝甲
    導語:世界奇特的蝸牛,外殼連子彈都打不穿,美軍率先用來做頭盔和裝甲大自然充滿了神秘,總是吸引人類去探索,而人類在大自然中也得到了的很多的啟發。比如美國曾經試圖在鐵甲生物身上研究出軍事武器裝備,而這種生物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鐵甲生物,具有比較特殊的屬性,這種特別的動物就是鱗角腹足蝸牛,該生物非常的特別,外殼堅硬無比,連侵徹力強悍的子彈都無法將其擊穿,美軍由此得到啟發,用來打造頭盔和裝甲。鱗角腹足蝸牛長得像蝸牛,屬於蝸牛科。但與陸地上的蝸牛不一樣的是,這種蝸牛生長在兩千多米的深海裡,主要分布在印度洋。
  • 子彈都打不透!地球上唯一的鐵甲生物,連腳都是鍍鐵的!
    但是要說防禦力最高,身體最硬的烏龜和犀牛都無法和一種動物相提並論。這種動物非常奇特,外殼由堅硬的鐵構成,是如今被人類發現唯一的鐵甲動物,而且連腳上都是鍍鐵的。那它堅硬到什麼程度呢?普通的子彈根本不能打穿其外殼。這種動物就是鱗角腹足蝸牛。
  • 《爐石傳說》標準導演子彈上膛獵卡組
    導 讀 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爐石傳說標準導演子彈上膛獵卡組,這是一套圍繞著子彈上膛和尤格薩隆的卡組,一起來看看爐石傳說標準導演子彈上膛獵卡組介紹吧。
  • 世界最硬的木材,硬度是鋼鐵的兩倍,子彈打不穿,被稱為木王
    ,但是楠木並不是硬度最大的木,世界有一種木材硬度超過鋼鐵,子彈都打不穿,被稱為木王,由於太過堅硬,以至於在古代機械化水平不足的情況下,難以進行加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比如可以用於汽車遊輪的配件,甚至子彈都不能打穿它,世界最好的茶几都是用鐵樺木來製作的。
  • cf手遊,火線小科普:獵弩子彈真的疊的越多越好嗎?
    事實上,官方對於獵天使獵弩的定位就是1發子彈時的獵弩。然而可能是疏忽了,英雄級副武器和極光都能給獵弩疊加子彈,許多大佬不惜氪金成為「獵弩戰士」既然是氪金了,那也就不好修復bug了。獵弩一旦疊到4發以上,就會有非常出色的應急能力和破點能力。那麼再往後面疊呢?真的越多越好嗎?子彈疊加以前只有極光和修羅才能給天使獵弩疊加子彈,那時一發弩子彈價值1000元。
  • 海賊王:將軍是幻獸系,為何打出的子彈,連CP的面具都打不穿?
    將軍是幻獸系,為何打出的子彈,連CP的面具都打不穿?在《海賊王》動漫中,和之國將軍早早的就被確認是幻獸系能力者,被廣大海米推測為「八岐大蛇」。在劇情中,將軍與CP0密會討論交易的事情。期間,將軍自視甚高,因為不滿CP0的回答,開槍打了其中一名成員。
  • 遠古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的它,還有天敵嗎?
    那麼遠古時期的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它真的沒有天敵嗎?大白鯊在眾多鯊魚種類中是十分兇猛的一種,而且它也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它們以尖銳的牙齒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要比牙齒的話,恐怕大白鯊和下面這種鯊魚比起來就遜色許多,它就是遠古巨獸巨齒鯊。
  • 全球「最硬」的樹:水還泡不爛,前蘇聯曾用它來做金屬零件
    在全球各地都有著非常多的樹木,因為樹木給人們帶來的恩惠不止一點,所以人們對樹木也有別樣的感情,可在世界上樹木有很多,比如說中國最老的古柳杉,還有墨西哥最大樹木的圖萊,這也是我們在我們的文章中之前都有過描述,而在我國有一種樹木非常的堅硬,就連子彈都打不穿。你們知道是什麼樹嗎?
  • 子彈連鋼板都能射透,為何打不穿沙袋?真正原因沒幾個人知道!
    在真正的戰爭中,最大的殺傷威脅來自於子彈和彈片,對士兵來說是有生命威脅的,因此必須得有一個掩護,掩護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擋住大量槍彈或彈片,從而減少副帶殺傷。而構築防禦工事的主要材料就是沙袋,不管是一戰、二戰還是現代戰爭,沙袋就是戰場上與步槍大炮同進退,不可或缺的一員。有人疑問,子彈連鋼板都能穿透,為何打不穿沙袋?沙袋真的能夠承擔起防彈的重任嗎?
  • 南美有一種兇猛昆蟲,全身布滿嚇人尖刺,還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
    在動物種類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所以昆蟲分布非常廣,幾乎遍及整個地球,每一個區域都有很多獨特的昆蟲。這次來認識南美洲的一種兇猛昆蟲,外形非常魔幻,全身布滿嚇人的尖刺,個性也兇猛,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的——鬼王螽斯。
  • 四川黑熊咬死3人,特警子彈用完都打不死,打熊該用什麼槍?
    5月12日,青海省治多縣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其妻被叼走咬傷致死。 5月17日,四川綿陽江油馬角鎮沉水村民唐某送子返校途中遭遇多隻黑熊襲擊,其子僥倖逃脫,唐某不幸身亡,聞訊趕來救援的村民又有兩人喪身熊口。
  • 形似土狗的澳洲野狗,卻是當地最強獵食者
    看著這頭長得有些像「大黃」的狗,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就是土狗,是中國國犬——中華田園犬,但它不是忠誠溫柔聽話的「大黃」,而是澳洲最具危險性的動物,澳洲當地最強獵食者
  • 海洋科普丨深海版「鋼鐵俠」連子彈都打不死
    生活在深海裡而作為海洋中生活的腹足類動物似乎稱它們為「海螺」更為恰當鱗角腹足蝸牛作為一個軟體動物雖然有著子彈都打不穿的堅硬外殼卻仍舊面臨著滅絕的境況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在總體上寒冷、食物匱乏、生物量極低的深海環境中,熱液口就像「生命綠洲」,周圍聚集了大量無脊椎動物,鱗角腹足蝸牛就是其中之一。由鱗角腹足蝸牛和多毛類環節動物、甲殼動物等類群組成的Longqi熱液口區生物群落鱗角腹足蝸牛於2001年在印度洋海面以下兩千多米的海底的三處深海熱液噴口,被首次發現,發現鱗角腹足蝸牛的過渡帶寬度約為1-2米,溫度為2-10℃。
  •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探秘最慢的物種,多種蝸牛讓你大開眼界
    昨天出門遊玩偶然間看到一隻蝸牛,很普通的那種,所以就提起了興趣,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分享給大家。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裡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 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 胡狼被稱為機會主義獵食者,也有兇狠一面,捕殺非洲野貓!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七種主要食肉獸,而胡狼是在七種食肉獸中的最弱者,也被稱為「機會主義獵食者」,是說胡狼更喜歡跟隨在獅子等猛獸撿漏,很少自己捕食,但實際上胡狼也有兇狠的一面,也具有很強的捕捉技巧和力量等,曾就拍攝到一隻胡狼輕易捕殺一隻非洲野貓,犬科難得贏一回貓科
  • 瞄準獵物、拋撒誘餌、獵而食之,圍獵者說:這些領導就是獵物
    雖然送禮未成,程緒庫卻意識到:「只要他不排斥和你交往,就已經是機會了」。再往後,周凱每次回成都,程緒庫都會約他一起吃飯。兩人成長經歷類似,有共同愛好,交往多了,彼此間的信任建立起來。「認識以後還是覺得這個人比較放心,也沒想過他會害我。」周凱說。
  • 蝸牛中的「鐵將軍」,子彈無法穿透外殼,連美軍都在研究
    ,但實際上它們完全跟陸地上的不一樣,一直在2001年的時候才首次在印度洋2000米下的海底被發現,而且相比於那些身形嬌小的蝸牛,它們金屬色的外殼才是重點,因為一直都是在海底熱液噴口處生活著,長時間的礦物質鐵便累計在了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