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藝術家,必定不走尋常路,一個長得最帥的畫家,畫的人物卻沒有眼珠,原因令人著迷。
一種說法是畫家是為了標新立異,博人眼球,引起人們注意,也有人說畫家求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不然還有什麼藝術。確實如此,一個畫家確實要不斷地創新超越前人,他的作品才能夠有生命力。
今天我們所說的是義大利著名畫家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1884-1920),莫迪利亞尼只活了36歲,1920年1月24日逝世於巴黎,一直與他生活在一起的他的最忠實的模特兒和妻子讓娜·埃比泰爾納,在聽到他死訊的第二天也跳樓自殺了。
我認為莫迪利亞尼之所以選擇這種繪畫表現形式,除了追求個性以外,還有兩個原因,值得我們研究。
畫家所處的特殊時代環境所致
畫家所處的時代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工業文明蓬勃發展的時候。此時的繪畫藝術界,寫實主義已經落下主流的帷幕,印象派繪畫也已經過去高峰時期,各種新的藝術形式正在風起雲湧。莫奈,梵谷,賽尚都已經成名。
而畫家目莫迪利亞尼又處在當時的世界的藝術中心法國巴黎,大師畢卡索同生活在蒙馬爾特高地下的民區,曾經向布朗庫西學習雕塑。這樣一個生活環境和生存時代,造就了莫迪利亞尼個非常高的藝術眼界,由於他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天子聰明。所以他不可能步前人的後塵,別人走過的路。所以它必然會,獨樹一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
在色彩上,已經有梵谷,塞尚立於山頭,在變形上,有畢卡索功成名就。因此這兩條路已經不能再走了,所以他只能,從變形和色彩之間,尋找出一條新的途徑。而他的藝術形式,則側重了表現了人的內心。
畫家的個人成長經歷影響
畫家的生活必定喜歡自由,無拘無束。才能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品。莫迪利亞尼自幼體弱多病。由於父親是商人,因此他經濟上,比較富裕。母親就支持他學習繪畫,並且把他送入一個畫家的工作室學習。是他的藝術起點就非常高。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他對此非常清楚。因此他更急於成名。
在繪畫的表現手段上,它採用了簡練概括富於變化的線條,神秘而又豐富的色彩拋棄了繪畫的立體空間感,採用平面的形式。他所畫題材,都是他身邊的人物。這也與畫家的生平有關,因為他長相帥氣,家資殷盛,所以接觸接觸的女性非常多。很多人都願意做他的情人和模特。他喜歡追求浪漫的情調,不喜歡循規蹈矩。在藝術有助於他選擇更有個性的風格。
他畫的人物,都是經過主觀變形,並以女性居多,很明顯反映了他的生活狀態。他所畫人物都個性鮮明,只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數的人物眼神空洞,仿佛沒有眼珠。為什麼這樣呢,我認為是。他想表達,此時人們的心理狀態的空虛。
因為所處世紀之交,各種理念,互相影響,新舊觀念交替。很多人容易在這種時候變得不平靜。這深深地影響了莫迪利亞尼的繪畫。他畫面中的女性,都略帶一點憂鬱,可以看出對愛情的渴望。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時代,環境,經歷才是一個畫家的藝術源泉。藝術作品表達的是人物的內心,莫迪利亞尼沉醉在藝術當中,絲毫不關心,外界的社會發展。終於創作出打動世人的天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