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龍鳳圖》是最早的獨立仕女畫 唐畫追性感,宋畫講美貌

2021-01-10 新快報

■搗練圖(局部) 《搗練圖卷》是中國唐代名畫,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

■楚墓的帛畫《人物龍鳳圖》

■《天寒翠袖圖》

■明 唐寅 《秋風紈扇圖軸》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漢代劉向《說苑》記載了齊國一個故事,一個叫敬君的畫工因思念妻子,便將妻子的形貌畫下來欣賞,這是目前關於仕女人物畫最早的文字記載。但作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之一,出土於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的帛畫《人物龍鳳圖》則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獨立仕女畫作品。這也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仕女人物畫作為獨立題材便已出現。隨後仕女畫在唐代成為獨立的繪畫門類,宋代則回歸端莊嫻靜的傳統女容形象。

《女史箴圖》惜為唐人摹本

魏晉時期,衛協曾畫《大列女圖》、戴逵善畫世俗人物曾畫《阿谷處女圖》、顧愷之曾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顧愷之女性人物作品的出現,可以說明描繪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美麗女性形象的仕女畫形制已見雛形。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曾記載南朝畫家沈粲、姚最:「筆跡調媚,專工綺羅。」「綺羅」意為仕女畫,說明專門以仕女作為創作題材的畫家也已出現,從這些方面可以理解,女性人物畫從最初帛畫的裝飾性圖案開始走向風俗教化、敘事欣賞的功用。

但可惜的是,雖然這一時期著名畫家都有記載曾創作以女性人物為主體的作品,卻鮮有流傳。哪怕目前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也只為唐人摹本。

唐代仕女畫發展到頂峰

與前代仕女題材多為描繪神話、歷史乃至風俗故事不同的是,隋唐開始以仕女作為歌頌盛世的對象,尤其唐代,作為中國古代最為璀璨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發展到頂峰的時期,豐富開放的女性生活給畫家們創作帶來靈感,熱衷描繪貴族婦女悠閒的生活。

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記錄了120多位唐代畫家生平和畫跡,並把他們分為神、妙、能三品。《唐朝名畫錄》最早使用「士女」(後稱仕女)一詞,並收錄了善畫「士女」的畫家有張萱、周昉、陳閎、程修己、高雲、譚皎、樂峻、張涉、張蓉、李湊等。中唐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中第一次記載了仕女畫科,標誌著仕女畫正式與山水題材脫離開,成為一個獨立的繪畫門類。

張萱、周昉是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仕女畫家,並多畫貴族仕女人物。張萱的傳世作品《虢國夫人遊春圖卷》(宋摹本),描繪天寶年間貴婦遊春情景,筆法精細,設色濃豔,雖是摹本而猶存唐畫風貌。畫中主體人物是哪一位的問題,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論。主要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認為並騎而行的兩位是虢國夫人與韓國夫人,二人之中位於近處向前看的即是虢國夫人;其二是認為最主要的角色是最後三騎當中的一位;其三則認為是最前一位著男裝的人物。此外,有學者認為此畫乃張萱感通杜甫名篇《麗人行》而作,但這個說法略為牽強。張萱另有《搗練圖卷》(宋摹本)傳世,描繪一組婦女勞動的情景,搗練、理線和熨平的過程,富有生活情趣。

周昉仕女畫學張萱而青出於藍。史載周昉畫仕女「衣裳簡勁,彩色柔麗」,體態秋麗豐肥,「頗極風姿」。他又長於畫肖像,能得被畫者「性情言笑之姿」。傳世作品有《揮扇仕女圖》,這幅作品通過幾組人物的活動,刻劃了宮廷生活的某些片斷。畫中人物或悠然揮扇,或倚桐沉思,或憂怨對語,或閒散梳妝;人物肌體豐滿,衣著華貴富麗,但流露出一種鬱悶寂寥、百無聊賴的情緒。

他的另一幅代表作《簪花仕女圖》則描繪了貴婦於庭園中悠然閒度的生活場景。畫中人物體態豐肥,綺羅纖縷,隱見肌膚,有溫潤香軟之感,而華麗時髦的衣飾、故作嬌憨的神態和雍容閒靜的表情,則反映出了她們日常生活的狀態。北宋的《宣和畫譜》稱周昉「畫婦女,多為豐厚態度者。」元代《畫鑑》則稱周昉「善畫貴遊人物,又善寫真;作仕女多穠麗豐肌,有富貴氣」。

《中國美術史綱》一書寫道:「初唐的仕女形象面部豐滿而體態修長,發展到盛唐的張萱,人物體態漸趨豐厚壯健了。」

宋代仕女畫

有過度追求美貌傾向

與唐畫追求女子的性感與奔放不同,宋代正宗主流的畫作回歸端莊嫻靜的傳統女容形象。宋代士大夫特別重視和強調皇家婦女的柔順。因為婦女柔順,方能「事舅、姑、夫,撫子皆順適」,所謂「溫柔靜恭,內外親稱之」。宋代佚名《四美圖》四位仕女神態雍容大方,她們皆身著襦裙,頭戴花冠,肩環披帛,手執繡物,懸空放在腹部上方的位置,鞋襪藏於裙裾之間,動作舉止皆中規中矩,給人一種端莊嫻靜之感。《天寒翠袖圖》和《竹林仕女圖》則是同類型繪畫題材,描繪宋人對唐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理解,呈現的卻是宋代女子的形象。畫面由仕女和竹林組成,畫中兩位仕女頭梳髮髻並配以飾物,身穿拖曳於地的窄袖襦裙,肩環披帛,與唐朝的女子服飾有相似之處,但身體語言較唐保守。兩位侍女均手交握於衣袖之中,懸空輕置於腹部,站姿端正。宋王詵《繡櫳曉鏡圖》和宋蘇漢臣《妝靚仕女圖》都描寫了宋代仕女對鏡梳妝的私密場景。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指出:當代畫「仕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態」。他還寫道:「歷觀古名士畫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婦人形相者,貌雖端嚴,神必清古,自有威重儼然之色,使人見則肅恭有歸仰之心;今之畫者但貴其姱麗之容,是取悅於眾目,不達畫之理趣也。」由此可見,宋代畫家所畫的仕女畫突破傳統的端莊賢女形象,存在過度追求女子美貌的傾向。

在宋詞中有大量的記載說明宋代士大夫喜歡女子的纖腰與窈窕身姿。在《宣和宮詞》中有記載:「新樣梳妝巧畫眉,窄衣纖體最相宜;一時趨向多情遠,小閣幽窗靜弈棋。」歐陽修也曾在《漁家傲》曰:「昔日採花呈窈窕,玉容長笑花枝老。今日採花添懊惱,傷懷抱,玉容不及花枝好。」

明清仕女畫

直接描繪歌姬妓女

宋元時期開始將仕女畫題材擴展到具有現實性的世俗平民中,而到了明清時期,世俗性更為突出,不同階層、身份的仕女形象逐漸凸顯出來,有現實中的女性、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及文學小說中的美人等,使女性形象由高堂走向民間,具有平民化的傾向。

如唐寅的《李端端圖》畫的是唐代妓女李端端的形象。即使畫的是唐朝仕女,也是著明朝的服飾,更貼近明朝的生活。另外明清仕女畫除了直接描繪歌姬妓女形象外,宮廷貴族形象也帶有時代特色,將貴婦平民化,如唐寅的另一幅《孟蜀宮妓圖》,雖然描繪的是五代的宮女,但是衣著打扮上擺脫了以往宮中華麗的貴婦形象,而顯然是明代婦女的衣冠服飾,仕女形象很符合明代的婦女的形象,真實貼切,符合廣大市民階層的審美愛好,具有平民化特徵。

仕女畫到了清朝,仕女形象轉為櫻唇、長頸、削肩、柳腰、嬌小纖弱流俗所尚的畫風。很有閨中女子的氣質,她們的情感也多為惆悵、憂鬱、滿腹辛酸。

如清代鄭績在《夢幻居畫學簡明》中強調:「寫美人不貴工致嬌豔,貴在於淡雅清秀,望之有幽嫻貞靜之態。」鄭績的這段話是在說仕女畫的刻畫要有「幽嫻貞靜之態」,體現了男性心目中女性的理想美在於幽嫻貞靜。

相關焦點

  • 唐代仕女畫和周昉的《揮扇仕女圖》
    (傳)周昉 《調琴啜茗圖卷》仕女畫是中國繪畫作品中較常出現的一種題材,歷史發展也十分悠久。仕女畫興起於魏晉,可考資料最早的仕女畫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畫家根據曹植的詩歌《洛神賦》經過藝術想像創作出此畫。
  • 仕女畫丨如痴如醉 如花如月
    作者:潘振鏞  名稱:《 竹林仕女圖》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藏  所謂仕女:其一,指畫家畫的美人,宋以後多叫士女,後又作仕女;其二,指官僚家庭的婦女。  仕女畫在明代創作顯著增加,名家輩出,此時期仕女畫創作風格趨於豔麗而精細,顯然受文學的影響較多,在造型上與唐代仕女的飽滿大度迥異,有種贏弱的傾向。對仕女多為「點景式」的刻畫,諸如在姿態上多執扇、悠思、憑欄、倚窗,是種文學化的表達。
  • 宋代仕女畫之仕女:理想女性的化身,男子心目中的完美主義者
    按照《辭源》上的解釋,所謂仕女,「1、畫家畫的美人,宋以後多叫士女,後又作仕女;2、官僚家庭的婦女」。顯然,宋代仕女畫中的仕女應指前者,但又與後者無法割開。一、宋代仕女畫概況仕女畫歷史久遠,這可以追溯至漢魏時期,只不過那時的畫作多以列女為描摹對象。到了唐代,宮廷女性成了繪畫重點,宋時,題材與表現手法進一步豐富,女性形象具有多樣性。士女入畫成「仕女」仕女脫胎於先秦時的「士女」。在《尚書·武成》中,有這樣的記載,「肆予東徵,綏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玄黃,昭我周王「。無獨有偶。
  • 臺北故宮裡的「麗人行」,唐宋仕女畫作10月集結「她」特展
    (傳)唐 周昉 《內人雙陸圖》卷(局部)唐代周昉,善畫道釋人物仕女,我們最為熟知的《簪花仕女圖》便出自其筆下。(傳)唐 周昉 《調嬰圖》卷(局部)五代十國時南唐宮廷畫家周文矩,亦擅人物仕女,多以宮廷貴族或文士生活為題材。
  • 秀逸高雅、美妙多姿:評張萱仕女畫
    他所繪製的《搗練圖》人物畫線條工細勁健,色彩富麗勻淨。全長145.3釐米,寬37釐米,是一幅描繪盛唐時期宮廷婦女勞作的長卷,分別表現了宮女們用木柞搗練、縫紉和熨燙的勞動場面。畫面上共有三組人物,涉及人物共十二人。而《搗練圖)畫的是盛唐時期的服裝,本文以此探究盛唐時期的女性服裝。中國古代女性地位低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發展。
  • 為啥明清時期仕女畫中的女孩子都顯得弱不禁風
    (唐 簪花仕女圖)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明清時期的仕女畫中的女子都是幽怨病弱之態,鮮有笑容呢?翻開小說《紅樓夢》,形容林黛玉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如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比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樣的句子。這不正是病弱之態的描寫嗎?難道這樣的病人,竟是美的標準?
  • 放大欣賞歷朝歷代超高清仕女畫
    齊王起九重臺,召敬君畫之,敬君久不得歸,思其妻,乃畫妻對之。齊王知其妻美,與錢百萬,納其妻。」一個叫敬君的畫工因思念妻子,便將妻子的形貌畫下來欣賞,這是目前關於仕女人物畫最早的文字記載。 迄今發現最早畫在絹上的婦女形象,當推戰國長沙楚墓出土的《女子夔鳳帛畫》,此像據考是位女神,為豐隆、鸞鳥迎宓妃的故事,並不屬真正含義上的仕女畫。
  • 水月觀音創始者周昉,仕女畫冠絕古今,雖體態豐盈卻也胖得漂亮
    周昉長於仕女畫、肖像畫和佛像畫。在宗教人物畫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創造的「水月觀音」的形象,很接近現實生活中人的形象,被稱為「周家樣」。是中國古代最早具有畫派性質的樣式,為歷代畫家所推崇。他繪的「水月觀音」似是在仕女的身上添上祥光、瓔珞、淨瓶、楊柳枝,並置身於水邊巖壑之中,有水、月、竹;遊戲坐,得大自在。
  • 跨越古今,國畫《簪花仕女圖》畫的是什麼?
    ▲周昉(公元8世紀-9世紀初),唐代著名畫家,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 關於《簪花仕女圖》的作者至今仍有許多疑問,普遍都傳為周昉所作。
  • 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為趙州長史周昉所繪
    他師從同鄉人著名畫家張萱,效法其人物畫風,而「小異」有創新,自成體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周昉善畫濃麗豐滿的仕女,又極能寫真,所畫仕女「目波澄鮮,朱唇皓齒,修耳懸鼻,輔靨頤頜」,《唐朝名畫錄》稱其「畫子女為古今之冠」。
  • 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2021-01-09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詩一畫一仕女,一心一境一個人
    溥儒 仕女題識:石上題詩掃綠苔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溥儒 仕女溥儒的畫很少有不題詩的,其詩往往蕭疏纏綿,是解讀他的畫的另一把鑰匙。溥儒一生談詩談書談做人卻不甚談畫,畫藝未曾從師,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皇室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會。不過由於他的文學底蘊深厚加上多年隱居的生活,讓他又能一洗鉛華,縝麗而不媚俗。
  • 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2014年,吳光宇的《麻姑獻壽圖》曾以48.3萬元的價格成交。    《麻姑獻壽》  為什麼吳光宇的仕女畫作如此備受讚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因為筆法嫻熟,造型優美。
  • 漫畫人物的白絲襪怎麼畫?一步一步教你畫絲襪
    漫畫人物的白絲襪怎麼畫?一步一步教你畫絲襪!調查顯示,60%以上的男人最先關注女性的身體部位是腿,而絲襪可以讓女性的腿部更加引人注意,更加性感。那動漫絲襪怎麼畫?本期微課菌要跟各位紳士們搞一搞有趣的事情,講一講紳士們都喜歡的性感絲襪的畫法。
  • 她畫了12年女性,畫水中女人性感嫵媚,畫美人魚栩栩如生
    她畫了12年女性,畫水中女人性感嫵媚,畫美人魚栩栩如生畫家們的創作題材各不相同,有以風景為主要題材的,也有以靜物和人物為主要題材的,還有專門畫抽象題材的。以人物題材為例,一般情況下,畫家們的題材自然離不開男性和女性,但還有一些畫家卻尤為特別,因為他們幾乎只畫男性或女性,可謂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
  • 姿態 ▎以茶入畫,以畫釋茶,歷代茶畫集|陳洪綬|鬥茶圖|文徵明|...
    《蕭翼賺蘭亭圖》局部  從考古的角度講,此畫不僅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歷史,而且真實再現了唐代烹茶的茶器以及煮飲茶的過程。此畫是最早反映唐代飲茶生活的繪畫作品,譽其為唐代茶文化的瑰寶實不為過。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聽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於右邊,畫中貴族仕女曲眉豐肌、穠麗多態,反映了唐代尚豐肥的審美觀,從畫中仕女聽琴品茗的姿態也可看出唐代貴族悠閒生活的一個側面。  宮廷仕女坐長案茗飲——《會茗圖》
  • 納福迎歲 歷代畫狗名作賞析
    狗作為生肖的歷史由來已久,南朝詩人沈炯曾專門寫有《十二屬詩》,內有「狗其懷物外」句,可見在唐以前狗就進入了十二屬相。在繪畫出現之前,狗的形象就繪刻在漢畫像磚上,河南鄭州出土的漢畫像磚上已有狗參與狩獵和歷史故事「狗咬趙盾」的圖案,說明在很早時狗就成為人們表現的對象。   迄今為止,狗在中國畫最早出現是在唐代的人物畫中。
  • 臺北故宮畫貓名品集錦
    全幅的筆法工緻,雖然沿襲了唐畫的古樸與厚重,但推測應該是後人仿作。周文矩(西元十世紀),所作人物,線條率皆細勁曲折,圓潤流暢,間作顫動之勢,飄逸自若,尤工人物仕女。圖中並無名款,觀其衣紋,轉折剛健,與文矩風格相去甚遠,當屬後世收藏者擅自附名。
  • 如果你不懂畫水彩人物,可以學著畫她!
    如果你不懂畫水彩人物,可以學著畫她! 前段時間 大繪君發現 有位小可愛留言說 不會畫水彩人物 今天大繪君整理出了一套 比較簡單並且容易上手的 水!彩!人!物!
  • 在古代,不管你是公主還是村姑歌妓,都可以成為這種畫的主角!
    中國書畫歷史悠久,唐代出現了專為女人畫的畫,就是所謂的仕女圖。唐代經濟繁榮,仕女圖獨立古今,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氣質!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可以成為畫畫的對象,仕女圖開始主要是以美女、貴族婦女生活為題材。是人物繪畫的一種,最早開始於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