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2021-01-11 網易

2021-01-08 17:10:38 來源: 北京脈搏

舉報

  

  吳光宇

  一說到美麗的女子,很多人都會想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就曾根據曹植的詩歌,繪製出《洛神賦圖》,畫面中凌波微步、衣袂飄擺的形象,令人心馳神往。此後唐代畫家張萱畫出《虢國夫人遊春圖》,當身著男裝的虢國夫人在侍女隨從的陪同下騎馬遊春時,我們看到的則是盛唐女子的豪放不拘與雍容華貴。

  

  《木蘭從軍》

  而在現當代畫壇上,有一位畫家的仕女圖也十分出色。這位畫家名叫吳光宇,從小就喜愛繪畫,中學畢業後又跟隨兄長吳鏡汀學習繪畫,此後他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的指點下,師承徐燕孫,從此專攻人物畫。

  

  《吹簫引鳳圖》

  20世紀30-40年代,吳光宇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京華美術學院擔任教師,此後又進入北京畫院,成為一位專業畫家。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2014年,吳光宇的《麻姑獻壽圖》曾以48.3萬元的價格成交。

  

  《麻姑獻壽》

  為什麼吳光宇的仕女畫作如此備受讚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因為筆法嫻熟,造型優美。中國畫歷來重視筆法,創作時經常會使用飛白、中鋒、側鋒等不同的筆法,同時也運用線條、剪影、寫意等手段進行造型,並以此凸顯出事物的不同特點。吳光宇學習人物畫時,不僅學習了吳道子對衣紋的處理方式,同時也學習了南宋馬夏和明代浙派的縱肆筆法,形成了矯健流暢的筆法,其造型也是十分秀美。

  

  《林逋愛鶴》

  二是因為色彩濃烈,卻豔而不俗。相比於西方繪畫,中國繪畫的設色一般以石青、石綠、硃砂、胭脂、藤黃等礦石植物根莖作為原料,並將其揉成粉末,與水混合後才能使用。宋朝之前,色彩還被視為繪畫的重要表現語言。但在宋朝之後,受到理學觀念影響,畫家不再重視色彩,因此顯得十分清淡。

  

  《散花仕女》

  吳光宇深受唐朝繪畫的影響,因此他在繪製仕女圖時,大量採用重彩設色,同時也強化了補色對比和白粉泥金的作用,因此畫作中的色彩不僅濃烈鮮明,卻能夠達到豔而不俗的效果。

  

  《天女散花》

  三是因為神形兼備,端莊秀雅。中國傳統的仕女圖中,畫家通常會在女子高挽的髮髻、華麗的衣著服飾方面細心勾勒,而對人物的身形、姿勢和表情細節相對忽視,因此我們只能從中看到衣冠服飾之美,而非鮮活的人物。

  

  《母子圖》

  吳光宇對於人物的動作、神態等細節把控十分到位,這是因為他受戲曲人物影響,主張以神「君形」,也就是通過抓住出人物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畫面的整體主次,從而達到有詳有略的效果,因此他筆下的仕女才會有顧盼神飛、神採奕奕之感。

  

  《執扇仕女》

  除了仕女畫,吳光宇的繪畫特點還體現在其他人物畫作上。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每個人物的動作與神態,使其形象更為生動傳神。因此在他主筆的《西廂記》、《卓文君》、《智取生辰綱》才會如此廣受認可。2013年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上,他繪製的一幅《卓文君》畫稿以304.75萬元的價格成交。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畫說丨古裝人物可以這麼美,吳光宇仕女圖欣賞 2021-01-09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仕女畫丨如痴如醉 如花如月
    」類別,畫家們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來塑造仕女形象。  作者:潘振鏞  名稱:《 竹林仕女圖》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藏  所謂仕女:其一,指畫家畫的美人,宋以後多叫士女,後又作仕女;其二,指官僚家庭的婦女。
  • 身為工筆人物畫大師,吳光宇的仕女圖為何備受讚譽?原因有這3點
    吳光宇 仕女畫作 網絡圖片為什麼吳光宇的仕女畫作如此備受讚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因為筆法嫻熟,造型優美。吳光宇深受唐朝繪畫的影響,因此他在繪製仕女圖時,大量採用重彩設色,同時也強化了補色對比和白粉泥金的作用,因此畫作中的色彩不僅濃烈鮮明,卻能夠達到豔而不俗的效果。
  • 《人物龍鳳圖》是最早的獨立仕女畫 唐畫追性感,宋畫講美貌
    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楚墓的帛畫《人物龍鳳圖》■《天寒翠袖圖》■明 唐寅 《秋風紈扇圖軸》■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漢代劉向《說苑》記載了齊國一個故事,一個叫敬君的畫工因思念妻子,便將妻子的形貌畫下來欣賞,這是目前關於仕女人物畫最早的文字記載。
  • 唐代仕女畫和周昉的《揮扇仕女圖》
    (傳)周昉 《調琴啜茗圖卷》仕女畫是中國繪畫作品中較常出現的一種題材,歷史發展也十分悠久。仕女畫興起於魏晉,可考資料最早的仕女畫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畫家根據曹植的詩歌《洛神賦》經過藝術想像創作出此畫。
  • 跨越古今,國畫《簪花仕女圖》畫的是什麼?
    因此就算《簪花仕女圖》真正的作者不是周昉,也一定是周昉畫風流派的畫家所作。 《簪花仕女圖》絹本設色,縱46釐米,橫180釐米,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作品,也是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繪畫的代表作。 ◎橫屏可達到最佳觀賞效果
  • 插畫師焦響樂:胖臉仕女圖,最潮的唐風文化 | 匠人100
    丨 焦響樂的仕女自畫像焦響樂,鹿想IDEER籤約作者,「胖臉吉祥」創作者,擅長將現代人物與古風工筆畫結合,畫風細膩成熟,獨特的「大臉」風格,識別度高,人物討喜又不失韻味。2018年出版《大唐風俗志》,根據古畫創作出可愛的Q版唐代風俗畫圖,以其可愛討喜的形象贏得大批粉絲的喜愛。曾為電影《千與千尋》繪製人物海報,與《國家寶藏》合作周邊。
  • 林風眠 持蓮仕女圖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今年是林風眠誕辰120周年 上周有幸徵集到一件林風眠大師仕女8尺作品畫中的白衣仕女側坐於輕紗幔帳前,髮式類似未及笄的少女,雙髻垂於耳側。鵝蛋形秀麗的臉龐上有著纖細的眼睛、淡淡的彎眉和小小的嘴。她的姿態嫻雅文靜,眼瞼低垂微微頷首,十指纖纖掩卷沉思。
  • 夜讀 | 瓔珞之美何來?她的美人畫或影響了《延禧攻略》
    中國仕女線描第一人——王叔暉她畫出了古典女子的極致之美她筆下的人物情濃意抒,優雅恬靜,境韻悠長。用她自己的話是這樣說的,「繞開道,走自己的路」,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成為當代工筆重彩畫的一代宗師。其實即使在解放後她依舊生活儉樸開篇所說的《西廂記》便是在極端簡樸的環境下完成的王叔暉的徒弟回憶道「在這種條件下,她怎麼畫出那麼多精品?我們很難想像,有這麼一位畫家,對生活沒有一點奢望,腦子裡想的只是畫畫,畫好畫。」
  • 為啥明清時期仕女畫中的女孩子都顯得弱不禁風
    中國各個朝代對女性審美要求都是不同的,反映在中國人物畫審美上,兩漢講究神態樸實意境為美,魏晉南北朝以寬大衣袖襯託女子的清秀俊朗為美,開放的唐代則以「豐肥」華麗為美,而明清時期仕女畫卻要求「纖瘦」為美,呈現出一種愁悶幽怨、弱不禁風的病弱之態。
  • 歐陽子藝仕女圖畫作欣賞
    其畫作曾在2004年入選海上水墨畫院畫師作品展(上海) ;2005年入選融合地帶·美國韓國中國藝術家邀請展(首爾) ;2006年心靈呈現·女畫家作品展(北京) 等。畫家歐陽子藝擅長人物畫,更喜歡畫仕女圖,在人物畫方面也是有相當的造詣,她手下畫出來的人物都帶著古典女子的韻味,畫面呈現出濃鬱的古典文化氣息,在藝術欣賞中讓人得到情緒的極大釋放,得到精神的愉悅。
  • 水月觀音創始者周昉,仕女畫冠絕古今,雖體態豐盈卻也胖得漂亮
    有個典故,說是當時,唐德宗正修章敬寺,召見周昉他哥周晧說:「愛卿,你的弟弟周昉擅長繪畫,我想請他畫章敬寺神像,請你告訴他。」過了一些天,德宗又讓周晧請了一次,周昉才開始畫。最初畫出來的神像,周昉將它像屏風一樣地放在寺院裡,整個京都的人都可以去看。章敬寺就在皇宮門前,不論是賢良的人,還是愚魯的人,都去看畫像。有的人說畫得好,有的人說畫得不好。有人挑出毛病來,周昉隨時進行修改。
  • 秀逸高雅、美妙多姿:評張萱仕女畫
    與前朝仕女畫不同,唐代仕女畫中的女性形象以其極富特色的濃麗豐肥而著稱,這一點從張萱與周昉二人的畫作中不難看出———張萱所繪的虢國夫人面龐豐腴,人物線條柔和圓潤;周昉所畫的仕女大多臉頰豐圓,體態肥碩,身體於薄紗長裙中若隱若現,給人一種富麗溫潤的感覺。
  • 宋代仕女畫之仕女:理想女性的化身,男子心目中的完美主義者
    一、宋代仕女畫概況仕女畫歷史久遠,這可以追溯至漢魏時期,只不過那時的畫作多以列女為描摹對象。到了唐代,宮廷女性成了繪畫重點,宋時,題材與表現手法進一步豐富,女性形象具有多樣性。士女入畫成「仕女」仕女脫胎於先秦時的「士女」。在《尚書·武成》中,有這樣的記載,「肆予東徵,綏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玄黃,昭我周王「。無獨有偶。
  • 藝術拜年丨都說畫獸難畫狗,盤點歷代名家畫狗大作
    在唐代,狗作為寵物進入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於是在這一時期的繪畫中就多有體現,《簪花仕女圖》便是一件這樣的典型佳作。畫作描寫了貴族婦女在春夏之交於庭院中戲犬賞花的休閒情景。畫中正在與主人遊戲奔跑的兩隻哈巴狗,身系項圈,黑白相間,稚氣十足。其中一隻小狗正在受主人拂子的引逗,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與動感。該畫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了當時上層社會婦女的閒適生活。
  • 放大欣賞歷朝歷代超高清仕女畫
    齊王起九重臺,召敬君畫之,敬君久不得歸,思其妻,乃畫妻對之。齊王知其妻美,與錢百萬,納其妻。」一個叫敬君的畫工因思念妻子,便將妻子的形貌畫下來欣賞,這是目前關於仕女人物畫最早的文字記載。 迄今發現最早畫在絹上的婦女形象,當推戰國長沙楚墓出土的《女子夔鳳帛畫》,此像據考是位女神,為豐隆、鸞鳥迎宓妃的故事,並不屬真正含義上的仕女畫。
  • 畫說丨雍正皇帝心中的12位女神
    畫說丨雍正皇帝心中的12位女神 2019-01-0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國畫大觀】清代仕女繪畫作品賞析
    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中國仕女畫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兩晉時期。描繪的女子主要是詩、賦等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的古代賢婦和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等。如東晉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詩意創作的《洛神賦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畫家們熱衷於表現貴族婦女閒逸的生活方式,單調而悠閒的生活情調。
  • 沈青(潘培芳)仕女圖 畫之妙處不在華滋而在雅健
    畫之妙處不在華滋而在雅健,不在精細而在清逸。蓋華滋、精細可以力為,雅健、清逸關乎神韻骨骼,不可強也。王昱——《東莊論畫》沈青(潘培芳)作品共鳴就是一種偶然的產生,在欣賞沈青老師仕女圖中忽然《東莊論畫》中的一段文字呈現,當時未曾理解其意。不解「華滋」不解「雅健」而今今忽然明朗。
  • 90後美女工筆畫家丁己畫汗血寶馬和國粹仕女一剛一柔
    說「丁己」不是天幹地支的年號,而是一個顏值挺高的90後才女的藝名,她原名丁玉蝶,字慶玉,四川自貢人,出生於書香門第。熱衷於傳統工筆畫。自幼喜歡繪畫,7歲起拜國畫家汪田、程忠等多位當地藝術家學習國畫。善用自製的畫布、畫筆、自製的顏料、自己揣摩的技法畫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