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刀的表情符號(emoji)可以代表威脅殺人嗎?經理髮來的愛心表情是否構成性騷擾?這些都是正在困擾美國法官的問題。同時,因為一個表情符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法院也不得不努力處理表情符號證據之間的細微差別。
有表情符號證據的案件逐年遞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Vinson&Elkins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傑森·萊文(Jason Levin)表示:「很多法院都不太關注表情符號,但涉及表情符號的案件越來越多,未來很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萊文曾處理過證據中包含表情符號的案件。「法官們還沒有為表情符號的大量湧現做好準備,尤其是那些年紀較大的法官,他們可能不太熟悉網絡語言。」
加州聖克拉拉大學的法學教授埃裡克·高曼(Eric Goldman)指出,在美國,證據中包含表情符號的案件數量從2017年的33起增加到2018年的53起,如今2019年上半年已經出現將近50起。
關於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目前法院還沒有發布指導文件。有時候,法官可能會向陪審員描述案件證據中涉及的表情符號,而不是讓陪審員自己去看並做出解釋。高曼表示,在某些案件中,表情符號也會被完全忽略。
表情符號在性騷擾和刑事案件中最為常見。在2017年麻薩諸塞州的一起謀殺案中,一個眼睛是「X」的表情符號成了關鍵問題。檢察官認為,這個表情符號表明收到表情的人知道「有事發生了」。
表情符號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工作場所的訴訟案件中。例如,在一起員工解僱案件中,被告涉嫌違反家庭醫療休假規定,但證據中舉出了經理髮送的一系列笑臉表情,原告的律師聲稱這證明了公司願意準假。
Eckert Seamans Cherin & Mellott律師事務所已經處理過幾起涉及表情符號的案件,該事務所的凱倫S艾略特律師說道表示:「有些人可能會使用威脅符號、槍、用手指指點點的符號,然後在後面加上一個『只是開玩笑』的符號。但在解讀過程中,容易遺漏很多含義。這是個玩笑嗎?還是認真的?或者只是用表情符號來迴避,以便日後可以辯稱事情並不嚴重?」
如何理解表情符號或
言
人人殊
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一共設置了超過2823個表情符號,包括食物、飲料、手勢、活動和面部表情等類型。
美國諮詢機構ABI Research的分析師史蒂芬妮湯姆塞特(Stephanie Tomsett)表示,如果不和文字一起使用,表情符號非常容易被誤解。例如,一張戴著太陽鏡的臉可以用來表達「陽光很好」、「感覺涼爽」或者「搞定了」。同樣,鼻子冒煙的表情符號可以被解讀為「憤怒」,即使它的設計含義是「勝利」。
「表情符號不能看作是一種通用語言,」湯姆賽特表示。
特別是在不同地區和文化之間,符號的含義存在很多偏差。在中東,人們長期認為豎起大拇指的手勢是無禮或粗俗的;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它是褒義的。
但在法庭案件中,其中一個關於表情符號的最大爭議在於,這些表情符號在不同的平臺上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無論你使用的是蘋果手機還是三星手機。儘管統一碼聯盟為表情符號設定了標準,但隨後蘋果和谷歌等軟體製造商為自己的平臺設計了不同版本,從而出現了符號不一致和溝通失誤等問題。例如,手槍的表情符號在一些設備上看起來像真槍,而在另一些設備上看起來像水槍或玩具槍。
2016年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開展了一項研究,參與者將安卓(Android)和iOS系統上流行的表情符號分為積極和消極。以一個名為「眼睛帶著微笑的笑臉」的表情符號為例,一些人認為它在安卓系統上是「幸福快樂」的,而在iOS系統上看起來像是「準備好要打一架」的感覺。
另一項研究發現,約25%的參與者不知道,他們在推特上發布的表情符號可能會因關注者的設備不同而存在差異。在看到某條推文在不同平臺上的呈現效果後,20%的人表示他們會重新編輯或不發送這條推文。
艾略特律師表示,以前我們可能認為所有的笑臉都一樣,所以法庭在證據中只記錄「笑臉」是可以接受的。「後來有人意識到,谷歌與蘋果的笑臉可能有不同的解讀,那麼這就可能對證據有影響。」
一些專家認為,應該在不同的平臺上保持一致性,以避免混淆。但她認為不太可能有統一、標準化的表情,因為各個平臺都想要「脫穎而出,為用戶提供獨特的體驗」。不過,她認為,這些表情可以越來越相似,幫助緩解一些相關的問題。
法官需要適應和熟悉的過程
表情符號通常使談話更加輕鬆。法院一般也認可使用表情符號是為了幽默,幾個世紀以來,被告們一直把「我只是在開玩笑」作為辯護理由。艾略特說,法院和法官越來越懷疑刑事案件中的這種辯護,因為收到消息的人不知道這是否真的是個笑話。
「只要威脅的信息得到傳達,它的性質就是威脅。就像你不能在擁擠的劇院裡大喊『著火了』,然後說『開個玩笑』。」 她補充說。
高曼表示,一些法官忽略證據中的表情符號,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多餘的。不過,高曼認為,隨著案件中出現的表情符號越來越多,最終相關問題都會自然而然地解決。
「每個人在某項新技術普及的時候,都有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階段,包括法官。」他說:「隨著法官們對表情符號越來越熟悉和適應,他們將找到一個最佳方式,使現有的法律原則適應(表情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