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植物共有23000餘種,而淡水藻類在自然界分布很廣!

2020-12-05 笑愛科技

藻類植物共有23000餘種,而淡水藻類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江河、湖泊、水庫、小溪、池塘、積水坑、沼澤、冰雪、溫泉、土壤、巖石、樹皮、牆壁乃至花盆外壁上,都有它們的蹤跡。有時候在江、湖泊或者池塘上會看到水體呈現藍色、綠色的現象,被稱為「水華」。這是藻類在受到有機汙染時大量爆發造成的,2008年的太湖藍藻水華事件,使許多地下水受到威脅,太湖附近的人們對水產生了恐懼,給他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災害與損失。

對浮遊藻類、附生藻類及氣生、亞氣生藻類的採集方法有所不同,利用浮遊網對浮遊藻類進行採集,或者用標本瓶灌入;附生藻類多用鑷子直接撈取;可用小鏟或採集刀刮取氣生藻類,並放入標本袋中。測定海拔、水溫、pH等,為此在採集過程中制定了採集記錄卡,在採集過程中還需要考慮的氣候、風向、位置等地理方面的因素,這樣既有利於採集方法的選擇使用,也對地理一些知識進行實踐性利用。

藻類植物採集時,選取採樣點很重要。第一,要確定其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所處的方位。可以藉助GPS進行定位,很簡單的讀取數據。但是,也可以利用物體的影子和正午太陽高度來確定採樣點的地理位置,用竹竿影子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北京時間等來確定其經緯度,例如:採集時若正好是6月22日,北京時間1點整,在採樣點立一豎直的竹竿,觀測到影子的長度最短,並利用量角器測出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為73.5°。

分析:影子最短即當地正午地方時12時整,而北京時間為13時,由此推斷採樣點的經度為105°E,根據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推斷出其緯度為39°56′N。第二,觀察附近的地形地貌及植物的生長狀況,其海拔走勢如何,觀察植物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生長是否一樣,海拔越高越會呈現出高緯度的植物類型,從而可以加深理解植物生長與緯度、光照的關係等課堂理論知識,利用以上方法既可以解決在沒有GPS定位儀的情況下準確判斷採樣點的地理位置,也可以初步判斷採樣點選擇是否合適。

在採樣設置好以後,還可以觀察當地的人們生產生活狀況。採樣點若是河流,需要了解一下當地工業布局是否合理,是處於採樣點的上遊還是下遊方向,工業廢水、生活用水排入河流進行汙染後則可以改變藻類的生活環境。這樣就可以通過水體的顏色,初步判斷藻類類群組成。例如水色很綠,可能浮遊綠藻很多;如水色為茶褐色,可能含有很多硅藻、隱藻或甲藻;如果水面有一層薄的綠膜,可能是裸藻形成的「水華」;水面如果漂浮著藍綠色團塊,可能是藍藻;淺水溝渠或水溝底泥表面,如有一層醬油褐色,則多為硅藻等等。

  在某一個地點進行藻類採集時,還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大環境。由於每個季節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以及海陸熱力差異所造成盛行的風向不同,浮遊藻類的生長地點則也隨著風向的改變而有一定的變化。每個季節對同一水域內的藻類進行採集的時候,需對這一時間段內的風向進行觀察,以我國為例,在夏季的時候,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北半球被低壓控制,多盛行東亞季風的夏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高溫潮溼;

冬季,為極地大陸氣團或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盛行西北、北和東北風,由大陸吹向海洋,寒冷乾燥。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不同季節採集時,一般則是在主導風向的下行風方向進行採集,許多藻類隨著水的流動進行聚集,這樣就可以獲取藻類的種類多樣化,生物的含量相應也愈多。夏季採集時,可以在採樣點的西南、東南及南風的下行風處進行採集;冬季,若不結冰的時候,在採樣點西北、東北和北風等主導風向的下行風向處進行採集。

由於我國地處北半球,季風氣候顯著,夏季的主要天氣特徵是高溫多雨,降水較多,使許多大江、大河水位上漲,不斷的衝刷岸邊,含沙量增加,水體變的渾濁,採樣點所處的水域亦會出現相同的現象,可以初步判斷藻類的數量則有可能減少,採集時就需要增加浮遊網撈取次數,以獲取藻類最大量。冬季的時候,降水較少,在北方許多大江、大河都結冰封凍,喜歡冷水環境的藻類就會大量繁殖。

若是選在河流中進行藻類植物採集時,觀察河流的岸堤衝刷情況:若是一條自東向西流向的河流,採集時就應該在靠近南岸附近進行採集,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原因,許多藻類隨之沉積在南岸;河流流向若是南北方向的,泥沙帶著藻類則多在西岸沉積。了解了這一點,採集時就可以在藻類有可能沉積的地點進行採集,有時也可以不借用採集網等其他工具,省時省力。

通過以上的介紹,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採集藻類植物的實踐活動中,也對藻類採集有一定的針對性。了解到藻類在自然界的分布、生長情況,認識到「水華」爆發時水體環境的狀況,並且在野外實踐中觀察各種地理現象,可以搜集和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將其與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認識到地理科學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對增加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及對擴大我們的地理知識領域、鍛鍊學生的意志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海裡的植物有哪些,藻類是我們常見的植物
    一、藻類植物1、綠藻:它的藻體為草綠色,它有高度六千多個品種,多數是生長在淡水中的,有一小部分是生長在巖石上的。2、紅藻:它一般都是在海洋裡生長的,有較多的種。三、海草大家都知道海草,它是在海水下面生長的被子植物,根系也很發達,可以很好的保護海底的棲生物。它和很多的陸生植物相似,如果沒有陽光它就很難生存。來源:百度百科 花百科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另外還有一些大型藻類,紅藻、褐藻、輪藻。綠藻門:綠藻門也稱綠藻,含葉綠素a、葉綠素b,具有與高等植物相同的色素和貯藏物質,因此通常把它們認為是陸地植物的祖先。綠藻門不同於其他真核藻類,它的儲存物質在葉綠體而非細胞質中合成,通常在蛋白核的參與下合成澱粉。葉綠體周圍沒有葉綠體內質網。綠藻門主要為淡水藻類。這也是我們水質當中常見的藻類。
  • 水產養殖中藻類的定向培養方法
    ,一種是自然水體無藻種,為了「肥水」當然要引入藻種,另外一種情況是有藻種,首先要判斷什麼藻,是有益還是有害,根據池塘藻類的具體情況採取措施。 三 藻類在池塘中的意義 1、藻類是自養植物,是整個水生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為池塘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是第一生產力; 2、池塘中氧氣的80%以上來源於藻類或水生植物,外界的補充解決不了池塘根本缺氧的問題,只能作為應急手段;
  • 想要養好綠毛龜身上的藻類植物,這些常識你需要知道,快來看看吧
    不過大家都知道綠毛龜之所以有很高的觀賞性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它龜背上被我們稱為綠毛的藻類植物。所以今天井春就為大家帶來了關於如何養好綠毛龜身上藻類植物的相關技巧與知識。話不多說,快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一、綠毛龜形成的原因對於很多才接觸到綠毛龜的朋友們來說,綠毛龜身上標誌綠毛的來歷是讓他們十分的好奇。
  • 怎麼清除藻類?7種常見藻類的清除方法
    關於幾種常見藻類的症狀、成因以及我的除藻經驗。下面我就介紹幾種家用水族箱中常見藻類處理方法,歡迎補充或是批評指正!藍綠藻症狀:這是一種覆蓋於缸壁、石材、底砂上的薄膜狀深藍色藻類,伴有惡臭。清除方法:大量絲藻可用牙刷捲走,要想根治,還是要多種植生命力旺盛的水生植物來搶奪資源,抑制藻類生長。如宮廷草、蜈蚣草、水柳、水芹等。同時,黑殼蝦也能很好的控制絲藻的數量,但前提一定是數量要足,一般一米左右的水族箱,投放200隻以上的黑殼大軍,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除藻效果。
  • 吃點藻類就能光合的動物奇葩——綠葉海蝸牛
    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綠葉海蝸牛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綠葉海蝸的體型十分嬌小。成年個體體長從1到3釐米不等,沒有貝殼,看上去活像一片葉子,翡翠般鮮綠,與藏身處的海藻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
  • 吃點藻類就能光合的動物奇葩,綠葉海蝸牛
    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 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綠葉海蝸的體型十分嬌小。成年個體體長從1到3釐米不等,沒有貝殼,看上去活像一片葉子,翡翠般鮮綠,與藏身處的海藻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 剛出生的小海蝸牛呈棕色,半透明,身上綴有紅色斑點。在成長過程中,它們貪食一種海洋藻類。
  • 藻類,引起魚類死亡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淡水中的甲藻類植物較少,多生長在小型池塘和小型湖泊中,特別喜生長在含有機質 多、硬度餃大、微驗性的水中。季節變化顯著,以溫暖季節餃多。生殖方法,主要營分裂生 殖,大都是斜分裂。甲藻引起魚類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甲藻死亡後產生的甲藻素,使魚類中毒所致。魚類 的死亡是否由甲藻所引起,應群細檢查魚消化道中甲藻的數量和水體中甲藻的數量,才能作 最後斷定。一般晚,少量對魚類浚有多大的害處。
  •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
    藻類群落的胞形狀、大小、適應性分布和體色是水色的重要內容,是水體環境質量的外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藻類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不僅如此,不同藻類由於對自然光的選擇性吸收因而在水體空問分布上具有明顯的差異,對紅光吸收較少,對綠、藍、黃光吸收較多的部分紅藻,生活於紅光難以到達,而綠、藍、黃光能到達的較深海水中(有的種可生活在深達100&nbspm處);綠藻對綠光吸收較少、對紅光和藍紫光吸收較多,而生活於包括紅光在內各種光均能到達的淺水中。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四大類: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2.藻類植物(提供地球上80%的氧氣)   ①結構簡單,是單細胞(衣藻)或多細胞個體;   ②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陰溼處;   ③細胞裡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④全身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⑤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無根、莖、葉結構);使水變成綠色的是藻類!
  • 魚池滋生大量藻類怎麼辦?不怕,這有招
    藻類是低等植物,廣泛生活在水和土壤中,水中適量的藻類對觀賞魚有養護作用,很多藻類營養豐富,可成為熱帶魚尤其是稚魚及愛吃藻類的瑪麗魚、各種鼠魚等魚類的輔助食物。但過量的藻類可黏附在水草葉面、水箱壁及過濾設備上,嚴重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時清除,勢必造成水箱內環境惡化,威脅觀賞魚的生存。另外,一些藻類在池塘大量繁殖,可敗壞水質,產生有毒物質,從而造成魚病的發生。
  • 認識藻類,其實綠藻可防可控不用怕
    藻類是魚友們自願或非自願地「飼養」的。有些藻類非常美麗,很受歡迎,而有一些藻類我們能躲則躲,躲不掉也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當然,還有許多種的藻類是有益的,可以幫助你保持魚缸的水質。為了成功的對抗不利於魚缸的藻類,了解藻類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處理藻類就很重要。水藻的種類世界上已知的藻類有幾千種,它們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和形式。例如,藻類可以是綠色、藍綠色、棕色、紅色或黑色。有些藻類會在水中漂流,而有一些藻類則附著在附著物上,例如巖石、木頭或植物葉子。
  • 手把手幫你擺脫藻類困擾
    也被稱為藍藻或藍綠藻等,是一類分布很廣、含有葉綠素A,無鞭毛,能夠在光合作用時釋放氧氣的原核微生物。包括藍球藻(Chroococcus)、顫藻(Oscillatoria)、念珠藻(Nostoc)等。藍藻門分為兩綱:色球藻綱和藻殖段綱。色球藻綱藻體為單細胞體或群體;藻殖段綱藻體為絲狀體,有藻殖段。
  • 海蛞蝓能進行光合作用:「劫持」藻類基因(圖)
    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綠葉海天牛可以將葉綠體整合到自己消化系統的細胞之中。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亮綠色的海蛞蝓能夠通過攝食來「盜取」藻類的基因,因而能像植物一樣從陽光中獲得能量。這種海蛞蝓名為綠葉海天牛,學名是Elysiachlorotica,是一種腹足綱海天牛科的動物。它們能將藻類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體內,從而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其中有的是有益藻類,則有的是有害藻。有益藻-看水色、看透明度、看藻的活性,分為綠藻(小球藻、柵列藻等)硅藻(小環藻、舟形藻等)、矽綠藻等。
  • 藻類控制的3個妙招,加上3種水族寵物,讓你的魚缸更出彩
    養過水生觀賞動物和植物的人都知道,水缸裡的有些許藻類並不是壞事。就像植物一樣,他們利用光合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質(如魚糞)轉化為自己的營養物質,以促進新的藻類生長。與此同時,許多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是喜歡吃藻類的,使水族館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按理說,現存的生物都有著明確的生物學分類,動物就是動物界內所有生物的總稱,而植物則是植物界下所有生物的總稱,所以理論上說不存在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但是,神奇的大自然總是不缺少驚喜和意外,所以自然界中不但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也有具有明顯的植物特點的動物以及既像動物又像植物的生物。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幾種。
  • 科學網—十大進行光合作用生物:水母觸手寄生藻類
    一般人大概立刻就能想到植物和藻類,但是事實上還有更多其他的物種。包括蠑螈,海蝸牛,巨蛤,海鞘,水母,珊瑚,海葵,水螅和海綿等等。那麼為什麼魚類和哺乳動物,比如一頭牛,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呢? 3 斑點蠑螈人們很久之前便知道,一些兩棲動物產下的蛋外面有一層果凍般的包裹體,這層包裹體中生長有藻類。這是一種和諧的共生關係:藻類可以消耗蛋產生的廢棄物,並為它提供氧氣。
  • 如何從魚缸中清除藻類
    如何從魚缸中清除藻類 藻類是一種綠色植物,生長在物品表面和玻璃魚缸上。適量的藻類可以為您的魚提供良好的食物來源;但是,如果它太多,它可能會導致水汙染,變得令人不愉快,看起來很煩人。根據您的需求和喜好,有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擺脫藻類。一切都相當簡單有效。
  • 更新認知:魚缸長藻實在是妙,而多少魚友還擔心藻類危害觀賞魚?
    魚缸長藻,這幾乎是每個魚缸養了1-2個月之後都會必然出現的事情,因為只要穩定的魚缸水質體系裡面,就一定會有藻類。任怎麼清除都無法清除乾淨。昨天的文章我們聊了魚缸的燈具,那麼有光的地方,更加離不開藻類了。所以今天我們接著聊聊魚缸的藻類如何應對。魚缸藻類的由來為什麼魚缸會長藻,這是我們首先應該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