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2020-12-07 九格漁

中華民族是最有智慧的,老祖宗在水產養殖方面早給我們留下了八字真經: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其中,水排在第一位。那些年,老一輩漁農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看」水「判」水質,「審」水「量」投料。看水就是看水體顏色和透明度,審水就是肉眼觀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看水色判斷水的好壞肥瘦,憑水體的浮遊動植物含量設定餌料的投餵數量。但在養殖實踐中,這個方法過於片面,並不完全科學和可行。

水色,基本來自於各類浮遊植物的綜合反映,魚塘出現的浮遊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水體所呈現的顏色和濃度就不同。通過水中顏色和透明度判斷水質的「肥、活、嫩、爽」,常見的水色有優質水(茶褐色、黃綠色、淡綠色、翠綠色),中等水(墨綠色、藍綠色);劣質水(醬油色、黃色、白濁色、紅褐色、黑色)。水色遇到天氣突變(乾旱、洪澇、泥石流等)也隨之變化。在沒有外力幹擾下,養殖水體的水色,即水質的、活、嫩、爽」是由藻類決定的,好水質好養魚,所謂的「養魚先養水」,本質上是養魚先養藻。

(看水色就是看藻類)

藻類是魚塘中第一生產力,是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淡水養殖水體中主要是微藻類,微藻分八大門類:綠藻門(小球藻、柵列藻、卵囊藻、纖維藻、盤星藻、水棉、剛毛藻等);硅藻門(小環藻、針杆藻、菱形藻、羽紋硅藻等);藍藻門(微囊藻、魚腥藻、藍纖維藻、顫藻、席藻、螺旋藻等);裸藻門(綠裸藻、殼裸藻、梭裸藻等);甲藻門(裸甲藻、光甲藻、角甲藻等);黃藻(門黃絲藻等);隱藻門(隱藻、藍隱藻等);金藻門(小三毛金藻、單鞭金藻、雙鞭金藻、鐘罩藻、黃群藻等)。另外還有一些大型藻類,紅藻、褐藻、輪藻。

綠藻門:綠藻門也稱綠藻,含葉綠素a、葉綠素b,具有與高等植物相同的色素和貯藏物質,因此通常把它們認為是陸地植物的祖先。綠藻門不同於其他真核藻類,它的儲存物質在葉綠體而非細胞質中合成,通常在蛋白核的參與下合成澱粉。葉綠體周圍沒有葉綠體內質網。綠藻門主要為淡水藻類。這也是我們水質當中常見的藻類。

(富含綠藻的水色)

硅藻門:硅藻普遍分布於淡水、海水中和溼土上,大多數生活在海水及半鹹水中。是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食料。浮遊硅藻是養殖水體中的主要的初級生產力。大多水生,幾乎在所有的水體裡都生長,只有極少數生活在陸地潮溼處。分類學家們一般認為硅藻來源於鞭毛藻,為一個特殊的分支。

藍藻門:藍藻是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的綠色自養植物類群。植物體或單細胞、或多細胞絲狀群體。藍藻細胞中的原生質體不分化成細胞質和細胞核,而分化成周質和中央質,故只有原始的核,而沒有真正的核(缺乏核膜),是原核生物。周質中沒有載色體,但有光合片層,含有葉綠素a和藻監素(故植物體常呈藍綠色),有的還有藻紅素而呈其它顏色。中央質具染色質。藍藻澱粉為儲藏物質。藍藻門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莒養繁殖和無性繁殖,無有性生殖。營養繁殖是通過細胞的隨接分裂,故藍藻又稱裂殖藻。群體和絲體的種類常形成藻殖段發育個體。藻殖段是從絲狀體中某些細胞死亡處、或從異形胞處、或從2個細胞之間分泌膠質形成的隔離盤處產生,也可以機械地斷為許多小段。無性繁殖多數產生厚壁孢子,是藻體內的營養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壁加厚,積累營養物質而成的。厚壁孢子可長期休眠,渡過不良條件,等到環境適應時再發展新的個體。

(藍藻多,綠藻少的水體)

裸藻門:除膠柄藻屬外,都是無細胞壁,有鞭毛,能自由遊動的單細胞植物,以細胞縱裂的方式進行繁殖,大多數分布在淡水,少數生長在半鹹水,很少生活在海水中,特別是在有機質豐富的水中,生長良好,是水質汙染的指示植物,夏季大量繁殖使水呈綠色,並浮在水面上形成水華。裸藻有兩個屬生活在兩棲類的消化管內。

甲藻門:甲藻是指藻類植物的1門,除少數裸型種類外,都有厚的主要是纖維素組成的細胞壁稱為売。甲藻門中約有130屬,1000多種,多數為海產種類,少數產於淡水及半鹹水水體中。

隱藻門:隱藻是一大類的藻類,大都具有色素體,淡水中常見。細胞大小約為10-50um,形狀扁平有兩個稍微不等長的鞭毛。一個著名特徵是能寄生於紅藻中,形成一種內共生關係,並把藻膽素帶給宿主。

(甲藻水體)

黃藻門:黃藻是一類屬於不等鞭毛類的藻類生物。體類型為單細胞、群體、多核管狀或絲狀體。細胞壁含多量果膠質。運動的個體和動孢子具有2條不等長鞭毛,極少數具有1條鞭毛。色素體中含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ト素及葉黃素。色素體常呈黃綠色,1個或多個,盤狀、片狀。少數為帶狀或杯狀,多數種類為單核。同化產物為油滴、金藻昆布糖及脂肪。約有75屬370多種。

金藻門:藻體為單細胞、群體和分枝絲狀體。多數種類的藻體無細胞壁,具眼點、有鞭毛,能運動;載色體黃綠色、金黃色或褐色;儲藏物質為金藻糖或脂滴。細胞有蜘蠟,壁常為套合的兩半;主要以細胞分裂、群體斷裂成片等方式進行繁殖;多分布於淡水,一般在溫度低、有機質含量少、微酸性水體中生長較多。

(金藻水體)

藻類在水產養殖生產中具有兩面性,可分為有益藻和有害藻。其中,有益藻為硅藻、綠藻和隱藻;有害藻包括了藍藻、裸藻、甲藻和金藻。

硅藻:硅藻不含纖維素等成分,作為天然餌料能很好地被水產動物攝食並消化,同時硅藻還可以淨化水質、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屬於常見的有益藻,在淡水養殖中,以硅藻為優勢種群(菱形藻、針杆藻、小環藻藻、橋彎藻、舟形藻等)的水體多呈茶色或茶褐色,一直被公認為是水產養殖的最佳水質之一。

綠藻:淡水養殖水體中生長著大量綠藻,其具易培養、細胞壁薄、營養豐富等特點是輪蟲的優良鉺料。能夠使水體中產生大量輪蟲,較為適合魚類幼苗的培育。可直接作為水產幼苗的開口餌料,也可培育輪蟲用來餵養幼苗;但由於其個體較小,成品魚類對其的利用率不高,可作為調水產品來使用。

隱藻:隱藻的優點隱藻是天然水域中最重要的鞭毛藻之一,隱藻含量豐富的水塘具有很高的生產力。隱藻的蛋白質含量較高(50%~70% ),而且某些種類,如卵形隱藻還含有較為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GLA (十八碳三烯酸)和EPA (二十碳五烯酸),它們分別佔總脂肪酸含量的16%和4%。隱藻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加之其無纖維素的細胞壁極易被消化吸收。因而,是魚類及某些珍貴水產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之一。隱藻的缺點是生長周期較短,容易發死亡。

(富含硅藻的水體)

藍藻的危害:藍藻喜高溫,好強光,它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可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

金藻的危害:三毛金藻毒素引起魚類中毒,其中毒的大多停留在魚塘四角及淺水邊,頭朝岸邊、排列整齊、在水面下靜止不動、也不浮頭,受到驚擾也無反應。隨機撈取瀕臨死亡的白鰱、鯽魚觀察,可發現體表鰭基部充血,魚體後部顏色變淺;打開鰓蓋發現鰓內有大量粘液,鰓絲輕度腐爛;解剖魚體,腸道無食,無明顯病灶。

(藍藻爆發的水體)

裸藻的危害:裸藻難消化,利用率低,魚類不喜攝食;裸藻大量死亡時容易敗壞水質,分泌的物質還對魚、蝦、蟹類產生毒害作用。

甲藻的危害:甲藻喜歡生長在有機物質多、硬度大、微鹼性的水體中。它們大理繁殖時,常可改變其生活水域的顏色,水呈紅棕色俗稱「紅水」。有些甲藻可以作為某些水產幼體的餌料,但其中有些類群,在繁殖過程中,可產生多種毒素,引起魚類的神經麻木,代謝失調及呼吸障礙,最後導致死亡。卵甲藻還能附在魚身上,過寄生生活,吸收魚體養料,刺激魚體增生粘液,使魚體像塗了一層米粉似的,故稱「打粉病」。

(白濁水體)

不同的藻類產生不同的水色,相同的藻類不同數量產生的水色不同飽和度。按水色分:

1.茶色或茶褐色:硅藻,隱藻;

2.灰褐色:隱藻;

3.淡綠色:綠藻;

4.翠綠色:綠藻為主,硅藻;

5.黃綠色:硅藻為主,綠藻;

6.墨綠色:綠藻大量繁殖;

7.藍綠色:藍藻,綠藻,裸藻;

8.灰綠色:綠藻及其它藻類過度繁殖死亡;

9.醬油色、黑褐色:裸藻;

10.黃色:甲藻,金藻;

11.白濁水:大型藻繁殖失控,微藻少;

12.澄清水:缺乏藻類,大量青苔繁殖。

(澄清水體)

養殖水體中藻類的穩定是相對的,藻類有晝夜、四季的變化,這裡面包括兩個變化,一是氣候條件(溫度、光照等)發生變化,藻類的種群結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二是輸入魚塘的物質(肥料、餌料等)及量在發生變化,魚塘藻類的生態承載能力也發生相適的變化。要使魚塘藻類相對穩定,每天被藻類消費的物質必須穩定供應。同時,每天生長出來的藻類也必須被其它生物(魚類、浮遊動物等)相應消費,才能保持魚塘中藻類的密度和活性穩定。因此,藻類相對穩定(生態系統穩定)的本質是生態系統各環節之間相對平衡。

相關焦點

  • 魚友都說「養魚先養水」,怎麼知道水養好了?必須出現這兩種情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4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喜歡養魚的朋友們都知道,水對於觀賞魚養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人們常說的老水、新水又是怎麼回事呢?新水很簡單,就是指第一次加入魚缸的全新的水。相對來說,老水的概念就要複雜的多了,老水在使用中的範圍是極其廣泛的,而新水則一般轉瞬即逝。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一下養魚人對老水的詮釋。「老水」從詞面上理解就是使用較長時間的水,這也是相對於「新水」而言的。在養魚用水中除了「新水」,就是「老水」的範疇了。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硝化細菌
    在現在的家庭中,越來越多的人在家裡養魚。養魚是一個修身養性的一件事情,一個真正愛魚的人,端著一杯茶看著心愛的魚,一直看4.5個小時一點也不為過。養魚在風水上也是聚財,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快節奏生活中,在家養幾條魚,調整自己的心態。
  • 養魚先養水,什麼樣的水算好水?
    從靜態的角度來看,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漁業水質標準,富氧、脫氯「制」出的水一般是好水,用這種水養觀賞魚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只有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水質的水環境,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好的水。對於業餘養魚愛好者來說,除了常用的幾種檢測試劑(PH、NH3/NH4、NO2、NO3、KH/GH等)外,主要的方法是用直觀的方法來判斷水質。新鮮的水是無色的,但經過一段時間後,通常會呈淺黃色或淺褐色,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我國古代有綠水養魚的經驗,探索了現代水產養殖辨別水質的方法。
  • 養觀賞魚急不得,開缸、養水、入魚、日常維護都要穩,養魚很簡單
    養魚先養水,養水是為了養硝化細菌。 往魚缸裡加水時,有條件的一定要加純淨水,也就是家裡過濾器出來的水。過濾後的水幾乎沒有藻類生物的孢子和其它生物卵,最關鍵的是它已經是除氯之後的水了,不需要再給水除氯了。如果沒有條件,就只能加晾曬過的自來水了。
  • 新手開缸養魚如何養水?
    ②老水:魚缸中清潔而呈嫩綠色、綠色、老綠色或綠褐色的水的統稱。其中以嫩綠色水為最佳。在老水中浮遊的綠藻較多,它們也是金魚很好的輔助飼料。這種水中腐敗分解的有機質少,溶氧較多,常以嫩綠色而清潔的老水養魚,養出來的魚食慾最為旺盛,魚體健壯,色澤鮮豔,發育很快。
  • 魚缸爆藻解答新思路:藻類的存在是必然,它能幫魚缸水體「減肥」
    最近也有一些魚友在問這個問題,不過大部分是屬於新人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養過半年以上觀賞魚的朋友,都知道如何解答以及判斷。不過,這篇文章要從一個新的角度,給大家解析下魚缸裡面藻類的利弊。
  • 老一輩早就告訴我們的養魚真理:養魚先養水的真相,其實是在養心
    什麼是養水?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想,我們總說養魚先養水,可是水族圈裡頭又有幾個人能定義「養水」?又或者說,養水其實從未被定義過,它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可是這又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胡亂吹噓的一種概念而已。之前,我寫過很多關於養魚養水的文章,而且在『養魚說』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以養水為主題開始的。
  • 老生常談 養魚先養水——(教大家如何養魚)
    養魚先養水。水好,魚就好,那麼,什麼才算是「好水」呢?怎樣才能養出「好水」呢?讓我們簡單的說,儘量不使用專用名詞。一、什麼是「好」水? 二、怎樣養出「好」水?1、養水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然後繼續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出來就不必換水;第7天,假如水質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後少放幾條,少量餵食(1分鐘內吃完),觀察3、4天,再繼續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漸增加點。假如想更加穩妥些,那麼在第7天可以多投放些食物或創缸魚,然後繼續等待3-4天,此時的水質更加穩定了。也就可以把你心愛的魚買回來了。
  • 養蝦先養水!好水色和透明度的學問很大,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養蝦先養水」是廣大南美白對蝦養殖戶的共識。那麼,什麼樣的水才能養蝦呢?並不是有水就能養好蝦。有些蝦農對「養蝦就是養水」的認識不足,例如有的蝦農認為,養殖對蝦透明度越大,底質就越乾淨,水質就越好; 有的蝦農缺乏調節水色和透明度的基本知識,投入了很大成本還是沒有培養出良好的水質。
  • 詳解南美白對蝦EMS與藻類毒素的關係
    詳解南美白對蝦EMS與藻類毒素的關係出處:綜合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5-04-30 22:06:00 &nbsp&nbsp&nbsp&nbsp又見EMS肆虐時﹗2014年5月隨著一場大雨及雨後十多天的持續高溫,對蝦EMS又以其兇狠而殘暴的態勢,繼續肆虐對蝦養殖業。
  •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如何判斷魚缸養水完成?請記住這倆標準
    我們喜歡養魚的人常說,養魚先養水。那麼在養水這個過程中說著說著,就有新水和老水之分。
  • 養魚先養水?錯!養魚應該先養人
    歡迎收看宇哥說寵物這期文章希望能和大家一同來探討一個話題,到底是養魚先養水,還是養魚先「養人」?養魚先養水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為什麼我這裡會提出另外一個先養人的概念呢?所以,沒有理論知識支撐的,養魚先養水,就會一下就把你帶入了設備和濾材料、以及藥品的惡性循環怪圈裡面。
  • 「養魚先養水」學會區分養魚水
    一般來講,有幾種水適合養魚?(目的是為了除去水中的藻類)現在江河湖泊中水因為環境的汙染,很多地方都不會達標,所以選用前記得認真觀察。看看水質是否澄清,水中是否有水草、魚蝦等自然生物。(感覺沒有小時候的快樂了)偷偷告訴你,合格的雨水用來養南美洲的熱帶魚,效果非常好,尤其是繁殖用水,效果不錯。(這是老師說的,我沒有實踐過。)自來水自來水可以說是最常用對的水源。
  • 養觀賞魚的時候,養魚的水突然變綠了,這是咋回事?
    文/家有旺財貓養魚等於養水,把水咋回事搞明白了,那麼養魚就變得簡單起來了。相信很多魚友都遇到過,水族箱裡的水突然變綠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綠水」。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水族箱裡的水體發綠呢?對觀賞魚影響大嗎?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或許是由這兩個原因導致的。第一個是水體雖然是綠色,但是整體不渾濁,仔細觀察還會發現細小的浮遊藻類。第二個是黃綠顏色水,看上去非常渾濁。兩者成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要分開處理哦。
  • 你以為是養魚,其實是養水!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分享給你們
    事實上,古法養魚是養金魚中最具技術含量的養魚,其實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魚自然美麗活潑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接下來,就是古法養魚的核心技術了。2、如何調水這個就是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了在古代,由於條件有限,沒有其他設備來輔助,因此,水質完全依賴於陽光、藻類和換水。
  • 為什麼說養魚先養水,而不是說養魚先換水?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就是體現在文字的含義上,養水和換水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卻是相差甚遠,因此我們首先應該這樣理解,養魚先養水至少並不等於養魚先換水,這個結論沒有錯吧?而很多魚友誤以為養水就是要多換水,遇到水質不好就慌裡慌張的亂換水,結果把養魚先養水的概念就操作成了養魚先換水,最終同樣導致了魚缸養水的失敗。
  • 新手養魚很迷茫?我的養魚實踐經驗,學會就能養出一缸好魚
    【前言】從養第一條金魚,從20釐米的小缸,到後來超過100釐米的缸。事物的發展格外迅猛,腦海裡對於養魚的觀念仿佛打開了一扇大門。新手朋友或許還在迷茫中,我從我的養魚經歷來說,也有一些關於養魚的體會。入坑聽到的第一句話「養魚先養水」。
  • 水產養殖中藻類的定向培養方法
    >定向培養:是在養殖水體中引入「藻種」,根據池塘環境條件和養殖品種需要,選擇易培養,對養殖品種有益的藻種,使其成為水體中優勢種,並長期在水中穩定。,一種是自然水體無藻種,為了「肥水」當然要引入藻種,另外一種情況是有藻種,首先要判斷什麼藻,是有益還是有害,根據池塘藻類的具體情況採取措施。
  • 武漢漁業養殖「工廠化」 循環水養魚成本高
    那麼,面對水資源不足、養魚二次汙染這些難題,武漢水產養殖業新的出路在哪?有幸的是,近日,由武漢農業集團投資500萬元建設的「武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通過驗收。這意味著,武漢漁業養殖進入「工廠化」時代,並將掀起新一輪的養魚革命。那麼,什麼是「循環水養殖」,這種模式下,一條條魚兒是怎樣長大的,口感如何,價格貴不貴呢?為此,記者作了一番實地探訪。
  • 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
    今天,餘月繼續與大家分享孔雀魚的養殖經驗——養魚先養水,養好水才能養好魚。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養好水?如何才能養好孔雀魚呢?比如缸水PH值過高或過低,能引起孔雀魚夾尾而死亡;缸水氨氮過高,能引起孔雀魚針而團滅;水溫過高或過低會引起內分泌紊亂,致使鈣流失身體變形而死亡;水中細菌和寄生蟲會引起孔雀魚爛鰓、爛尾、腹水、白點病等等。所以想要養好孔雀魚,一定要先養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