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養水?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想,我們總說養魚先養水,可是水族圈裡頭又有幾個人能定義「養水」?又或者說,養水其實從未被定義過,它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可是這又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胡亂吹噓的一種概念而已。
之前,我寫過很多關於養魚養水的文章,而且在『養魚說』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以養水為主題開始的。時至今日,依然不斷有新的朋友開始關注養魚說,之前的文章想再翻出來也很難了。同時,由於這2年期間不斷地更新文章和視頻,其實我本人的知識結構也在更新,甚至有一些觀點和做法是顛覆之前的自己。今天恰好有魚友在微信問我什麼是養水,也是一位新手朋友,那麼今天的文章剛好沒排到其他的主題,就接著跟大家聊『養水』這個事吧。
水裡面有什麼東西?
這個概念,應該是我第一次提出來的,或者說是第一次總結出來的。因為水沒什麼好養的,水的化學結構就是H2O,無論如何養也就那樣,無非就是水溫不同,而造成水形態的不同,液態水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而固態水就是冰,氣態水則是水蒸氣。所以水沒什麼好養,而真正養的是水裡面的『東西』。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自來水裡面有什麼東西,自然界的水裡面有什麼東西,飲用水裡面有什麼東西,養魚的水裡面又有什麼東西?或許你想過,又或許不曾想過,那麼今天跟著我的思路,咱一起來思考下吧!
首先自來水是來自每個城市水廠處理過的水,有的地方是自然界的水處理而來,有的則是生活用水再處理循環而來。無論是哪種來源的水,最終要到家庭裡的自來水,都有一道程序,那就是殺菌消毒,而這個程序目前用的是氯的強氧化性來作用的。所以,一般我們的自來水裡頭一開始都含有比較多的氯,或者叫餘氯,就是殺菌消毒之後剩下來的。氯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也能有腐蝕作用,我們常說的硫酸就是具備極強的氧化性。當然,氯沒硫酸那麼強,也是依然有一定的強氧化作用。所幸的是,氯並不容易溶於水,所以它很容易揮發跑出水體,或者通過煮沸的同時,加速氯的揮發。
自來水煮熟了之後,其實就可以成為飲用水了,因為煮沸了100度,再次通過高溫殺菌了,同時餘氯也跑完了,這是水裡面基本不含太多雜七雜八的東西了。好了,到了這裡,我們還沒談到養魚的水,對吧?我們都在聊自來水,因為自來水就是平時用來養魚最多的水,因為自來水的獲得最便捷,從成本來看,自來水養魚是目前最好的選擇。畢竟你不可能從溪流裡一桶桶地提水往家裡魚缸倒,即便那樣也是可行的。
煮沸後的自來水其實如果密封冷卻下來,就很像純淨水了,當然不是完全一樣,因為還含有其他的物質,而純淨水只是水,只是H2O而已。到了這裡,相信就迎來了大家第一個問題,純淨水養魚可以養魚嗎?答案是肯定的,能養魚,可並不適合養所有魚。因為純淨水裡面只有水而已,而只有水,魚是無法生存的,為什麼?因為魚也需要呼吸,呼吸就需要氧氣。而純淨水裡面幾乎沒有氧氣,所以要拿純淨水養魚,還是得往裡頭打氧,或者只能養直接呼吸空氣的迷鰓魚類(典型的迷鰓魚是鬥魚)。
所以,大家的疑惑:純淨水可以養魚嗎,消除了沒有?我想應該是消除了,我已講得很明白。
養的不是水,而是微生物
為什麼自然界的水適合魚類生長?因為水裡面包含了各種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了水生態系統,嚴格上來說,魚類不是生活在水裡,而是生活在水生態系統裡。如果讀到這裡,你能很好地理解這句話,我相信後面養魚遇到的很多問題,你都能茅塞頓開。如果還不是很明白,請回顧一下上文的問題:純淨水可以養魚嗎?
理解了「魚類不是生活在水裡,而是生活在水生態系統裡」這句話,我們就也能理解,其實養的不是水,而是整個水生態系統,也就是裡頭的微生物,包括細菌。所以,這兒又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魚缸需要消毒殺菌嗎?其實正常情況下是不用的,因為無論如何消毒殺菌,都又會有新的細菌出現,畢竟我們無法生存在無菌的環境裡。所以,消毒殺菌其實只是減少細菌的數量而已,並不能完全消除它們,希望大家能明白這一點。
換水也是養水的一部分
那麼整個水生態系統裡面,都包含了哪些微生物呢?說實話,我也沒整明白,因為也極少有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我也很少接觸到這方面的文獻,所以暫時也無法告知大家。不過我知道,無論是自然界的水體裡面,還是健康魚缸的水體裡面,肯定含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和細菌,並且數量還不會少。而我們平時換水,本質目的就是減少微生物和細菌的含量,因為魚缸裡面的水,不能像自然界裡的水那樣,有非常大的水體循環,所以需要人為地適當換水,來實現水體外循環。畢竟魚缸過濾實現的,只是魚缸水體的內循環,本質上水並沒有和外界的其他水體發生交互流動,所以如果嚴格來說,所有魚缸裡的水,都是死水,而我們人為換水,才算是把水盤活。好了,這裡又解決了大家另外的問題吧?那就是魚缸是否需要換水。
今天的文章篇幅有點長,不過新的觀點和內容乾貨,我認為還是比較多的,中間有的知識點,可能有點複雜,不過大家仔細思考之後,如果想通了,我想你的養魚水平會提升一個檔。同時日常遇到的很多養魚問題,其實也可以追根溯源到上面的觀點上。比如,為什麼魚前面幾個月養著都很好,為什麼忽然半年就陸續在短時間內死亡?聯繫到上文,是不是因為魚缸水體不夠大,而你又基本這幾個月沒換水,所以本來的死水裡面,微生物和細菌積累到一定的量,出現了大爆發,可我們人的肉眼又看不到,所以直接在短時間內感染觀賞魚,造成「暴斃」的表象。諸如此類的問題,大家可以多聯想,很多都能聯繫得上。
養魚,是養水,也是養心
最後,我總結下我的觀點,其實養魚養水,它不是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就可以了,而是一直持續不斷的過程。總之,只要魚缸裡養著魚,水就得不斷地調養。整個養水的過程大致上包含了,開缸初期的培養微生物細菌,中期的穩定微生物細菌,後期的控制微生物細菌的數量。這換成我們養魚的操作就是,開缸初期別頻繁換水加藥,中期也別大量地換水,魚缸後期穩定了之後應該固定時間適當地換水。這一個系列的操作,才是完整的「養水」過程,也是貫穿整個養魚的過程。
而我多說幾句,這整個過程其實還是蠻磨人的,因為它不符合我們人類『懶』的本性。我們都希望養一缸魚,然後一直漂漂亮亮,水也清澈乾淨的,可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整個養魚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我們去花費時間精力照顧的,只不過視養魚的品種和數量的不同,以及魚缸的大小,水過濾循環系統的強弱,而最終影響我們需要投入多少時間精力而已。磨人還是磨人的,不然老一輩為什麼總說養魚能修身養性呢?品性都在日積月累的行為和思想上體現出來了,不是嗎?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