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常把犯人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神秘的披甲人是什麼人

2020-12-03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最近幾年火爆的清宮戲中,一些俗語漸被我們廣為熟知,例如,對於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屬,皇帝龍顏大怒後,往往會說:「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那麼,「披甲人」是些什麼人呢?

(發往寧古塔的罪人)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講講,為什麼犯人要發往寧古塔。

犯罪之人為何要發往寧古塔呢?

寧古塔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是清代東北地區的重鎮。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在此建立政權,常年駐軍。是滿清時期東北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寧古」兩字在滿語中代表數字六,「塔」的意思是個,所以「寧古塔」的漢語解釋就是六個。相傳早期有滿族兄弟6人,來到此地拓荒開墾,各佔一方,將寧古塔瓜分殆盡。後來的傳說逐漸演變成和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個兒子聯繫起來,此處就成了滿清的龍興之地,發祥之所。清人稱寧古塔 「南瞻長白,北繞龍江,允邊城之雄區,壯金湯之帝裡。」

寧古塔氣候惡劣,大部分地區常年冰封,五穀不長。著名詩人吳兆騫被發配到寧古塔後,這樣描述當地的氣候:「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裡皆茫茫白雪。」

這樣的地方人跡罕至,「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但卻成了野獸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經常和虎豹狼蟲不期而遇,「前有猛虎后蒼兕」,稍不留意就會葬身獸腹。

(寧古塔遺址)

這樣的環境最適合流放犯人,一來生存困難,有利於對犯人的改造;二來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滿清的發源地,讓「寧古塔」日趨繁盛,重現清太祖時期的輝煌。

因此,「寧古塔」成為了眾多犯罪大臣及其家屬的夢魘,流放之人曾形容:「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部分流放之人還沒有達到寧古塔,就已經葬身虎豹狼群之口,甚至被當地人殺死分而食之。所以,一旦被皇帝下旨流放寧古塔,有些人寧願自殺也不去。

當然,在清朝統治期間,被流放到寧古塔的名人還是不計其數的。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具有極端反清思想的呂留良的家屬、明代進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詩人吳兆騫、明代兵部尚書張縉彥等。

我們再來說說,什麼是「披甲人」?

清朝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旗統軍,以旗統民」。

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為「阿哈」「 披甲人」和「旗丁」三類,「阿哈」就是奴隸,以漢人及朝鮮人居多;「旗丁」專指女真人。

(披甲人)

「披甲人」,顧名思義,就是披著鎧甲之人。說白了,就是清朝時期的軍人。主要以旗人為主。但他們和嚴格意義上的軍人又有些區別。「披甲人」在戰時上陣殺敵,衝鋒陷陣,就是一群驍勇善戰的軍人;和平年代解甲歸農,捕獵為生,自給自足,他們就成了地道的獵人。

把犯人發給「披甲人」為奴,就是讓他們去服侍這些軍人。

不過,滿清時期,守衛寧古塔的「披甲人」,還算善待罪犯。

如有發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會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沒能成功脫逃而返回,「披甲人」還會作證是犯人主動自首以減輕責罰。

「披甲人」還有很高的捕獵本領。

「披甲人」四季皆能打獵,出獵的時限不定,短則一日,長則數十天。他們能根據野獸的蹤跡,追蹤數十裡。少數「披甲人」能獨立殺死一頭猛虎或黑熊。

在整個清朝時期,「披甲人」和流放而來的犯人一起,將中原文明的種子播撒在了寧古塔這個荒蠻落後的邊塞之地,教會當地人耕種、經商,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極大地繁榮了寧古塔的經濟,促進了民族融合。

(參考資料:《寧古塔紀略》《清史稿》)

相關焦點

  • 寧古塔究竟是什麼人間地獄,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究竟是誰?
    寧古塔究竟是什麼人間地獄,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究竟是誰?看多了清宮劇的人都會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每到萬歲爺大怒的時候就會說一句:「誰誰誰,發配寧古塔!」其實並不是去寧古塔這麼簡單,去寧古塔也不是為了讓你安度晚年的,讓你去就是讓你去給「披甲人」伺候起居的,這是為什麼呢?
  • 清朝將囚犯發配至寧古塔,淪為披甲人奴隸,披甲人究竟是何許人?
    作為清朝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的寧古塔,其實也是滿清女真人的老家,清朝入主中原的時候,選擇定都北京,因此寧古塔也就成為了當時的邊塞重鎮,並且用於關押一些受到刑罰的囚犯,寧古塔也作為當時被流放人員的勞動改造中心。寧古塔曾經生活著旗丁、披甲人以及阿哈,這三種人群分別是滿清八旗制度的階級劃分,同時有非常濃重的階級色彩。
  • 「人間地獄」寧古塔,清朝女犯人寧願自盡也不願前去,到底多可怕
    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引言: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對"流放"這個詞絕對不陌生,雖始於秦漢時期,但直到清朝才開始流行起來,而且被規範化、細節化,雖然不是死刑,卻比死刑更加可怕,流放首先意味著長途跋涉,最低在半年以上,一路艱難坎坷,很多人都直接死在流放的路上,連目的地都沒有到。
  • 古代女犯人為什麼怕流放到寧古塔?無非這三種,皆生不如死
    在中國古代,處罰犯人的形式儘管種類繁多,無外乎可以歸結為罰錢、受刑、坐牢、流放、砍頭這五種形式,前三種還好,可保全性命,後兩種則要慘太多。砍頭自不必說,流放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流放到有著「人間地獄」之稱的寧古塔,那幾乎就是九死一生!說到寧古塔,可能有人要望文生義了。
  • 它是男犯人的噩夢,更是女犯人的地獄
    黃泉路在幽冥地府,唯有死了的人才能走上這條路。而寧可死去踏上黃泉路,也不願意去寧古塔,可見,在清朝,寧古塔真的是一個令人們恐懼到靈魂都會顫抖的地方。在清宮劇大熱的年份,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氣急敗壞的皇帝,惡狠狠的從牙縫中吐出這句話: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而聽到這句話的人,無不立刻全身癱軟,大呼饒命。流放寧古塔這句話很容易理解,那麼與披甲人為奴又是何意呢?
  • 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為何人人懼怕
    而這個兵種便是「披甲人」,影視劇中不也經常說的一句臺詞「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嗎?  此外人們對寧古塔的認知也十分有限。一些被流放的古人通過書信表達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對寧古塔的負面描述如:「若到寧古,十個黃泉也不怕」、「寧古寒苦天下所無」等等,就這樣口口相傳,最終眾人就自行腦補成十分可怕的地方。
  • 為什麼一聽到流放寧古塔,有些人直接就嚇得腿軟?
    看過清朝電視劇的人不知道是否聽到過這個地方:寧古塔。當時清朝的皇帝會將一些罪大惡極或者一些作奸犯科的同黨都會送到寧古塔去。然而當時的人一聽到」寧古塔「三個字有些人臉色就變了,甚至當時清朝的人一提到寧古塔就會聞之色變,有些人寧可死都不肯去寧古塔,那麼寧古塔究竟有什麼恐怖之處讓人這麼害怕?寧古塔的來歷?
  • 古代流放女犯人的人間地獄寧古塔,為何如此可怕?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黃泉都是值得恐懼的,那裡不但陰森恐怖,還象徵著死亡。然而,清代文人方拱乾卻曾經表示: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那麼,他口中的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會被說成是去過之後連黃泉都不怕了呢?
  • 清朝有一支駐守寧古塔軍隊,流放的女犯人非常忌憚,這是為什麼?
    相信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小夥伴們,經常會看到有一些犯了王法的家族,都會有一個流放的懲罰,那在看電視劇的小夥伴們就會覺著流放也沒有什麼,起碼還活著不會被砍頭,終有一日會再回來。然而大家並不知道流放的可怕性,電視劇裡常出現的一句話,便是將犯人發配到寧古塔。那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呢?
  • 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女囚寧死也不去,所受折磨常人難以忍受
    根據犯人所犯罪責的不同,所受的刑罰的種類和嚴厲程度也不同,最輕的刑罰也就是打幾大板,而最重的刑罰就是殺人。還有一種刑罰,比死刑更輕,但是很多人卻寧願死也不願意接受,那就是流放,尤其是對女犯人來說。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寧古塔就是古代一個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大多數被判流放的女犯人都會被帶到這裡,不過也並不是只有女犯人。然而,大部分女犯人寧願去死也不願意來到寧古塔。
  •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對比於南方的都市,它很不起眼,但它卻有著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名字,「寧古塔」。距離北京約4000裡之外,是滿清的「龍興之地」,同時也是清朝流放犯人最多的地方。而來到這裡的人,大多是被」流放」而來,這裡匯集了全國各地的「人才」,無論還是南方的文人,還是西北的戰將,亦或者前明的舊臣,這裡無所不包。當然他們更多的身份,是犯人,是奴僕,是失去自由的一群人。
  • 寧古塔沒有塔,傳說中的流放寧古塔是去幹什麼?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清宮戲中,常常出現大臣犯了罪,被罰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的橋段。那麼,這裡出現的寧古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它會讓犯人們談之色變呢?一,寧古塔由來清代的寧古塔其實有兩個地方,相距25公裡,分別稱為「新城」和「舊城」。舊城是當年努爾哈赤駐軍的地方,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古城村。
  • 古代犯人最害怕,被流放寧古塔,尤其是女犯人,大多都會選擇自殺
    在《甄嬛傳》中,甄嬛的家人,就曾經被流放到寧古塔,雖然這是電視上演的,但是在歷史中,確實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且也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在清朝的時候,寧古塔是一省會城市,經常有犯人和其家屬,被流放到此。但是很多的犯人,很害怕這個地方。
  • 寧古塔被稱「人間煉獄」,專門為女犯人建造?真相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在一些影視劇當中都聽到過一個名字叫做「寧古塔」,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座塔,其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個地名。在不少的影視劇當中,都會聽到皇帝下令將人流放到寧古塔,這個地方也不是一座監獄,同時並不是專門流放女犯人的地方,而是任何罪犯,只要皇帝想都能夠將他們放到那裡。
  • 堪稱「人間地獄」,收容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為何讓人談之色變?
    被流放的人往往不至於被處死,所以就流放到邊疆,讓他們自生自滅。這些流放的人其實往往生不如死。在古代,他們通常是被流放到當時的西域一帶,或者是海南等一些邊遠的地方,西北的天氣是比較乾燥的,風沙大非常荒涼,而且缺乏資源。而南方熱帶叢林則充滿了瘴氣和猛獸。在清朝年間有這樣一個地方,是女犯人的流放之地,這個流放之地還是有性別限制的,男犯人不會被流放至此。
  • 「人間煉獄」寧古塔,女犯人的夢魘之地,聞風喪膽,究竟有多恐怖?
    在很多的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對於身犯重罪但又罪不至死的犯人一般都是流放。尤其是清宮劇,犯人流放最多的地方便是寧古塔。家人一聽說流放寧古塔便神色慌張,仿佛是要到地獄一般。那麼,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人聽到這個名字便毛骨悚然呢?
  • 古人聽到寧古塔都是一臉驚恐,到底它有什麼可怕之處
    在甄嬛傳中,甄嬛的父親因為被誣陷,所以全家被分配到寧古塔。在甄嬛回答為什麼願意再次回到宮中的時候,她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不想父母親再受分配到寧古塔的罪了。寧古塔到底有多恐怖呢?在很多的劇中或者史書中,當犯人犯了很重的罪時才會被皇帝發配到寧古塔的,並且沒有皇帝的詔書是不可能回到京城的。
  • 古代女犯人流放的地方——寧古塔,到底有多麼的可怕?
    那麼,古代,女性,被流放到寧古塔,到底是有多可怕呢? 對此呢,歷史的資料表明: 對於我們古代的刑罰,大的家呢,也可能是相信那些,有些感覺奇特性質的,所謂的「什麼什麼,酷刑吧」。
  • 清朝滅亡後,在清朝監獄中的犯人結局如何?
    清朝存在了268年的時間,在這樣的時間中,出現了很多犯人,這些人知法犯法,因為各種矛盾,犯人就越來越多。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朝代被推翻滅亡的時候,會有很多棘手的事。這一點與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一樣,清朝剛剛建立時也會有很多問題。那麼清朝滅亡的時候,牢獄中的犯人是如何解決的呢?在大牢裡坐牢的罪犯們是有很多種類型的,清朝滅亡時,這些人仍然是在牢獄之中的,但是不同類型的犯人,結局是不同的。
  • 古代流放寧古塔的都是什麼人?
    何為流人?流人即是指那些因不滿朝廷統治或觸犯法律,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及利益,而對這類人處以流放等刑罰的犯人。而寧古塔流人則是清朝在特定時期的特殊社會群體。法律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專政的工具,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清朝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