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安閒,有恆業,才足收放心
關注科技領域兩則重磅新聞:
5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正式官宣擬在科創板上市。據中芯國際官網顯示,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拓墣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中芯國際排名第五,佔總市場份額4.5%。中芯國際回科創板上市,預計募集規模大約234億資金,其中約40%用於投資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該項目就是此前耗資102億美元建設的上海兩大晶圓廠之一,也是中芯國際14nm及未來先進工藝的主要產地,與SN2項目的產能都是3.5萬片晶圓/月,以後也會是國內處理器最先進工藝的生產基地。
5月6日晚間,新浪援引外媒報導稱,美國商務部接近籤發一份新規,以允許美國企業和華為共同參與5G網絡標準制定。去年,華為在美國遭遇不公平待遇,導致一些美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停止與華為合作制定5G標準。據美國行業和政府官員稱,這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兩位知情人士稱,在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一年後,美國商務部起草了一項新規定來解決這一問題。新規基本上允許美國公司參與華為也是成員的標準機構的活動,儘管這項規定將來也可能出現變化。代表亞馬遜、高通和英特爾等公司的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ITI)亞洲政策高級總監內奧米?威爾遜(NaomiWilson)稱:「這種情況已持續了近一年,相信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洪泰財富研究部解讀
半導體產業是新基建的底層應用支持產業,產業鏈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加快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進程。中芯國際處於產業鏈承上啟下的環節,作為國內晶片製造龍頭,其回歸科創板將使得A股晶片產業鏈更加完善,加速晶片國產化。在中芯國際回歸科創板的消息刺激下,昨日A股半導體板塊強勢爆發,並提振市場情緒,科技板塊集體上漲。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電子、通訊、計算機行業昨日單日漲幅均超4%。
而昨日美國官方擬允許華為與美企共建5G網絡標準消息傳出後,隔夜美國金融市場備受鼓舞,美股華為概念板塊受此刺激,紛紛跳空高開。美光科技高開1.72%,收漲1.48%;高通高開1.49%,收漲1.60%;英特爾高開1.22%,收漲1.20%。截止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歐洲。歐盟認為,5G是未來促進經濟增長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華為是全球5G技術的領先供應商,產品性價比高,加強同華為合作有利於歐洲自身長遠發展。
經過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的調整之後,A股科技板塊再度迎來配置機會。此前,以晶片股為代表的科技板塊連續調整,以行業指數基金——晶片ETF(159995)為例,從2月26日至4月27日,累計暴跌33.7%。而最近4個交易日,大漲超過17%。我們在2月22日「投資風向標」中曾引述興業張憶東觀點指出,「今年科技股的行情雖然貫穿全年,但在中間一定會有波折。而三四月份如果科技股有波動,將會是個買點。」(點擊閱讀:投資風向標 | 黃金牛市能持續多久,高估值科技股怎麼買(2020-2-22)
我們認為,當下科技板塊已迎來較好的配置時間窗口。一方面,A股一季報披露已然結束,5月21日、22日兩會召開在即,當下處於政策真空期,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更具彈性的科技高成長板塊易受資金青睞;另一方面,隨著歐美二季度復工加速,科技企業訂單受疫情衝擊而大幅減少的負面影響在降低,下半年全球5G進程加速、科技領域國產替代的確定性更強。兩種因素均有利於A股科技板塊中長期投資主線的回歸。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全球股票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經濟衰退下地緣政治風險也在上升,二季度A股整體市場的波動性較大,市場行情仍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主要指數 | 道瓊 23664.64 -0.91% | 納斯達克 8854.39 0.51% |
標普500 2848.42 -0.70% | 恒生指數 24137.48 1.13% | |
美元指數 100.1789 0.34% | 美元離岸人民幣 7.1216 -0.13% | |
COMEX黃金 1686.10 -1.43% | NYMEX原油 24.09 -1.91% |
? 周三美國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互現
美國運通、雪佛龍均跌逾3%,領跌道指。科技股普漲,蘋果漲超1%,奈飛漲超2%。熱門中概股漲跌不一,阿里巴巴漲0.04%,蔚來漲逾10%。
川普再度敦促重啟經濟,投資者預計美國更多州將解除居家隔離限制令。包括喬治亞州、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在內,美國其他許多州已經開始重啟經濟進程。投資者正在觀察:放鬆此前凍結經濟發展的居家隔限制令,能否能促進經濟增長、且不會引起疫情再次爆發並導致重新實施災難性的第二輪封鎖。
? 美國4月非農就業數據本周五公布,數位官員對失業率表態消極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Kevin Hassett接受《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表示,預期美國失業率於4月升至16%以上,甚至見兩成。他指美國面臨大蕭條以來最高失業率,形容新冠疫情對經濟帶來非常負面的衝擊。他稱原來預期美國失業率在6月升至兩成,但上月已有3,000萬人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促使他上調對4月失業率的預估。
美國芝加哥聯儲評估,美國4月失業率介乎25.1%至34.6%。芝加哥聯儲總裁埃文斯表示,美國經濟會在下半年商業活動重啟下回復增長,但很可能出現較為悲觀的情景。他預期失業率在明年底回落至近5%,但需要很多事情配合才能達成。他亦表示,目前過早評論哪種貨幣政策對經濟復甦最有效,又指不認為美聯儲需要更強的政策指引,因難以想像有人預期美聯儲短期內會加息。他預期美國未來數月將見到通縮多於通脹。
? 德最高法院裁定歐央行量寬計劃部分違反德國憲法
德國最高法院裁定,歐洲央行2015年的量化寬鬆計劃部分違反德國憲法,下令德國政府及國會確保歐洲央行的買債計劃所帶來的經濟及財政政策影響不偏離貨幣政策目標,若歐洲央行未能在3個月內證明量寬政策合符貨幣政策目標,德國央行將不能再參與。德國財長Olaf Scholz表示,歐央行量寬並非成員國的貨幣融資行為,並稱量寬計劃符合德國憲法。他指法庭要求歐央行解釋量寬合憲的3個月期限很長,德國央行目前將繼續參與歐央行的量寬。
? 歐盟預計歐元區2020年經濟增速萎縮至-7%
歐盟:預計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3.5%,2021年將增長5.2%;預計歐元區2020年和2021年經濟增速預期分別為-7%和6.3%;預計英國2020年經濟將萎縮8.3%;預計義大利、西班牙和希臘2020年經濟萎縮超過9%;歐元區穩定面臨風險。
主要 指數 | 上證指數 2878.14 0.63% | 深證指數 10721.78 1.97% | 創業板指 2069.43 1.92% |
?A股節後開門紅,半導體強勢爆發
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兩市低開高走單邊上漲。行業板塊方面,半導體概念引領科技股爆發,光刻膠、數據中心、雲計算、網絡安全、物聯網等概念同步上漲;REITs概念大漲,農業股崛起,特高壓活躍;酒店旅遊、航空機場、高速公路跌幅居前;大金融板塊整體不振,銀行、保險表現不佳,券商板塊尾盤拉升。
兩市成交額超7000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超11億元。
宏觀
1、國務院批覆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體系,實行對綜合試驗區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等支持政策。
2、央行上海總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繼續用好國家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到期的普惠項下存量貸款轉換成再貸款支持的優惠貸款;落實好國家新增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努力挖掘新增貸款客戶、提高首貸比率,擴大優惠貸款惠及面;支持期貨公司向企業提供場外期權等衍生品服務,為企業管理物料成本風險、穩定生產提供保障。
金融
3、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應按照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不保證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投資者自擔投資風險並獲得收益。
4、今年以來,新基金繼續上演發行盛宴,唱主角的是權益類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今年以來已成立新基金425隻,募集規模合計6295.35億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合計4309.46億元,佔新基金募集規模的68.45%。
地產
5、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20年五一假期,12個重點城市新房銷售套數為5671套,與去年五一假期相比成交大幅上升77.1%。從具體城市上看,五一假期,北京、南京成交量同比、環比均雙雙上揚,同比更是翻倍上升,北京同比去年五一假期接近翻5倍,南京成交同比翻2倍。
6、上海中原地產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五一」長假期間(5月1日-5月5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達15.7萬平方米,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長207.8%。
7、中國恆大:4月合約銷售金額約為652.1億元,同比增長約11.6%;合約銷售面積約為7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28.5%;銷售回款約為64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0.8%;合約銷售金額及銷售回款數據均刷新了本集團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產業與公司
8、支付寶6日發布「小店經濟五一報告」顯示,「五一」期間,在消費券刺激下,全國800多萬小店實現逆風翻盤,單日收入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500多萬小店單日收入是去年五一的兩倍以上。
9、發改委確定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第二批重點推進城市,2020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2億元,支持41個重點推進城市的80餘個企業建設運營社會足球場地,預計將撬動30多億元社會資金投入。
END
聲 明
本資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對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資訊中的觀點、結論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洪泰財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