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屏蔽」華為5G?那華為只好帶著中國車企走前面了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幾則新聞挺有意思:

5月5日,谷歌、微軟、三星、高通等31家公司成立開放無線接入網政策聯盟(OpenRANPolicyCoalition),意在建立「開放可互操作」的5G網絡;

5月7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將籤署一項新規,允許美國公司與中國華為公司合作,參與5G網絡標準制定;

5月9日,華為聯合一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集團、上汽集團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宣布成立「5G汽車生態圈」。

三則新聞發布方不同,卻都離不開「華為」與「5G」。目前5G設備供應商實力最強大的是華為、諾基亞與愛立信,而他們並不在歐美公司成立的這個聯盟之中。華為聯合國內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則像是對前兩則新聞的一個回應。

01

「開放聯盟」或許叫「強盜聯盟」更合適

據著名統計機構Statista公司在2020年2月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華為公司在5G標準中的SEP(Standard-Essential Patent,意為標準必要專利)數量達3000多,超過世界上所有的企業或研究機構。這意味著世界上任何國家想要普及5G技術,都繞不過華為的專利,合作共贏才是唯一出路。

歐美公司成立的「開放聯盟」,就是讓大家把技術共享出來,從而消除某個公司或國家對單一技術供應商的依賴。乍一聽,這聯盟胸懷寬廣,還挺有前景。可是我們結合一些之前的事情來看,這味道就有點變了。

就像馬上要進行「5G考試」了,班上有的同學還沒學過,或是學了沒好好學,怎麼辦呢?這幾個成績不好的同學就湊一塊,「要不到時我們來把答案共享下吧」有人說到。這個主意好啊,你會點、他會點,大家湊一塊沒準能及格。這時一位「監考老師」恰好聽到了他們的計劃,想起其中有好幾個自己親戚,他就建議到「你們可以抄抄華為同學的,他成績好。」華為同學當然不舒服了,「平時都對我冷嘲熱諷,這會想起我了?」

華為同學的回應也很簡單,不理什麼聯盟,叫來幾個平時上進的同學成立「學習小組」。這個學習小組可不是為了抄答案,而是大家一起做題、互相學習,爭取考出好成績。所以「開放聯盟」更像是拿來主義的「強盜聯盟」,而華為與車企成立的「5G汽車生態圈」則是真正的互助合作,推進5G商用化。

02

為什麼是中國的車企?

5G技術將為多個行業帶來顛覆性改變,為什麼華為這次選擇的是中國的汽車行業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汽車行業全產業鏈的輻射很廣,5G商用化效益最明顯;二是中國車企在智能化、網聯化方面更加開明,更利於推進5G商用化落地。

大家都知道,我國已連續11年蟬聯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了。汽車產業的生產總值在我國GDP中的佔比高達10%(2016年達到了11.21%),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不僅對上下遊產業影響頗深,而且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汽車開始向多個行業延伸。比如當前汽車已經涉及到的快捷支付、智能出行、智能家居等,更容易讓人們感受到5G技術帶來的改變。

說到智能化、網聯化,自主車企確實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而且觀念相比合資或國外車企要開明不少。世界上第一臺網際網路SUV就是出自上汽榮威的RX5,第一臺十萬級別配備L3自動駕駛的SUV,就是出自長安汽車的CS55。特別是在車機智能這塊,上汽的斑馬、長安的梧桐、吉利的GKUI 19都表現非常搶眼,已經可以實現自然語音識別、購物、智能家居聯動等功能了,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用車生活。可以說,自主車企在性能方面或許與合資品牌仍有差距,但在智能化、網絡化方面確實已經走在了其他車企前面。這應該也是華為選擇自主車企的原因,成立「學習小組」,總得找些平時上進的「同學」不是?

03

5G能給汽車行業帶來多大改變?

大家都在說5G很厲害,但厲害在哪呢?至少對汽車來說,5G將顛覆我們的出行生活。首先,5G的商業化落地才會讓高階自動駕駛技術成為可能。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都是基於攝像頭和雷達來對路況進行識別,遇上攝像頭盲區或者識別不成功,就容易引發事故。比如此前特斯拉一起自動駕駛事故,就是因為自動駕駛系統將前方的白色貨車識別成白雲了,結果導致車毀人亡。

如果5G技術得到應用後,類似特斯拉這種事故會變成什麼樣呢?在你的攝像頭和雷達的感知之外,基於5G的V2X技術已經知道前方有一輛卡車了。走近之後,你的攝像頭告訴自動駕駛系統:「天真藍,前面有朵很低的白雲。」雷達系統也附議道:「前面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影響我們通過(卡車底盤高)。」自動駕駛系統則會告訴它們:「白雲你個頭,我已經跟前車通過話了(V2V),它現在轉彎遇到點問題,我們現在進行制動操作。」所以5G技術相當於給自動駕駛技術再上了一層保險,從而實現安全、可靠的智能出行。

基於高速率、低時延、高穩定性的5G技術,未來的汽車還能感知到盲區的車輛或行人,比如拐角後面這種視覺和雷達系統都失效的地方。這不僅給高階自動駕駛技術提供了可能,還將大大改善我們的交通環境。未來我們的汽車能知道每條路線上精準的車流量,甚至能知道每輛車的車速,從而智能規劃路線,減少擁堵的發生。

寫在最後:汽車擁抱網際網路,讓自主汽車品牌第一次彎道超車,但這僅僅是拉近了我們與合資品牌或國外品牌的距離。而汽車擁抱5G技術,將會是自主汽車品牌的第二次彎道超車,這次超車之後,或許就是我們來領跑了!

相關焦點

  • 華為最後一塊5G晶片用完,到時怎麼辦?
    任正非 但是,老美有一條紅線,不允許給華為提供5g晶片和相關技術! 華為給國內的三大移動供應商承諾,庫存可以維持到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 海外5g發展受打壓排擠。市場空間受到壓縮。 那麼,到那一天 ,華為最後一顆5g晶片用盡,怎麼辦?
  • 高通:支持毫米波才是真5G?華為卻不支持,該相信誰?
    華為卻不支持,該相信誰?近期各大晶片廠商都發布了自己的雙模5g手機晶片,可以說5g手機市場也正式準備開始競爭了,前不久華為還剛在發布會上暗示高通的x50僅支持nsa組網並不算真正的武器晶片,近期高通就在發布會上也暗示華為不支持sub-6+毫米波並不算真正的5g。高通和華為這兩個廠商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不過這兩個廠商說的也都很有道理。
  • 華為召集「十八羅漢」用5G對位特斯拉
    因為汽車界又有了大麻煩,除了華為似乎中國所有的車企把吃奶的力氣使出來,估計都難搞定——比如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網聯。 所以大家又把華為推上了技術盟主的位置,合力搞出了一個「5G汽車生態圈」,裡面聚集了汽車界的三大央企、三大地方車企集團,以及比亞迪、長城、奇瑞、宇通等實力派車企,有那麼一點巧合的是,這裡面幾乎沒有一家跨國車企。 所以意思明擺著,大家都想借著華為的5G,搞智能網聯,比肩特斯拉。
  • 拒絕華為得不償失!它遲遲不表態,加拿大隻好自嘗「苦果」
    前言眾所眾知,華為除了在消費者業務發展得非常好以外,其運營商業務也為華為的營收貢獻不小。為了全方位打壓華為,美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四處抹黑華為的通訊設備存在威脅國家安全的隱患,前段時間川普更是主動提到:大部分國家都是由他親力親為去遊說的。
  • 科技晚報:歐洲運營商撐華為5G vivo水滴新機消息後續
    一方面華為在網絡審查上越來越嚴格,雖然目前華為5G網絡建設已經被括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拒之門外,但在歐洲和葡萄牙的主運營商MEO,於12月份在兩國領導人訪問期間,與華為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並稱讚了這家來自中國的公司
  • 華為從不會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無晶片時代就讓5G奮力燃燒吧
    除了高端手機市場受影響,華為其他業務瘋狂增長 如果說自主研發的晶片暫時無法使用對於華為來說影響最大的是什麼,毫無以為是自己消費者業務中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利潤現在的華為Mate30、MateXs、P40系列等等都屬於華為的高端手機產品,傾注了華為所有的心血打造的最頂尖的手機。
  • 華為商城:華為Mate30系列5G版每分鐘銷售1億元!
    今天對於中國的通訊時代來說意義非凡,今天是我們正式進入5G商用階段的日子,三大運營商都在今天發布了5G套餐,5G套餐的起步價為128元,而且僅僅只有30GB的流量,超過套餐之外的流量,中國移動每GB要5元,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稍微便宜一點,但是也要每GB三元。
  • 專家直言「不希望華為入局造車」,但第二句話卻讓人潸然淚下
    關注華為的朋友應該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關於「華為造車」的消息被傳的是沸沸揚揚,不過在2020年12月1日,華為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文件。華為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
  • 歐洲又一國放棄華為5G,成為「美大忽悠」的小嘍囉
    從華為最近幾年來接連在手機業務一起通信業務上面受到的阻礙來看,就不難看出在美國的眼中,華為究竟是有多麼不被待見。美的打壓最近兩年以來,美國方面似乎一直致力於打壓華為的行動之中,反倒是對於其他事情漠不關心,只要是能夠對華為進行打壓,那麼美國都會不遺餘力。
  • 你為什麼寧願買4G版華為Mate30也不買榮耀V30Pro?她的答案很現實
    今天我的一個粉絲,也是我的一個表妹,她說,想買一臺華為手機,之前的華為p30pro掉下地上被車碾壓壞掉了。問我預算3000左右,哪一款華為手機比較值得買?我說直接一步到位選擇榮耀V30pro,現在只要3099,綜合素質非常高。
  • 看了14份華為年報,我們發現了華為的秘密
    對比之下,華為顯得格外孤高。 一場中美貿易戰,讓華為這家民營公司成了民族之光。華為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為何能讓川普政府如此忌憚? 中國軟體網總結了從2006到今年以來的所有華為年報,用數據來讀懂華為。
  • 給華為軟釘子?丹麥國防部長:5G 只用盟友設備
    美國總統川普不斷提醒中國最大電信商華為有國家安全疑慮,呼籲其他國家一同禁用,而這項呼籲似乎獲得丹麥認同。據《路透社》報導,丹麥國防部長布拉姆森(Trine Bramsen)表示,丹麥的5G建設將只採用盟友的設備。此舉被認為是丹麥放棄使用華為設備。
  • 百度蘋果紛紛造車,下一個是華為嗎?
    1月11日網上傳言百度將于吉利控股集團合資造車,百度還是在合資中佔控股地位。1月10日外媒報導韓國現代汽車和蘋果公司計劃將在2021年 3 月份籤署合作協議有望最早於 2024 年在美國開始生產電動車。
  • 谷歌地圖屏蔽中國用戶?關鍵信息無法顯示,到底怎麼回事?
    近段時間,美國開始對中國的各種服務進行打壓,先是禁止華為的技術,然後又企圖收購抖音,並且最近開始切斷與騰訊的各種服務,緊接著臉書也開始誹謗抖音,沒想到的是,谷歌也加入到了這個團隊。近期有很多網友表示:在手機上插上中國內地的SIM卡無法正常使用谷歌地圖,雖然打開的時候能夠正常加載,但是放大看很多關鍵的部分都成為了空白區域。就是很多網友也開始嘗試搬掉SIM卡,發現沒有插卡的平板電腦可以輕鬆的瀏覽谷歌地圖,對此,很多網友表示疑問,難道說谷歌地圖把中國的用戶屏蔽了嗎?
  • 7分鐘爆燃視頻:華為的5G,到底牛逼在哪裡?
    我們都已經知道風往哪吹了,但究竟誰會抓住下次風向口,成為迎風飛翔的那隻豬,就看個人造化了。03.5G與華為說起5G,勢必就想起華為。看看最近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就知道美國是多麼視華為是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感覺美國都不顧大國禮儀,強行用各種舉措打壓華為。先前美國政府就以「國家信息安全」為由,聯合德國、義大利、日本等盟國圍剿華為,禁止使用華為所有電信設備、產品。
  • 華為3隻「狼崽」提前上陣,誰也沒料到任正非留了後手
    近日,關於華為出售honor的消息引起了全網熱議,而在11月17日,華為發布了官方聲明證實了這一的消息。任正非「壯士斷腕」可以說,迄今為止美國制裁給華為造成的最大影響,可能就是讓華為出售這一手機品牌。因為自從被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在通訊領域的發展不斷受挫,而未來,華為也可能遭受第二輪、第三輪甚至第四輪的斷供禁令,特別是在手機處理器方面,華為真的是面臨著無「芯」可用的困境。
  • 谷歌地圖屏蔽中國SIM卡?關鍵地圖不顯示,眾多用戶紛紛反饋
    美國對中國的技術服務打壓已經由來已久,之前的中興被罰款、華為被封禁、抖音被打壓以及最近的騰訊受到警告都是美國強權的體現,前有Facebook誹謗抖音,後有微軟偷偷更改協議。而現在,谷歌似乎也已經加入了這場排擠中國的行業之中。
  • 中國駐丹麥大使「威脅」法羅群島使用華為5G?中方回應
    來源標題:中國駐丹麥大使「威脅」法羅群島使用華為5G?中方回應針對有報導稱中國駐丹麥大使「威脅」法羅群島使用華為5G設備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丹麥方面已向中方明確表示,有關媒體報導內容並不完全屬實。
  • 俄宣布將與中國華為合作開發5G!俄外長很友好:我們與美國不一樣
    【編輯/作者 崑崙軍志欄目 火光/小灰灰】前言:中俄關係向來友好,日前,俄羅斯方面表示將會和華為一起在俄羅斯建設5G技術,俄羅斯方面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可不一樣,俄羅斯希望能夠和中國加強合作。俄羅斯尋求與中國華為開展合作俄羅斯方面還沒有頂尖5G技術,所以俄羅斯方面想要發展5G,就必須要同中國合作。華為掌握了世界頂尖5G技術,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或能超越。但是美國對5G技術虎視眈眈,想要通過一些方法強迫華為交出5G技術,且對華為進行限制,阻擾華為在西方國家開展業務,要求其他國家也不允許與華為開展合作。
  • 詳細:關於華為5G技術動態與商用進展的28個問答
    英國電信的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也曾在公開場合講過,「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其他供應商應該向華為學習。」今年5月30日,華為公司跟英國電信一起,正式啟動5G網絡商用。3、華為目前在全球的5G銷售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