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遊泳半年應該能遊下不短的距離了吧,再怎麼著也不能說連五十米都遊不上吧。在泳池裡遊的話,標準泳池一般都是寬25米x50米的,沒有見過長度有超過50米的泳池。階梯式的泳池一般淺水區1.5米,1.6米左右,深水區一般3米-5米。不敢遊到深水區只是心理上的問題,對自己缺乏自信。就和新手司機上路一樣,雖然能在路上開了,但自己一個人上路就是害怕,有人在旁邊陪著就沒什麼事兒。所以往深水區遊也一樣,有個遊得比較好的泳伴陪著遊幾圈基本就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種人雖然遊泳遊得很好了,但只要腳不著地心裡就發慌,水深一樣,能踩到底兒的泳池裡面怎麼遊都沒事,但一到階梯式的泳池裡就不太敢遊了,可能就和恐高一樣,恐深水吧。單位裡的一位阿姨就是這樣,不過後來她也克服了這樣的心理問題,聊天的時候她說閉著眼睛往前遊,不往池底下看,遊著遊著也就習慣了,不害怕了。其實恐深水和恐高的感覺我感覺還不大一樣,除非是天生的恐水,不敢往深水區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對自己的遊泳技術沒有自信。
只要能連續遊上百八十米的距離的話,就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就不要害怕往深水區裡遊,往深水區遊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害怕,緊張遊得很累,沒關係,只要能堅持遊到深水區的岸邊就行,多休息休息就好了嗎,然後再遊淺水區去,這樣多遊幾趟也就能解決問題。學遊泳的人都是這麼練出來的。不過開放水域的話一般還是不要遊得太遠,往裡遊得的時候需要準備好求生工具,需要戴上跟屁蟲。泳池裡如果不拍被別人另眼相看的話也可以帶上個跟屁蟲先練一下,遊一次下來,心理有譜了,再遊肯定也就不會害怕了。
遊泳如果就單純遊起來非常簡單,可能用不了幾節課就可以學會,但是真正的提升對水的感覺需要自己不斷的接觸和感知。我打個比方,你可以蛙泳遊進,但是你可能做不到在水中潛入水底,踩水,滾翻等等,這其實就是一個人水性好壞的最直觀的體現。
所以,如果想要克服深水恐懼,除了堅持練習以外(這裡的堅持是指連貫性比較強的練習,一個月三四次的練習很顯然是不夠的),也要學會在水中玩耍,在水中去做你想要做的能夠做到的,所有能力範圍內的動作,只要你能夠在淺水中做到這些,我相信你根本就不會再懼怕深水,相反你會因此愛上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