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飼養龜的操作中,有的龜友認為龜是生活在水裡的,水性一定很好,水深點有觀賞性,結果龜溺水了;有的龜友介於這種情況,覺得龜不是魚,水性不好的,還是淺水飼養。
到底龜是要深水還是淺水飼養?這是分情況考慮的,相信大自然狀態下,多深的湖水啊,難道不比我們自己家養的水深嗎,照樣活得好好的。
首先,龜苗不適合太深的水飼養,通常來說,水深過背甲2-3釐米就好,曬臺還是要的哦。有些龜友愛龜心切,就放了一點點水,甚至都沒有過裙邊。這就不對了!水位太低龜沒有安全感,而且太低的水位,龜都不會進食,更別提健康了。
龜苗體力比較弱,超過7-8釐米的水深怕是體力跟不上,所以先得較淺水養養,長大了可以逐漸加深水位的。龜苗溺水多數都是體力不足引起的。
如果背甲已經在7釐米以上的龜,則可以較深的水飼養。15釐米以上的水位是可以的,配曬臺。特別像是圓澳水龜、西非側頸這樣的水性好的龜,還可以再加深。這時候龜的體質體能能夠承受深水。不過要注意一點就是,我們的過濾不應該調整為水流太強。很對龜友認為功率大,效果好,過濾的乾淨。但是水流會對龜的體力產生極大地消耗,體力耗儘是什麼下場,大家知道了吧。任何在自然條件下的龜,沒有哪品種會在急流之下生存吧。
沒錯,龜畢竟不是魚,沒有腮,它是用肺部呼吸的。
能深水飼養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淺水,深水出壯龜還是有道理的。運動量還是遊泳的天性都會被釋放出來的,還可以促進龜自身的消耗不至於累積太多的脂肪。這些都是有好處的。其實沒有什麼所謂的深水龜淺水龜,水龜就是水龜,水性都可以的。說實話咱們自己的水深又能有多深呢。深水淺水並不是固定的,還需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