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稱送進太空的第一隻小狗存活了5天,直到2002年真相大白

2020-09-21 喬沐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地球上的大海和天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人類的目標開始指向遙遠的外太空,而進入外太空一直是各國努力的目標。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同志,不過早在他之前,前蘇聯就曾將一隻小狗送進過太空,並稱其在太空生活了5天,這是真的嗎?

這隻被送上太空的小狗名叫萊伊卡,它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流浪狗,只不過它在蘇聯航天局的挑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隻「宇航狗」。至於它是否在外太空存活了5天之久,且往下看。

被送進太空的流浪狗。

早在1957年,蘇聯就已經製造出了一艘太空飛船,只不過在當時的科技情況下,這個飛船只能飛上太空卻回不來,可以說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而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在了萊伊卡這隻小狗的身上。

為了探知生命如何在太空中存活,蘇聯將這隻小狗送上了太空。在這之前,萊伊卡就已經接受了嚴格的航空訓練,他們給它穿上厚厚的太空衣,讓它接受長時間的站立等,萊伊卡也不負眾望,完成了一項項對狗狗來說十分困難的訓練,成為了一隻優秀的「宇航狗」。

1957年11月3日,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這隻小狗乘坐「衛星2」號飛船進入了太空,開始了它的太空之旅。

被隱瞞的真相,不一樣的結局。

據蘇聯科學家稱,萊伊卡被送進了一個封閉式的加壓艙中,裡面有溫度調節、溼度調節等系統,外面還有一層厚厚的保溫層。除了這些,萊伊卡穿的太空衣上還有各種探測健康狀況的儀器,在加壓艙的上方還有一個監控攝像,在地面的研究人員能夠通過這個監控觀察萊伊卡的生命狀況並及時做出調整。

從這一段看,這個加壓艙確實萬無一失。之後,蘇聯官方宣布了這個叫做萊伊卡的小狗在太空中存活了五天,在最後一天吃下了含有劇毒的食物而「安樂死」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2002年,曾參與這一計劃的前蘇聯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這位前蘇聯科學家名叫馬拉山科夫,是曾經參與這次科學實驗的人員之一。他在美國所開的太空會議上,將這隻小狗的真實結局說了出來。

當時,這隻叫做萊伊卡的小狗在被送上太空沒多久,就受到了生命的威脅。它所處的加壓艙中顯示溫度一直處於40攝氏度左右,溫度調節器好像出了問題,無法將溫度降下來,可憐的萊伊卡穿著厚厚的航空服還要呆在40多攝氏度的加壓艙中。

而且在火箭升空過程中,生命檢測系統檢測到萊伊卡的心跳達到了每分鐘240多次,這已經超過了狗的極限,直到太空船進入太空軌道後萊伊卡的心跳才逐漸平穩至100多次。但因為悶熱和高壓的環境,萊伊卡的生命跡象在進入太空後5個小時後開始減弱,7個小時後心跳和脈搏完全停止,這證明萊伊卡在進入太空後的7個小時後就死去了。

這個被隱瞞了45年時間的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這條叫做萊伊卡的小狗雖然沒有經歷美好的太空之旅,但它為人類的載人航天計劃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俄羅斯為了紀念這隻「英雄小狗」,在2007年為其建造了一座雕像,萊伊卡這隻小狗的事跡也將被世界人民所銘記。

相關焦點

  • 1957年,蘇聯稱送進太空的第一隻小狗存活了5天,2002年真相大白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地球上的大海和天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人類的目標開始指向遙遠的外太空,而進入外太空一直是各國努力的目標。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同志,不過早在他之前,前蘇聯就曾將一隻小狗送進過太空,並稱其在太空生活了5天,這是真的嗎?
  • 1957年蘇聯將一隻小狗送入太空,後來狗怎樣了?仍在軌道流浪
    不過,加加林不是第一個到太空的地球生物,第一個到太空的,是一隻小狗。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然而,對於宇宙人類一無所知,不知道人類能不能進入,甚至存活。為了得出結論蘇聯的科學家想了一個辦法——讓狗進入太空,觀察它的狀態,再做打算。為此,科學家找來一隻3歲的流浪狗,取名「萊卡」,訓練它一段時間後,在同年的11月3日將它放在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裡,跟著人造衛星進入太空。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萊卡送入太空,後來它平安回來了嗎?
    1961年4月12號,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飛入太空,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周,歷時108分鐘,最後安全返回。    加加林作為第一個進入外空的人,他對人類航天史的貢獻值得肯定和讚揚,不過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活體生物,在他之前,有一隻名為萊卡的小狗已經先行踏足外太空。萊卡原本是一隻流浪狗,終日在莫斯科的街頭四處覓食。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狗送上太空,為何飛行僅4天,就被執行安樂死
    不得不說,由於這兩個國家的競爭行為,大大推動了全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當年「有幸」成為第一隻上太空的狗,萊伊卡,當年它順利進入太空,成為萬千人民的英雄,然而僅僅4天後,萊伊卡就被執行了「安樂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 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在太空中漂浮了63年,為科學奉獻寶貴生命
    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隻狗漂浮了63年之久,它也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航天英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這隻狗的故事。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真正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那時的人類,對太空充滿了無知與敬畏,迫切的想要探索外太空,因為沒有人知道太空會有怎樣的危險,因此只能尋找一隻動物代替人類前往太空。
  • 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美蘇冷戰時期,人類邁出通往太空的第一步,讓很多人知道了進入太空第一人是來自蘇聯的加加林,但其實在他之前,蘇聯安全實驗室已經派出了一隻小狗成功登上了太空,萊卡就是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如今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 蘇聯送36隻狗上太空,卻刻意隱瞞了死因,44年後才揭露真相
    1957年11月3日,蘇聯首次將活物發射上太空:一隻名叫萊卡的狗。這次發射的目的是為了測試人類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對狗來說卻是一次毫無疑問的自殺之旅,因為當時的科技還無法做到讓衛星從太空返航。萊卡是一隻雌性流浪狗,是衛星發射前一周從莫斯科大街上撿回來的。
  • 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進天空,它如今怎麼樣了?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名字叫萊尼卡的一條流浪狗。01肩負光榮使命的流浪狗沒錯,第一個進入宇宙的不是人,而是一條流浪狗。主要是人類對於宇宙還是很渺茫,就如剛出生的嬰兒般,把人直接送進太空,風險實在太大。於是流浪狗萊尼卡就充當小白鼠被送入太空翱翔。
  • 62年過去了,蘇聯送入太空的那隻3歲小狗,現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除了孟德爾侍弄出豌豆後發現了遺傳規律、薛丁格養育出貓後了解了量子力學的宏觀不確定原理、摩爾根用瀕死的果蠅發現了基因學說外,世界歷史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實驗,比如說62年前蘇聯送進太空的小狗。由於外太空一直以來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存在,科學家不知道當人類上升到太空時,身體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因此很多動物被當成試驗品。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後來如何了?
    它們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的魅力。而今天我們也要來說說這樣一個探索太空的物種,它是一隻3歲的小狗,在62年前被蘇聯太空人送往太空,現如今怎麼樣了呢?在1955年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美蘇兩國爭論哪一個國家才是第一個進入到了太空的國家,在僵持下來之後,蘇聯一方表示,兩國的人民都不是第一個步入宇宙的人,而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是蘇聯的一隻流浪狗。這樣的說法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但是確有此事。這隻流浪狗名叫「萊伊卡」,他就是被送往太空的第一個幸運兒。當時人類想要進一步探索世界,但又不敢直接用人體做實驗,因此採用動物作為第一個實驗。
  • 蘇聯太空狗萊卡的令人心碎的故事
    萊卡是蘇聯的太空狗,它是最早進入太空中的動物之一,也是最早進入地球軌道的生命。萊卡於1957年11月3日在人造衛星II中發射升空。蘇聯的領導人希望這次飛行任務恰好是布爾什維克40周年紀念日,於是這隻小狗的發射任務緊鑼密鼓地開展。發射人造衛星II的正式決定是在10月10日提出的,此時距設計和製造該太空飛行器不到四個星期的時間。
  • 62年前,世界第一隻被送入太空的小狗萊卡,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前蘇聯一位叫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的太空人乘坐著東方一號宇宙飛船成功的上了太空。他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而在他之前人類已經進行過許多次的實驗,為了驗證航天飛行還有太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先把動物送了上去。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
    萊卡於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的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送上太空。然而萊卡註定一去不復返,因為那時的蘇聯還沒發展出回收太空艙的技術,加上那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探明活體乘客能否承受火箭發射時的超重和進入太空時的失重環境,以及探明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當時蘇聯宣稱萊卡是安樂死的,直到2002年,相關機構才透露萊卡其實在進入太空不久後就因中暑而死亡了。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哪些活著回來了?
    萊卡於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的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送上太空。然而萊卡註定一去不復返,因為那時的蘇聯還沒發展出回收太空艙的技術,加上那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探明活體乘客能否承受火箭發射時的超重和進入太空時的失重環境,以及探明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當時蘇聯宣稱萊卡是安樂死的,直到2002年,相關機構才透露萊卡其實在進入太空不久後就因中暑而死亡了。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美兩國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場奇怪科學競賽,載人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蘇聯的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並看清地球全貌的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也許是因為這句話,加加林的死亡一直都眾說紛紜,但加加林也是說明,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第一個是一隻名為「萊卡」的狗。萊卡是一隻流浪狗,在它3歲時,萊卡在街頭被抓住了,它被帶到了莫斯科郊外航天和太空醫學所,萊卡跟其餘9隻狗一同接受訓練,雖然結束了流浪生活,但萊卡不得不一頓食物接受各種苛刻的訓練。
  • 傷感太空史:人類歷史上第一隻太空狗所面對的7個悲慘事實
    萊卡是一隻來自前蘇聯的流浪狗,它被選中送入了太空之中,其目的在於了解狗在太空中可以持續生存多長時間。1957年11月3日,萊卡帶著急促的呼吸和猛烈跳動的心臟,跟隨一枚名為「史普尼克2號」的火箭被送入了地球軌道。這隻狗狗受到了驚嚇,身體出現了過熱和抽筋的現象,並最終為蘇聯獻出了自己生命。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上太空,63年過去,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但當時的美國以及蘇聯依舊還處於超級大國的競爭之中。不能打仗了,於是他們就開啟了「人類太空史上最敢想也最敢幹的時代」,他們開始了太空競賽。 中國稱其為太空爭霸,美國叫做Space Race,蘇聯叫做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而爭霸的主角,就是美國vs蘇聯。其他的國家都是觀眾,看熱鬧。而爭霸的擂臺,就是大氣層之外的太空。
  • 1955年,蘇聯將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最後卻被科學家毒死?
    不管是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還是對未知的世界進行探索,太空一定會成為人類探索的目標。隨著科技地不斷發展,讓生命進入太空再返回,會成為一大重要的科研成果。於是,在1955年,蘇聯將進入太空的重任寄托在了一隻流浪狗上面。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但航天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意義,醫學、材料、軍工控制、通信科技都跟太空技術的發達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