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最寶貴財富,潤澤著八百裡秦川,為萬千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環境。秦嶺中活動著不少珍稀鳥類。隨著秦嶺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空中精靈」與人類共享美好家園。
禿鷲和金雕的"合照"
保育員張三虎:「那個大的是禿鷲、小的是金雕。」在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保育員張三虎正在向記者介紹他所管護的動物們。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保育員張三虎接受記者採訪)
張三虎所說的金雕,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於鷹科,是典型的處於食物鏈頂級的大型猛禽。一般生活於多山或丘陵地區,特別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築巢於山壁凸出處。以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根據長期的鳥類監測和調查顯示,金雕在整個秦嶺地區各市都有分布,但是數量並不多。救護基地裡目前有一隻金雕,保育員張三虎每天都細心地照顧著它的飲食生活。
翱翔在天空的金雕
張三虎:「這餵的方式是每天早上8點開始上班先把園區的衛生打掃乾淨,然後放水,放料,再一個就是消毒。它們吃的全是雞肉,禿鷲一天就得一斤半肉吃,金雕不到一斤肉。一般不太兇,像我進去打掃衛生,要進去拔草,就臥著不動,不會咬人,吃的時候下來一吃,水一喝,就又上去了。」
目光犀利、威風凜凜的金雕
除了金雕和禿鷲,紅腹錦雞也是保育員張三虎每天照料的重點。提到鳳凰,大家耳熟能詳。其實,這是古人臆造的神鳥,它的現實原型,就是紅腹錦雞。最近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裡的11隻調皮搗蛋的小傢伙紅腹錦雞們,讓張三虎有點頭疼。
紅腹錦雞
張三虎:「籠子圈的這一個是腿有一點傷,不敢放一個圈,害怕被鉗死。本來這一起都在一塊圈著呢,到繁殖下蛋的時候,紅的打仗呢,最後就把紅的隔開,吃的都是一個食,餵的是飼料和玉米在一塊。」
紅腹錦雞是我國特有鳥種,又名金雞,分布的核心區域在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地區。長相美麗,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託,赤橙黃綠青藍紫俱全,光彩奪目,被譽為「秦嶺山中的鳳凰」。在秦嶺海拔450到1600米之間,都可見到它們的身影。
除了朱䴉、金雕、紅腹錦雞之外,秦嶺中還活動著不少珍稀鳥類。陝西省作為鳥類大省,共有鳥類560多種,佔全國鳥類的38.7%,佔全省野生動物的71%。多年來,陝西人民堅持愛鳥、護鳥,讓更多的鳥兒在陝西自然生態空間棲息繁衍,生生不息。
野外的紅腹錦雞
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鳥兒是生態空間的鑑賞家、鑑定師和森林醫生,是我們最親密的生態夥伴。大多數鳥類是生態鏈的中堅力量,在森林病蟲害防治、種質資源傳播保護、維護生物鏈條穩定和生態系統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野外的金雕
目前,在秦嶺中,各個保護區、森林公園也都布設紅外相機,加大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的監測,沿山各區縣也派網格員對秦嶺實施網格化管理,全方位保護秦嶺生態。通過多種措施,讓秦嶺成為野生動植物的美好家園。
野外的紅腹錦雞
記者:鄒毅、王兵兵
編輯:拓紫雲
責編:吳 偉
監製:康樂群
大家都在看
聽陝西︱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