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ise利用遊戲動作捕捉技術 教自動駕駛汽車讀懂人類的身體語言

2021-01-08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在一條四車道的街道上,有兩條車道被工人佔用以修復路上的坑洞,其中一名工人左手舉著停車標誌,右手揮手示意汽車通過。如果是人類駕駛員,則會毫不猶豫地遵循手勢或標誌,不停地平穩前進。但是,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則可能會停下,因為它未必能夠理解標誌或手勢。

圖片來源:Cruise

對於駕駛員、人類和計算機而言,每天都需要面對此類複雜情況。而在此類情況下,解讀肢體語言是關鍵。如何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讓自動駕駛汽車安全、無縫地應對此類挑戰呢?這需要自動駕駛汽車了解用於引導人類駕駛員應對意外情況的常見手勢,以及行人處理事情時的手勢和肢體語言。

全球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讓自動駕駛汽車了解一些基本手勢,最初是理解自行車騎手發出的信號。一般而言,開發人員依靠機器學習提升汽車識別真實情況的能力以及提升其理解如何處理情況的能力。據外媒報導,對於Cruise而言,他們從由200多輛自動駕駛汽車構成的車隊中收集了大量數據,而且此類汽車的學習速度很快,因為都在美國最複雜的駕駛環境之一——舊金山的街道上行駛。

不過,Cruise意識到機器學習模型不會總是有足夠的訓練數據,因為汽車在現實世界中看到重要手勢的次數並不多。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以及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識別出每一種情況,而此類情況結合又會產生無數的可能性。如果僅靠汽車的真實體驗,則需要數年的時間來獲取足夠的信息。

於是,Cruise找到了一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人類手勢的動作捕捉技術。此種技術一般由遊戲開發人員用於創造角色,Cruise一直在僱傭遊戲開發人員模擬真實世界的細節,並捕捉數據以教會自動駕駛車輛理解手勢。

圖片來源:Cruise

首先,Cruise數據收集團隊建立了一份完整的清單,列出人類利用身體與世界和他人互動的方式,比如打計程車、走路時打電話、或者在街道上行走時避開人行道施工等。一開始,Cruise自動駕駛汽車從可能會誤解的指令開始,例如行人向朋友揮手。接著,Cruise團隊測試在車輛附近,但沒有指著車輛的手勢,例如,停車人員在車輛旁邊的車道上揮手示意車輛開進車庫,建築工人舉著要求車輛暫時停下的牌子等。

最終,Cruise提出了一個列表,其中包含用手勢傳達的五個關鍵信息:停、走、左轉、右轉以及「不」(與車輛無關的常見動作,如自拍或取走背包等)。此外,Cruise採用了普遍接受的美國手勢,並假設車輛靠右行駛。

創造此類數據集需要採用動作捕捉技術,一共有兩種動作捕捉系統——光學與非光學系統。光學動作捕捉技術採用網格類結構上分布的攝像頭,此類攝像頭的視頻流可用於定位演員全身套裝上視覺標記的3D位置。此類系統有多個版本,能夠捕捉非常詳細的信息,包括面部表情。

不過,光學動作捕捉必須在工作室中採用複雜的多攝像頭設置來完成。因此,Cruise採用了一種非光學、基於傳感器的動作捕捉技術。該項技術依賴微機電系統(MEMS),攜帶方便、無線、不需要專門的工作室,因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用於現實世界中。

圖片來源:Cruise

Cruise的動作捕捉套裝每個都含有19個傳感器包,附著在身體的關鍵部位,如頭部、胸部、臀部、肩膀、上臂、前臂和腿部。每個傳感器包大約為一枚銀幣大小,包括一個加速計、一個陀螺儀和一個磁強計。此類設備被連接到一條包含電池組、控制總線和Wi-Fi收音機的皮帶上,其中傳感器數據可無線傳輸至運行專用軟體的筆記本電腦上,供工程師實時查看和評估數據。

Cruise從工程團隊僱傭了五位身體特徵不一(身高、體重和性別)的志願者,讓他們將動作捕捉套裝穿上,並將他們帶往相對不受電子幹擾的地方。每個工程師首先需要擺出T字姿勢(站直,雙腳併攏,兩臂張開),以校準該動作捕捉系統。然後,工程師做出一個又一個手勢,將清單上的姿勢都做完,並且連續7天,一直重複做出此類姿勢,有些情況下分別採用左右手做,有時雙手一起做。Cruise還要求工程師做出力度不一的手勢。例如,對在施工區超速行駛的車輛做出緊急停下的手勢,力度可能會更強。最終,Cruise獲得239段3秒的視頻數據。

之後,Cruise將此類數據輸入到機器學習模型中。首先,驗證了所有的手勢都被正確記錄下來,沒有額外的噪音,並且沒有錯誤旋轉的傳感器提供了錯誤的數據。然後,工程師們通過軟體運行手勢序列,該軟體可以確認序列中每一幀關節的位置和方向。由於此類位置最初是通過3D形式獲取,該軟體可以計算每個序列的多個2D視圖,從而可以不斷增加旋轉,模擬10種不同的視點,從而擴展手勢數據集。此外,Cruise還隨意地利用身體的不同點模擬真實世界中被隱藏的某些點,然後增加旋轉,以創造不同的視角。

上述做法除了提供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所做出的各種各樣的手勢數據集,還可提供非常清晰的數據,即無論服裝風格、顏色或光線條件如何,人體姿勢的骨骼結構是一致的。此類數據可讓Cruise更高效地訓練機器學習系統。

圖片來源:Cruise

一旦Cruise的汽車接受了動作捕捉數據的訓練,就可以更好地駕馭城市駕駛中的各種場景。其中之一就是道路建設,採用手勢識別系統,Cruise汽車將能夠在理解手勢的同時,安全地繞過多個工作人員。

此外,Cruise還計劃擴大數據集,以讓自動駕駛汽車更好地理解自行車騎手的手勢,例如,左手向上,肘部呈90度,意味著騎手要右轉;右臂垂直向外也表示此種意思。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可以識別騎手,並自動減速為騎手騰出空間。但是,如果自動駕駛汽車能夠了解手勢的意思,就可以在為騎手留出足夠空間的同時,來執行有一定含義的操作,讓汽車無需停下,以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堵塞。

相關焦點

  • 日產汽車通過仿生學,進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4日訊 提到「自動駕駛」,你會想到什麼?你會否想到一臺無人駕駛的汽車、更安全的旅行、創新或數位化的未來?又或者,是一群遊來遊去的小魚?在開發未來汽車的過程中,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從多方汲取知識和靈感。大自然作為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幫助工程師們掌握了如何讓自動駕駛車輛避免碰撞。
  • 技術好還不夠,無人駕駛汽車需具備人類常識
    一家名為iSee的創業公司認為,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更好地應對意外情況。波士頓的暴躁司機和混亂路況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但這可能是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絕佳場所。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衍生產品iSee正在開發和測試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採用了一種新穎的人工智慧方法。
  • 教你如何讀懂狗狗的身體語言
    了解狗狗的習性和學習的方式,更準確的讀懂狗狗的身體語言和表情。狗狗和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會用眼睛看著自己的同類或人的表情和姿勢進行回應交流。就會看到狗狗用眼睛、耳朵、嘴巴的動作進行交流。狗狗是很不喜歡被一直盯著看的,要是一動不動的盯著對方時,就有可能隨時要發動攻擊的樣子。這時你就會發覺狗狗以前犯錯的時候,我們都會用面無表情對著狗狗恐嚇或者罵它時候,狗狗就會把眼神移開。這就是向我們傳達表示沒有敵意的意思。
  • 福田汽車自動駕駛重卡國內首次上路 列隊跟馳技術讓物流運輸省心...
    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TC114/SC34)組織國內主流商用車企業在會上進行了國內首次商用車列隊跟馳標準公開驗證試驗,福田汽車(600166)應邀參加了活動,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福田汽車參加測試的車輛在自動跟車和跟車距離等方面均表現出較好的狀態。
  • 自動駕駛汽車這樣選
    全部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情況太過理想化,在未來幾十年內,人類駕駛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將同時出現在道路上。自動駕駛汽車是否應該按照其他人類駕駛汽車的方式來停車呢? 人們設計發明自動駕駛汽車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要完全摒棄掉人類駕駛員的駕駛陋習嗎?如果AI主要還是在學習其他人類駕駛員的駕駛習慣,那自動駕駛的意義是不是就該大打折扣。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三)對自動駕駛產業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研究需加快推進汽車是一個長產業鏈的產業,從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來看,我國傳統汽車的管理涉及汽車生產企業管理、汽車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汽車營運管理、汽車配套服務、汽車回收利用等環節。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非碰撞安全性針對可能與車輛相互作用的人群,Waymo旨在提供身體上的安全防護。例如,電子系統或傳感器所帶來的危害,上述設備或將對乘客、汽車技工、駕駛員、急救人員或旁觀者造成身體傷害。這種技術可被歸類到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定義的4級自動駕駛系統中,若遇到任何系統故障,Waymo的技術可實現車輛的安全停靠,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與1-3級自動駕駛分級不同,4級自動駕駛可在系統發生任何故障時實現車輛的安全停靠,而無需人類駕駛員接管車輛的操控。
  • 「八大神器」讓自動駕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RTK技術與IMU數據適當融合後,可將GPS定位精度提高100倍,直接從米級精度提高到釐米級精度。也有噴灑農藥的無人機依靠RTK定位,是因為RTK主要用於農業、土地調查等。「可跨地域擴展的新型RTK軟體」可為自動駕駛汽車服務,該軟體經濟實惠,易於集成,並優化補充了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融合定位導航功能。六、高精地圖(HD Map)結合定位系統可以進行路徑規劃。
  • 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自行車問題
    機器人汽車最擅長的是監測其他汽車,在注意行人、松鼠和鳥類方面也做得越來越好。而它最主要的困難是探測馬路上那些最輕、最安靜、轉彎最急的車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工程師史蒂文•施多福(Steven Shladover)說:「自行車可能是無人駕駛車輛系統面臨的最困難的探測問題。」
  •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
    該公司宣布,它將從2021年生產的量產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這使該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將雷射雷達技術集成到量產汽車中的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表示,雷射雷達系統將改善其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特別是提高車輛的高精度目標識別性能。
  • 皮皮蝦的眼睛能分辨複雜色彩,對改造自動駕駛攝像頭有幫助
    這是伊利諾伊大學一項研究的結論,能夠提高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和攝像頭質量。這項研究發布在 10 月的 OSA Publishing 上。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小組負責人 Viktor Gruev 說:「在之前涉及自動駕駛汽車的車禍中,一輛車未能檢測到半掛車,因為它的顏色和光線強度導致其與天空混合在一起。」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其中地平線已推出了基於徵程處理器和 Matrix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多層次解決 方案以及針對現階段汽車市場亟需的輔助駕駛推出的 ADAS、DMS、AR-HUD 技術方案。另一方面,高精地圖軟體的加入也將會很大程度的加強自動駕駛輔 助系統,將汽車的舒適、安全和智能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 摩託車自動駕駛不是夢,本田正開發摩託車自動駕駛技術
    自適應巡航控制是2021年摩託車上的關鍵新技術之一,但是基於雷達的技術只是增加自主性的墊腳石。現在,本田正在研究可提供轉向輔助以及自動加速和制動的系統。
  • 汽車自動駕駛,左腳控制剎車,右腳控制油門,精彩絕倫!
    在中國中,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流行,但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習慣也各不相同。與手動擋相比,自動擋汽車的變速器由TCU本身控制,而車主只需控制剎車和油門。對於手動檔車輛,左腳控制離合器,右腳控制油門和制動器,雙腳同時操作車輛。毫無疑問,如何控制自動擋汽車的駕駛?
  • 吉利李博:自動駕駛實為正在挽救人類生命
    網易汽車7月27日報導 7月27日,「未來交通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立足於現實出行,聚焦於未來交通,未來出行平臺、飛行汽車、無人駕駛、共享汽車、旅遊出行等行業的全球頂尖企業和領導者將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交通和出行服務領域的前沿趨勢。
  • Uber與卡內基機器人實驗室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實際上,這是Uber公司在為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項目招兵買馬。為了儘快完成這個項目,Uber需要找到最有才的研發人員。這次他們就把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實驗室裡所有從事與自動駕駛有關研究的人招走了:研發人員、市場專家等等都沒有剩下。前前後後Uber一共從卡內基梅隆挖走了約50人,其中不乏高端人才。二月份,Uber和CMU公開表示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聯合開發先進的地圖、車輛安全、自動駕駛技術。而現在,Uber開始將計劃付諸行動了,公司宣布在美國國家機器人中心不遠的地方建立一個大型研發設施。
  • 當自動駕駛遇上「蜘蛛俠」
    來自凱拉·威爾斯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將蜘蛛式傳感器植入了自動駕駛無人機和汽車的外殼中,試圖幫助它們能夠更好地探測物體。我們習以為常的自動駕駛,通常都可以理解為設計一個與人類一樣甚至超越人類表現的駕駛水準,因此,其技術路線效法的對象自然也就是人類本身。
  • 汽車功能革命 車聯網與自動駕駛已成趨勢
    以下是「頭腦風暴:車聯網與自動駕駛車輛」討論內容。,很多觀察者有IT公司,他們似乎對車聯網的方向可能更明確,相對而言汽車業反而對有所駐足不前,還有自動駕駛車輛,還有多久的未來實現,怎麼樣解決駕駛員的疲勞等等的問題,有些語言說會在2020年以後出現自動駕駛的車輛,2030年才會出現真正的大規模需求,今天有兩位來自一線電子元件供應商的老闆,還有頂尖大學的汽車系主任,還有在中國開發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技術車輛的公司的高管。
  • 沃爾沃自動駕駛技術再升級 通過聲音和燈光等人性化模式發出警告和...
    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雖然特斯拉是絕無爭議的領軍品牌,不過對於汽車自動駕駛的研究,沃爾沃入門的要更早一些。  並且,行事更為謹慎的沃爾沃,將會更加注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同時通過多種途徑方式,來持續改進增強其系統安全性能。
  • 可解釋性AI圖像識別創企獲美國空軍資助 技術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等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軟體初創公司Z Advanced Computing(ZAC)得到了美國空軍(US Air Force)的資助,後者將利用其3D圖像細節識別技術(該技術基於可解釋性AI技術),用於無人機(UAV)進行空中圖像/目標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