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社交潛規則是,回復是一種修養與尊重,更是一種福報的累積。
無論是工作社交,還是生活交往,你來我往,所有事情才能有序的發展下去。
01 工作回復是基本素質
工作中,在很多人眼裡,回覆信息可有可無。
對那些強制性要求「收到請回復」的訊息,甚至報以厭惡的態度。
其實不該的。
想起我一個同事,常常不愛回覆信息,他說看到了就去做,回不回不重要。
結果有一天出劈叉了。
安排他做事的領導以為他沒做,就讓另一個同事接手。
最後他做了這事,又沒派上用場,他對領導就有了意見。
認為對方給他穿小鞋。
直到領導開大會,點出關於「回復」問題,他說:
「收到回復,是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做事和做靠譜的事,實際是兩碼事。」
就連小朋友都習慣拉鉤約定好某事,成年人卻忘了約定是需要雙方表示共識的。
想起早年馬爸爸還只是小老闆時,想請李嘉誠吃飯。
本以為大咖不好請,沒想到對方答應了,甚至早早到場,給名不見經傳的他們遞名片握手。
叔本華說過:
「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做到尊重,也很簡單,每一次工作的及時回復,每一次說到做到的承諾兌現。
這是一種修養, 更是一個人靠譜與否的象徵。
02 親密關係回復是細節愛情
工作中,認真回復很關鍵,換在愛情上,同等重要。
有沒有耐心回應對方,間接決定了一份感情能不能走到終點。
記得在網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對小情侶年輕時排除萬難走入婚姻。
沒想到隨著時間流逝,你儂我儂的愛情只剩空白。
事業有成的男人越來越厭倦婚姻,覺得和妻子沒有了共同語言,甚至覺得對方變了。
實際呢?
每一次妻子與他分享日常,分享工作中的點滴,分享兒女的狀況,男人都恍若未聞。
他覺得不重要,沒意思,每一次都敷衍而過。
漸漸地,妻子也不再願意與他溝通交流,於是彼此只剩沉默。
妻子沒有變,變的是男人不再回應愛情的心。
愛情中不滅的熱情,演變成不願開口的冷漠,這樣婚姻還剩什麼呢?
他以為不過是件小事,實質上是引爆離婚的導火索,沒有交流的婚姻,就是墳墓而已。
當兩人爭吵妻子回娘家,他過上一個人的舒適生活,才發現,原來一個人並不舒服。
妻子為了料理好了一切,讓工作回家的他享受到家庭溫馨。
反省自己,卻連回應都懶得給予,這麼多年,都是妻子一個人在付出,他還在埋怨。
所幸的是,一切挽回都來得及。
培根說:
「愛情就像銀行裡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就像補充收入;容忍對方缺點,這是節制支出。所謂永恆的愛,是從紅顏愛到白髮,從花開愛到花殘。」
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給予愛人回應,都是簡單又重要的儀式感。
懂得回應你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
03 什麼是愛?
主持人蔡康永曾說:
「所謂愛,就是把你的心託付對方手中,然後信任對方不會把那顆心弄碎。」
想起楊絳先生和錢鍾書的愛情。
兩人令人豔羨的婚姻,其實也有過磨合與爭吵。
一次在船上,為了一個法文「bon」的讀音,兩人互相不服氣,有了脾氣。
楊絳說,錢鍾書讀音有鄉音不行,錢鍾書不覺得,因為情緒上頭,兩人都說了重話。
後來,他們覺得吵架很無聊,和好後約定以後有事好好商量,不冷漠也不偏激。
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好談,彼此心平氣和,於是走到了白頭還嫌不夠長。
你看,愛情就是這樣,不捨得對方受委屈,自覺應該為對方考慮更多。
一個眼神,一句話語,甚至是一餐飲食,都給對方積極回饋。
這樣的人,在愛情值得依靠,在工作上更是靠譜。
因為他懂得事事有回應,才讓人踏實又安心。
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很多,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作家池莉說過:
「靠譜,說起來很簡單,落下去卻複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
如果遇到了,就會明白和這種人相處有多舒服。
老話常講,和明白人說話,和靠譜人談情。
一個說話做事都走心的人,還怕ta不懂維繫感情?
人活在世,社交日常,唯有互相愛護,互相尊重,才能穩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