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結合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專題宣傳活動。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高原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為不同生境需求的動植物提供了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接壤,邊境線長4060公裡,涵蓋從熱帶到寒帶各種生態系統類型,對外交流和進出口貿易歷史悠久,邊境地區人類活動頻繁,對雲南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植被的幹擾較大,使得雲南成為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指出,所有入侵物種可劃分為惡性入侵類、嚴重入侵類,局部入侵類、一般入侵類和有待觀察類5類。惡性入侵類是指在省級層面上已經對經濟和生態效益造成巨大損失和嚴重影響,如紫莖澤蘭、小管福壽螺;嚴重入侵類是指在省級層面上對經濟和生態效益造成較大的損失與影響,如牛膝菊、美洲大蠊;局部入侵類是指沒有造成省級層面上大規模危害,如粉綠狐尾藻;一般入侵類是指生物學特性已經確定其危害性不明顯,並且難以形成新的發展趨勢的入侵生物,如歐洲千裡光;有待觀察類是指目前沒有達到入侵的級別,尚處於歸化狀態,或了解不詳細而目前無法確定未來發展趨勢的物種,如珊瑚櫻。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高正文介紹說,《名錄》收錄了境內發現的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類群的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植物321種4變種、動物120種)。其中:

Ⅰ級惡性入侵類:有33種(植物31種,動物2種),如:紫莖澤蘭、飛機草、微甘菊、腫柄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

Ⅱ級嚴重入侵類:有82種(植物42種,動物40種),如:仙人掌、巴西含羞草、野茼蒿、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貪夜蛾、紅火蟻、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大銀魚、牛蛙、紅耳龜;

Ⅲ級局部入侵類:有99種2變種(植物48種2變種,動物51種)如:山扁豆、牛茄子、北美車前、象草、雙穗雀稗、馬鈴薯塊莖蛾、米扁蟲、莫三比克羅非魚、大鍔龜;

Ⅳ級一般入侵類:有68種(植物57種,動物11種),如:波斯菊、大麻、紫茉莉、西番蓮、苦苣菜、萬壽菊、咖啡豆象;

Ⅴ級有待觀察類:有159種2變種(植物143種2變種,動物16種),如:蕎麥、合歡草、鳳仙花、藍桉、灰喜鵲、麝鼠。

其中,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入侵類和嚴重入侵類有115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26.1%。孫航說,雲南省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半來自於美洲、歐洲、熱帶亞洲、中亞、西亞及地中海地區、非洲、澳洲及國內其他省區,其中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和嚴重入侵類有115種,佔26.1%。外來物種主要通過三種途逕入侵:自然擴散,如紫莖澤蘭隨公路沿線擴散進入雲南境內;無意引入,如美洲大蠊(蟑螂)隨進出口商品貿易帶入;有意引入,如馬纓丹作為觀賞植物引進、銀魚因水產養殖而引入。目前,主要通過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綜合治理方法來防治外來入侵物種。

高正文指出,本次發布的《名錄》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準確、最權威地反映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基礎性研究成果,為今後開展外來入侵物種宣傳和教育、監測及預警、研究與防治等相關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生物學特徵 美洲大蠊繁殖能力強,無雄蟲時,雌蟲能進行無性繁殖,一對成蟲一年內可繁殖幾十萬隻;美洲大蠊食性複雜,咬食書籍和衣物,特別偏愛糖、澱粉等有機物質;美洲大蠊喜歡陰暗潮溼、溫暖的環境地理分布原產於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販賣黑人時期由非洲帶入美洲。中國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國各省市廣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臺灣等地。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是解決不了的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據新華社報導,雲南省政府發布了新版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收錄了福壽螺、美洲大蠊(大蟑螂)以及小龍蝦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個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 兩種「爆款」蟑螂入選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不吃不喝能活一個月
    環保部的公告稱,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中國也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為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經認真調查和研究,聯合制訂了《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許多人並不知道蟑螂其實是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40元/公斤「懸賞」採摘螺卵者
    7月1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在雲南大理洱海邊,發現了大量的福壽螺卵,擔心福壽螺已經嚴重入侵洱海水域,隨後該消息引發關注。 據了解,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其食量大、繁殖力強,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會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感染,產生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2003年,福壽螺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專家:人工捕撈反擴大生存空間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社」(ID:CNS1952)5月26日消息,夏天到了,由於吃小龍蝦有需要戴手套剝,不方便玩手機的屬性(主要是好吃),而成了這個季節的社交必備食品,翻一下朋友圈夜宵曬圖,你會發現五個人的夜宵,有3個是在吃小龍蝦的。。。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1.外來物種入侵現狀不容樂觀  為了查明外來物種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早在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就啟動了針對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外來入侵物種的專項調查,從北到南選擇遼寧、山東、雲南等12個省(區、市)共27個典型自然保護區。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問題來了,蒜蓉、麻辣,還是清蒸?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福壽螺主要以湖濱水草和沿岸農作物為食,而且食量很大,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該研究成果全面詮釋和完善了物種競爭取代理論,豐富了入侵生物學學科發展,並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國際昆蟲學頂尖刊物《昆蟲學年評(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上。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影響幾何?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  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江蘇地區已發現91種外來入侵物種 植物佔大多數
    全國:美洲入侵物種最多  記者了解到,當時調查共查明外來入侵物種283種,包括微生物19種,水生植物18種,陸生植物170種,水生無脊椎動物25種,陸生無脊椎動物33種,兩棲爬行類3種,魚類10種,哺乳類5種;其中一半以上是陸生植物,隨後是陸生無脊椎動物、水生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外來入侵水生植物位居第五。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蟑螂是家裡的「入侵物種」嗎?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有什麼不一樣?
    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是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東西在高科技城市並不常見,所以給人的距離非常遠。但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因為有一個物種,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它都特別活躍,生活在每一個角落。是「蟑螂」。很多人一說起蟑螂就聞風喪膽。畢竟蟑螂特別可怕,特別噁心。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南方大蟑螂,能把北方純爺們嚇哭|中國|美洲大蠊|蜚蠊|蚊子|德國小...
    /維基百科蟑螂自遠方來美洲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德國小蠊,從這些帶有異域的名稱,就能感到它們是舶來品。這些外來生物幾乎涵蓋了室內蟑螂的大部分品種,它們是怎麼來到中國的呢?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往來頻繁,生物入侵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些蟑螂的繁衍生息也早已不囿於出生地,很多國家都遍布著它們的身影。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董金皋說,松材線蟲、溼地松粉蚧、美國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蟲嚴重發生與危害的面積,每年達150萬公頃;稻水象甲、非洲大蝸牛、美洲斑潛蠅等農業入侵害蟲侵害的面積每年超過140萬公頃;豚草、飛機草、水葫蘆、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難以控制的局面。外來入侵物種還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董金皋說,大部分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後,生長難以控制,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專家分析認為,正常的貿易往來、運輸、旅遊活動,以及物種引進、走私和跨境網購等是外來入侵物種進入國內的主要通道。  改革開放後貿易量增大和境外頻繁的人員、物流出入,使越來越多的外來物種有機會進入中國,生物危害事件也頻繁發生。專家指出,我國3/4的入侵物種最早發現於沿海有口岸的經濟發達地區,因此這些物種在沿海地區造成的危害比內地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