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過早飯,兒子像往常一樣去給倉鼠餵食,可是走到倉鼠籠那裡時,卻發現籠子門是打開著的,倉鼠不見了。
看著空空的籠子,兒子楞在原地。過了半晌,他問:「是誰把籠子的門打開了?」
「可能是昨天晚上我打開後忘關了。」我說。
我突然想起來,昨天晚上我打開籠門跟倉鼠互動之後忘記關了。看來這是一起「倉鼠越獄案」。
兒子的倉鼠籠擱在客廳窗戶邊靠牆放置的一個矮柜子上,在與籠子門對應的地板上,放著一個長方形的包裝紙箱,裡面鋪滿了厚厚一層木屑。倉鼠如果從籠門那裡出去,也應該掉在盒子裡啊,怎麼會不見了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我仔細觀察了倉鼠籠周圍的情況,突然紙箱中的木屑已經堆了紙箱的差不多一半高。我忽然明白了昨晚的整個案發經過:倉鼠應該是從打開著的籠門那裡掉了下來,落在了裝著木屑的紙箱裡,然後又翻越紙箱逃了出去。
於是我們全家人展開了搜捕倉鼠的行動。我首先放了一罐倉鼠愛吃的麵包蟲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這樣它出來覓食的時候就能一眼發現。然後我跟兒子每人一個屋,展開地毯式的搜索:所有的邊邊角角,柜子邊、床底下、紙箱旁縫裡一一翻開來看。忙了半個多小時,我們確信已經翻遍了所有的死角和縫隙,但最後一無所獲,無奈只得作罷。
兒子一臉的不甘心,耷拉著腦袋。倉鼠能跑到哪裡去呢?我們都有這個疑問。
見兒子這個樣子,我說:「到了晚上應該就好找了,那個時候是倉鼠活動的高峰期,白天它都是在睡覺的。」
聽了我的話,兒子眼中閃出了一絲希望的光。
好不容易等到吃完晚飯,兒子急忙拿了一個手電筒,跟我一起展開第2輪的搜捕,陽臺,客廳,廚房,衛生間,書房,又重新翻了一遍,結果還是沒有任何線索。
我說:「我們不能再這樣找了,這樣找是沒有結果的。」
兒子焦急地問:"那應該怎麼找呢?"
我說:「仔細聽!倉鼠一到晚上最活躍,喜歡咬什麼來磨牙,我們都來仔細聽吧,看能不能聽出來?」
於是我們改變計劃,採用側耳傾聽的方式。我們倆關上燈,拿著手電,躡手躡腳的走,每到一個地方就停下來仔細的聽。但無論我們怎麼豎起耳朵聽,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奇了怪了,難道它打洞出去了不成?如果在屋裡的話,應該會有動靜啊。」我心裡在納悶。
兒子突然說:「倉鼠以前越過一次獄,不過很快就被抓住了,這一次它可能汲取了上次的經驗,潛伏起來了。」
「你說的對,很有可能」我點頭表示同意。
看來今天是找不出來了,明天繼續找吧。我們最後決定該幹嘛幹嘛,不能因為一隻倉鼠影響了心情,耽誤了學習和工作。
今天和兒子一起執行一次「行動」,感覺挺有意思的。我想,這種寶貴的經歷也是增進我們之間感情的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