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有魂魄,在某種條件下,可以使人的魂離開人的體魄。人的魂魄一旦離開身體,人就會變得痴傻,這時候就需要「叫魂」——請法師或是得道之人將人的魂魄喊回來。
事實上,對於「叫魂」,大多數的中國人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在農村地區生活過的人來說,這在更多的時候被看做是一種特殊的治病方法。
例如,在何兆武的《上學記》一書中,他寫下了自己所經歷的「叫魂」事件:「我有一次生病,母親按照當地的習慣請了法師,折騰了好一陣,然後兩個人抬著一座菩薩,像抬轎子一樣,前邊有人打鑼,後邊四五個人跟著在街上轉。前邊有人喊:『某某某,回來沒有?』後邊的人答應著:『回來啦!———』這是在叫魂,以為你的魂被吸走了,得把它叫回來。」
然而如果有人施行妖術使人的魂靈離開人的體魄,控制別人的靈魂,利用控制的靈魂的力量為自己謀利,這種妖術也被稱為「叫魂」。這時候,被叫的人就會失去生命。
在清朝乾隆盛世下,便發生了這麼一樁「叫魂」奇案,今日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02
清代乾隆年間,浙江省德清縣有兩座寺廟,一座叫慈相寺,另一座叫觀音殿。觀音殿香火鼎盛,慈相寺卻香客寥寥,慈相寺的和尚便心懷嫉妒,使出了一條毒計。
1768年初春,慈相寺的和尚們在地方上散布謠言,稱有石匠在觀音殿附近「作法埋喪」,進香者若去進香非但難得庇護,反而會遭到毒害。
這條謠言一出,觀音殿香火是否受影響不得而知,但謠言中包含的「作法」等迷信內容卻激起了民眾對妖術、妖法的心理積存。一時之間,江南各地關於「叫魂」的謠言四起。
3月26日,農夫沈士良因為將侄子的名字寫在紙條上,貼到木樁頂上而被石匠扭送至官衙,被縣令打二十五大板後釋放。
4月3日,一個叫計兆美的年輕德清人,因為喝醉了酒,害怕被叔叔責罰,於是逃到了杭州,被當地民眾疑心,不由分說扭送到官衙,用刑後才查明真相。
4月8日,蕭山縣四個遊方僧人在村子裡化緣時,遇到個識字孩童,便問了他幾句話,問了孩子名字,結果孩子父母帶著村人趕到,認定僧人們就是「叫魂」妖人,移交蕭山縣衙,用刑逼問後方才真相大白。
......
很快,關於「叫魂」的流言像是長了翅膀一般向全國各地蔓延,江西、湖北、湖南、山東、陝西......幾乎各個省份都有「叫魂」的蹤跡。
乾隆皇帝對此大發雷霆,他在7月25日下發諭旨:「著傳諭各該督撫飭屬,密行體察,如果有此等情事,即行嚴拏,重治其罪,否則將倡播之人查拏一二,嚴加 懲治,以儆其餘。」
官員們查案很賣力,然而結果卻不如人意。事實證明,這件事是個不折不扣的鬧劇。從冬到春,歷經大半年的搜捕審訊,不曾得到任何確實的證據可以證明妖人的存在,所有的「叫魂」妖案最後都被證實是一場誣告。
於是,到了11月3日,在懲罰了一批封疆大吏後,乾隆帝降旨停止了對叫魂案的一切審訊,這一場鬧劇就此終結。
03
一場謠言鬧得全國風雨,上至乾隆皇帝,下至市井小民,無不惶恐擔憂,害怕所謂的「叫魂」妖術臨身。即便是在迷信封建的古代社會,這一現象也不多見。
那麼,這一場鬧劇背後的推動因素有哪些呢?
其一是民眾的恐慌。
在美國澤魯巴維爾所寫《房間裡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認》一書中提到,「房間裡的大象」指的是所有那些觸目驚心的存在,卻被明目張胆地忽略,甚至否定。
在「叫魂」鬧劇中,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一有「叫魂」妖術的謠言傳出,民眾便神經兮兮,狂躁不安,不問緣由地審問那些「身份可疑」之人,忽視事實,不顧一切地認定那些居無定所的僧侶、乞丐、石匠便是「叫魂」妖人。
而這一切都源於民眾的恐慌,民眾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叫魂」的對象,失去理智,無法分辨事實,使得這一小小謠言愈演愈烈,最終釀成大禍。
其二是官僚的腐朽笨重。
在封建時代,官員們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傳朝廷旨意,下達百姓民生。在「叫魂」案件中,官員們的作用幾乎失效,對上敷衍,對下恐嚇。
在「叫魂」案發生之初,官僚們並不以查清真相為目的,而是以息事寧人,保全自身烏紗帽為宗旨,這無異於火上澆油,讓「叫魂」事件持續發酵,直到擴展為全國性的大恐慌。
孔力飛在《叫魂》書中寫到:「沒有人會哀悼中國的官僚制度,即使按照當時的標準,它所造成的社會傷害也已超出了僅僅壓碎幾個無依無助的遊民的踝骨的程度。」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老葛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文由「魚羊史記」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