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連續下了一個多月,更滋生出一些逃離的欲望。
不出省,一個周末,一腳油門,來到了南京。
這次的主要目的是一家酒店:南京涵碧樓,據說這是南京首家七星級酒店。
之所以說涵碧樓是一家"七星級"酒店,是因為它獨特的設計與低調奢華的理念,突破了一般「五星級」酒店的常規範疇,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只此一家。前一陣在朋友圈看到,就一直心心念。打卡心儀的酒店,也是一種樂趣。
車子開進酒店正門,是一段竹林步道,一下子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空間,與外面的城市分隔開來,就像走進了桃源秘境。竹林的盡頭拐個彎,酒店赫然出現在眼前。
隨我看看南京涵碧樓的公共區域以及下午茶、餐食吧!
走進大堂,低調的色調,現代極簡風格,將繁複炫目的裝潢一一摒棄,帶著高級灰,整個建築像一個玻璃水晶盒般精緻。大堂正廳挑高 25 米,走上一級級臺階,便能看到正中過道布置了一排藝術品。有生在水池裡的梅樹、拓印的竹林七賢古碑、抽象仿生的太湖石,看起來都及其高雅,相信這些物件擺放,肯定有另外的寓意。
大堂裡擺放了青瓷甌樂,這種源自六朝時期的樂器,清脆悅耳、亮麗雅致,深受文人雅士、達官顯貴的喜愛。如今酒店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場為客人現場演奏,美妙的音樂讓人身臨其境,深度感受金陵風華。
酒店中部長方形的建築,整個一棟樓都用作大廳,這樣的格局可以說很少酒店有,四周都是玻璃質地,看起來非常通透,室內基本為自然光,柔和舒適。
去年去臺灣的時候就把日月潭那家涵碧樓列入計劃,後來沒能去成,一直都留有遺憾。南京這家涵碧樓,僅一腳油門的距離。一進入酒店,服務員就熱情地接過行李,端上茶水和熱毛巾,讓一路冒著大雨驅車前來鬱悶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了。
先說說這個酒店的品牌故事:
涵碧樓酒店是一個來自「寶島」日月潭的國際觀光酒店品牌,房價蟬聯臺灣之冠並票選為一生必住的度假酒店。建築和室內完全由三亞愛迪遜的設計團隊 SCDA 打造,7 年打磨總共花掉 5 億美金。
仔細觀察酒店大堂,會發現代表南京這塊「風水寶地」的紫金山、長江、玄武湖等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屏風、地毯等諸多場景之中,舊時建築元素比如瓦當,燈籠等也很好的滲透其中,細節處彰顯各種用心。
這些隨處可見的小細節,也只有情懷十足的臺灣人能想出來。
酒店的大堂盡頭就是大堂吧,180度觀景,不是住店的客人也可以選擇在這裡點上一份下午茶套餐,跟朋友度過愜意的一下午。下午茶套餐的甜品真的美味,感覺做甜品是這家酒店的強項,包括房間內的歡迎蛋糕,妥妥得收買了我們一家的胃。此外顏色搭配也非常好看,居然還給每一款做了造型;食材新鮮,入口即知。
通向客房的路,需要經過一個長長的長廊,一側是玻璃,可以看到中間的庭院。這是酒店裡我最喜歡的地方:發呆亭,裡面有女兒心心念著園子裡的大白鵝,給這鋼筋水泥叢林增添了不少生趣,感覺這設計的點睛之筆,絕似水培植物中的熱帶魚。
夜幕中的發呆亭,更有一絲意境,白天鵝們似乎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頗為滿意。
水波蕩漾,清風沾虹裳,你的影子好似水中央。
這次入住的是豪華江景房,正對著長江,其實是長江的一個支流。沒有長江上往來的大船,酒店可以有更為安靜的環境。
房間全景落地窗設計,私享180°的絕佳觀景視野,仔細觀察了客房設計,暗自佩服設計師的用意,可以在觀景的露天陽臺喝茶,可以隨意躺在沙發上休息觀景,可以枕著江景沐浴。
客房的設計跟大堂整體風格一致,依舊不顯山露水的低調,在細節上彰顯品質,不僅具有中式風格,也融入了一些臺灣的元素。夜床時,還會送來一份點心:一塊巧克力和一個鳳梨酥,同時還會點上蠟燭,儀式感十足。
酒店為我準備的歡迎禮,深得我心,妙曼寶貝一看見兩眼放光了,幾分鐘內滅個精光,直呼這甜品也太好吃了。看兩個小傢伙的反應,讓我對餐廳充滿了期待。一次完美的旅行,美食必不可少。
酒店的餐廳有兩個,一個是HoJia9西餐廳以及水沙漣中餐廳。「HoJia」在臺灣話裡是「好吃」的方言發音,我的早餐和晚餐都是在Ho Jia 9 全日制餐廳,木質建築混搭玻璃材質裝飾與繽紛食物相映成趣,多區域多層次多變化的空間,又讓餐檯變得多樣豐富,共有九個開放式互動檔口,分成一個個小隔間。
餐廳近期有個東南亞美食節,除了傳統的中西式美食,還有日式料理,海鮮,以及東南亞特色美食。不用出國就能品嘗到地道的東南亞美食,極大了滿足了吃貨們的味蕾。這個季節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完全實現小龍蝦自由,吃到走不動路。
水沙漣是酒店的中餐廳,看一個酒店餐飲的水準如何,看中餐廳如何就知道了。水沙漣其實是日月潭的舊稱,因為季節氣候的關係,日月潭常常在午後會下起綿綿細雨,猶如珠鏈般美麗而得名。我們一家店了四五個菜,花費了不到600塊。人均一百出頭,性價比很高。食物嘛,連挑剔的老公都讚不絕口,光碟行動。每一道菜都可圈可點,看看圖片隔著屏又開始流口水了。
入夜了,酒店呈現出了夢幻的色彩,喜歡看夜色將黑那一刻夢幻藍中的燈火,又冷又暖,像極了人生。
晚上我坐在房間的露臺上
外面蛙聲陣陣
看了一會兒《季羨林日記》
這文人大亨的生活也是可愛的很
很多人日記其實不是寫給自己的
是寫給大家看的
比如曾國藩的日記是透明的
蔣中正的日記是透明的
在日記越來越透明化的今天
寫日記的人反而少了
據說喜歡寫東西的人,都是寂寞的人
找不到說話的人
在網絡上找個樹洞透透氣
在繁華都市之中,尋覓到這樣的寧靜處所
此刻在發呆,此刻是沉靜通透的
——————————————————————————
我是七月木木,生於江南小鎮的小女子
愛好延續夢想,旅行,讓我越走越遠。
我們都不過是這大千世界的匆匆過客
既然來了,就該留點什麼
至少能夠證明我們來過
這裡是七月木木的旅行視界,歡迎關注 Forever七月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