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IIACC:2013年中美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消費行為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

2021-01-09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中國廣告協會互動網絡分會(IIACC)聯合美國互動網絡廣告署(IAB)於2012年9月一起組織了針對中、美兩國移動互聯用戶的消費行為調查。

中國的調查由北京師範大學傳播效果實驗室通過電話調查的方式實施,美國的調查由哥倫比亞大學通過在線調查的方式實施。

中美兩國都進入了移動終端時代,智慧型手機全方位融入生活,開啟新的生活方式;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覆蓋率不及美國一半,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此次調查顯示,中美兩國都發展到「移動終端時代」。2012年智慧型手機在美國15歲以上人群中的覆蓋率達到了51%,平板電腦的覆蓋率達到25%。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10歲以上人群中的覆蓋率達到了23%,平板電腦的覆蓋率為7.5%。與美國比較,中國移動終端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調查結果主要顯示:

中美兩國對智慧型手機的態度和使用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1、智慧型手機使使用者產生依賴性,成為生活伴侶,但應用場所和態度的差異反映出個人主動和獨立的區別。

在中美兩國,移動終端都對使用者產生依賴性,成為生活的伴侶,伴隨著從清晨到夜晚的全部行動軌跡,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移動終端使生活、工作更加便利,但中美兩國使用最多的場所都是居家和工作場所,移動場所是固定場所的補充和延伸。

美國人在個人移動場所使用的比例相對更高,如購物、私家車內和外出時;他們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更主動,全方位,如69%的美國用戶甚至沒有手機不出家門,依賴其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性,如外出辦事更高效,可以做汽車導航,購物指導等。

中國人則相對在公共移動場所使用的比例更高,如上下班的公交系統上;中國人更趨同,在趨向於把智慧型手機作為娛樂工具,也為了工作,為了個人成功而被動使用智慧型手機。

2、智慧型手機都被廣泛作為媒體終端來使用,但在不同場所對大眾媒體和社交媒體的關注程度不同,反映出主動享受生活改變和被動適應生活改變的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兩國用戶均注重智慧型手機的自媒體價值。會使用手機觀看在線視頻,閱讀電子媒體,會使用手機進行社交活動,在微博、博客、論壇、大眾點評等社區進行評論、打分、互動。

但是不同的是,美國人在放鬆時拒絕社交,中國人放鬆時也離不開社交圈子;美國人睡前很少使用,放鬆的睡去;中國人睡前要用,帶著思緒入睡;美國人醒來首先拿起手機,開啟新的一天,中國人路途中使用,開始忙碌的一天。

3、移動終端都對大眾媒體產生影響,替代與推動並存,同時接觸、互動並聯成為基本趨勢。但美國對大眾媒體的推動作用高於中國。

在兩國,智能終端對傳統媒體形成三方面影響:1)兩國都進入多屏時代,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媒體共生,兩國受眾在看電視和閱讀報刊時都會通過智慧型手機參與互動,互動比例中國為7%,美國10%;2)智能終端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傳統媒體接觸,受眾回歸傳統媒體,在美國對傳統媒體的推動強於中國,中國增加電視消費3%,美國為8%;3)對傳統媒體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在中國智能終端對傳統媒體的替代效應更強。在中國對電視的消費淨減少25%,對平面的消費淨減少22%;美國對電視的消費淨減少7%,對平面的消費淨減少12%。這是中美兩國在文化、經濟上差異的一種表現,是使用移動終端營銷的品牌必須要注意到的。

4、手機廣告受到關注,但廣告偏好有所不同。美國人更注重實用性,中國人更注重趣味性。

對於手機廣告,兩國有四成以上用戶會回應手機廣告,但美國回應率比中國高出三成(53%/39%),回應後採取行動(點擊、查看、搜索更多信息、回復廣告、調查產品或服務、接受優惠券、去消費等)的比例是中國用戶的一倍(80%/43%)。美國用戶對優惠券等正要購買的商品相關性的實用性廣告較為關注,中國用戶對趣味性廣告較為關注並喜歡查詢和傳播這類廣告。

中國廣告協會互動網絡分會秘書長陳永認為,「中國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移動消費市場,美國是全球最規範、最成熟的移動消費市場,了解二個市場之間的差異,對我國實施國際品牌戰略,創建中國的國際品牌非常重要。今天手機已經不僅僅是通訊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反應著一個國家的市場消費習慣和文化價值特徵。」研究具有很強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

IAB總裁、執行長Randall Rothenberg認為,「中國已經建立了一些世界知名的數字品牌,比如說新浪、百度、搜狐和人人。這項研究會幫助全球範圍內的營銷商們了解這些中國公司已經了解的東西——中國手機用戶是一個複雜,但卻很有價值的群體。」和美國人相比,中國人更傾向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瀏覽網頁和娛樂。

中美兩國對智慧型手機的態度和使用存在的差異表明,在美國智慧型手機更傾向於私人性和功能的實用性,而在中國則更傾向於社交化和娛樂性;美國人依賴智慧型手機的同時,仍然保持著個人的主動和獨立,中國人依賴智慧型手機則較為被動和迎合潮流。

中美對智慧型手機態度和使用的差異,主要源於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文化及價值觀的差異。美國網際網路、移動終端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是在社會基本穩定的背景下融入人們的生活,而中國則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的背景下發展起來。因此,美國人更能平和而實用的接受移動終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生活變化,去更好的享受生活。而中國人對移動終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生活變化則顯現出較湧動的隨從性和對生活變革的被動適應。

註:完整報告,請您加我們的微信後,發微信給我們並留下你的Email,我們會發到您的郵箱,感謝關注。

掃描微信二維碼,數據隨身查,添加微信公共帳號: i199it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信息化——關於「網際網路+」的研究報告(上篇)
    他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年中,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這是推動網際網路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築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的重要舉措。
  • 中美消費信貸對比:為什麼有頭有臉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都沒有放貸?
    中國當下消費金融從短短十年間的繁榮到2018年的管制,我們的消費金融水平相當於美國1980年的消費金融科技和徵信水平。中美消費信貸科技有20年之差! 不過,中國最彪悍的是,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逾越過傳統信用卡發展增速的天花板,直接再爆增長——2011-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規模高速增長,促進消費金融快速發展。
  • RedGiant:2011年5月美國移動網際網路研究報告
    2011年5月19日消息,諮詢機構RedGiant於2011年5月發布了最新美國移動網際網路研究報告,在現有分析數據、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分7大部分闡釋了美國移動網際網路現狀。報告顯示,109億移動應用被下載,大部分下載後僅使用過一次,25%應用下載後從未使用。
  •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網際網路行為...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篇(3)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網際網路應用狀況篇(4)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網際網路行為篇(5)
  • 速途研究院:網際網路寵物市場研究報告
    速途研究院:網際網路寵物市場研究報告   在線寵物APP評分普遍不高(速途研究院製圖)  從APP評分的角度來看,下載量排名第二的樂寵似乎在用戶體驗上存在問題,評分排行居於最後一位,為4.3分;除了有寵以9.9分位於評分排行第一名以外,其他APP的評分均不足9分。網際網路寵物APP評分整體處於較低的水平,網際網路寵物行業應提高對移動端用戶體驗的重視程度。
  • APUS發布《印度網際網路金融報告》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的領航者,印度一直以來都是APUS的重要市場之一。本報告根據調研結果從宏觀市場、政策與法規、互金市場等多方面對印度網際網路金融市場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希望為正在這片蓬勃發展的新藍海中的投資創業者們提供一些幫助。
  • 移動網際網路 別「拋棄了」PC端的用戶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企鵝」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騰訊旗下的微信裹挾6億的裝機量(註:11月8日騰訊和噹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的時候,當當網表示微信有超過6億的裝機量,移動端具有明顯優勢,能為當當網提供優質的消費類用戶),依然橫掃整個移動社交市場。
  • 「網際網路+」生活服務領域研究報告(附原文下載)-億歐
    報告要點:不只是旅遊,是全方位的生活服務。中產階級消費興起疊加移動網際網路加速滲透,旅遊行業在供需兩端變革的共振效應下表現出巨大的增長彈性。但這只是冰山一隅,移動網際網路所改變的,是涵蓋吃住行遊的全方位生活服務。
  • 非洲、拉美或古巴:哪裡是中美網際網路巨頭的未來戰場?-虎嗅網
    在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能通過手機管理其資金、打車,甚至投資貨幣市場基金。而在美國,此類活動遠未像中國這樣普及。」《經濟學人》雜誌撰文稱,作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具標誌意義的超級應用,微信的成功得益於獨特的創新理念和以用戶為本的發展模式。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寵兒:水獺「微微椅」
    [泛藍集團創始人郭金霖的移動網際網路「跨界思維」]  傳統的工業思維是我們今天應該製造什麼,怎麼把成本降低,怎麼做渠道,然後獲得最高的利潤。未來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怎麼讓用戶滿意,讓用戶更便捷,讓用戶有很好的體驗是基本要求。
  • QuestMobile2019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營銷半年報告:廣告收入增速腰斬...
    上一期智能終端報告看得怎麼樣?後臺很多童鞋在留言中認為:憑什麼說蘋果派第一?華為不是早就超過蘋果了嗎?……這話再往下說,Mr.QM感覺就像是被翠花他爹堵在村口揮著拳頭:說,你到底有沒有打我兒子翠皮(⊙o⊙)…面對這種局面,解釋是蒼白無力的,所謂全球出貨量、中國出貨量、中國活躍用戶量、全球活躍用戶量……在移動網際網路都寒冬了的今天,這些概念還很難理解嗎?
  • Kika:全球用戶Emoji使用行為大數據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輸入法公司Kika近日聯手北京大學黃罡教授、劉譞哲副教授團隊以及密西根大學梅俏竹副教授團隊發布大數據報告《Emoji,新世界語的崛起——Kika輸入法全球用戶Emoji使用行為大數據報告》,對不同國家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Emoji 使用行為進行研究。
  • 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網上消費有哪些新風向
    李旭春攝(人民圖片)江蘇省南通市首家網際網路醫院、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主任醫師茅力平(右一)為患者進行視頻問診、看片。許叢軍攝(人民視覺)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2021年,有哪些消費新風向值得我們關注?
  • 極光大數據: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極光大數據(NASDAQ:JG)發布《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結合電商大數據以及電商用戶調研數據,從行業運營情況、用戶評價、用戶粘性、用戶價值、雙十一情況、用戶畫像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電商行業的情況。
  • 從快手說起,移動網際網路的長尾化來臨
    上次筆者分析了「為什麼美國沒有出陌陌和快手」,從兩地文化差異的角度去思考中國網際網路應用的一些獨特性,今天我們繼續深度討論快手的價值。網際網路解決的是共性需求幾年前我和好友王晨研究微博的時候,就給了不少朋友推薦。那時候許多人對於微博嗤之以鼻,一上來就說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用微博了,這個應用沒啥價值了。
  • 蝸牛移動:做活虛擬運營商 網際網路思維是關鍵
    這家根植於網際網路行業14年的企業,特立獨行地推出了主打免費模式的虛擬運營品牌「免品牌」,率先將免費、自由的網際網路精神,引入了通信領域。蝸牛在此前運營遊戲的過程中,就對採用網際網路思維的免費模式頗有心得,跨界通信領域後,他們主打「免品牌」,目標也是為了更貼近用戶心聲,更快捷、更低費用甚至免費為通信和遊戲用戶提供各類服務,以滿足用戶越來越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 2016年美甲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報告
    本報告中涉及到的數據,除了來自美甲幫自身的數據之外,還引用了相關權威的公開數據,公開數據的所有權為原著者所有。特別鳴謝《美業觀察》協助提供了相關數據信息。相關市場預測主要為採用行業訪談、市場調查、二手數據和及其他研究方法分析獲得,其數據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
  • 《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的現實與未來》報告發布
    截止到2020年7月,全國已有375家公立醫院取得網際網路醫院的牌照,而有更多的公立醫院也步入到籌建網際網路醫院的大軍中。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將是怎樣的?報告指出,網際網路「首診」會在一定的疾病領域和場景下逐步開放;實體醫院主導的網際網路醫療將快速壯大,第三方平臺與之合作共贏將成為常態;商業保險或將成為撬動網際網路醫療供需總量的新力量;藥品和醫療器械相關廠商也將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生力軍等。
  • 百度CFO李昕晢:中美兩國網際網路投資合作前景廣闊
    12月17日,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投資圓桌會議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百度CFO李昕晢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李昕晢指出,「中美兩國網際網路領域的投資合作前景依然非常廣闊」。在她看來,中美雙方有能力、有空間共同推動全球網際網路市場的繁榮。中美網際網路投資合作的歷史,雖然只有不到20年,但卻湧現出了一大批稱得上教科書式的案例。
  • 中國Z世代群體資訊消費習慣研究丨【芒種·報告】
    關注「騰訊媒體研究院」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發布《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Z世代人群獲取新聞資訊習慣研究報告》,聚焦Z世代人群,全面梳理分析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新聞資訊行業的發展趨勢、Z世代人群獲取新聞資訊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