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出兵敘利亞中國最應做什麼:遇絕佳機會

2020-12-05 騰訊網

資料圖:在敘利亞執行轟炸任務的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

原標題:歐亞大陸三大危機與一帶一路

歐亞大陸今年被三大危機困擾。這三大危機是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危機,和歐洲的難民危機。這三大危機本來各自在不同的地區對不同的國家造成不同的困擾,現在卻由於普京出手幹預敘利亞而成為相互關聯,共同改變地區秩序的重要的因果機制。中國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戰略機遇發揮領導力,推動建立中俄歐聯合應對三大危機的政治協調機制:其中俄國發揮更多的安全保障作用,歐盟發揮更多的政治協調作用,中國發揮更多的經濟支持作用。通過這一機制,歐亞大陸的整合和治理將出現全新的局面。中國在幫助中東地區建立新的秩序,實現和平,幫助烏克蘭與俄國實現穩定的政治解決,從而間接地幫助歐洲有效地應對難民危機的過程中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使這個中國倡議的項目與各國切實的利益緊密地聯繫起來。

普京為什麼突然出手幹涉敘利亞?俄國幹涉敘利亞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有什麼影響?中國在當下應該做些什麼?

普京出手幹涉敘利亞的首要原因是幫助轉移烏克蘭危機的國際視線。在此之前,西方國家天天盯著烏克蘭危機。你俄國侵略烏克蘭,我們要經濟制裁你。俄國經濟在西方經濟制裁的打擊下陷入蕭條。這次普京在敘利亞這麼一打,一下子把國際視線從烏克蘭轉移到中東,烏克蘭危機在國際輿論中的地位頓時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然而,轉移烏克蘭危機的國際視線對普京而言還是較小的一個目標。他更大的目標是通過幹預敘利亞,佔據在中東問題上的主動談判地位,迫使歐洲取消因烏克蘭危機對俄國實行的經濟制裁。

要想理解普京戰略思維中的這一點,最關鍵的是要看到俄國幹涉敘利亞正逢歐洲遭遇前所未有的難民危機這一大背景。難民危機是歐洲目前面臨的極為深刻的挑戰。這個挑戰可以說是在戰後史無前例。為什麼這樣說?歐洲在全世界是以標榜人權為榮的地區, 每個國家都高喊人權的口號。這次這麼多的難民湧向歐洲,全世界都看著歐洲給予難民以人道的接待,否則歐洲人天天掛在嘴裡的人權就變成了一個虛偽的口號。然而,要接待如此大量的難民對歐洲的政治經濟制度將形成極為深刻的挑戰。

為什麼這樣講?歐洲國家,尤其是西歐各國,通常都是福利國家。接納這些多的難民必然要求向他們提供社會保障。這在各國都將是相當大的一筆開銷。 德國由於缺勞動力,所以默克爾願意接受。但是別的國家,特別是中東歐國家堅決國家不幹。目前的經濟停滯使得接待難民成為格外困難的任務。因此難民危機對歐洲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挑戰。

與此同時,難民危機對歐洲政治制度的挑戰將要更為深刻。過去的30-40年間有一個全球性的大趨勢叫去世俗化。什麼叫去世俗化?歐洲代表的所謂的現代民族國家成立之後,一個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叫政教分離,即宗教與現代的政治體分離,變成一個私領域的事。但是最近歐洲的伊斯蘭人口在德國和法國都已經達到470萬,在法國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已經佔整個人口的7.5%。由於穆斯林人口在歐洲國家面臨的歧視以及文化上融入的艱難產生的社會衝突使歐洲人對此有很強烈的擔心。許多歐洲國家白人家庭的生育率都很低,而伊斯蘭家庭的出生率都很高。在一個民主政體裡選舉靠投票,很多歐洲人擔心如此下去歐洲國家不僅要在文化上要被伊斯蘭化,更重要的是穆斯林靠眾多的人口最後就會通過民主選舉取得政權。這個題目在英文文獻裡已經有很多討論。因此,歐洲的難民危機不僅僅從經濟上挑戰歐洲,更是從政治上威脅現有的權利格局。

更令歐洲人擔心的是難民危機發展下去可能會產生兩個結果。第一,歐洲各國的極右政黨將獲得更多的支持。在過去的三年裡歐洲的極右政黨已經紛紛在選舉中攻城掠地,在議會中獲得更多的席位。長期下去,他們如果變成多數黨,將對歐洲政治和歐盟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第二,極右派的一個主要政治口號就是反移民,而移民是全球化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因此極右政黨如果當道,全球化的趨勢很有可能逆轉。歐盟目前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勞動力在歐盟境內的自由流動。而如果難民危機不斷擴大,勢必引起歐洲內部的強烈反彈,最終可能會導致歐盟的解體,或者徹底改變目前的移民政策。在歷史上,上一次全球化的逆轉已經發生過一次,這個逆轉與移民問題是緊密相連的。

如果我們從這樣一個深刻的背景來看普京幹預敘利亞,這裡的意義就絕不是把國際視點從烏克蘭轉移到這個敘利亞這樣簡單了,而是普京在替歐洲出頭從根源上解決難民危機,而且在幫助歐洲制止極右勢力的發展,儘管這些極右勢力通常都十分欣賞普京。普京為歐洲作出這麼大貢獻,歐洲作為政治回報勢必要考慮取消對俄國的經濟制裁。

理解普京出手敘利亞的第三個視角是伊朗核協議籤訂以後的中東局面。 五常加一與伊朗的核協議生效後,各方勢力紛紛搶灘伊朗。俄羅斯自然不能落後。然而,普京這次的作為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威脅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在過去的35年裡,由於伊朗革命,美國一直支持的是遜尼派佔主導的國家沙特和其它海灣國家。這次普京卻在中東建立了一個什葉派的反恐聯盟。今年上半年,俄國曾經遊說沙特進行石油減產,沙特不理會俄國的主張。這次俄國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通過什葉派的聯盟,普京不僅獲得通往波斯灣的入海口,更直接形成對美國支持的遜尼派國家的挑戰。

俄國幹預中東對一帶一路有什麼影響?中國在目前形勢下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以上的國際局勢發展為中國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歐洲國家必然會開始反思過去的中東政策,非洲政策,以及烏克蘭政策,因為難民危機與這些政策有直接的關係。

默克爾和奧朗德近期內都要訪華。中國應該利用由於普京幹預敘利亞而帶來的歐洲難民危機、敘利亞危機和烏克蘭危機對中東和歐洲地緣政治局面的深刻影響來乘機推動建立涵蓋歐亞大陸,特別是中國主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同盟和歐盟主導的容克計劃之間的對接,爭取建立一個正式的三方的政治經濟協調機制。

目前做到這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難民危機剛剛爆發,歐盟就已經通過四方首腦會談(德,法,俄,烏)宣布將克裡米亞排除在烏克蘭危機之外的方式間接地承認俄國對克裡米亞的主權。 這證明它對自身的烏克蘭政策開始反省。同樣的道理,由於難民危機,它也會對自己的中東政策,非洲政策也會開始反思。這對中國推動歐洲在一帶一路方面有更大作為而言是一個絕好的時機。

俄羅斯雖然在戰略上由於幹預敘利亞佔據了一定程度的主動,但是在如何說服歐盟取消經濟制裁方面仍然面臨著較大的障礙。中國可以做的是替俄羅斯出頭說服歐盟,但是條件是俄國-中國之間的高鐵必須採用國際軌寬,而不是俄國的寬軌。在這個時點上,尤其是當中國出頭替俄國遊說的條件下,俄國作出這個讓步有很大的國際政治意義:它將向歐盟發出俄國願意參與歐亞大陸整合,維持和平的大趨勢,並不是要軍事入侵歐洲。同時中國可以建議修一條經俄國,烏克蘭,匈牙利,奧地利,最終到達義大利的鐵路。這樣也會通過把俄國和烏克蘭的經濟利益連在一起而提供政治和解的機會。同時,由於俄國政府的財政受經濟危機和制裁影響不再有足夠的財力為北京-莫斯科高鐵部分融資,中國也不應該承擔太大的風險,中國應該把德國和法國拉進來,不僅使他們有參與利益分配的感覺,而且也減少中國的風險。

中國這次要利用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英國在歐洲造成的巨大影響迅速擴大戰果,力爭在默克爾和奧朗德訪華時推動下一個更大的歐亞大陸整合計劃。只要中俄歐協調機制宣布成立,TPP的負面影響將會煙消雲散。這將對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和印度形成巨大的政治壓力。他們再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跟著起鬨就會更顯得不視天下大勢,十分愚蠢。

這次默克爾訪華的時機與以往相比有一個極大的不同,即德國由於難民危機,大眾汽車醜聞,以及德意志銀行的危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德國面臨的危機是十分深刻的。因此,中國一定要利用這一點在談判中要價高一些。一旦與默克爾的會談就建立中俄歐協調機製取得一定的意向性共識,中國需要馬上派特使去俄國通報和協調。俄方一旦有積極的反饋,中國就可以趁熱打鐵在奧朗德訪華時爭取有突破,或者約定一個儘可能早的時間把各方聚集在一起。

中國向歐盟要什麼:1. 取消對俄國的經濟制裁;2. 同意建立中俄歐三方協調機制。

中國向俄國要什麼:1. 莫斯科-北京高鐵與國際標準同軌;2. 中國經哈薩克斯坦,俄國,烏克蘭通往歐洲的鐵路。

中國向歐盟讓什麼:1. 允許德國和法國投資和參與中國連接俄國的鐵路項目,建立利益共同體;2. 在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危機的後續解決方面提供經濟支持。

相關焦點

  • 中國決定出兵敘利亞:美國首鼠兩端左右都挨耳光!
    轉載自:全球博弈   中國出兵敘利亞宣布幫助敘利亞培訓軍事力量,中國插手是派陸軍,中國的強項,美國的短板。美國軍費和兵力都不夠,所以歐巴馬氣急敗壞。
  • 外媒聲稱「中國計劃出兵敘利亞」?中方聲明來了
    近日有多家國外媒體稱,中國即將出兵敘利亞。並信誓旦旦拿出了中國駐敘利亞大使在敘利亞《國土報》發表的文章,文章中稱「中國可能以某種形式參與敘利亞方面的行動"。此舉被解讀為中國將直接出兵幫助敘政府軍。因此引起了廣泛熱議。
  • 俄羅斯國防部長:普京訪問敘利亞的過程可以拍成一部驚悚片
    普京訪問敘利亞的過程可以拍成一部驚悚片。1月7日,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如此說道。紹伊古認為,2020年1月普京大馬士革之行的籌備過程是一部很好的教學參考書,但也是恐怖程度甚於好萊塢大片的一部驚悚電影。
  • 2018十大涉軍謠言,最別有用心的曲解:中國出兵敘利亞?
    1.最別有用心的曲解:「中國出兵敘利亞」?事件:「震驚!中國出兵敘利亞!東風猛士開赴戈蘭高地!」「敘利亞給予中國5000人出兵名額」「原隸屬蘭州軍區『暗夜之虎』特種部隊抵達敘利亞拉塔基亞港口,抵達敘利亞的還包括原瀋陽軍區特種部隊『西伯利亞虎』」「敘利亞《祖國報》發表報導稱,根據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齊前進表態,中國軍隊擬以某種形式參與敘政府軍對伊德利卜戰役」……自2011年3月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類似的「震驚」消息在一些涉軍新媒體上翻新出現,每每引起驚呼一片。
  • 為什麼美國敢出兵敘利亞,但中國內戰卻不插手幫國民黨呢?
    前些日子,一張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巴沙爾·賈法裡的落寞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英美等國為了維護快倒下的敘利亞反對派,不惜公然出兵幹涉,儘管巴沙爾·賈法裡在安理會上有理有據的反駁了英美等國的侵略行徑,但因為國家的弱小,依舊無法改變國家的命運,這不禁讓曾經有著同樣遭遇的國人們為之心酸。
  • 卡達要求阿拉伯聯盟國家向敘利亞出兵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觀察團在敘利亞的行動還沒有結束,公開要求軍事介入敘利亞的提議已經出爐。  阿盟秘書長阿拉比15日表示,阿盟將於本周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可能討論卡達日前提出的向敘利亞派遣阿盟部隊的提議。這也是阿盟首次暗示可能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預。
  • 在美土法等國家幹涉下,敘利亞的最壞結果是將被肢解成幾個國家?
    敘利亞戰爭打了七年半,遠沒有結束的跡象,但敘利亞的結局已經基本固定了,就是被美國、土耳其等西方國家肢解成好幾個塊,最好的結果是收復伊德利卜省,最壞的結局是不僅無法解放伊德利卜省,而且美國土耳其等域外國家還將繼續利用盤踞伊德利卜省的七八萬恐怖分子極端武裝分子搞反攻,把敘利亞內戰無限期拖延下去
  • 土耳其揚言出兵敘利亞北部 歐洲憂IS死灰復燃(圖)
    原標題:土耳其揚言出兵敘北部 歐洲憂「伊斯蘭國」死灰復燃中新網10月8日電據「中央社」報導,在土耳其宣布隨時將對敘北部發起軍事行動的計劃後,歐洲多國7日出面警告稱,土耳其若因美國決定撤軍而出兵,將壯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士氣,或引發新的難民危機。資料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 伊朗順利出兵敘利亞,是怎麼做到的?為何美國和歐洲國家沒有阻止
    ,美國及歐洲國家對於伊朗出兵敘利亞是一直都不同意的,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攔截過。 其實,這主要是伊朗人家出兵有方,美國與歐洲國家想要對其進行幹涉,可能苦於找不到理由吧?我們先看人家伊朗是如何向敘利亞發兵的。
  • 敘利亞難民成美國手裡的人質?敘總統痛批西方虛偽,普京直接力挺
    根據敘利亞方面報導稱,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發表了最新演說:敘利亞總統回顧說,許多世紀以來,敘利亞沒有大規模難民現象。他說:「敘利亞的難民問題是人為的,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權繼續為敘利亞難民現象的出現和返回問題製造障礙。」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保證說:「今天我們有數百萬難民想要返回。」
  • 普京與沙特國王舉行會談:有必要保持敘利亞領土完整
    新華社莫斯科10月5日電(記者張繼業)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與到訪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雙方就能源經貿合作以及中東問題進行交流,兩國籤署14份合作文件。據克裡姆林宮網站和今日俄羅斯通訊社消息,普京與薩勒曼當天分別舉行單獨會談和高級代表團擴大會議。
  • 外媒: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會面是普京的外交勝利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亞歷山大·包諾夫寫道:「普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教皇和大牧首會面。政治上的西方對俄羅斯及普京本人公開表現出敵意,因此要表明傳統和宗教上的西方並不對此懷有敵意就更重要了。」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這兩個具體問題而言,展示這種非敵意態度尤為重要。考慮到教皇是主張和平的,俄羅斯在烏敘兩國開展的猛烈軍事行動似乎很難讓人接受。
  • 川普你快上臺,普京已等得急不可待
    美國中情局的報告就說:為確保川普上臺,俄羅斯插手了美國大選,不老實的普京,就是最大的黑手。這還了得。普京,你吞併了克裡米亞,你出兵了敘利亞,你現在還插手我們的阿美麗亞。歐巴馬要發飆了。當彭博社就黑客事件採訪普京時,這個老克格勃打起了哈哈。他是這樣說的:「聽我說,是誰攻擊了這些數據真的重要嗎?重要的是呈現給公眾的內容。」「找出到底是誰做的是次要的,不要用這些次要的問題分散公眾對問題本質的關注。但我想再說一次,我對此一無所知,並且俄羅斯在國家層面上從未做過這種事。」
  • 敘利亞後院起火,美國雀佔鳩巢是打擊普京還是IS?
    12月18日報導,有報導稱,美國正在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重建一座廢棄的空軍基地,以供戰機降落進行補給。據黎巴嫩媒體稱,該機場位於敘利亞東北部,位於庫德人民保護部隊控制區內,敘利亞政府並未允許美國在此地建立基地或進行空襲。
  • 西方大國為何在敘利亞拉偏架?
    在此情況下,武裝幹預敘利亞之聲一浪高過一浪。美國媒體甚至稱,美國「直接介入」敘利亞的時間在今年8月的某個時刻出現。西方媒體報導果真如其一再宣揚的那樣客觀公正?西方政要為何忽視基本事實,一定要致巴沙爾政權於死地?美歐在包括敘利亞在內的中東地區忙活來、忙活去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 土耳其趁亂宣布出兵,大批精銳即將出國參戰
    亞美尼亞國防部公開照片顯示土耳其-亞塞拜然軍隊的一個陣地中,出現了大量的土耳其「灰狼」右翼武裝分子,這些人不同於敘利亞武裝分子和敘利亞僱傭兵,這些人是純正的土耳其國籍的人:土耳其派出了至少2000名「灰狼」右翼武裝分子。俄羅斯方面估計,這些土耳其武裝分子目標就是卡拉巴赫,正前往北部山區參戰,因為亞塞拜然5萬大軍在卡拉巴赫山區內陷入到鏖戰之中。
  • 英媒:西方領導人「譁眾取寵」比普京損失更大
    此次不管相關國家拿出什麼不來索契的理由,這種抵制都並非針對當下的具體矛盾,而是對俄羅斯與這些國家20年來在諸多細節上對抗積累的整體不協調的回應。英國《一周》雜誌19日題為「索契冬奧會問題如山」的文章稱,普京決心要讓索契冬奧會成功。他為此投入了大筆資金,希望冬奧會能重振俄羅斯在世界上疲憊的後蘇聯形象。影片《索契:普京的運動會》導演亞歷山大·肯特雷夫表示:「每個領導人都有一個大項目。
  • 普京最近用了這樣一個詞,意味深長
    普京現在的第一次,就來到了中國。當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出訪,去的也是俄羅斯。可以說,在最近這幾年,所有大國領導人中,感覺最投緣、見面最熱烈、關係最默契的,也就是中俄領導人。按照網絡上的一種說法,就是把沒有防備的身後完全交付對方,當自己揮刀斬起一片血雨的時候,不會擔心有敵人從後面襲來,因為身後有最信任的人在幫自己抵擋。通常有這種動作的兩個人都有著非比尋常的關係。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在伊朗、在敘利亞、在半島等很多問題上,中俄都持幾乎完全一致的立場,有的時候,甚至雙雙在安理會投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