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會面是普京的外交勝利

2021-01-10 觀察者網

2月12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在古巴首都哈瓦納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首度會晤。針對這一歷史時刻,部分外媒分析認為,該事件的意義不僅在於宗教層面,更是在當前俄羅斯可能遭遇地緣政治危機的背景下,普京的一次外交勝利。

彭博社2月13日發布題為「教皇方濟各為普京送上外交勝利」的報導。報導稱,俄羅斯國有媒體把天主教教皇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之間的首次會面作為歷史性事件進行了報導。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甚至進行了極其詳盡的實時滾動報導。這次會面的價值並不在於任何教會方面的突破:教皇很可能不經意間在克裡姆林宮的宣傳計謀中扮演了角色。

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在古巴實現歷史會晤

俄羅斯總統普京比自沙皇以來的任何一位俄羅斯統治者都更接近於讓東正教成為國教。他希望看到這次會面發生。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亞歷山大·包諾夫寫道:「普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教皇和大牧首會面。政治上的西方對俄羅斯及普京本人公開表現出敵意,因此要表明傳統和宗教上的西方並不對此懷有敵意就更重要了。」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這兩個具體問題而言,展示這種非敵意態度尤為重要。考慮到教皇是主張和平的,俄羅斯在烏敘兩國開展的猛烈軍事行動似乎很難讓人接受。但令人吃驚的是,在哈瓦那會面後籤署的聯合宣言中,教皇似乎對俄羅斯大牧首的觀點表示了贊同。

通過籤署該宣言,教皇在根本上承認了俄羅斯東正教會是一個獨立機構,而不是普京政府的分支,也不是普京說他正在俄羅斯加強的「保守」政體的支柱。這對普京而言是一場外交勝利,他應該感謝大牧首。


普京曾在基裡爾69歲生日上感謝其為俄羅斯做的一切

「日本經濟新聞」2月14日報導題為「基督教向著和解方向邁進」。報導稱,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2月12日舉行了歷史性會談。一方面是意圖通過與其他宗教和教派的和解來加強影響力,一方面是試圖鞏固自己在東正教中盟主地位的俄羅斯東正教會。雙方以保護基督教徒免受極端組織迫害的「大義」演出了閃電式和解的一幕,其背後也不乏與烏克蘭局勢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千絲萬縷的聯繫。

「真是不容易啊!」方濟各教皇在會談一開頭與基裡爾擁抱時這樣說。大牧首似乎也是期盼已久,回應說「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容易多了」。1054年,主張羅馬教皇為最高領導者的西方與主張各自教會地位平等的東羅馬帝國出現對立,導致基督教的分裂。二戰後,作為東正教代表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似乎沒有與教皇舉行會談,而佔有東正教世界三分之二信眾的俄羅斯東正教也一直迴避與梵蒂岡的高層對話。上世紀60年代初,梵蒂岡開始執行與其他宗教或教派對話的方針,特別是有著「空中飛人」之稱的約翰-保羅二世積極推進和平外交。其繼任者本篤十六世也繼承了這一路線,現任的方濟各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另一方面,在因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與歐美對立的背景下,俄羅斯有意通過在基督教世界內部謀求「聯合」,將受東正教會影響力較強的烏克蘭攏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這與有意緩和同歐美對立的普京政權的戰略一脈相承。同時,這也是凸顯俄羅斯在基督教世界存在感的好機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勢力的擴張正在加劇基督教世界的擔憂。

俄羅斯已經意識到作為斯拉夫正教文化發祥地的烏克蘭在宗教領域的影響。以武力合併烏克蘭領土克裡米亞以及介入烏東部地區武裝衝突正在加速烏克蘭東正教會遠離俄羅斯。同時,顯示自身作為東正教世界領袖的身份,也是為遏制烏克蘭與俄羅斯在精神層面產生分裂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為防止歐美價值觀向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內部的滲透,普京總統一直力推東正教會取代前蘇聯時代的意識形態作為本地區的精神支柱。總統本人也身體力行,每年都會前往教會參加復活節活動,政府官員也一起出席。基裡爾大牧首曾經批評烏克蘭的親歐美政府,表態支持俄羅斯對敘利亞的空襲,有觀點甚至指其為「普京政府的一個機構」。

另有港媒分析稱,普京擅於利用宗教牌為其外交手段,他曾成功令分裂80年的俄羅斯本土東正教教會及海外東正教教會重新統一,擴張俄羅斯的影響力。自基裡爾2009年接任宗主教,教會與聯邦政府關係密切,影響力越來越大。俄政府提供資金進行愛國主義神學研究,並於2013年立法禁止侮辱宗教信仰。隨著東正教勢力日增,與教會關係密切的哥薩克民兵組織也逐漸復興。基裡爾則公開支持俄軍「保護敍利亞人」的軍事行動,甚至形容普京領導為「上帝神跡」。因此,兩名教會領袖本次歷史會面後的聯合聲明,為普京以保護基督徒及打擊恐怖主義為名出兵敍利亞,確立其基督教文明保護者的角色提供了道義支持。

相關焦點

  • 外媒: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據中時電子報援引英國BBC的報導,面對「伊斯蘭國」在中東的崛起,並且對「異教徒」進行大規模屠殺,會談將以基督徒在現代世界遭到迫害的議題為主。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實現千年擁抱 或帶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顏歡 徐珍珍 柳玉鵬】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後,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千年來的首次會晤。路透社分析認為,兩人在俄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冷淡之時進行歷史性會晤,或許帶有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 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再聚首」有苦衷
    ,雙方領袖第一次聚首,中文傳媒也依樣照抄。此事雖然不了了之,但說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才是名義上的東正教最高領袖。當然,由於奧斯曼帝國和後繼土耳其對境內東正教徒的迫害屠殺再加「民族清洗」,今天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手下既無太多徒眾,還不斷受到壓制騷擾,「首席主教」是有名無實。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千年來首次會晤 籤署共同宣言(圖)
    基利爾一世(左)與方濟各(右)會晤現場(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2日報導,梵諦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Francis)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Kirill)已於當地時間2月12日在古巴正式會面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圖)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相關報導  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  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
  • 天主教與東正教教宗耶路撒冷聚首 一抱抿恩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5月26日報導,天主教教宗弗朗西斯一世和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一世當日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一同進行禱告。此舉或意在彌合兩教派數百年來的裂痕。弗朗西斯和巴塞洛繆在聖墓教堂外的庭院內互相擁抱,隨後進入教堂共同禱告。該教堂被兩教認為是耶穌受迫害、埋葬和重生的地方。
  • 當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跨越千年會晤時,普京笑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長期為克格勃工作的經歷,教會了他如何利用他人。」《紐約時報》駐莫斯科分社前社長Steven Lee Myers最近出版普京的傳記《新沙皇》(The New Tsar),描述了普京被派往東德工作期間,如何利用對手弱點來推進「蘇聯的事業」。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2、俄羅斯大戰奧斯曼自從奧斯曼帝國滅了拜佔庭帝國之後,俄羅斯便自認「第三羅馬」、東正教的領袖和正統所在。同時俄羅斯認為將巴爾幹半島信奉東正教的教徒們從奧斯曼帝國的鐵蹄下解救出來,是自己天生的神聖使命。所以,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矛盾,無論從地緣來說,還是從宗教來看都是不可調和的,兩國的戰爭從公元1676年便已開始。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大牧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相關報導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這兩間教會於1054年分裂,並因教皇正統之爭等一系列問題而相互疏遠。
  • 「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到底是什麼關係?
    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在天主教與東正教各成體系、分別發展的過程中,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被推翻,教會隨之進入漫長的中世紀基督教發展階段。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答案來了!
    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 不過如今卻呈對立狀態,無法調和。那麼,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羅馬皇帝成為教會的最高領袖。不過,在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隨著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一分為二,以羅馬為根據地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總部的東方教會。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基督教為什麼會在11世紀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呢?
  • 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伊斯蘭壓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打,曾經給了基督徒們無數個慘痛的歷史回憶。但是就在200年前,天主教(西歐)和東正教(沙俄)聯手,憑藉科技優勢,把伊斯蘭徹底打垮,並且肢解了伊斯蘭。再回過頭來看俄羅斯,它繼承了原來的東正教文明,並以東正教的領袖自居,雖然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徒,也沒像和穆斯林那樣的深刻的矛盾。但是自從1054年天主教和東正教大決裂之後,雙方也是摩擦不斷,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對方,也沒拿對方當自己人看待。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烏克蘭一直心向西方,但是身處東正教的文明圈,從來也沒被西方信任過,一旦出現狀況,立刻被西方拋棄。
  • 歷史上唯一一次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短暫合併
    關鍵是剛剛被他滅掉的十字軍所建立的拉丁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西方天主教勢力依然對拜佔庭領土有所覬覦。於是米海爾八世開始耍出一系列外交手段,來化解西方對拜佔庭的威脅。他知道天主教世界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為了打擊拉丁人,他主動選擇東西兩大基督教的合併。他所主導下的這種所謂合併,其實就是"抹除"自己所在的東正教,承認天主教的教皇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權威。
  •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是什麼關係
    基督教是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內的宗教慨念。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傳說的耶穌創立於公元1世紀。1054年後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派。16世紀時,宗教改革,天主教內部再度分裂,出現了許多脫離舊天主教的不同的新派系,主要的有路德教、加爾文教和英國國教。這些新派系被統稱為新教。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宗教歷史的冷知識——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千年恩怨」。大家可能都知道基督教在歷史上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新教誕生前,基督教一直都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共分天下」的局面。那二者之間都有哪些恩怨呢?
  • 東正教薰染出的俄羅斯
    今天的俄羅斯,又徹底回歸到一個東正教國家,國民中十之七八,都信仰東正教,蘇聯時期的意識形態全被摒棄掉了。元首普京也是個虔誠的東正教徒,他還曾說:「沒有東正教,就沒有俄羅斯」。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東西教會大分裂——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將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實行東西分治,從此基督教也就分為東西兩個教會。東正教教堂公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權利主要屬於教宗與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皇帝。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基督內部教派你分得清楚麼?
    目前基督教內部主要有三大支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天主教源於羅馬公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學、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綱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說起「天主」這詞的來源,明朝萬曆年間,禮部尚書徐光啟與利瑪竇等耶穌傳教士討論,取自中國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