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實現千年擁抱 或帶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顏歡 徐珍珍 柳玉鵬】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後,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千年來的首次會晤。路透社分析認為,兩人在俄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冷淡之時進行歷史性會晤,或許帶有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報導,基裡爾當天抵達古巴開始對拉美三國(古巴、巴西、巴拉圭)進行訪問,方濟各則在去往墨西哥途中在哈瓦那稍作停留,兩人趁此機會在機場舉行了千年一回的2小時會晤。方濟各和基裡爾一見面便擁抱和親吻了對方。俄新網稱,基裡爾在會面時表示:「我們的會面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進行。」方濟各則說:「我們是兄弟,有著相同的信念。」

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稱,基裡爾和方濟各會面後發表聯合宣言說,此次會面是近千年來兩教大主教的首次會面,具有歷史性意義,必將在梵蒂岡和俄羅斯歷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宣言稱,在中東和北非的許多國家,基督徒正慘遭迫害,呼籲全世界共同保護基督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宣言還對敘利亞和伊拉克衝突導致的難民危機表示關注,敦促國際社會尋求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同時致力於通過對話實現和平。

俄總理梅德韋傑夫13日以方濟各和基裡爾的千年會晤為例敦促東西方進行更好的對話。他說,基督教兩大派別已有數個世紀沒進行對話,方濟各和基裡爾的會晤是溝通和交流的「光輝榜樣」。

美聯社回溯歷史時提到,1054年東西羅馬的分裂導致了基督教「大分裂」,此後,天主教和東正教這兩個分支因教皇正統之爭等問題漸行漸遠。俄羅斯《觀點報》13日稱,1964年時任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曾在耶路撒冷一同禱告。俄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表示,基裡爾和方濟各的會晤正是在那次見面的成果上結出的果實。

CNN稱,自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梵蒂岡方面一直努力促成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的會面,但俄東正教宗教領袖指責天主教在俄及前蘇聯衛星國建造新教堂,蠶食其勢力範圍,雙方關係一直未有明顯改善。近年來,除了歷史上的分歧外,雙方另一爭論焦點集中在皈依天主教但遵循東正教儀式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的地位上。

美聯社分析認為,儘管雙方長期都存在著分歧和爭論,但近年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等在中東和北非等地對天主教和東正教基督徒的迫害,促使雙方擱置分歧、尋求合作。報導稱,教皇方濟各2013年上任後一直在謀求與俄東正教大牧首會面,表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會面」。2014年他更是告訴基裡爾,「只要給我打個電話,我就去」。

BBC分析稱,雙方選在古巴見面除了考慮到彼此的行程方便外,也是相互妥協的結果。由於長期沒有接觸,選擇在梵蒂岡或莫斯科會面對雙方來說都不可想像。古巴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但與俄羅斯關係親近,對雙方來說是一個折中之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稱,兩大宗教領袖舉行千年來首次會晤,並實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親吻禮。這次會面將有助於緩解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緊張關係。

英國《衛報》稱,這次會晤的時機正處於俄羅斯被西方孤立之時,兩人的會晤是否存在政治因素引起猜測。報導稱,俄羅斯或許希望藉此次會晤減少西方由於烏克蘭和敘利亞衝突對俄羅斯的孤立和制裁。但教會方面堅稱這次歷史性會晤主要是為了關注中東基督徒遭受的迫害,而與政治無關。對於兩名宗教領袖在古巴會面是否得到普京的肯定,基裡爾的發言人沃爾科夫稱,「保證這兩位宗教領導人的會面,與政治沒有關係」。

BBC評論稱,單就象徵意義來講,此次會晤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歷史性時刻,對教會外交來說也意義重大,但它並不會立竿見影地促使基督教的東西兩個分支和解。美聯社稱,雖然梵蒂岡方面希望此次會晤能改善天主教與俄東正教的關係,促進兩大派別的對話,但梵蒂岡負責與東正教關係的紅衣主教科赫稱,加強與莫斯科方面的相互理解對促進神學對話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但天主教與許多東正教分支仍無接觸,這次會面的意義不應被過分誇大。

相關焦點

  • 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千年等一回!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千年來首次會晤 籤署共同宣言(圖)
    這是自1054年天主教教會大分裂以來,兩大基督教領袖千年來的首度會晤。據悉,由於「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崛起,大肆屠殺許多所謂的「異教徒」,會面期間,兩位宗教領袖舉行了會談,主要探討基督徒在現代世界遭到迫害的問題,並已就此問題籤署共同宣言。「由於在宗教儀式等方面存在分歧,天主教與東正教分裂已千年有餘。而人類也因為這種不團結的現象,因為人類的弱點和罪惡而受苦受難。
  • 外媒: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 千年等一回!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據中時電子報援引英國BBC的報導,面對「伊斯蘭國」在中東的崛起,並且對「異教徒」進行大規模屠殺,會談將以基督徒在現代世界遭到迫害的議題為主。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再聚首」有苦衷
    羅馬天主教,圖片來源於網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國東正教「宗主教」(又譯大牧首)基裡爾一世2月12日在古巴會晤,並籤署聯合聲明,被歐美媒體渲染為1054年基督教東西教會大分裂近千年後此事雖然不了了之,但說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才是名義上的東正教最高領袖。當然,由於奧斯曼帝國和後繼土耳其對境內東正教徒的迫害屠殺再加「民族清洗」,今天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手下既無太多徒眾,還不斷受到壓制騷擾,「首席主教」是有名無實。
  • 外媒: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會面是普京的外交勝利
    2月12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在古巴首都哈瓦納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首度會晤。針對這一歷史時刻,部分外媒分析認為,該事件的意義不僅在於宗教層面,更是在當前俄羅斯可能遭遇地緣政治危機的背景下,普京的一次外交勝利。 彭博社2月13日發布題為「教皇方濟各為普京送上外交勝利」的報導。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答案來了!
    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 不過如今卻呈對立狀態,無法調和。那麼,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耶穌在宣道過程中招收12個使徒,以十字架上的犧牲,為世人贖罪。耶穌死後3天復活,復活後第40天升天,於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開啟了持續到今日的輝煌與發展。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羅馬皇帝成為教會的最高領袖。不過,在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隨著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一分為二,以羅馬為根據地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總部的東方教會。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宗教歷史的冷知識——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千年恩怨」。大家可能都知道基督教在歷史上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新教誕生前,基督教一直都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共分天下」的局面。那二者之間都有哪些恩怨呢?
  • 天主教與東正教教宗耶路撒冷聚首 一抱抿恩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5月26日報導,天主教教宗弗朗西斯一世和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一世當日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一同進行禱告。此舉或意在彌合兩教派數百年來的裂痕。弗朗西斯和巴塞洛繆在聖墓教堂外的庭院內互相擁抱,隨後進入教堂共同禱告。該教堂被兩教認為是耶穌受迫害、埋葬和重生的地方。
  • 「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繼承、改造猶太宗教和古希臘羅馬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形成較為完備的教義神學體系。 3世紀,逐漸發展出隱修制度,建立起各類修院。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圖)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相關報導  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  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
  • 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四個文明集團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原天主教文明。二、以俄羅斯為首的原東正教文明。三、以中華為首的原東亞文明。四、群龍無首伊斯蘭文明。這四大文明之間關係,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曾經在世界上競爭了上千年,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基督教為什麼會在11世紀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呢?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基督內部教派你分得清楚麼?
    東正教, 在公元1054年左右,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指責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以各種禮儀問題質問羅馬,羅馬教宗協調失敗後導致東西教會大分裂,東正教從原本的羅馬公教會中分裂出來,基督教正式分裂成如今的天主教和東正教。發展到現在,東正教主要分布在巴爾幹半島和東歐,以莫斯科為東正教會中心。
  • 東正教和天主教同為基督教,為何要分裂兩半?哪個才是正宗?
    說到基督教,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正是因為這三個基督流派鼎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地位,可是對與這三個宗教,中間有太多的區別,到底哪個才是基督正統呢?首先我們來看名聲最盛的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西傳後的統稱,也可以說是誕生最早的教派。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可是,當歐洲列強通過海外擴張、科學革命、政治革命、工業革命之後,基督教的勢力早已今非昔比,而當年咄咄逼人的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也變成了「西亞病夫」。如何像瓜分波蘭一樣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呢?這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國土遼闊,不是一個歐洲國家能輕易吞併的,但各國依然願意嘗試,第一個便是俄羅斯。
  • 歷史上唯一一次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短暫合併
    關鍵是剛剛被他滅掉的十字軍所建立的拉丁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西方天主教勢力依然對拜佔庭領土有所覬覦。於是米海爾八世開始耍出一系列外交手段,來化解西方對拜佔庭的威脅。他知道天主教世界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為了打擊拉丁人,他主動選擇東西兩大基督教的合併。他所主導下的這種所謂合併,其實就是"抹除"自己所在的東正教,承認天主教的教皇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權威。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公元33年,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被猶太祭司團向羅馬帝國政府誣告,最終在耶路撒冷城外被羅馬士兵釘死在十字架上。此後,猶太教與羅馬統治者繼續以威嚇、禁錮、鞭打、處死等手段阻止基督教徒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東西教會大分裂——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將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實行東西分治,從此基督教也就分為東西兩個教會。
  •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是什麼關係
    基督教是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內的宗教慨念。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傳說的耶穌創立於公元1世紀。1054年後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派。16世紀時,宗教改革,天主教內部再度分裂,出現了許多脫離舊天主教的不同的新派系,主要的有路德教、加爾文教和英國國教。這些新派系被統稱為新教。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大牧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相關報導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這兩間教會於1054年分裂,並因教皇正統之爭等一系列問題而相互疏遠。
  • 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
    寫在前面: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宗教,保守估計,全世界基督教徒的數量達到了25億。由於整個人類社會也只有75億人,所以基督徒數量佔人類總數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