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顏歡 徐珍珍 柳玉鵬】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後,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千年來的首次會晤。路透社分析認為,兩人在俄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冷淡之時進行歷史性會晤,或許帶有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報導,基裡爾當天抵達古巴開始對拉美三國(古巴、巴西、巴拉圭)進行訪問,方濟各則在去往墨西哥途中在哈瓦那稍作停留,兩人趁此機會在機場舉行了千年一回的2小時會晤。方濟各和基裡爾一見面便擁抱和親吻了對方。俄新網稱,基裡爾在會面時表示:「我們的會面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進行。」方濟各則說:「我們是兄弟,有著相同的信念。」
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稱,基裡爾和方濟各會面後發表聯合宣言說,此次會面是近千年來兩教大主教的首次會面,具有歷史性意義,必將在梵蒂岡和俄羅斯歷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宣言稱,在中東和北非的許多國家,基督徒正慘遭迫害,呼籲全世界共同保護基督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宣言還對敘利亞和伊拉克衝突導致的難民危機表示關注,敦促國際社會尋求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同時致力於通過對話實現和平。
俄總理梅德韋傑夫13日以方濟各和基裡爾的千年會晤為例敦促東西方進行更好的對話。他說,基督教兩大派別已有數個世紀沒進行對話,方濟各和基裡爾的會晤是溝通和交流的「光輝榜樣」。
美聯社回溯歷史時提到,1054年東西羅馬的分裂導致了基督教「大分裂」,此後,天主教和東正教這兩個分支因教皇正統之爭等問題漸行漸遠。俄羅斯《觀點報》13日稱,1964年時任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曾在耶路撒冷一同禱告。俄東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繆表示,基裡爾和方濟各的會晤正是在那次見面的成果上結出的果實。
CNN稱,自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梵蒂岡方面一直努力促成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的會面,但俄東正教宗教領袖指責天主教在俄及前蘇聯衛星國建造新教堂,蠶食其勢力範圍,雙方關係一直未有明顯改善。近年來,除了歷史上的分歧外,雙方另一爭論焦點集中在皈依天主教但遵循東正教儀式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的地位上。
美聯社分析認為,儘管雙方長期都存在著分歧和爭論,但近年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等在中東和北非等地對天主教和東正教基督徒的迫害,促使雙方擱置分歧、尋求合作。報導稱,教皇方濟各2013年上任後一直在謀求與俄東正教大牧首會面,表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會面」。2014年他更是告訴基裡爾,「只要給我打個電話,我就去」。
BBC分析稱,雙方選在古巴見面除了考慮到彼此的行程方便外,也是相互妥協的結果。由於長期沒有接觸,選擇在梵蒂岡或莫斯科會面對雙方來說都不可想像。古巴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但與俄羅斯關係親近,對雙方來說是一個折中之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稱,兩大宗教領袖舉行千年來首次會晤,並實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親吻禮。這次會面將有助於緩解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緊張關係。
英國《衛報》稱,這次會晤的時機正處於俄羅斯被西方孤立之時,兩人的會晤是否存在政治因素引起猜測。報導稱,俄羅斯或許希望藉此次會晤減少西方由於烏克蘭和敘利亞衝突對俄羅斯的孤立和制裁。但教會方面堅稱這次歷史性會晤主要是為了關注中東基督徒遭受的迫害,而與政治無關。對於兩名宗教領袖在古巴會面是否得到普京的肯定,基裡爾的發言人沃爾科夫稱,「保證這兩位宗教領導人的會面,與政治沒有關係」。
BBC評論稱,單就象徵意義來講,此次會晤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歷史性時刻,對教會外交來說也意義重大,但它並不會立竿見影地促使基督教的東西兩個分支和解。美聯社稱,雖然梵蒂岡方面希望此次會晤能改善天主教與俄東正教的關係,促進兩大派別的對話,但梵蒂岡負責與東正教關係的紅衣主教科赫稱,加強與莫斯科方面的相互理解對促進神學對話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但天主教與許多東正教分支仍無接觸,這次會面的意義不應被過分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