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基督教,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正是因為這三個基督流派鼎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地位,可是對與這三個宗教,中間有太多的區別,到底哪個才是基督正統呢?
首先我們來看名聲最盛的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西傳後的統稱,也可以說是誕生最早的教派。當時的時候基督教並沒有分裂,天主教才是唯一信仰基督耶穌的宗教。但是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因為政治等不可幹預的原因,天主教也因東西羅馬而分裂成為東西兩派,並一直持續了數百年的時間。
自從東西兩派對立之後,因為對信仰以及信仰方式的分歧,所以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直到1054年,東派首領和西派首領開始了互相攻擊,並互相開革對方出教,因此而導致基督教正式分家,天主教和東正教也標誌著分家成功。
其次,十六世紀時期,天主教中開展了一次宗教改革運動,以馬丁、加爾文等人為主導,他們分裂出天主教自立新教。到此為止,基督教的分家活動到此結束。雖然三個流派是基督教的統稱,可是嫡庶之分,正負之別總是人們心中的糾葛,不分別出來,總是讓人難以接受。那麼問題來了,三教中哪個才是正統所在呢?
天主教出現最早,按理來說應該是嫡傳太子,基督正統。可是筆者並不如此認為:天主教雖然出現最早,可也是最早和世俗王權融合。可以說,天主教和新教一樣,都是經歷了太多的改變,天主教是因政治文化等原因所改變,而新教則與因邏輯科學相結合,有了全新的理論。
而東正教則又是完全的不同,和天主教、新教結合政治科學的基礎上,東正教更顯得比較傳統和「頑固」。用三方面可以完整地概括,那就是:保守、封印與攀附。
東正教是基督教中比較另類的一個流派,相比與天主教和新教,東正教更顯得比較根正苗紅,因為東正教對古老的交易和禮儀並沒有做任何改變,而是儘可能的保存和沿襲了下來;其次就是東正教比較「內向」,說到底也是自我封閉,不但對傳教不上心,就是到了現在,都對其餘兩大流派的交流也並不看重;最後就是宗教的共同特點:攀附性。
東正教和大多的宗教一樣,都比較注重精神上的信仰,對世俗並不太看重。所以其之所以能夠沿襲到現在,更多的是對世俗王權的攀附和依附。
所以說,如果說正統的話,東正教相比於其餘兩教最為合適,但是其最後對世俗權力的依附,同樣違反了耶穌基督創教的意義,失去了基督教唯一性和獨特性。換一種方式來說,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教合一才是正統,無論單其哪一方,都不能承擔完整基督教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