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

2021-01-10 我想寫幾篇憂愁的隨筆

寫在前面:穆斯林國家多次西徵,與天主教國家對抗,為何從不北上攻打東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宗教,保守估計,全世界基督教徒的數量達到了25億。由於整個人類社會也只有75億人,所以基督徒數量佔人類總數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基督徒。但是基督教內部,卻可以分成好幾個教派。因為基督徒對上帝、對聖經的理解有很大的分歧。最主要的三個派系,就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其中東正教徒數量最少,只有斯拉夫民族信仰東正教。

新教誕生的時間最晚,但影響力卻最大。因為新教的「元年」是1517年,也就是大約500年前。但是世界上的新教國家,大多數都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英國、荷蘭和瑞典,所以新教的影響力是最大的。但是在1000年前,天主教和東正教同時存在於歐洲,只不過一個分布在歐洲的西部,一個分布在歐洲的東部而已。但是伊斯蘭教政權總是和天主教國家過不去,卻很少攻打東正教國家。

由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對「神」的看法存在嚴重的分歧,所以兩個宗教一直過不去,經常發生戰爭。天主教國家和伊斯蘭教國家,最有名的戰爭就是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徵」。但是為何東正教國家很少和伊斯蘭教國家發生戰爭呢(兩者並非從來不打仗,比如俄羅斯和土耳其,就多次進入戰爭狀態,但在近代以前,確實很少)?小編的看法是這樣的,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歐洲西部比較富裕,東部卻比較貧窮。一直到今天,東歐國家都是歐洲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東歐諸國的貧困是有原因的,因為東歐距海太遠,氣候又比較寒冷。一般來說,遊牧民族比較喜歡劫掠富有的國家,不太喜歡劫掠貧窮的國家,這從中國歷史中就可以知道。在古代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比較感興趣,卻嘗嘗看不上相對貧窮的朝鮮半島,因為那裡沒有油水可撈。

第二個原因,天主教多次主動招惹伊斯蘭教。在當時,伊斯蘭教文明比歐洲文明先進,阿拉伯國家的軍隊也比歐洲國家的軍隊強大。但是在他們佔領了耶路撒冷之後,天主教為了奪回聖地,多次組織十字軍東徵。當然,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十字軍損失很大。穆斯林(阿拉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國家的軍隊也不是好惹的,既然天主教國家可以攻打中東,為何伊斯蘭教國家不可以攻打歐洲呢?

第三個原因,伊斯蘭教勢力深入北非、西班牙,和天主教的地盤直接接觸。在歷史上,伊斯蘭教文明一度相當繁榮。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地中海的阻隔,伊斯蘭教早就滲透到整個歐洲了。但是地中海也沒能完全攔住伊斯蘭教,因為他們一度佔領了西班牙、葡萄牙。天主教的中心在義大利,東正教的中心在拜佔庭、俄羅斯,所以天主教距離「前線」更近,更容易與伊斯蘭教發生衝突。

相關焦點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宗教歷史的冷知識——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千年恩怨」。大家可能都知道基督教在歷史上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新教誕生前,基督教一直都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共分天下」的局面。那二者之間都有哪些恩怨呢?
  • 梵蒂岡總共不到一千人,軍隊也才240人,為何沒有國家敢攻打它?
    而西方國家對於宗教的信仰也是相同的,儘管不信教的人很難理解,但是至少要明白人的精神總是需要有所依託,無論是為國家大義還是為宗教都殊途同歸。01一個國家的體量越大,其發展潛力也就越大。可歐洲偏偏就有這麼一個奇特的國家——梵蒂岡,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不過兩個足球場大小,人口還不到一千人,軍隊也僅有240人,分別是瑞士近衛隊的110人和梵蒂岡憲兵130人,但為何沒有國家敢去攻打、侵犯梵蒂岡呢?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答案來了!
    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 不過如今卻呈對立狀態,無法調和。那麼,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為啥無法化解?此後,東方教會稱為東正教,西方教會則稱為天主教,雙方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不過,東羅馬帝國國力衰退,穆斯林兵臨城下。這樣, 東正教被迫向西方的天主教求救。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發起了十字軍東徵。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再聚首」有苦衷
    這便是在南斯拉夫內戰中,梵蒂岡全力支持克羅埃西亞的天主教人口多數,對抗俄羅斯支持的東正教塞爾維亞族。除了力小勢孤的希臘,當時北約歐洲成員是清一色天主教和新教國家,塞爾維亞族因此在南國內戰和科索沃戰爭中全面失敗,遭到大面積「民族清洗」,尤其克羅埃西亞克拉伊納地區居住數百年的塞族幾乎被盡數掃地出門。此時俄羅斯自身經濟崩潰,對東正教兄弟愛莫能助。
  • 信東正教的俄國沙皇為什麼會成為天主教的騎士團大團長?
    羅馬帝國分裂後,羅馬的宗教基督教也隨之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進入中世紀後,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更是涇渭分明,甚至連聖誕節都不是同一天。天主教之下的組織首領自然不會讓信東正教的人擔任。十字軍東徵的時候,出現了很多打著效忠天主教會的武裝團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大騎士團(聖殿。
  • 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伊斯蘭壓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打,曾經給了基督徒們無數個慘痛的歷史回憶。但是就在200年前,天主教(西歐)和東正教(沙俄)聯手,憑藉科技優勢,把伊斯蘭徹底打垮,並且肢解了伊斯蘭。歷史上伊斯蘭一直有統一成一個大國的趨勢,但是現在被歐美的強大外力幹涉,導致四分五裂的現狀,也導致了現在中東的恐怖主義亂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恐怖主義是歐美自己選擇的,如果歐美不去幹涉中東事務,中東會統一成一個大國,恐怖主義自然也會消失,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強大如俄羅斯的國家繼續和歐美對抗,這個是歐美更不願意看到的。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東西教會大分裂——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將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實行東西分治,從此基督教也就分為東西兩個教會。東正教教堂公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權利主要屬於教宗與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皇帝。
  • 教皇方濟各會見東正教牧首 籲穆斯林和基督徒攜手
    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東正教牧首巴多祿茂一世,這兩位宗教領袖11月30日參加了在伊斯坦堡的宗法聖喬治教堂舉行的普世基督教禮拜儀式,在那裡教皇打破傳統,向巴多祿茂一世鞠躬,並徵求他的祝福。巴多祿茂一世親吻教皇方濟各的頭,表示祝福。 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巴多祿茂一世是約3億東正教徒的精神領袖。兩人的會談議題包括基督教東西兩大教會的統一。
  • 世界天主教國家一覽,值得一看!
    波蘭 波蘭是中歐國家,波蘭9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是波蘭人。其餘的5%人口屬於東正教或基督新教。 馬爾他 馬爾他是位於地中海中部的島國,是歐洲最著名的休閒度假地,馬爾他人98%信仰天主教,極少數人信奉基督新教和東正教。
  • 克裡米亞戰爭——一場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戰爭
    這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國土遼闊,不是一個歐洲國家能輕易吞併的,但各國依然願意嘗試,第一個便是俄羅斯。2、俄羅斯大戰奧斯曼自從奧斯曼帝國滅了拜佔庭帝國之後,俄羅斯便自認「第三羅馬」、東正教的領袖和正統所在。同時俄羅斯認為將巴爾幹半島信奉東正教的教徒們從奧斯曼帝國的鐵蹄下解救出來,是自己天生的神聖使命。
  • 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現如今的基督教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教派,在當今社會,我們所提及的基督教其實包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最早的基督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基督教,並沒有劃分這三個派系。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基督教正式劃分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 西班牙:被穆斯林統治七個世紀,是如何徹底「去伊斯蘭化」的?
    ▲普瓦提埃戰役,法蘭克王國戰勝阿拉伯帝國軍隊,阻止了穆斯林政權北上佔領半島之後,穆斯林在這裡建立了安達盧斯政權(現今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就是從這個詞來的)。在安達盧斯政權初期,穆斯林對於基督徒採取的是宗教寬容政策。▲伊比利亞半島長期是伊斯蘭教政權和基督教政權對立但宗教寬容是有條件的。
  • 英美新教國家為何比天主教國家強大
    但更深一點的原因是,英國是加爾文新教國家,他們接受了改革後的新教商業倫理,不受羅馬教廷的威權約束,後來又把新教帶到他們的殖民地;而西班牙與葡萄牙是天主教國家,他們沒有接受新教改革,繼續按照羅馬教廷規制的等級秩序組織社會與經濟,就這樣,他們的拉美殖民地也繼承了天主教傳統。新教國家和天主教國家怎麼差別這麼大呢?
  • 東正教薰染出的俄羅斯
    今天的俄羅斯,又徹底回歸到一個東正教國家,國民中十之七八,都信仰東正教,蘇聯時期的意識形態全被摒棄掉了。元首普京也是個虔誠的東正教徒,他還曾說:「沒有東正教,就沒有俄羅斯」。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實現千年擁抱 或帶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顏歡 徐珍珍 柳玉鵬】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後,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千年來的首次會晤。路透社分析認為,兩人在俄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冷淡之時進行歷史性會晤,或許帶有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 東南亞10國中,為何卻有三個穆斯林國家?什麼時候形成的?
    但是在東南亞為何還有三個穆斯林國家呢?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點。東南亞現在有10個國家,其中最南邊的三個國家印度尼西亞、汶萊和馬來西亞其實都是穆斯林國家。印度尼西亞穆斯林佔比超過80%,汶萊穆斯林佔比也超過70%,馬來西亞穆斯林佔比達到53%,也是典型的穆斯林國家。那麼為何東南亞在古代中華文化影響下,卻還形成了穆斯林國家呢?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主要是三點原因。
  • 信仰東正教的國家,為何有一座伊斯蘭教聖城?城內藏有82座清真寺
    在東非,有一個國家,是世界上第二多東正教信徒的國家,它就是衣索比亞。衣索比亞是非洲一個很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大約11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個億,僅次於人口最多的奈及利亞。這個國家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埃塞人是最早信仰基督教的一批信徒之一。
  • 東正教和天主教同為基督教,為何要分裂兩半?哪個才是正宗?
    說到基督教,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正是因為這三個基督流派鼎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地位,可是對與這三個宗教,中間有太多的區別,到底哪個才是基督正統呢?首先我們來看名聲最盛的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西傳後的統稱,也可以說是誕生最早的教派。
  • 「東正教」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與俄羅斯是惺惺相惜的關係
    而俄羅斯為何會對這樣的一個宗教產生興趣,最終在諸多宗教流派中毅然選擇了東正教作為自己的國教呢? 另一方面也是對於當時處於發展上升期的俄羅斯來說,選擇一個自己很有可能駕馭不了的宗教會使得國家思想可能遭受不會朝著自己設定方向發展的風險,所以在歐洲世界中廣受歡迎的天主教直接被排除了。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基督教為什麼會在11世紀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