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誕辰百年|走進她比煙花更寂寞的後半生

2021-01-09 廣州日報

今年是作家張愛玲100周年誕辰,

夏志清先生所編著的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紀念版上市。

珍貴通信照見真實後半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百年之前的秋天,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她家世顯赫,祖父、祖母都出自清末重臣家庭,她也受到良好的教育。19歲那年,張愛玲在《西風》月刊上發表了處女作《天才夢》,從此步入文壇,嶄露頭角。

(張愛玲,資料圖片)

35歲時,已經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的張愛玲遠赴美國工作和生活。不久之後,她開始了和文學批評家夏志清先生長達30餘年的通信。這些往來信件在一次次搬家中遺失了許多,夏志清先生多方尋找後,幸運地留存下108封,收錄在《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一書中,成為了學者研究張愛玲的重要資料以及無數「張迷」追憶張愛玲後半生的證物。

夏先生所著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對以前被忽略的作家錢鍾書、沈從文、張愛玲等人給予了高度評價。張愛玲的《金鎖記》被他稱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這本書出版以後,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才進入西方高等院校。這對於孤身一身在美國生活的作家張愛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新書實拍)

張愛玲通過夏家兄弟的來信,不僅對翻譯《海上花》提起了興趣,還讀了許多與學位、工作不相干的東西,例如研究考古與人種學。作為朋友與知己,夏志清不僅欣賞張愛玲的才華,更為張愛玲的懷才不遇和生活上的困窘而痛心、惋惜。他在書中說:「張愛玲為了生活不得不做她不喜歡的事,教書、做研究非其所長……除了稿費沒有固定的收入,耽誤了看好醫生,將皮膚癢當作跳蚤侵蝕,屢次搬家,影響了她的創作力。」

(精美書籤實拍)

對一位傑出作家最好的紀念,莫過於重印和推介其著作。北京新華先鋒科技公司策劃、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夏先生編注的《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誕辰100周年紀念版」,得到了學者陳子善作序推薦。

陳子善:「此書收錄了張愛玲在長達三十餘年的時間裡寫給夏志清先生的信件,是研究張愛玲的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夏先生為注釋信件花費了很多時間和心血。此次出版經過重新校訂的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版,意義非同一般。」

(新書實拍)

止庵:「迄今為止,對張愛玲作品的評論,要數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相關章節最中肯、最深入、最全面,對於讀者認識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和文學地位至關重要。這部《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則披露了兩人數十年間的深厚交誼以及夏志清對張愛玲的許多幫助。其中夏志清所做的詳細注釋,簡直可以當一部文學回憶錄來看。」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除文字外,出品方新華先鋒還在書中插入了通信及信封、賀卡、書影等影印件六十餘張,特別贈送手繪張愛玲肖像明信片、書籤。閱讀、創作、生活、病痛、情感、體悟,張愛玲與夏志清通信中的一字一句、一筆一畫,照見了真實的人間。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夏志清編著

新華先鋒出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謝育芬

通訊員 新華先鋒笑東 佳雯

相關焦點

  • 張愛玲:比煙花更寂寞的女子
    《願此生歲月靜好:張愛玲傳》,王臣 著,東方出版社,2015年7月本文摘自《願此生歲月靜好:張愛玲傳》,王臣 著,東方出版社,2015年7月她比煙花更寂寞時光是一條長河。人生是一場大戲。民國,似梨園裡久不散去的那一幕。你方唱罷我登場。
  • 她比煙花更寂寞:沒有童年的張愛玲
    然而看著她的描述,那種少女明豔的模樣卻被迫裹在一團碎牛肉般的棉服中,壓抑又委屈,更慘的是似乎永無盡頭,絕了她想換件衣服的念頭,讓人無法不產生同情。從作品去反推作家的秉性,似乎是讀者的特權,不過這方法到底有幾分可靠有待商榷。易卜生能寫出至今奏響女性獨立之歌的《玩偶之家》,但是一點也不妨礙他是個自私的丈夫和兒子。
  • 後半生在美國謀生的張愛玲英文功底到底如何?胡蘭成這樣評價
    民國才女張愛玲後半生去了美國定居,在美國謀生的張愛玲英文功底到底如何呢?胡蘭成曾這樣評價她:「愛玲經常給我講西方文學,她讀得最多就是現代西洋文學,蕭伯納、勞倫斯等等都是她喜歡的作家。她對著我將這些東西的時候如數家珍,就像尼姑搬出美食請情郎來吃。」
  • 《她比煙花更寂寞》少女的天真爛漫,華而不實,極盡繁華
    美國作家柯萊特·道林曾經說過,總有一部分姑娘更傾向於使用與男人的關係來定位自己,而怯於尋找內心真正的自我。這就是所謂的「灰姑娘情節」。總覺得自己可以等到一個愛你如初、深情不移、帥氣多金、能力與情商俱佳的人,可是卻忘記了自己憑什麼來得到這一份珍貴的愛。她們只想要邂逅王子,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無形中,浪費掉了自己寶貴的人生。一如書中的姚晶。
  • 張愛玲誕辰100周年丨張愛玲筆下的普通女孩是如何一步步墮落的
    留言贈書9月30日是張愛玲百年誕辰你心目中的張愛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最喜歡張愛玲的哪部小說?張愛玲筆下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了下深刻印象?留言區寫下你的觀點截止2020年10月10日中午11:00留言區點讚前2名各送價值128元《中國文學課》書籍一套9月30日,是張愛玲誕辰100周年,她被稱為「文壇最美的收穫」、20世紀最傳奇的女作家。《沉香屑·第一爐香》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從上海來到殖民地香港讀書的少女葛薇龍如何一步一步墮落的故事。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Ciao!Federico Fellini :A Retrospective  2020年恰逢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全世界影迷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紀念這位影史最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
  • 比煙花寂寞的人生
    在她們熱愛對方、不分彼此的小時候,HILARY的長笛技藝更被重視。她是優秀的天才少女,JAKIE一直活在她的陰影下,每次演出,她都是優秀姐姐的陪襯。每當被問及:有個天才姐姐是什麼感受,她總是沉默。為了得到母親的重視,她開始撲進音樂,專注練習。一年後,她終於跟姐姐同臺獲獎,成為母親眼裡的新驕傲。
  • 走進喬木的「百鳥園」,上海中國畫院紀念其誕辰百年
    今年是畫家喬木(1920-2002)誕辰百年,喬木師從海上花鳥畫名家江寒汀,曾以花鳥作品聞名於上海。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的「百年喬木——喬木作品回顧展」,以百餘幅喬木作品,呈現了他跨度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讓觀眾第一次完整地走進了他的「百鳥園」。秋涼之際,走進嶽陽路上的上海中國畫院展廳,如同來到「百鳥園」。
  • 抖音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是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全文
    最近刷抖音的時候刷到一首歌曲感覺還不錯,歌詞大意是「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比煙花還寂寞》,是歌手南宮嘉駿唱的,下面來看一下。你可知道我比煙花還寂寞什麼歌  歌名:比煙花還寂寞  歌手:南宮嘉駿  南宮嘉駿,房間號:1492465,華語內地男歌手,相繼推出《愛的太沉醉》、《想念你》、《回憶總想哭》、《為愛乞討》、《誰的新歡不是別人的舊愛》《想清楚再說愛我》等原創作品。
  • 張愛玲晚年頻繁搬家僅僅是因為跳蚤?因為跳蚤,更因為心靈創傷
    她之所以如此頻繁的搬家,不是因為她作為一個「流量明星作家」被粉絲騷擾,也不是遇到了變態跟蹤狂,只是為了躲避跳蚤。1991年的時候,張愛玲又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她每個月要花200美元來購買殺蟲劑,櫥櫃中一格放一罐。
  • 才女三毛與張愛玲: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張愛玲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三毛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所以,她渴求萬水千山走遍。兩個驚才豔豔的女子,兩個孤寂的靈魂。她們在塵世間,歷經風雨,化繭成蝶。她們素手執筆,渲染紙上的是萬千情意。她們是那樣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翻完《我為過客你是天涯:三毛遇上張愛玲》,兩個傾世女子糾纏的一生,便在眼前一幕幕地展現。
  • 張愛玲用五句話寫儘自己的一生
    >她的傳奇人生也為一代又一代讀者所津津樂道…… 她,就是民國奇女子張愛玲。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蚤子。——《天才夢》 對於張愛玲來說,家或許是「一襲爬滿了蚤子的華麗的袍」。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麥根路一幢沒落貴族的府邸。這裡是張愛玲的第一個家。 與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
  • 晚年張愛玲:平均每星期搬一次家,她是病了還是在躲什麼?
    文|野百合張愛玲去世後,一些華人記者尋訪她最後生活過的美國公寓,找到房東太太,讓她描述一下張愛玲的樣子。房東太太回答:「對,是有這樣一位太太住在我這裡。」接著,她用手指著自己的腦袋,繼續說:「不過,她這裡好像有點問題。」記者們面面相覷,他們要找的跟房東太太說的是同一個人嗎?
  • 個人意見|除了角色名,《情深緣起》沒有一點像是張愛玲的《半生緣》
    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又因為諧音而被書迷稱為「愛玲愛玲年」。然而在如此有紀念意義的一年裡,張愛玲的作品在影視化過程中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小說的影視化如果不能做到形神皆備,至少也應該做到二者之一,而《情深緣起》完美地避開了這兩者,甚至連劇名都很不張愛玲。
  • 比煙花更寂寞的唐松草,這棵可愛的野草,居然是「黑漢子腿」
    給大家分享一個像煙花般的野花,它的名字叫唐松草,在《中國植物志》上還有很多別名:草黃連、馬尾連、黑漢子腿、紫花頓(山東),土黃連(內蒙古),話說明明這麼可愛的花,居然要叫它「黑漢子腿」。唐松草學名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是毛莨科唐松草屬植物。唐松草屬約有200種,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 晚年張愛玲多種疾病纏身 因懼怕跳蚤不斷搬家
    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沒想到竟一語成讖,成了她自己人生的完美註腳。  《蚤滿華袍:張愛玲後半生》載,張愛玲出走美國後,她在異鄉步履漂泊,不得不忍受經濟的窘迫,照顧癱瘓的丈夫,輾轉於不同的城市尋求安身之地,曾經的榮耀與聲名都成了過眼煙雲。殘酷的生活剝離掉了一切浮皮,把她還原成一個最樸素的寫作者的形象,幾乎要將她打倒。
  • 張愛玲的英文:不讀就不明白她如何植根中國人社會
    但是反諷的是,如果不讀她的英文文章,你就不明白她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植根於這一中國人的社會的  本刊特約撰稿/沈雙  在中國,以習慣了單一語言環境的眼光看張愛玲,怎麼看都是一個異數。  現在讀張愛玲就像讀很多民初人物一樣,如果只是把他們當作老照片來看,也許沒有什麼新鮮的意義。
  • 《與晨同光》,她比煙花還孤獨!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會像我愛這些女人一樣愛我的話。如果是,我希望是你。  記得亦舒曾經寫過一部小說《她比煙花還孤獨》。的確,那些人就像美麗的煙花,但他們的心比煙花更孤獨。他們的話總是比他們在聲音中說的更多地表現出一種被告知的感覺,這是令人悲傷和震驚的沉默。看他們的文字,就像看著他們慢慢剝開內心,露出最真實的自己,這是他們最本質的情感。  我知道,文字的味道在他們的作品裡永遠孤獨如煙火。
  • 紀念閻世善誕辰百年 閻派武旦經典劇目公演
    紀念閻世善誕辰百年 閻派武旦經典劇目公演 2019-10-09 21:55: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 楊絳先生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楊絳先生沒見過張愛玲,她的外甥女與張愛玲同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她對張愛玲的認知大多來自外甥女,而張愛玲本身清冷的性格有不太遭人待見,外甥女對她肯定沒有好印象。這也是一向寬厚溫和的楊絳先生說出此話的原因之一。張愛玲最讓楊絳先生看不上的一點是9o她與胡蘭成的戀情。成年後的張愛玲,愛上了「賈寶玉」般的胡蘭成,兩人在一起後,多次撞見胡蘭成出軌,雖然心頭酸楚,但也選擇了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