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作家張愛玲100周年誕辰,
夏志清先生所編著的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紀念版上市。
珍貴通信照見真實後半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百年之前的秋天,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她家世顯赫,祖父、祖母都出自清末重臣家庭,她也受到良好的教育。19歲那年,張愛玲在《西風》月刊上發表了處女作《天才夢》,從此步入文壇,嶄露頭角。
(張愛玲,資料圖片)
35歲時,已經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的張愛玲遠赴美國工作和生活。不久之後,她開始了和文學批評家夏志清先生長達30餘年的通信。這些往來信件在一次次搬家中遺失了許多,夏志清先生多方尋找後,幸運地留存下108封,收錄在《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一書中,成為了學者研究張愛玲的重要資料以及無數「張迷」追憶張愛玲後半生的證物。
夏先生所著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對以前被忽略的作家錢鍾書、沈從文、張愛玲等人給予了高度評價。張愛玲的《金鎖記》被他稱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這本書出版以後,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才進入西方高等院校。這對於孤身一身在美國生活的作家張愛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新書實拍)
張愛玲通過夏家兄弟的來信,不僅對翻譯《海上花》提起了興趣,還讀了許多與學位、工作不相干的東西,例如研究考古與人種學。作為朋友與知己,夏志清不僅欣賞張愛玲的才華,更為張愛玲的懷才不遇和生活上的困窘而痛心、惋惜。他在書中說:「張愛玲為了生活不得不做她不喜歡的事,教書、做研究非其所長……除了稿費沒有固定的收入,耽誤了看好醫生,將皮膚癢當作跳蚤侵蝕,屢次搬家,影響了她的創作力。」
(精美書籤實拍)
對一位傑出作家最好的紀念,莫過於重印和推介其著作。北京新華先鋒科技公司策劃、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夏先生編注的《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誕辰100周年紀念版」,得到了學者陳子善作序推薦。
陳子善:「此書收錄了張愛玲在長達三十餘年的時間裡寫給夏志清先生的信件,是研究張愛玲的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夏先生為注釋信件花費了很多時間和心血。此次出版經過重新校訂的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版,意義非同一般。」
(新書實拍)
止庵:「迄今為止,對張愛玲作品的評論,要數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相關章節最中肯、最深入、最全面,對於讀者認識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和文學地位至關重要。這部《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則披露了兩人數十年間的深厚交誼以及夏志清對張愛玲的許多幫助。其中夏志清所做的詳細注釋,簡直可以當一部文學回憶錄來看。」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除文字外,出品方新華先鋒還在書中插入了通信及信封、賀卡、書影等影印件六十餘張,特別贈送手繪張愛玲肖像明信片、書籤。閱讀、創作、生活、病痛、情感、體悟,張愛玲與夏志清通信中的一字一句、一筆一畫,照見了真實的人間。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夏志清編著
新華先鋒出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謝育芬
通訊員 新華先鋒笑東 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