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項目在曲總那裡輕鬆過關,老吳剛松半口氣,就聽曲總說這個項目交給餘總負責更合適。
餘總直接拒絕,她說出兩個理由:
1、項目是吳恪之費盡心血搞起來的,理應他負責。
2、這時候換人,項目創始人也不會同意。
她有理有據地拒絕,不但沒有改變曲總決定,反而讓老吳多了一個難題—曲總讓他去擺平創始人。
最後,四組的一家三口請創始人吃飯,老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對方同意換人。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想起十幾年前的自己,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初創的財務公司,規模很小,工資也低。
像我這樣零基礎,沒學歷,連這個行業都不知道的人而言,進這家公司,還是靠我朋友的朋友是老闆娘前男友的這層關係。
當時,我負責市內業務,老闆娘弟弟負責郊區。
後來,公司發展起來,請了不少人,我又一邊跑業務一邊帶新人。
等新人得用了,老闆娘卻把我手裡業務量最多的市內區域分配給新人,把郊區業務量最少的區域交到我手上,按她的話說,這是基於我的能力,對我的信任和倚重。
這麼信任太貴了,辛苦一個月賺的比之前少一半。
不僅如此,她還讓我帶著接班人去行政大廳混臉熟,那些人脈資源都是我靠著謙卑的態度掙來的。
我覺得很憋屈很不公平,恨不得馬上辭職。
我去跟朋友說,畢竟是他的關係我才進的公司,朋友反而勸我留下。
他讓我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我過去跑市內,現在跑郊區,相當於把全市的業務都跑了一遍,增加的是我從業經驗和閱歷,對我倍速成長是很大助力。
而且,市內和郊區行政大廳在一些細節上要求不同,記下這些不同,避免跑業務時候出錯,就能提高效率。
我最後也沒有辭職,也不再糾結老闆娘這麼做的原因,只是跑業務的同時轉型做會計。
再後來大老闆出事,被判了無期徒刑,我也離開公司,輾轉幾家大的財務公司,學習到一些新東西後,我開始創業。
說心裡話,我創業之初走得比較順,現在能成功,真的是得益於那段日子的磨練,過去傷的錢,也早就加倍賺回來了。
我覺得,曲總是故意刁難還是苦心磨練,問題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的心態。
心態樂觀,就是磨練,就能扛得住所有艱難,從中長本事,反之,就會被情緒遮蔽雙眼,認為就是故意刁難。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