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一種藍色捕鳥蛛,雌性有微亮藍色步足,雄性呈暗淡棕褐色

2021-01-09 騰訊網

撰文:NADIA DRAKE

新發現的雌性捕鳥蛛具有微亮藍色的步足,而雄性的則是暗淡的棕褐色。

攝影:RANIL P. NANAYAKKARA

在斯裡蘭卡的家園裡,這種捕鳥蛛的雌性成員不但一身絨毛,還閃著微亮的鈷藍色光澤,大到可以輕鬆抱住一個甜甜圈。

科學家在一片相對孤立的西南部雨林裡找到這一新物種,這片雨林被多個茶園和橡膠種植園包圍著。它們生活在布滿蛛絲的管狀地洞裡,爬行快速,且具有攻擊性,專門捕食途經洞口的昆蟲。相比於其他捕鳥蛛,它們13釐米長的足展不算大,步足上的鈷藍色也算不上耀眼,但已然令人稱奇。實際上,正是這時髦的鈷藍色吸引了生物學家Ranil Nanayakkara的注意,他當時就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新面世的蛛形綱動物,如今它們被命名為「Chilobrachys jonitriantisvansicklei」。

「我們第一眼看到它時,簡直驚呆了,完全語無倫次。」Nanayakkara回憶道,「而雄性的體型要小一些,而且是不起眼的棕褐色。」

C. jonitriantisvansicklei捕鳥蛛是斯裡蘭卡境內Chilobrachysgenus屬的第二個物種;第一個是通體棕褐色的C. nitelus,還是在126年前確認的。在鄰國印度,與其近緣的Chilobrachys屬捕鳥蛛就有二十多種,但大多都是棕褐色,只有數種顯得較為別致。

來自斯裡蘭卡凱拉尼亞大學的Nanayakkara非常擅長捕捉蜘蛛,他是在2015年的一次探險中收集到一些外觀微亮的蛛形綱動物,隨後花了兩年時間把它們和已知的Chilobrachys屬蜘蛛進行比較。最終他總結出,這種蜘蛛非常特別,他和同事將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捕鳥蛛學會》期刊上,並以樣本捐贈者Joni Triantis Van Sickle的名字命名這一新物種。

該發現充分展現了斯裡蘭卡野生動物的多樣性,這裡一定還有很多種蜘蛛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豐富系譜圖

雖然來自斯裡蘭卡的「Chilobrachys jonitriantisvansicklei」確為新物種,但仍需要更深入的基因研究來確定它在系譜圖中的位置。

「我贊同這是一個新物種。」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的蛛形綱動物類館長Robert Raven說道,「但我們已知包括C. andersoni在內的部分蜘蛛分布廣泛,那麼新物種是否有可能在印度分布?這也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

基因測序將幫助我們進一步確認該物種的獨特性;而多途徑的深入分析將幫助我們理解該物種的演化過程和物種保護策略。Raven提醒稱,像斯裡蘭卡這樣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的地方通常會呈現出種群規模小型化的現象,甚至比科學家預計得還要小。

所以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C. jonitriantisvansicklei是特別稀有還是僅遭到外界威脅,然而斯裡蘭卡很多種類的蜘蛛都屬於瀕危之列。

蜘蛛家園

Nanayakkara已不是第一次對斯裡蘭卡棲息地中採集的捕鳥蛛進行識別並確認新物種。

2013年,他介紹了一種新發現的、大規模樹棲的捕鳥蛛,名為「Poecilotheria rajaei」。這種捕鳥蛛身披華麗的對稱幾何圖案,其足展足以覆蓋人的面部,因此在媒體報導時又被稱作「老虎蜘蛛」。

正如斯裡蘭卡國家基礎研究所的Suresh Benjamin所言,這種大型蜘蛛都能在野外這般隱匿,又何況如今發現的新蜘蛛呢?!斯裡蘭卡是生物多樣性的明星國度,科學家從其1948年獨立以來,所發現的新物種也只是佔到一小部分。

他舉例稱,該國已確認的593種蜘蛛中,108種是在過去20年裡確認的。唯一已出版的《斯裡蘭卡蜘蛛指南》還是100多年前的事。

也就是說,我們將新認識更多來自斯裡蘭卡的蜘蛛。

「我們在過去幾年裡開展了不少野外考察工作。」Benjamin介紹道,「結果顯示,斯裡蘭卡的森林地帶蘊藏著大量待發現的蛛形綱動物。」

(譯者:清泉石上流)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相關焦點

  • 奇特藍色動物
    3.藍色龍蝦有報導說藍色龍蝦出現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這是不對的,藍色龍蝦(美洲龍蝦的罕見基因變異)在甲殼類動物中出現的概率為二百萬分之一。這讓它們看起來相當酷。基因變異的龍蝦產生過量的某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反應形成藍色化合物蝦青蛋白,從而使其外殼呈現亮藍色。這對龍蝦毫無幫助,與周圍環境相比,鮮亮的藍色讓它們更易被食肉動物發現並捕獵。
  • 紋著虎紋的捕鳥蛛真的能捕鳥?
    而現實中常見的蜘蛛都是黑黑小小的,看起來就很好欺負,但在海南五指山叢林生活著一種大個彪悍看起來就很不好惹的蜘蛛——虎紋捕鳥蛛。虎紋捕鳥蛛,全身棕色,背甲有花紋(很像老虎的花紋),個體特大,一般長5~8釐米,足展長度可達25釐米;因其在原始森林中結網捕捉食物,小鳥沾到網上,不能逃脫,遂被捕食而得名;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產於我國海南、雲南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原始森林中,是一種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劇毒稀有動物,為負趨光性穴居蜘蛛。
  • 紋著虎紋的捕鳥蛛真的能捕鳥?
    ——虎紋捕鳥蛛。 虎紋捕鳥蛛,全身棕色,背甲有花紋(很像老虎的花紋),個體特大,一般長5~8釐米,足展長度可達25釐米;因其在原始森林中結網捕捉食物,小鳥沾到網上,不能逃脫,遂被捕食而得名;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產於我國海南、雲南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原始森林中,是一種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劇毒稀有動物,為負趨光性穴居蜘蛛。
  • 教你分辨神奇寶貝的性別,小智的皮卡丘到底是雌性還是雄性?
    你以為天下只有小智那一種模樣的皮卡丘嗎?那你就OUT了,皮卡丘是可以通過外表看出來不同性別的。皮卡丘可以通過尾巴的不同來分辨雌雄,小智的皮卡丘是雄性,正常的直線閃電,而雌性皮卡丘的尾巴末端有一個圓圓的缺口,就好像小心心一樣。這下大家可以放心了,小智的正宮位置應該是不會被皮卡丘搶走的。超能妙喵——外表非常不一樣非常可愛的神奇寶貝,喵喵見到的話會一見鍾情的。
  • 江蘇現罕見藍色小龍蝦 外殼亮藍色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江蘇現罕見藍色小龍蝦 外殼亮藍色原來是這樣形成的時間:2017-06-10 18:24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蘇現罕見藍色小龍蝦 外殼亮藍色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藍色龍蝦,是美洲龍蝦的罕見基因變異現象,產生某種過量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反應形成藍色化合物蝦青蛋白,從而使外殼呈現亮藍色。
  • 寵物:蜜蜂喜歡特定波長範圍的藍色螢光
    【寵物:蜜蜂喜歡特定波長範圍的藍色螢光】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在430- 480納米範圍內發出的藍色螢光讓野生蜜蜂興奮不已。和人類一樣,蜜蜂有三色視覺:它們眼睛裡有三種感光器。人類和蜜蜂都有藍色和綠色的受體,但第三種是紅色的,而蜜蜂的第三種是紫外線。花朵鮮豔的顏色和圖案——其中一些只有通過紫外線才能檢測到——是一種幫助授粉者如蜜蜂找到花蜜的方法,花蜜是植物產生的一種富含糖分的液體。蜜蜂從花粉中獲取花蜜和蛋白質,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它們把花粉從花的雄性花葯轉移到雌性的柱頭上。
  • 在南美洲發現一種金剛鸚鵡,藍色喉嚨,能活80歲,有好幾個名字
    藍喉金剛鸚鵡2007年春天,我和西布耶教授來到玻利維亞的貝尼·薩凡納斯地區考察鸚鵡,在一些島嶼上的森林和大陸沿岸的森林裡發現了一種大型的金剛鸚鵡,整個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只有這個地方有這種藍色金剛鸚鵡。
  • 自然界十大藍色生物 高冷藍老虎世間罕見
    世間真有藍色動物的存 在嗎?別說還真沒有見過。但是如果告訴你,這些藍色的精靈生物不僅存在這神奇的地球,而且還遠不止一種,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藍虎的皮毛呈白、黑和淡灰色條紋狀,或者至少像藝術家想像的這些畫面上的一樣。
  • 比眼鏡蛇、五步蛇更毒的蜘蛛,虎紋捕鳥蛛是如何當上「世界毒王」
    生活中常見的蜘蛛多數都是無毒的,但即使無毒,我想還是有很多人對蜘蛛有一種恐懼的心理,這種外表毛多、眼多、腿多的「小怪物」實在是不太討喜。蛇和蜘蛛相比,蜘蛛應該是被人忽視的存在,為什麼呢?一是由於蜘蛛的體型小很容易就能隨手拍死。二是由於蜘蛛的小體積,即使帶毒也只有少量的毒液,很難危及人類的生命。
  • 全球唯一有著藍色血液的生物,你知道是哪種生物嗎?
    這裡是「小狐探世界,我探你來看」鱟【讀音:hou四聲】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也是目前全球發現的唯一一種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血液比黃金還貴,每升1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是10萬左右。藍色血液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為人類醫學研究做了很大的貢獻。
  • 怒江發現一珍稀動物,藍色的腦袋,愛吃草蜢,大熱天在外面曬太陽
    突然,在一棵光禿禿的樹幹上,閃現出一抹夢幻的藍色:它的頭部泛著淺藍的光,顯得極為別致,尾部修長。剛才好似在覓食,聽到人聲就溜到了樹上。憑著多年在野外的經驗,這位驢友斷定這是一種樹蜥。樹蜥多為褐色、淡黃色以及接近鱷魚體膚的顏色,但是,藍色的樹蜥實在太稀奇了,她從來沒有見過。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動物專家鑑定,這是一種極其稀少的白唇樹蜥。
  • 墨西哥紅膝捕鳥蛛等動物不能亂買賣
    2018年7月以來,被告人穆某以每隻30~50元不等的價格,非法收購墨西哥紅膝捕鳥蛛、宏都拉斯捲毛捕鳥蛛、墨西哥火腳捕鳥蛛共計20餘只,並在其經營的寵物用品經銷部對外出售。  2019年10月23日,太原市公安民警在其店內查獲墨西哥紅膝捕鳥蛛7隻、宏都拉斯捲毛捕鳥蛛3隻、墨西哥火腳捕鳥蛛14隻。
  • 比人臉還大的昆蟲,是讓鳥類聞風喪膽的掠食者,捕抓獵物很有策略
    食鳥蛛膽大且喜歡不斷挑戰捕食技能,有時看到蜥蜴它也會想辦法捕抓到,然後收入腹中。它的捕食技巧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可以打敗大部分的昆蟲。食鳥蛛如何捕食食鳥蛛是蜘蛛的一種,就怎麼也離不開會吐絲的本領。但食鳥蛛吐比普通蜘蛛吐的絲要強韌5-6倍,它有4個吐絲孔可以同時進行吐絲。
  • 世界上十種奇特的藍色動物
    基因變異的龍蝦產生過量的某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反應形成藍色化合物蝦青蛋白,從而使其外殼呈現亮藍色。這對龍蝦毫無幫助,與周圍環境相比,鮮亮的藍色讓它們更易被食肉動物發現並捕獵。藍色龍蝦雖然不是最罕見的已知龍蝦基因突變,但它們最為醒目。這種藍色蛋白質是貝殼(而不是肉)中唯一可見的顏色。藍色龍蝦可安全食用。但是,你要知道,烹調會破壞這種蛋白質,煮熟的藍色龍蝦和其他非變異同胞沒什麼兩樣。
  • 盤點地球上神奇的8種藍色動物,感嘆大自然的造物能力
    該藍色大閃蝶那閃閃發光的藍色大翅膀,其實並不是真正感觀意義上的「藍色」,而是一種「彩虹色」,漸變漸色。實際上,藍色的美洲龍蝦是一種基因變異的美洲龍蝦。,在黑暗處皮膚呈深藍寶石色,而在明亮處則直接發出幽藍的磷光。
  • 捕鳥蛛大受追捧 標本入境被截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捕鳥蛛標本入境珠海被截獲&nbsp&nbsp&nbsp&nbsp金羊網訊 記者錢瑜,通訊員鄧霞、張明瑤攝影報導
  • 水母百科|銀幣水母(藍色紐扣)介紹及如何飼養?
    銀幣水母(藍色紐扣)在海水中生活時,水母浮囊體呈鮮豔的青藍色。近距離觀察,會發現銀幣水母的浮囊體由幾十個細的同心環和幾十條放射肋組成,其內部有輻射隔片,這些隔片之間充滿氣體。在浮囊體背面有許多小疣狀突起,越靠近中間,這些突起的密度越大。
  • 藍色的生物,是不是更加美麗動人,你有沒有想過變成藍色
    藍色是永恆的象徵,它是最冷的色彩。但是如果把藍色和動物扯上關係,估計很多人就覺得匪夷所思,世間真的有藍色的動物存在嗎?別說,還真的沒有見過,但是如果告訴你這些藍色的精靈生物不僅存在著神奇的地球,而且還遠不止一種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位漁民在英國的埃塞克斯摩西島捕到了一隻罕見的藍色龍蝦,在甲殼類的動物中出現的概率為1/200萬。藍色的外殼讓他們看起來相當的酷,原因是基因變異的龍蝦產生過量的某種蛋白質。
  • 菲律賓發現神秘新種竹節蟲:無翅膀會噴霧(圖)
    雄性Conlephasma enigm的體色更為絢爛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科學家在菲律賓發現一種神秘的新種竹節蟲。這種竹節蟲沒有翅膀,生活在地上而不是樹上,它們的體色引人入勝,頭部呈藍綠色,身體呈橙色。此外,這種竹節蟲還會噴射帶有臭味的噴霧,用於抗擊捕食者。    新發現的竹節蟲非常獨特,科學家尚不清楚它們與其他竹節蟲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