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蔭路小學一老師嚴控男生課間上廁所
■涉事的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新快報記者 彭程/攝
■家長的投訴。
■家長口中的流動紅旗。
家長還反映常被要求寫反思;涉事老師暫被停職,教育局要求對涉事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從28日晚開始,一篇關於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三年級6班班主任劉老師不允許男生課後自由上廁所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並引發熱議。
昨日,新快報記者從該班幾名家長處獲悉,網爆學生課後上廁所需要申請的情況基本屬實。針對此事,目前越秀區教育局已經對當事老師作出暫時停職處理,並要求學校做好當事學生的心理輔導。
■新快報記者 彭程 黃婷 實習生 鄧盈
流動紅旗取消 老師處罰全班男生
新快報記者從網帖上看到,多名來自水蔭路小學三年6班的家長表示,12月12日,該班班主任劉老師在群上發布公告,稱由於班上一名男學生辱罵執勤生被辦公室老師聽見後拒不承認,班級流動紅旗被取消一周。公告上還布置了作業,讓學生反思表現。
家長們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但接下來的一系列事情讓不少家長大跌眼鏡——劉老師要求三年6班全部男孩子課間時必須坐在原位不得走動,上廁所要向班幹部申請,申請由班幹部遞交班主任批准後,男孩子們才可離開座位去上廁所。
「我兒子現在尿頻尿急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家長向新快報記者表示,「一放學他就說媽媽我憋死了,趕緊書包一脫跑去拉尿。」
家長微信群質疑老師行事方式
家長更多對當事老師的行事作風提出質疑。
因此在該帖文中,家長還細數了班主任劉老師的多條「罪狀」,表示該班級的連帶責罰早已有之——比如,學生一門課沒考好,其他門課也要跟著寫檢討;又如學生忘戴紅領巾,會連累全班人跟著寫反思,連孩子的家長也要跟著寫。
從該班家長的專用微信交流群的截圖中可以看到,有家長在群裡抱怨回家寫反思寫到半夜,「天天下班回家,最怕的事就是3大樣,其中一樣就是寫反思,小孩寫400字,我100字、我愛人100字,重點是語數英三門課都要寫反思,只反思一樣就要1800字。」
由於此家長群並沒有老師,不少家長都參與了吐槽。
去年家長曾聯名建議換老師
根據網帖的內容,對於當事老師做法的不認同,該班家長也有一些應對措施。
2015年6月25日,三年6班還是一年6班時,就有數名家長欲向校方寫匿名信,建議更換班主任,且傳「關於更換一年級六班班主任的申請」都已草擬好,最終因為一位家長的「告密」,導致最終不了了之。
新快報記者在該匿名信中看到,「劉老師經常對小同學們進行各種懲罰:動不動就讓小朋友到教室後面罰站;到教室外罰站;要求小朋友一動也不動地在教室裡長時間罰坐……」
■說法
希望將真相告訴學校
修正不合理規定
事實是否如網傳中所言?昨日,新快報記者多方打聽,輾轉聯繫上三年6班的兩名家長,他們均對記者表示帖子中內容大部分都屬實。而另一方面,也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這裡面或許也存在「誤會」。
其中一名家長表示,該班確實有規定不允許學生在下課後自由上廁所,不過只是針對男孩子。而家長張女士(化名)也表示自己的兒子試過「被憋尿」,「我家的孩子沒有帖子上的其他孩子那麼嚴重,就聽過幾次他說憋尿,但是過了幾天就適應了」。
而對於家長也要寫檢討的問題,劉先生(化名)表示自己也有寫過,「400字、200字的都有,這學期寫的次數還比較多。」他表示,自己也不想針對老師個人,只是希望將真相告訴學校,以修正一些不合理的規定。
■回應
越秀區教育局稱涉事老師讓分批上廁所系出於安全考慮,因部分男孩子在廁所打鬧
責令學校對當事老師批評教育
對涉事學生進行相應心理輔導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就此事致電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當晚7時許,記者收到郵件回應並獲悉,越秀區教育局已對當事老師作出暫時停職處理。
根據該局的「情況說明」,經了解,該班有部分男生比較調皮,之前在廁所內打鬧的問題,涉事老師出於安全考慮,要求男生分批上廁所。事件中,涉事老師管理班級的方式簡單、考慮不周,與學生家長缺乏足夠溝通,給學生及家長造成一定的困擾。
針對此情況及網傳內容,該局提出老師在事件中存在方法方式不當的問題,調查組責令學校對其批評教育,並作出暫時停職處理決定,同時責令學校加強日常管理,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對涉事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
談及劉老師,當事學校教導處主任高慶直言,「其從教20多年,人挺好的,每個老師可能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高主任稱流動紅旗只是作為榮譽老師的參考,不會和獎金掛鈎。
(責編:王藝錠、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