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飼養鸚鵡的人越來越多,人工手養雛鳥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人們有許多原因需要手養鸚鵡的雛鳥,有些種鳥孵出雛鳥不餵食,在這種情況下,手養就成了必須的工作。
一個剛孵出的鸚鵡完全沒有視力,通常只披著稀疏的羽毛,很少動,無力地趴著,看起來很無助。這些脆弱的小傢伙需要走過一段漫長的路才能成年,讓它們健康地存活下去的工作是技術與愛的完美結合。下面我們將討論在撫育雛鳥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見的問題,並給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當一隻健康的雛鳥想進食的時候,它會發出聲音並且頻繁地抽動身軀來告訴你它餓了。雛鳥如果沒有這種乞求食物的行為,那麼它可能病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它還不餓,這種乞食行為是身體需要營養補充時的一種本能反應。如果餵給一隻雛鳥含水分很多的食物,就算進食的分量不少,它依然會繼續表現出乞食的行為,因為它還沒有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相反,如果雛鳥進食了極富營養的食物,就算它的胃還沒有被填滿,它也不會再有乞食的反應,因為身體對營養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
當我第一次使用注射器給它們餵食時,我發現它們生病了,雛鳥們都吃得很少,並且出現頻繁地嘔吐。我把它們帶到了獸醫那裡,為它們做了所有可能做的檢查,可是結果全都顯示它們很健康。又過了一段時間,我請教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鸚鵡飼養員,了解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餵食的速度太快了!鸚鵡喜歡花時間讓食物在它們的嘴裡充分停留,並且兩眼盯著注射器空餘的地方。我不知不覺地強迫著它們加快吞咽食物的速度,它們對此的反應就是嘔吐,所以當我放慢了速度之後,這些雛鳥全都恢復正常。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斷奶期的雛鳥能會排斥人手餵食,它們會把頭扭開,甚至會反抗。
如果一隻雛鳥到了進食時間卻沒有乞食的行為或是拒絕餵食,那就表明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有時候雛鳥會因為感到寒冷或者身體脫水 而拒絕進食。首先要提高暖箱中的溫度和溼度, 然後過一個小時左右再試著餵食一次。如果雛鳥還是不吃,那麼你可能需要獸醫或其它有經驗的飼養者的幫忙,因為雛鳥可能生病了,需要做一系統的檢查,不要浪費時間,因為雛鳥的病情會惡化得很快,只有反應速度夠快,並作出正確的處理才有機會拯救一隻生病的雛鳥。人工餵食雛鳥常見嗉囊疾病。
人工餵食操作不當一、嗉囊梗塞
嗉囊梗塞是指食物從嗦囊到消化系統之間的這段時間過長,表現為嗉囊食物結塊,長時間滯留。嗉囊梗塞往往是雛鳥身體出現問題的第一反應,因此要引起飼主足夠的重視。
導致嗉囊梗塞的原因多種多樣,雛鳥吃下難消化的食物(如暖箱內的墊材)、餵食時間不規律、吃下冰冷的食物、在沒有消化上一次的食物之前再餵給新的食物,令到未消化的食物變質等等。另外還有疾病的原因,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細線蟲感染等。雛鳥在極度興奮、驚恐、掙紮下,也容易令到嗉囊不規則的運動,引致阻塞。食物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也可能會導致雛鳥出現嗦囊食滯、梗阻的現象。
在餵食之前要確認雛鳥的嗉囊已經被清空,否則餵更多的食物只能增加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到了進食時間嗉囊還沒有清空,可以在溫水中加入消化酵素餵給雛鸚鵡。餵給鸚鵡之後,輕輕地按摩嗉囊幫助蠕動,但餵給溫水時一定要小心,不能讓溫水流入氣管。餵給溫水之後,把雛鳥放回暖箱,再增加暖箱內的溫度和溼度。如果嗉囊在一個小時之內還是沒有被清空,那麼,請把鸚鵡雛鳥送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嗉囊梗塞(或嗉囊淤血)會完全阻礙食物從嗉囊進入消化系統,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情況,必須需要獸醫的治療。
二、嗉囊灼傷
給雛鳥提供的食物溫度過高時可能會使雛鳥的嗉囊被灼傷,滾燙的食物會燒傷食道壁和嗉囊,對雛鳥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雛鳥受到的傷害並不會立刻就顯現出來,嗉囊會增大並且會從內到外結痂,嗉囊最終可能破裂並且漏出其中的食物。在嚴重的情況下,這種灼傷是致命的,如果只是嗉囊的一部分被燒傷,那麼獸醫可以通過外科手術來修復嗦囊因燒傷而出現的漏洞。無論如何,受傷的雛鳥想要得到康復,必須要有藥物的治療和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種完全可以避免的受傷,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飼主應該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餵食之前,要把食物徹底地攪拌均勻,並且測量溫度。做到這一點之後,你就不用再擔心這個間題。
三、雛鳥脫水
雛鳥出現脫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立即加以注意,一個脫水的雛鳥的皮膚會呈現微紅色而不是健康的粉紅色,它的皮膚看起來會很乾燥。脫水通常會在嗦囊梗塞後發生,並且可以立即表現出來,輕微的脫水可能是由於暖箱中的溼度過低,或者雛鳥在兩餐之間相隔太長時間。但是,這也有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的徵兆,如果雛鳥的嗉囊消化正常,你可以把暖箱的溼度調高一點,再餵少量葡萄糖水、電解質來補充水分與營養。
四、氣管吸入
雛鳥經常會出現食物或液體進入氣管的情況,換句話說,它被嗆著了。特別是當飼主給那些一直沒有正常餵食的雛鳥或者不想進食的雛鳥餵食的時候。如果氣管吸入大量的食物,那麼小鸚鵡就可能窒息,並且很快死掉。如果只有少量食物被吸入,雛鳥可能會出現咳嗽、嘔吐,或是不停地喘息,如果它能夠把吸入的東西咳出來,那麼問題就不大。危險的是有些食物可能會進入維鳥的呼吸系統中,那很可能會刺激到呼吸系統或引起感染,這被稱作是吸入性肺炎。引起感染之後,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的藥品。如果雛鳥出現急促喘氣或餵食後發有不正常的聲音,儘快送去寵物醫院進行治療。
鸚鵡小知識:以上是新手餵食操作不當,最容易引起雛鳥導致死亡的四點,當鸚鵡出現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那麼請送去附近的寵物醫院進行治療,大多數新手是無法在家讓鸚鵡痊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