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養鸚鵡雛鳥餵食過程中,操作不當會導致鸚鵡死亡

2021-01-16 百鳥緣

隨著飼養鸚鵡的人越來越多,人工手養雛鳥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人們有許多原因需要手養鸚鵡的雛鳥,有些種鳥孵出雛鳥不餵食,在這種情況下,手養就成了必須的工作。

一個剛孵出的鸚鵡完全沒有視力,通常只披著稀疏的羽毛,很少動,無力地趴著,看起來很無助。這些脆弱的小傢伙需要走過一段漫長的路才能成年,讓它們健康地存活下去的工作是技術與愛的完美結合。下面我們將討論在撫育雛鳥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見的問題,並給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鸚鵡雛鳥的餵食反應

當一隻健康的雛鳥想進食的時候,它會發出聲音並且頻繁地抽動身軀來告訴你它餓了。雛鳥如果沒有這種乞求食物的行為,那麼它可能病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它還不餓,這種乞食行為是身體需要營養補充時的一種本能反應。如果餵給一隻雛鳥含水分很多的食物,就算進食的分量不少,它依然會繼續表現出乞食的行為,因為它還沒有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相反,如果雛鳥進食了極富營養的食物,就算它的胃還沒有被填滿,它也不會再有乞食的反應,因為身體對營養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


當我第一次使用注射器給它們餵食時,我發現它們生病了,雛鳥們都吃得很少,並且出現頻繁地嘔吐。我把它們帶到了獸醫那裡,為它們做了所有可能做的檢查,可是結果全都顯示它們很健康。又過了一段時間,我請教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鸚鵡飼養員,了解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餵食的速度太快了!鸚鵡喜歡花時間讓食物在它們的嘴裡充分停留,並且兩眼盯著注射器空餘的地方。我不知不覺地強迫著它們加快吞咽食物的速度,它們對此的反應就是嘔吐,所以當我放慢了速度之後,這些雛鳥全都恢復正常。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斷奶期的雛鳥能會排斥人手餵食,它們會把頭扭開,甚至會反抗。


如果一隻雛鳥到了進食時間卻沒有乞食的行為或是拒絕餵食,那就表明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有時候雛鳥會因為感到寒冷或者身體脫水 而拒絕進食。首先要提高暖箱中的溫度和溼度, 然後過一個小時左右再試著餵食一次。如果雛鳥還是不吃,那麼你可能需要獸醫或其它有經驗的飼養者的幫忙,因為雛鳥可能生病了,需要做一系統的檢查,不要浪費時間,因為雛鳥的病情會惡化得很快,只有反應速度夠快,並作出正確的處理才有機會拯救一隻生病的雛鳥。人工餵食雛鳥常見嗉囊疾病。

人工餵食操作不當

一、嗉囊梗塞

嗉囊梗塞是指食物從嗦囊到消化系統之間的這段時間過長,表現為嗉囊食物結塊,長時間滯留。嗉囊梗塞往往是雛鳥身體出現問題的第一反應,因此要引起飼主足夠的重視。

導致嗉囊梗塞的原因多種多樣,雛鳥吃下難消化的食物(如暖箱內的墊材)、餵食時間不規律、吃下冰冷的食物、在沒有消化上一次的食物之前再餵給新的食物,令到未消化的食物變質等等。另外還有疾病的原因,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細線蟲感染等。雛鳥在極度興奮、驚恐、掙紮下,也容易令到嗉囊不規則的運動,引致阻塞。食物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也可能會導致雛鳥出現嗦囊食滯、梗阻的現象。


在餵食之前要確認雛鳥的嗉囊已經被清空,否則餵更多的食物只能增加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到了進食時間嗉囊還沒有清空,可以在溫水中加入消化酵素餵給雛鸚鵡。餵給鸚鵡之後,輕輕地按摩嗉囊幫助蠕動,但餵給溫水時一定要小心,不能讓溫水流入氣管。餵給溫水之後,把雛鳥放回暖箱,再增加暖箱內的溫度和溼度。如果嗉囊在一個小時之內還是沒有被清空,那麼,請把鸚鵡雛鳥送到寵物醫院進行治療。嗉囊梗塞(或嗉囊淤血)會完全阻礙食物從嗉囊進入消化系統,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情況,必須需要獸醫的治療。


二、嗉囊灼傷

給雛鳥提供的食物溫度過高時可能會使雛鳥的嗉囊被灼傷,滾燙的食物會燒傷食道壁和嗉囊,對雛鳥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雛鳥受到的傷害並不會立刻就顯現出來,嗉囊會增大並且會從內到外結痂,嗉囊最終可能破裂並且漏出其中的食物。在嚴重的情況下,這種灼傷是致命的,如果只是嗉囊的一部分被燒傷,那麼獸醫可以通過外科手術來修復嗦囊因燒傷而出現的漏洞。無論如何,受傷的雛鳥想要得到康復,必須要有藥物的治療和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種完全可以避免的受傷,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飼主應該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餵食之前,要把食物徹底地攪拌均勻,並且測量溫度。做到這一點之後,你就不用再擔心這個間題。


三、雛鳥脫水

雛鳥出現脫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立即加以注意,一個脫水的雛鳥的皮膚會呈現微紅色而不是健康的粉紅色,它的皮膚看起來會很乾燥。脫水通常會在嗦囊梗塞後發生,並且可以立即表現出來,輕微的脫水可能是由於暖箱中的溼度過低,或者雛鳥在兩餐之間相隔太長時間。但是,這也有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的徵兆,如果雛鳥的嗉囊消化正常,你可以把暖箱的溼度調高一點,再餵少量葡萄糖水、電解質來補充水分與營養。


四、氣管吸入

雛鳥經常會出現食物或液體進入氣管的情況,換句話說,它被嗆著了。特別是當飼主給那些一直沒有正常餵食的雛鳥或者不想進食的雛鳥餵食的時候。如果氣管吸入大量的食物,那麼小鸚鵡就可能窒息,並且很快死掉。如果只有少量食物被吸入,雛鳥可能會出現咳嗽、嘔吐,或是不停地喘息,如果它能夠把吸入的東西咳出來,那麼問題就不大。危險的是有些食物可能會進入維鳥的呼吸系統中,那很可能會刺激到呼吸系統或引起感染,這被稱作是吸入性肺炎。引起感染之後,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的藥品。如果雛鳥出現急促喘氣或餵食後發有不正常的聲音,儘快送去寵物醫院進行治療。


鸚鵡小知識:以上是新手餵食操作不當,最容易引起雛鳥導致死亡的四點,當鸚鵡出現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那麼請送去附近的寵物醫院進行治療,大多數新手是無法在家讓鸚鵡痊癒的。


相關焦點

  • 鸚鵡雛鳥的手養注意事項
    之前說到一個手養鸚鵡的問題,肯定很多朋友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如何靠自己親手餵養大一隻小鸚鵡了吧~現在小編來告訴你們鸚鵡雛鳥的手養注意事項吧。在保溫箱裡面鋪入稻草之類的東西,注意千萬不要用棉花,因為棉絲太細小會導致小鸚鵡誤吞,最後死亡所以用粗稻草就可以了,溼度控制在40-50這樣,不會導致鳥屎溼度過高發生黴變。
  • 新手小白如何手養鸚鵡,僅需掌握這四點餵養技巧,手養鸚鵡真輕鬆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家庭怎麼飼養牡丹鸚鵡?掌握這四點飼養小技巧,新手小白都能養好,今天來教大家如何手養牡丹鸚鵡,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手養牡丹鸚鵡呢?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牡丹鸚鵡照顧不好小鳥,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鳥主人擔負起奶爸的責任了。
  • 鸚鵡雛鳥如何餵養?這麼小的鸚鵡也是可以人工餵養大的!
    溼度低了雛鳥會表現為脫水和皮膚乾燥發緊。溼度太高就會容易滋生細菌。但是不要在保溫箱內直接放個裝滿水碗,不然容易導致雛鳥溺水。可以找個海綿吸足了水放到盤子裡然後放到保溫箱內。二、雛鳥手養的準備工作手養雛鳥之前,我們要先準備兩個餵養的工具注射器和勺子,我們一起看一下優缺點和使用方法。1、注射器:容易控制每餐的食量,餵食快節省時間,乾淨衛生。很多專業繁殖鸚鵡的人比較愛使用。
  • 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人工餵食有哪些注意點?
    為何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比親鳥哺育的虎皮鸚鵡雛鳥存活率要低很多?主要原因便是其難度高,很多技術經驗不足或者運氣很差的飼養者在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往往面臨鳥崽全軍覆沒的結果,現如今隨著孵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全自動孵化機神職不用人工翻蛋以及自動調節孵化起始時間,因此手養虎皮鸚鵡雛鳥的難點主要便集中在餵食這個階段。
  • 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人工餵食有哪些注意點
    主要原因便是其難度高,很多技術經驗不足或者運氣很差的飼養者在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往往面臨鳥崽全軍覆沒的結果,現如今隨著孵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全自動孵化機神職不用人工翻蛋以及自動調節孵化起始時間,因此手養虎皮鸚鵡雛鳥的難點主要便集中在餵食這個階段。
  • 鸚鵡雛鳥飼養指南
    鸚鵡被我們戲稱為「會飛的狗」,這表明了鸚鵡的聰明可愛和粘人。對於愛鳥人士來說能擁有一隻會跟著自己的「跟屁蟲」,在工作學習之餘未嘗不是件幸福的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手養鸚鵡需要注意的事項。(注意本文所指的雛鳥是在20天左右大的鳥哦,0天手養我們將在後續發布。)
  • 想手養一隻鸚鵡雛鳥?這些問題你是否能扛得住
    我大致給新手們總結了餵養雛鳥時常常導致雛鳥死亡的四個問題,希望新手們在餵養過程中多注意規避。作為飼主來說,雛鳥沒有自主覓食能力,我們的一點差錯可能就會導致它們丟掉性命,所以我們餵食過程中不僅做到耐心而且要更細心,在餵食之前要把食物充分拌勻,並測食物溫度,雛鳥的食物溫度建議在37-40度之間即可。
  • 手養鳥和籠養鳥,同樣的鸚鵡養法卻大不同,收下這篇手養鸚鵡手冊
    鳥兒選擇手養鸚鵡選擇的鳥,一般是出殼10天左右最佳。這樣能省去很多後期的訓練熟悉過程,也有人可以讓成年的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在1個星期內適應手養,但不得不提,這是一個有些風險的事情。因為鳥兒成熟後,性格也會成型,習慣了籠中生活的怕人的鸚鵡,很難適應手養。
  • 如何餵養剛出生的牡丹鸚鵡,只需掌握這4點,人工餵養鸚鵡真輕鬆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家庭飼養牡丹鸚鵡很難?新手掌握這四點,飼養牡丹鸚鵡並不難 ,今天來教大家如何手養牡丹鸚鵡,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手養牡丹鸚鵡呢?很多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牡丹鸚鵡照顧不好小鳥,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鳥主人擔負起奶爸的責任了。
  • 手養牡丹鸚鵡雛鳥的小技巧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它們不但會同類之間互掐,甚至和其他鳥也合不來,有時候一個不小心,鳥主人也會被狠狠地咬上一口,其他鳥小編不敢肯定,但是牡丹鸚鵡的話,不見血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了嗎?
  • 虎皮鸚鵡雛鳥的存活之路!
    很多飼養者特別是絕大多數女性飼養者對鳥寶寶喜愛的很,尤其是虎皮鸚鵡的幼崽,卡姿蘭大眼睛加上肉乎乎並帶有少量胎毛的虎皮鸚鵡雛鳥往往能融化飼養者的內心,它們能輕易令飼養者愛心泛濫,不過虎皮鸚鵡雛鳥的存活之路往往伴隨著競爭與殘酷,這一點很多未經歷過虎皮鸚鵡等寵物鳥繁殖的飼養者基本是了解不到的
  • 手養鳥超詳細攻略,從一顆蛋孵化開始
    養鸚鵡注意事項一、 鸚鵡出生後,要拿到保溫箱進行餵養,溫度要控制在26度-33之間最為適宜,如果溫度達不到容易生病死亡,保溫的同時注意通風以防悶死小鳥溫度不可忽高忽低(若夏天開空調或電扇時不能直吹小鳥,冬天開暖氣或空調時要避免直接放在暖氣或空調旁),現在天氣熱一點的地方用木製繁殖箱可以達到保暖效果
  • 手養鸚鵡餵完奶粉,一定要給鸚鵡擦嘴,不然後悔莫及!
    今天和分享一位鳥友給自己鸚鵡餵奶的奇葩行為,看完想必很多寵物鸚鵡愛好者都會開懷大笑,下面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樣的事情。鸚鵡餵奶不擦嘴最近看到一位鳥友求助,詢問玄鳳鸚鵡臉蛋上的奶粉怎麼辦,35天左右的玄鳳雛鳥,後期用的奶粉和泡小米餵的,之前奶粉結塊嚴重,臉上我不敢拽,求教大神指點。
  • 零基礎飼養鸚鵡,新手養好鸚鵡並不大難,看完立即入門 收藏
    四種常見方法:幫你三秒分辨玄鳳鸚鵡公母 原來這麼簡單值得收藏其它中大型鸚鵡需要驗DNA性別卡,因為驗卡最為準確手養鸚鵡需要物品清單鸚鵡從小到大各階段:0天、雛鳥、半毛、幼鳥、成鳥、種鳥、難度依次增加,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雛鳥或者半毛,積累一定經驗在嘗試0天手養。成年和種鳥相當於人類的青春期、成年人,想要改變性格各方面很難。這也是我不建議喜歡訓練說話,喜歡放飛訓練的粉絲購買的原因。想要發家致富可以選擇成鳥、種鳥因為更適合繁殖。
  • 鸚鵡不能吃哪些食物?作為合格的主人,飼養寵物的過程中需要細心
    但是還是有些食物對鸚鵡是有傷害,我們在飼養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稍微注意下,今天給大家盤點下對鸚鵡有害的食物。這些水果的果肉對鸚鵡來說是非常好的食物,能補充一些維生素等等,但是它們的種子中卻含有氰化物,大家都知道氰化物是劇毒的,所以鸚鵡在餵這些果實的時候,一定要去核去子。
  • 從雛鳥到成鳥,幼鳥的成長階段有哪些?收下這份幼鳥飼養手冊
    孵化期:孵化期簡單理解為就是鳥媽媽「孵蛋」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唯一影響因素是溫度,是鳥兒胚胎發育的首要條件。例如常見的手養鸚鵡,其實從破殼當天就開始進行人工哺育也沒問題,大概20天左右可以手養;傳統的鳴鳥,一般在破殼後10-15天開始,就漸漸開始可以人工餵養了。因為不同的鳥第一次換羽期是不同的,而且初始食物也是不同。我們接下來就要介紹:不同的麻鳥餵食有什麼區別?
  • 網購雛鳥鸚鵡怎麼餵養,僅需掌握這8點,人工餵養雛鳥並不難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昨天晚上有鳥友問我關於手養鸚鵡的一些問題,她養的半毛玄鳳鸚鵡還是死了,主要原因是新手什麼都不懂,給鸚鵡插管強制性填食,造成鸚鵡嗆食,加上處理不好。多數鳥友第一次手養鸚鵡成功概率比較小,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哪怕資深的養殖戶也不敢保證每一隻鸚鵡都能存活。那麼下面簡單的和大家聊一聊,網購半毛鸚鵡,餵養需要注意哪幾點?
  • 別人家的鸚鵡活潑又親人?那是你在飼養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幾點
    最好是挑選雛鳥飼養,出生2周多的雛鳥已經開始長出飛羽,但還不能脫離父母自己獨立覓食,就是人們進行飼養馴化最好的時候。這段時間雛鳥是需要人來進行餵食的,就可以很輕易的和小鳥建立關係,如果你買來的鳥已經長成,想再進行馴化就比較難了,到時候就需要用食物長時間的訓練,讓鳥形成條件反射,才有訓練好的可能。
  • 手養鸚鵡跟籠養鸚鵡的區別,這可能是兩種鳥!
    2019-09-18 19:01:58 來源: 大彭五點半 舉報   觀望中的小夥伴也許不知道那種鸚鵡比較適合自己飼養
  • 《逆水寒》雛鳥餵食玩法指南 雛鳥如何餵食
    不了解逆水寒雛鳥如何餵食的玩家,九遊小編為你準備了最新的圖文攻略,感興趣的玩家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逆水寒雛鳥餵食玩法指南 1、首先這個任務之所以這麼火,是因為它的獎勵是一隻專屬... 逆水寒雛鳥如何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