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養鳥和籠養鳥,同樣的鸚鵡養法卻大不同,收下這篇手養鸚鵡手冊

2020-12-05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2000年之後的鳥類禁養名單,讓很多優秀的傳統籠鳥都告別了歷史的舞臺,但養鳥群體依舊是寵物市場的一個熱門領域,於是人們開始發掘玄鳳鸚鵡、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這些不受法規約束,又能上手把玩的鳥類。今天小編就幫大家梳理為什麼手養鳥現在佔了主流?手養鳥和籠養鳥有什麼區別?飼養時候有什麼不同注意事項呢?

社會環境改變,籠養鳥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手養鳥後來居上

我國的養鳥史從唐朝初步成型,到清朝達到巔峰,一直都是以推崇籠養鳥為主,所以我們養鳥屆中所謂的「四大鳴鳥」又被稱為「四大籠鳥」,以畫眉、百靈、繡眼、靛頦、紅子、貝子、八哥鷯哥等為主,虎皮鸚鵡的興起還是不到200年前的事呢。

但現在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都改變了,註定有些文化會逐漸流失,另一些文化會逐漸興起,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

為什麼現在流行手養鳥勝過籠養鳥了呢?其實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

硬性外界限制:法律規定。我們國家從80年代新修了動物保護法,又從2000年新出臺了動物保護名錄和三有動物名錄,傳統籠養鳥的90%種類都被列入禁捕禁養禁售賣行列。隨著人們法治思想的普及和綜合素質提高,籠養鳥就顯得有些殘忍了,漸漸這些傳統的籠鳥就回歸到了自然環境下,告別了家庭和寵物市場。人文環境的變化:娛樂方式。老年間養鳥,說是修身養性,的確不假。但實際上反映出的就是娛樂條件不足的社會現狀。「扳指核桃隆重鳥」是貝勒爺的三件寶,這每一件都需要消耗人們大量的時間。反觀現在,網絡、休閒場所、方便的交通等等,讓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籠養一隻鳥,已經達不到娛樂的目的了。畢竟:曾經的籠養鳥作用是欣賞鳴叫,而現在有太多音樂可以作為替代品了。家庭環境的變化:養寵目的。現代人大多是家庭獨生子女,從小就缺少一定的陪伴,人們現在養狗養貓,其實也是在彌補心靈的空缺。所以現在能作為陪伴互動的寵物是最流行的也是最被需要的,這也導致了手養鳥成為了後來居上的熱門寵物。

除了鸚鵡,還有哪些鳥類可以作為手養鳥?手養鳥和籠鳥有什麼區別?

大家以為手養是新時代下的產物嗎?其實在以前就有一些鳥作為手養鳥出現了,例如清朝的黃雀、明朝的畫眉也有手養情況。而且現在,很多人也會飼養白頸烏鴉作為手養鳥。

除了鸚鵡、烏鴉、黃雀、文鳥也常常被用來手養。理論上,任何一種鳥只要從麻鳥狀態養起,都可以適應手養。但是像伯勞畫眉烏鴉這種天生兇悍的鳥,小編其實不是很推薦手上,架養代替手養更合適一些。

手養鳥和籠養鳥最大的區別,是樂趣不同,適合不同人群。

籠鳥樂趣在於賞鳴叫為主,互動為輔;手養鳥樂趣在於互動為主,觀賞為輔。籠養鳥和手養鳥飼養時候有以下幾個區別:

籠養鳥對年齡要求不高,手養鳥一定要從幼鳥飼養;籠養鳥飼養更為講究,因為籠養鳥大多食性複雜,手養鳥(鸚鵡為主)飼養簡單,食性單一,免疫力高適應性高;手養鳥靠人工餵食成長,籠養鳥靠人工添食自行啄食;大多數的手養鳥都不善飛,智商較高。從以上幾個區別來看,手養鳥的飼養注意事項大家就會有初步的認識:首先選擇鸚鵡類為主;第二選擇從幼鳥飼養。手養鳥適合時間充裕的飼養人群,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

用鸚鵡舉例:飼養一隻籠養鳥注意這些事情,才會獲得樂趣

既然大多數的手養鳥都是鸚鵡,那我們就用鸚鵡的選擇和手養流程來說一下手養鳥的注意事項。其他品種的鳥類手養,可以參考。

鳥兒選擇手養鸚鵡選擇的鳥,一般是出殼10天左右最佳。這樣能省去很多後期的訓練熟悉過程,也有人可以讓成年的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在1個星期內適應手養,但不得不提,這是一個有些風險的事情。因為鳥兒成熟後,性格也會成型,習慣了籠中生活的怕人的鸚鵡,很難適應手養。如果選擇成年鸚鵡轉變成手養,那麼牽引鏈和挨餓幾頓是免不了的。

餵食方面剛出殼10天的鸚鵡,由主人拿離親鳥的繁殖箱,用專用鸚鵡奶粉飼喂。所以手養鳥的成本會比籠養稍微貴一些,畢竟是吃奶粉長大的孩子。手養鸚鵡在破殼前期每隔3個小時左右,就應該由人工餵食一次,一方面保證充足的營養,一方面更能培養鸚鵡對主人的依賴感和信任感。

如果不怕麻煩,用鸚鵡奶粉+小米粉+玉米粉+墨魚骨粉+益生菌混合後餵養最佳,單次餵食餵到7-8分飽就可以。鸚鵡出殼後到45天左右,羽毛就漸漸豐滿,這時候,就可以用普通鸚鵡糧來完全代替奶粉了。

訓練方面基本上90%以上的鸚鵡只要通過了前期人工餵養的階段,都會對人建立信任和依賴。這個過程中,少不了主人要有耐心、有愛心、有恆心,切不可以虎頭蛇尾,因為幼年鸚鵡是非常容易夭折的,是一件細心事。

在鸚鵡羽毛豐滿後,它們會開始試著飛翔,這時候就可以進行剪羽工作了,剪羽完成後可以帶出門遊玩,讓鸚鵡漸漸適應外界環境,如果心裡沒譜,最好準備一個牽引鏈。

手養鳥最大的訓練難題是定點排便。訓練手養鸚鵡定點排便的技巧是從小,每次餵食完鸚鵡後每15分鐘就把鸚鵡拿到固定排便的地方,用口令說「排便」「拉拉」等簡單的指示,大概一個月左右,鸚鵡就可以學會定點排便。

後期照料方面鸚鵡容易患上抑鬱症,有自虐的表現,會瘋狂拔自己的毛,把自己拔禿。在後期的手養鸚鵡過程裡,主人的為伴尤為重要。每天2個小時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用手摸摸鸚鵡的頭,用手給鸚鵡一些喜歡的零食(例如瓜子核桃)都是主人的日常工作。

作為頑皮鳥的代表,鸚鵡對娛樂活動需求非常大。即使是純收養的鸚鵡,也最好給鸚鵡配置一套專門的遊樂木架,讓小鳥即使在沒有主人的時候,也可以自娛自樂。鳥兒心情越好,長得也就越健康。最忌諱的情況就是:主人離開家上班,把鸚鵡一個鳥孤零零扔在家裡,什麼玩具也沒有。它們的心裡會惴惴不安,而導致抑鬱絕食等。

適合鸚鵡的玩具例如:鞦韆、滑板、沐浴盆、磨牙石、鈴鐺、架構複雜的爬架等等。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兩隻鸚鵡一起手養是最合適的。

手養鸚鵡娛樂性強,但是相對的,主人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陪伴和關愛,尤其要防止自由活動的鸚鵡出現食物中毒。

如果時間有限,是不推薦手養鸚鵡的,因為那樣不僅不會給你帶來樂趣,還會給你平添很多麻煩,如果養了一隻鸚鵡,就一定要負責到底喲。

更多鳥類知識,記得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手養鸚鵡跟籠養鸚鵡的區別,這可能是兩種鳥!
    ,其實這還是其次,不如先想清楚自己是要飼養手養鸚鵡跟籠養鸚鵡,雖然樣貌和價格相差無幾,但性格和互動性卻天差地別!而籠養鸚鵡非常怕人,見到人就叫個不停,強行拿在手上還會咬人,只能在籠子裡作為觀賞鸚鵡。  手養鸚鵡,顧名思義就是主人親手養大的鸚鵡,一般是出殼10天左右的鸚鵡幼鳥,從親鳥的繁殖箱中拿出來,用鸚鵡奶粉飼喂。這種方法養大的鸚鵡大多數十分親人,會飛手,和主人玩耍,是鸚鵡飼養的首選。當然價格會比籠養鳥稍微貴一些,畢竟是吃奶粉長大的。
  • 手養鳥的辨別方法~
    大致是從5-25天看個人飼養經驗和具體情況,一般推薦15天左右開始手養,大多還沒有睜眼更容易建立和人的親密關係)15天左右移出巢箱開始手養。以專業鸚鵡奶粉模仿親鳥反芻的食物餵養幼鳥。根據幼鳥的年齡和成長以合適的環境溫度和食物來保證幼鳥的茁壯成長。這樣飼養至斷奶的幼鳥可以真正稱之為手養鳥。
  • 籠養鳥文化為何淡出歷史舞臺?是誰取而代之?
    自從2000年的時候,鳥類禁養名單公布後,讓很多籠養鳥退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是鳥類仍然存留在市場上的部分鳥類仍然是養寵物人們的熱門選擇。很多養鳥朋友開始著重研究玄鳳鸚鵡、牡丹鸚鵡這種國家允許馴養的鳥類。但是你們可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養這些寵物的飼主更喜歡手養和散養。
  • 手養鳥辨別方法和需要條件
    點擊右上角「…」轉發可傳遞出您此刻的心情。3、錯過的精彩請回到主界面【查看歷史消息】 手養的概念就是以人工代替親鳥從小哺育小鸚鵡直至斷奶的過程。大致是從5-25天看個人飼養經驗和具體情況,一般推薦15天左右開始手養,這時大多還沒有睜眼更容易建立和人的親密關係)15天左右移出巢箱開始手養。
  • 養鳥不再是老爺子的「專享」
    每天早晚,在島城的公園、綠地樹下,總可以看到成排懸掛著的鳥籠,鳥兒在籠中試嗓,養鳥人在籠下細語,誇說愛鳥,交流養鳥心得。如今,養鳥不僅為中老年人所鍾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捕捉到了養鳥的意趣。●遛鳥清晨、午後,養鳥的人們用力甩著那個蒙著藍布的大鳥籠,這是在遛鳥。
  • 合適家庭飼養的籠養鳥
    ,因此,選擇籠鳥時先選適合養殖的家庭的種類。選擇籠養鳥因人而異,初學飼養者沒有飼養經驗,因此最好選擇易購買者廉價的種類,如以植物種子為主要食物鳥類,這有錫嘴雀、虎皮鸚鵡等。要豐富飼養經驗的,可以選擇飼養以昆蟲及水果類為主食的軟食鳥類,諸如八哥、大山雀等。具體種類可以按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選擇。
  • 手養親人虎皮會被籠養虎皮鸚鵡帶偏嗎?
    手養虎皮鸚鵡的飼養者養的時間長了,飼養者很可能會有種厭倦感,畢竟有手養不繁殖,繁殖不親人這個鐵律,而這些感到厭倦的飼養者往往想要體驗一番繁殖幼鳥的樂趣,而大多飼養者又沒有足夠的空間和經濟條件來擴大飼養規模,那麼他們可能想用之前一直手養的虎皮鸚鵡進行配對繁殖,由於大多手養的虎皮鸚鵡配對不易
  • 廉價的虎皮鸚鵡,相反養鳥的設備卻價格不低!
    虎皮鸚鵡的購買價格低廉可謂是養鳥人皆知的,很多新手飼養者想要試水八成會選擇虎皮鸚鵡,然而可能很多飼養者都不會料到,價格低廉的虎皮鸚鵡之下,還有許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老資格飼養者可謂是對此頗有感觸,這也是為何很多養鳥人感嘆一入鳥坑深似海的主要原因,那麼我們便來看看養鳥設備的花銷為何遠超虎皮鸚鵡本身價值的吧
  • 看老北京人如何以養鳥為趣
    《清太宗實錄》裡記載,曾有人捕到一隻好鳥,想送給皇太極請他收下,皇太極說:此鳥雖有好音,但玩物喪志,拒絕收下。可見,滿族人有養鳥聽音的傳統。清朝滿族人入關以後,這種傳統也被帶入北京。「壓鳥」是養鳥人的行話,就是馴化鳥叫出不同的鳥鳴。養鳥人每天走多少步都有數,如果走的步數不夠,鳥就不叫。養鳥人遛到林子裡,揭開鳥籠的罩子,讓鳥學著其他的鳥鳴。
  • 什麼是手養鳥
    手養鳥,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不關籠子在手中馴養和調教的鳥,並能玩多種花式。鳥養鳥栽花可修心養性,滋養怡情,其實養鳥古來有之,早在遠古時期人民就開始對鳥禽類獵捕和馴養,並由此發展為馴養和賞玩這麼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 世界十大籠養鳥名單出爐
    中國籠養鳥的歷史很久,現在很多老人喜歡在陽臺或者家裡面的院子裡養一些寵物鳥,從古代開始人們就會把漂亮的鳥類養在籠子裡,供人們娛樂欣賞。這些鳥的聲音動聽外形美麗,贏得很多養鳥愛好者的喜愛。主要產地在青海和內蒙古,它有著比較動人的聲音,可以和唱歌最好聽的10種鳥有得一拼了,同時也是比較常見的籠養鳥。
  • 籠養鳥的「日常管理」注意事項解析(遛鳥篇)
    籠養鳥的「日常管理」注意事項解析(遛鳥篇):生鳥一旦適應了籠養的環境之後,想要鳥繼續健康愉快的生活下去,日常的管理同樣關鍵。籠養鳥的飼養管理,其實關鍵就是在養鳥的規律性,既畫眉鳥本身的生活規律和人的管理規律要做到同步,首先您可以摸清鳥的生活習性,再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一個同步的養鳥計劃,接下來就按照這個鳥的習性和自己的時間,開始整個養鳥的行程計劃。
  • 養鳥容易養好難!一起嘮嘮養鳥的那些事
    養鳥具體起源在什麼朝代已無從查起,不過我們經常看電視能看到,古代的一些紈絝子弟手裡提著鳥籠,走在大街上一副橫行霸道的樣子,其實養鳥的人都知道,沒有點品味和財力還真玩不來!後來新中國解放,養鳥文化在老北京這一片比較火熱,養鳥不僅再是打發時間了,而且還顯得有品味。
  • [鳥友匯鸚鵡俱樂部]最適合放飛、跟飛、叫遠的4種「手養鳥」,強烈推薦最後一種
    這寓意十分的不錯。而作為手養鳥來說,喜鵲的體型比較大,適合把玩,而且適合放飛,能夠自己飛回來。並且喜鵲還是一種比較聽話的鳥,與主人的互動性強。但是喜鵲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叫聲比較大,可能部分朋友會覺得刺耳。
  • 非手養家養鸚鵡上手攻略,從怕人到上手吃食
    很多朋友通過各種渠道和原因,沒有入手親人的手養鳥,入手了籠養的虎皮牡丹或是玄鳳鸚鵡,這些中小型家養鳥和大型鸚鵡不同,學習能力較差,且很難改變這一特性。但是看到手養的親人鳥再看看籠中見人就跑的籠養鳥,總想著能不能把他們訓練的親人,或是能夠上手互動吃食呢?
  • 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案二審開庭,專家將出庭發表意見
    原標題: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案二審開庭,專家將出庭發表意見  深圳寶安區石巖鎮一個出租屋三樓裡,散亂擺放了四輛自行車,一旁堆疊著幾個空落落的鐵籠。  「這裡曾是鸚鵡的天堂,每天都在屋子裡四處飛。」任盼盼說。如今,這些鸚鵡已不在籠中,而她的丈夫王鵬已身陷囹圄。
  • 5種漂亮的籠養鳥:全身漆黑的紅尾黑鳳頭鸚鵡是個「麻子臉」
    5種漂亮的籠養鳥:全身漆黑的紅尾黑鳳頭鸚鵡是個「麻子臉」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天看盡科技知識,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呆萌的寵物了!籠養鳥大家都喜歡毛色比較鮮亮的,這樣看起來心情也很舒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5種小鳥中,就有已送全身漆黑的鸚鵡,它們臉上竟然還長著「麻子」,看起來特別的呆萌搞笑,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1種就是紅尾黑鳳頭鸚鵡。這種鸚鵡比葵花鳳頭鸚鵡要小一點,但還是屬於中型鸚鵡,體長都在半米左右。它們的頭頂有一個比較大的羽冠,羽毛不是很長,但是膨脹開特別的明顯。
  • 我養鸚鵡的心路歷程和經驗總結,現在分享給大家
    #經過查找如何養鳥的資料,以及向一些,上歲數的養鳥的老大爺學習,現在終於算是掌握了一點入門技巧和知識。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再走我的彎路[捂臉],方法和建議如下:1,首先要保持正確的養寵物養鳥的心態,不能怕麻煩,不能著急,要有耐心,這是養鳥的第一步。2,定期的訓練接觸,每天下班回到家看看它,陪陪它,自然界的動物都是通人性的,和我們養的小狗一樣。
  • 為什麼有些人養鳥不容易餵活?最主要的還是這一點沒做好
    一個同事和我談到自己的養鳥經歷:一開始是朋友不養了送我一隻養,當時挺高興,也很用心的照顧,每天餵食添水。但是沒養幾個月就「掛」掉了。後來看著閒置的鳥籠手又癢了,就去鳥市買了一對鸚鵡回來喂。開始餵得很好,可是沒到半年就又都死掉了。同事很鬱悶,和我說起此事就感到惋惜,認為自己不適合養鳥,以後就再也沒養過。
  • 陽臺養鳥的正確方式
    現在無論農村城市養鳥的人很多,一般退休沒事情做就養很多鳥兒填補嫉莫時間。但是城裡的年青人及店鋪的商販們也都喜歡養鳥,店鋪的門前掛有需多鳥籠,非常悠雅。一般鳥類不外乎百靈鳥,畫眉鳥,八哥,鸚鵡等等。現在很多人養鳥會選擇陽臺養鳥,陽臺養鳥該怎麼養?陽臺養鳥!建議養傳統籠鳥,飼養者必須先了解學習籠養鳥的習性與飼餵方式。建議養鳥者必須具備愛心,靜心,耐心,閒心!因食性不同,食谷鳥,食蟲鳥,雜食鳥,猛禽。因鳴叫與色彩不同,有鳴鳥有觀賞鳥。所以飼主在餵養之前,一定要慎重選擇所飼養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