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地區和氣候模擬生態環境打造的籠舍、將食物分散藏匿讓動物花更多時間尋找、動物籠舍裡以假亂真的牆繪還「真實」還原了大自然環境……。近年在廣州動物園,包括獅子館、熊貓館、猩猩館、豚尾猴展區、鹿區、熊山、虎山、大象館等陸續改造完成,在提升動物的居住環境的同時,更是全面鋪開提升動物生活品質的丰容工作,進一步滿足動物天性和展現動物的自然行為。如今,廣州動物園的丰容工作已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丰容福利工程也進入2.0版升級,丰容工作將遍及園內所有動物種類,動物將活得更瀟灑、更健康。
籠舍大升級:熱帶雨林草原曠野,動物原生態通通還原
在兩棲爬行館,記者看到網斑蟒展箱採用綠樹、灌木及溪流為主的背景畫面,而大板鱗蜥展箱的背景畫則是一望無際的旱地、旱生灌木及錯落的巖石。
廣州動物園的專家介紹說,針對兩棲爬行類動物展箱內背景牆冰冷單調的問題,採用仿原生態背景畫,取代原來白色的瓷磚。對展箱內牆背景的美化,使展示效果更加生態,同時豐富了展箱色彩,使整個展示空間更加飽滿,富有層次感。按照仿原生態的丰容模式,園方先後完成了蛇類、蜥蜴類、龜類展箱背景畫布置。
並根據不同動物原生地環境特點,在蛇類、蜥蜴類、龜類展箱種植綠化盆栽,使動物的生活環境更加接近野外棲息地,同時提升展示效果。如對棲息於華南地區的滑鼠蛇展箱進行丰容時,種植夏了威夷竹、綠蘿等。
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在各展箱內還增加了鳥巢、木樁、樹枝、樹葉、竹筒等丰容材料,不僅為動物提供了必要的隱蔽物,而且增加了動物的採食樂趣。例如,常棲息於森林、灌木、溪溝附近的草叢和落葉、石縫裡的眼鏡王蛇,對其展箱添加的丰容設施則包括枯葉、樹幹、假山、巖石。
而在靈長類動物的丰容工程中,園方則根據靈長動物的需求和自然習性規劃展區。樹棲的靈長動物需要垂直空間,提供攀爬支架或繩索,將食物和豐富度物品放置在展區不同高度的位置上,以減少爭搶。陸棲靈長動物需要水平空間,提供可用於覓食的地面,提供圓木、巖石、地面墊料、棲木和藏身地,將食物和豐富度設施分散於整個展區的水平空間中。為靈長動物提供充足的空間可使其分散開以避免衝突。
對於鳥類丰容則更為有趣,例如池塘和瀑布能激發某些鳥類的自然習性,可以很容易地增加圈養環境的空間感,給鳥類一個自然的飲水、沐浴環境。再如園方針對鵜鶘的生活特性和種群特點,使用大型竹排製作浮丘式的棲息平臺,能容納整個鵜鶘群體,集中增強展示效果。竹排上設置棲息樹杈、樹樁和圓石,供鵜鶘站立晾曬羽毛,滿足鵜鶘正常的生理行為。在另外一側,還設置了6個梅花樁,可以供鵜鶘駐足停留,也是一道非常自然而和諧的景觀。
「給大象丰容是比較難的,要充分考慮大象的破壞性,做一個軟底的樹樁,上面套幾個大型輪胎,是我園的大膽嘗試,大象會經常把此作為一個玩具,此外展示大象鼻子靈巧的一個丰容設施,用鼻子來取對遊客展示面的透明盒子裡面的食物,展示了大象的非凡本領,也起到了很好的科普功能。」廣州動物園負責人說。
食物大升級:不再「飯來張口」,食物要花時間找
有趣的是,通過分散或隱藏食物,例如通過把食物隱藏在樹洞中、專制飼餵器等方式,將食物分散於籠舍的各個角落,可以讓動物花更多的時間尋找食物,這樣更能展示動物的自然行為,更能體現出動物的本能天性,達致食物丰容的目的。
在獅子、老虎等食肉類動物籠舍,記者看到,園方將食物分散投放或是大塊食物(如骨頭、整隻獵物)投放在相對隱蔽處,能讓動物們像在野外環境中一樣,需要花上較長的時間去尋找食物。紙箱子、粗麻袋、中空的木頭、樹樁等都是很好的、可以用來隱藏食物的地方。
「由於在野外,東北虎都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捕食到獵物,飽餐一頓。而動物園圈養的老虎則飯來張口。為了讓東北虎能夠保留部分的捕食行為,我們建造投餵臺,在飼餵的時候,在護欄外以拋的方式,把飼料拋到投餵臺上進行投喂,老虎在進食的工程中能夠展示跑、跳、撲、搶、撕咬等進食行為,既滿足了老虎進食的行為需求,也能讓遊客更加了解東北虎進食的過程。」廣州動物園負責人說。
廣州動物園負責人表示,通過準備一些類似於獵物的、可用來練習追逐、攻擊、獵殺本領的物品。物品擺放在運動場裡,或漂在水面上,或懸掛在樹木間。球或空的金屬小桶都是比較堅固的玩具,可以禁受得住尖利的爪子和牙齒的撕咬;木頭、樹枝等是廉價的天然物品。例如將水果懸掛在樹枝上或棲架上,或用硬金屬絲製成一個盒子,把堅果和水果放進去讓鸚鵡找出來吃掉。此外通過使用不同飼餵方法,也可以提高鳥類的行為豐富度。
「丰容前斑馬進食有打鬥爭食現象,丰容後打鬥現象明顯較少,斑馬變得溫順沒那麼敏感,對飼養、獸醫等工作有很大幫助。」負責人說,丰容後配合的動物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具體有效的投餵訓練,成功改變了投餵方式。
動物園牆體升級:籠舍內牆或外牆都繪上了森林草原沙漠
在動物園裡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避免不了牆體的存在,大部分都為白色牆體,有時為了和環境協調也會刷成綠色藍色等,但簡單是用單一顏色還是避免不了單調乏味,並產生壓抑感,不僅對動物的精神造成一定壓力,也會影響展區的整體美感。而通過牆畫不僅可以美化展區的環境,也會給動物增加樂趣。
廣州動物園在近些年對動物園的各種牆體近些分類牆畫,取得了不錯的丰容效果。如廣州動物園牆體可以分為動物籠舍內牆,動物籠舍外牆,運動場內牆和運動場外牆四類,結合不同牆畫團隊所擅長的風格進行分類繪畫,如籠舍內牆或外牆主要繪畫和所飼養動物相匹配的原棲息地的環境。
「但也並不是都是森林或草原,我園駱駝展區的外牆就是模仿野外駱駝所棲息的沙漠環境。運動場外牆就以牆內飼養的動物進行科普知識宣傳為主,體現一定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遊客通過圍牆外的牆畫可以更好的了解該動物的特點和相關動物的保護信息。」廣州動物園負責人說,一面好的牆畫不僅起到了很好的環境丰容效果,更是動物園裡面一道亮麗的風景。
廣州動物園一直在努力動物丰容
動物福利工程是一種龐大而系統的工程,涵蓋了動物籠舍升級、籠舍丰容、動物營養、醫療等「醫食住行」。近年在廣州動物園,包括獅子館、熊貓館、靈長區、澳洲區、鹿區、熊山、虎山、大象館、草食區、中型獸區升級等籠舍改造陸續,改造總面積64930平方米。作為動物「行」的丰容福利工程進入2.0版升級,丰容工作全面鋪開。
廣州動物園負責人表示,開展圈養野生動物丰容工作也是提升動物園科學管理水平和科普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野生動物福利的基本保證。
負責人說,動物丰容是提供給動物刺激性環境的過程,那樣,動物能顯示物種特有的自然行為,和訓練控制或者對環境的選擇,有許多種類的丰容用於強化動物園中動物的福利。動物從丰容中獲得快樂,就同人類一樣,人類用書籍、體育比賽、電視節目、遊戲、食物大餐和家庭、朋友的團聚來豐富著他們,對動物有機會做有趣的和安全的活動,也是動物日常互動和照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丰容也是如同良好的營養和獸醫關照以及所有的需求,對動物園的動物同等重要,成為動物園動物福利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