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乳品行業的三個時代看乳品賽道的兩個機會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4年時間2000萬用戶,銷售額破10億。認養一頭牛在紅海的乳品行業,殺出重圍;今年雙11剛開始12小時就收穫3,200萬銷售額,榮登天貓乳製品旗艦店銷量NO.1。作為天貓低溫酸奶品類銷量第一的簡愛,今年雙11期間銷量暴漲6倍......看似早已飽和的乳品賽道還有哪些潛藏的機會?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草原牧場的故事。

01. 中國乳品產業鏈概況

縱觀國內整個乳製品產業鏈,上中下遊分別為:上遊的原奶供應,中遊的乳品加工,下遊的市場流通。其中,上遊從牧草飼料開始溯源,到飼料加工、奶牛繁殖、產出原奶,中遊加工成液態奶、奶粉、幹乳,下遊通過超市等渠道售賣到消費者手中。

具體到產量結構上,國內乳品以液奶為主,幹乳製品僅佔較小份額。

液奶主要由酸奶、常溫奶和牛奶飲品構成。液奶整體產量上,自2012年以來,產量保持個位數增長,2017年首次出現負增長,2020年1-8月液奶產量累積增速0.1%。

2008年,液奶中以常溫牛奶和牛奶飲品為主要品類;2017年,常溫牛奶、牛奶飲品、巴氏奶和酸奶的市場佔比分別是29.9%、20.6%、9.3%和40.2%;常溫奶和牛奶飲品陷入負增長,巴氏奶和酸奶保持良好增勢。與國際人均消費數據和中國歷史數據相比,牛奶飲品和常溫奶消費量基本見頂,而巴氏奶和酸奶還有上升空間。

傻傻分不清楚的小夥伴可以看圖解:

常溫奶和牛奶飲品在量的飽和背景下,產品升級或成機會點。2013年伊利金典和蒙牛(02319)特侖蘇合計約100億,只佔當時常溫奶市場的14%;伴隨著常溫奶市場規模的躍進,2017年,常溫奶市場規模近700億,金典和特侖蘇的佔比也大幅提升至近200億元;2018年,常溫奶市場增長放緩,此時特侖蘇和金典繼續保持高增速分別為19%和20%;

另一邊,2018年,牛奶飲品規模同樣面臨收縮,從2013/2014年10%的市場增速下滑至負增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頭部產品營養快線從2014年154億下滑至2016年84億元,衰退速度超過外界想像。雖然近幾年公司也曾嘗試迎合90、00後去調整,但產品老化創新不足,品牌力已不在。

幹乳製品產量自2013年來多次呈現負增長。國內的幹乳製品中一半是奶粉,其他品種量較少;除煉乳外,乳清、奶酪、奶油的供應都高度依賴進口。因此,奶粉自2013年以來的負增長趨勢帶動整個幹乳製品的負增長。

國內幹乳製品較少的很大原因是,國內鮮牛奶採購價格遠高於國際市場,所以製成幹乳製品後成本更高。而國內兒童奶棒的做法是把國外幹乳進口國內後再加工,高利潤空間帶動該品類快速發展。

02. 乳品行業的三個時代

1、1979-2005常溫奶時期:飲奶意識從無到有

這個時期顯著的行業特點是:低溫巴氏奶沒落、奶粉行業和常溫奶興起。

80年代由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狀況落後,消費者飲奶意識普遍較低,主要以配送低溫巴氏奶為主,但受限於配送和殺菌技術條件有限,低溫巴氏奶的運輸和銷售半徑較小,且奶源主要來自小規模奶農自家散養牧場。

90年代開始,人們漸漸養成喝牛奶的習慣,但奶牛數量、產奶技術和物流使得牛奶的供給依舊匱乏,原始低溫巴氏奶空白的部分市場由奶粉填補;當時,奶粉是鮮奶的加工乾燥產物,生產能耗高,營養物質受破壞程度大,因此並沒有受到市場廣泛的青睞。直到1997年,國內引進了超高溫瞬間滅菌技術(UHT)和利樂無菌包裝,由於營養價值高於奶粉,飲用方便的特性,常溫奶市場迅速崛起。

1997年是中國乳品市場最具標誌性的年份之一,今天的巨頭伊利、蒙牛等常溫奶生產公司,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全國範圍內的跑馬圈地,獲得飛速的發展。

2、2005-2015風味奶時期:乳品的黃金十年

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是,品類與渠道齊飛,可以稱作中國乳製品的黃金十年。

由於人們觀念升級,風味常溫白奶品類不斷豐富,出現了品牌高端化趨勢;這一時期,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兩個新興品類經歷了從萌芽、到快速興起,再到增長瓶頸的生命周期。

我國乳飲料發展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而爆發期主要集中在2008-2012年;2005年之前,常溫白奶最初的差異主要集中在包裝和外觀上;2005年之後,常溫白奶在經歷了近10年的單一口味後,逐漸拓展出風味白奶、穀粒果粒奶等口味豐富的奶。尤其是伊利、蒙牛等幾大乳業巨頭開始關注利潤率較高的乳飲料產品開發,整個品類以蒙牛酸酸乳贊助《快樂女生》銷量翻三倍為開端,之後進入伊利「優酸乳」和蒙牛「酸酸乳」之戰,之後哇哈哈「營養快線」、小洋人「妙戀」、三鹿和光明加入競爭,我國乳飲料市場蓬勃發展。2008年,我國乳飲料市場銷售量達到62億升,進入為期4年的爆發期。這一時期內,娃哈哈營養快線升級並在2009年達到120億元銷售額,佔2009年娃哈哈集團總營收的25%以上;蒙牛在2009年乳飲料收入達63.9億元,同比增長14.3%。

植物蛋白飲料也經歷了從萌芽到壯大再到瓶頸的過程。我國植物蛋白飲料興起較早,相較於常溫奶更早滲入消費者,有廣泛良好的基礎。其中代表企業有維維股份、承德露露、養元飲品等。1940年,維他奶(00345)開始在香港生產。1950年,露露成立,1953年銷量大增,至60年代每年銷售1200萬瓶。1994年,維他奶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1997年,養元飲品成立,主要產品六個核桃在行業佔比80%。同年,露露上市。2003年,銀鷺花生牛奶佔整個花生乳市場80%。

植物蛋白飲料在2009-2013年進入爆發階段;植物蛋白飲料的爆發與含乳飲料有相似之處,消費者需求口味多元化,植物蛋白飲料業務的淨利潤更高,通過精準營銷打造產品及品牌差異化避免價格戰;2013年後,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的增長基本陷入停滯,14、15年行業規模增速均為負值。其中,非豆乳類飲料的增速明顯低於豆乳類飲料,承德露露、六個核桃、銀鷺花生牛奶等明星產品銷售收入出現下滑跡象。

從產品和品牌定位來看,國內植物蛋白飲料企業產品單一、沒有創新、定位較低;在渠道上,相關企業多從低線城市開始滲透,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對年收入貢獻最大的市場仍然是鄉鎮銷售。

從市場競爭來看,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在功能、營養方面與牛奶類似,兩者存在一定替代關係,因此,伊利、蒙牛近年來快速渠道下沉,實際上搶佔了植物蛋白飲料低線城市份額。

常溫白奶高端化是這階段最大亮點:2005年後,蒙牛特侖蘇和伊利金典等高端常溫奶陸續上市,2005年,中國市場第一個高端常溫白奶蒙牛特侖蘇純牛奶上市;2006年,伊利首個高端常溫白奶伊利金典(有機)純牛奶上市;2007年,國內第一款「低乳糖奶」伊利舒化奶上市。

並在13年左右進入高速增長期,其增速遠高於液態奶整體增速。2017年,特侖蘇營收增速20%,金典營收增速30.3%,同時特侖蘇佔蒙牛液體乳24.9%,金典佔伊利液體乳營收17.8%。

3、2015-2025未來趨勢:低溫化、健康化

我們預測,未來十年乳品行業會面臨全面升級和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由於牧場資源逐步豐富,冷鏈運輸效率提升,終端的分銷效率在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下大幅提升,低溫化將會成為重要趨勢之一。

同時,過去老化的產品也會面臨重要變革,比如植物蛋白飲料、風味乳等沒落飲品,會在整個大食品行業健康化趨勢的帶動下進行品類更新。

03. 品牌乳業行業現狀

在當前國內品牌乳業梯隊中,一梯隊是伊利、蒙牛,二梯隊是上海光明乳業,河北君樂寶、四川新希望乳業,三梯隊是北京三元乳業、新疆天潤乳業、廣西皇氏乳業、廣東燕塘乳業、河南科迪乳業。在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第一梯隊加速收割市場,市場集中度加快提升。第二梯隊增長緩慢,在大力開拓低溫市場。

2015-2016年後,上遊乳製品過剩,價格體系下移;下遊促銷加劇,區域型小企業被動參與促銷,定價權缺失,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全國性大企業,以伊利、蒙牛為代表,迅速拉開與第二、三梯隊的差距,中國常溫乳製品進入了雙寡頭時代。

近年來媒體平臺分散,熱門綜藝的冠名費用進入5億級,流量入口一票難求。根據伊利的財報數據,2016-2018年三年的廣告營銷費用分別為76億、82億和110億元,對應液體奶營收495億、558億和657億。類似金典、安慕希這樣高端支線品牌的廣告費用也都達10億級別,遠超小乳企可以承擔的金額範圍,這使得小乳企通過打造「爆款」佔領用戶心智,從而實現彎道超車的難度加大。

04. 未來產業行情預判

首先,液奶進口量近年來快速上升,但佔總體比例仍然較低,不會對國內液奶格局產生過大影響。

一是由於液奶「鮮」、「活」的特性不支持進口持續大幅增長。從國際經驗看,俄羅斯、日本、墨西哥等乳製品主要進口國均以奶酪、黃油、奶粉等幹乳製品為主;二是國家奶業發展政策不支持大規模進口。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製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下,國內生鮮乳產量將逐步提升,對進口乳製品的需求保持相對穩定;三是國內消費者對乳製品選擇日趨理性。

第二,奶源控制決定長期格局。

政策端,低溫酸奶和巴氏奶必須採用鮮奶作為原料生產。2018年2月新標準規定「滅菌乳」僅能採用生鮮乳,意味著常溫奶對進口大包粉的使用期限也進入倒計時;在需求端,低溫奶是行業的下一波增量。低溫酸奶21天、巴氏奶7天短保期限決定了乳企對消費市場周邊奶源的需求上升;在供給端,中國奶牛存欄量下降,2018年下半年奶源價格回升,進入缺奶和價格上漲周期。

支撐中國成為乳業發達國家的背後邏輯是大農業的發展,乳業的長期格局取決於對上遊的深度參與。長期看,乳業競爭比拼的是全產業鏈的運營效率,當渠道和品牌已經進入巨頭競爭空間乏力的階段,向產業鏈上遊的牧場養殖延伸,在規模化的基礎上追求更大的成本優勢,是奠定乳企長期終局地位的壁壘。

05. 乳製品領域投資機會

1、酸奶:替代牛奶、區域性增量

從基因的角度講,華人的乳糖不耐比例高達93%。亞洲人體質無法充分分解乳糖,使酸奶成為了牛奶的替代品。酸奶的製作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液態原料奶,所以本土原料奶的需求有可能從消費端轉移到製造端。

酸奶的核心增長邏輯有兩個:一是替代牛奶的趨勢。從2011-2015年之間品牌商透過渠道的拓展以及低線城市的滲透,整體白奶(常溫以及低溫)有10%的增長。2015年往後白奶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酸奶的增長以及消費習慣的形成令我們開始看到酸奶替代牛奶的趨勢:低溫酸奶比例從整體液態奶市場10%增長到14%。酸奶整體銷售額比重在2017年超過40%。二是把握區域性增量市場。一二線市場的整體酸奶佔比加上常溫酸奶已經達到30%出頭,與日本市場2011年-2016年的替代潮較為相似。低溫酸奶三線以及四線城市低溫佔有率僅約18%以及8%,是未來低溫酸奶的增量主戰場。

2、奶粉:國產品牌崛起、品牌集中度提升

國家政策導向明確,奶粉市場規範,消費者回歸理性,外資份額下降,國產奶粉品牌崛起是確定性事件;小品牌退出,大品牌份額進一步提升,也是大勢所趨。

奶粉註冊制對行業洗牌效果顯著,2,000個現有品牌中將淘汰70%以上品牌數,2018年後僅剩500-600個品牌配方;截至2017年12月28日,在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33批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名單中,總計涉及97家乳企319個品牌,批准奶粉配方940個。其中,國產奶粉佔比80%左右;雜牌、貼牌、小品牌市佔率22.7%,大概率被清出市場,預計將空出160-200多億的市場空間,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及鄉鎮;中國三線城市及以下的奶粉銷售額在全國佔比63%,市場空間巨大,也是國產大牌的主陣地;品牌集中度提升、國產品牌市場份額提升是未來2-3年奶粉行業主要格局變化;

隨著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增速放緩,成人奶粉特別是中老年奶粉,逐漸成為國內主要乳製品企業的競爭方向;2016年線上奶粉市場中,嬰幼兒奶粉佔比95.9%,成人奶粉僅佔4.1%,規模小,潛力亟待挖掘;

成人奶粉的增長來自於產品的細分化和受眾範圍的擴大化。此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對企業要求門檻較高,有醫學背景的外資品牌更為強勢,市場規模或從目前的不足10億元增至上百億元。

雖然幹乳製品市場份額小,產量自2013年來多次呈現負增長,但兒童產品成為奶酪市場增長點,零售端佔比高達55%。奶酪富含鈣、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相較於成年人,更適合兒童食用。隨著二胎政策的推動,兒童奶酪市場可期。

兒童奶酪的高毛利也是推動該品類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奶酪市場CR5為48%,市佔率排名前五的品牌,國有品牌僅有妙可藍多入圍。縱觀一級市場,19年7月成立的兒童奶酪品牌妙飛不到一年時間即拿到經緯創投投資。

(本文編輯:孫健一)

相關焦點

  • 熊貓乳品上市之後,利潤下滑、信披違規,因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此外,經熊貓乳品財務部門統計,除2020年11月已披露過的政府補助之外,2020年熊貓乳品及全資子公司山東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南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漢洋乳品原料有限公司累計收到政府補助款合計約1491.16萬元,佔其2019年度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22.39%,均屬於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 確保低溫乳品安全 澳柯瑪為伊利推出定製款展示櫃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及冷鏈物流設備的快速發展,中國低溫乳製品行業正由低端向中高端產品蓬勃發展,低溫酸奶憑藉其在口感、健康等方面的獨特性正成為乳品行業的主流產品,同時乳品行業的市場增長率已遠超蛋類、水產品、瓜果等產品,低溫乳製品在中國居民飲食結構中的比重也將越來越高。
  • 漲價帶飛乳業板塊:西部牧業與熊貓乳品漲停 系同一遊資營業部炒作
    乳業板塊中,西部牧業與熊貓乳品雙雙因日漲幅超15%登上龍虎榜。主營濃縮乳製品的熊貓乳品漲幅居首,截至收盤,熊貓乳品漲19.99%,收報59.72元,換手率高達53.14%。淨買入額3350萬中,2156萬由華泰證券台州中心大道營業部買入,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也買入達1467萬元。
  • 小熊貓炒股日記:喝了熊貓乳品,賺錢每一天
    早上看到C熊貓開盤繼續暴跌,短短3個交易日就從88跌到44腰斬了,狗莊砸盤這麼狠,良心不會痛嗎?我一定要拉熊貓兄弟一把,趕緊割肉寧波銀行買入C熊貓。然後,幸福就來敲門了!有圖有真相,早上44.61買的本命股熊貓乳品,單日爆賺44.86%!你們快來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我特麼真的是做夢都沒敢想過我一天能賺這麼多啊。
  • 新消費品牌黑馬「認養一頭牛」刷新天貓乳品行業記錄!
    邁入新消費時代,中國乳業正迎來一輪新浪潮,消費需求從「物質型」逐漸轉向更高端的「品質型」;而消費升級的大勢所趨,催生了一批強有力的新生代品牌,它們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其中,認養一頭牛便是一匹耀目的黑馬!
  • 正宗新疆駱駝奶粉原始黃金品牌,被榮選為《中國乳品行業十大品牌》
    近日,由中國質量認證監督管理中心、中國企業信用評估中心組辦的全國十大品牌宣傳調研推廣活動圓滿完成,原始黃金駝奶在本次活動中,被選入為《中國乳品行業十大品牌》並給予重點培育和推廣。被譽為「沙漠白金」駱駝奶中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胺基酸、蛋白質,成為乳製品行業中快速崛起的新品類。
  • 研究| 熊貓乳品實控人受讓國有商標兩年溢價16倍 關聯方資產收購...
    1996年1月,國有控股企業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糧油」)、由李作恭實際控制的民營企業浙江澳華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華乳品」)和自然人應子才共同出資設立浙江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熊貓乳品的前身,以下簡稱「熊貓乳品」),註冊資本500萬元。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9期:中國5家乳品品牌登上2020年亞洲...
    此次亞洲品牌500強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牌入選,中國(包含港澳臺)入選的品牌共計210個,佔整個亞洲品牌500強的42.0%,位居第一。其中中國乳品品牌入選5個,分別是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完達山。據了解,《亞洲品牌500強》的評判標準是品牌的亞洲影響力,品牌影響力是指品牌開拓市場、佔領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
  • 跨境電商早報:中國買家獲準收購澳大利亞頭號乳品企業
    澳大利亞已批准將本國最大的乳品企業出售給一個中國買家,從而使澳大利亞政府的說法得到印證。該國曾表示,儘管在出售優質農田的問題上,政府的壓力與日俱增,但該國依然對海外投資保持開放。
  • 君樂寶基於斑馬魚的乳品風險預警模型通過鑑評
    據了解,君樂寶食品安全中心於2018年3月啟動生物安全評價技術研究;2019年5月,君樂寶和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研究所合作成立」乳品生物評價聯合實驗室「,聯合基於生物測定法在乳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應用的研究。同年7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合作,並共同申報一項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
  • 王牌駝響應高端乳品需求,新駝奶創領未來
    中國4億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要求,就是王牌駝在創新研發方面持續自我超越的真正動力,也是王牌駝一直肩負的行業和社會責任。作為國內首家配方駱駝奶粉的倡導者,原產品王牌駝益生菌配方駝奶粉推向市場後,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和讚譽。
  • 莊園牧場:乳品需求逐季改善 萬頭奶牛產業園項目蓄勢待發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乳製品行業成為恢復最快的行業之一。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乳製品產量2037.6萬噸,同比增長1.12%,其中液體乳是1905.5萬噸,同比增長1.6%。  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
  • 植物基酸奶迎飲料乳品雙巨頭布局,細分市場競爭開啟
    一時間植物基飲品進入細分市場競爭階段,乳品巨頭、飲料巨頭紛紛排兵布局。相關生產企業告訴新京報記者,各大廠商藉助高端植物基種類的差異化,來試圖建立植物品類標杆,植物酸奶應運而生,目前雖處於起步階段,但業績體量有較大發展空間。隨著更多供應商涉足,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 7月份國內乳品、飲料類部分新品大盤點
    7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一個月裡乳品、飲料新品頻出,食品夥伴網競品組為您整理了7月份推出的乳品、飲料部分新品。希望對您的工作、生活有所幫助。乳品類1.光明 如實高蛋白發酵乳2.光明 暢優益菌多3.光明 大白兔奶糖風味牛奶4.蒙牛 精選牧場低脂純牛奶5.蒙牛 嗨Milk0脂肪純牛奶飲料類1.青島啤酒 王子海藻蘇打水2.旺旺 涼白開包裝飲用水
  • 4月紐西蘭出口乳品超10億美元中國成最大買家
    紐西蘭是中國重要的食品貿易合作夥伴,中國進口乳品的70%源於紐西蘭。(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4月紐西蘭出口乳品超10億美元中國成最大買家)
  • 從它英、holo再到海賊王,我都分不清真假乳品了
    這裡簡單貼出發起者的圖以及微博上《海賊王》大V的圖,不作任何分析,估計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到底誰才有理,不是字多字少的問題,就看你用怎樣的想法看待。後來就有人拿出了一張尾田榮一郎在SBS上發言圖,繼續把《海賊王》推上輿論浪尖——許多人表示圖能解釋,但是面對直接的文字描述又該怎麼解釋。
  • 食藥監月月檢乳企頻上黑榜 2016成外資內資乳品質量整改年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抽樣檢驗從每季度抽檢改為「月月檢」,隨著「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正式施行,乳製品行業監管將進一步加強。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不乏有大牌產品登上食藥監「黑名單」,進口乳製品的「神話」也逐漸破滅。
  • 從「大草原牧場」到「高鐵小桌板」 蒙牛成為京張京呼高鐵首家乳品...
    近日,蒙牛宣布成為京張、京呼高鐵的首家乳品官方合作夥伴,將為旅客全程提供高品質乳製品營養支持,讓旅客坐在中國的高品質列車上,喝著中國的高品質乳品,一起見證祖國的發展速度。與高鐵其他高驗收標準一樣,高鐵上的乳製品也必須經過嚴格篩選,而蒙牛正是通過自身完善的從奶源到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做到高品質保障。
  • 巨型卡通奶牛帶你了解「乳品一生」
    原來,這隻奶牛是園區的一位特別「講解員」,市民不僅可以通過它更直觀地了解乳品從生產到加工的全過程,還能很方便地坐在其下方,體驗擠奶等工序和流程。與其相鄰的「蜜蜂體驗區」同樣通過有趣、形象的蜂箱、蜂園來講述蜜蜂釀蜜的全過程。 此外,體驗館內還請來國外優秀點心師傅,現場為市民講解、演示種種簡單又好吃的麵包、糕點的做法。
  • 2016年中國乳製品行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
    中國乳製品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目前市場呈現個位數增長,競爭由量爭轉化為質爭,市場結構也將進一步優化,集中度不斷提高,企業優勝劣汰尤為突出。隨著消費增長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其中,營收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均達到百億規模,營收分別為603.12億元、537.79億元和202.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