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2020-04-30 窺獸

  估計大部分都看過《侏羅紀》系列經典電影,或多或少對霸王龍、迅猛龍、翼龍、腕龍等快樂略有認識,相信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應該是霸王龍。不過在電影中,霸王龍被棘龍一嘴咬死,因此關於誰是「史前最強霸主」的稱號,恐龍迷們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棘龍是不是最兇猛的恐龍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一個「漁夫」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據日前(4.29)發表於《自然》(Natural)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通過對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發現的棘龍尾巴化石分析,背部長著一塊巨大長棘的棘龍,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

史上最強恐龍?它和霸王龍根本碰不到一塊!

  棘龍(學名:Spinosaurus),也叫棘背龍,屬於棘龍科棘龍屬下一種大型獸腳類肉食龍,目前共發現2個亞種:埃及棘龍(S. aegyptiacus)、摩洛哥棘龍(S. marocannus),歷史可追溯至白堊紀的9500萬到1億年前。據資料記載,最早發現這一屬的物種是在1915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於埃及,並命名為埃及棘龍(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炸毀)。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雖然幾十年來,棘龍的化石發現不少,但是一直沒有後肢部分化石。所以以前古生物學家從拼湊的化石推測,棘龍的體長13到18米,2至4.8米高,體重可達26噸,被暫定為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屬於純地棲恐龍

  後來在2014年,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Nazir Ibrahim)通過對部分後肢的棘龍化石加上其他地方發現的部分顱骨、中軸骨等化石進行骨架和外貌,結果顯示棘龍有著狹長的吻部、奇異的鼻孔位置、碩大的前肢和彎爪、相對矮短的後肢,於是發表爆炸性論文稱棘龍是半水棲恐龍,但該理論遭到同行的質疑。

  雖然科學家從多種棘龍科物種的胃裡都找到過魚鱗,但在大部分古生物學家眼裡,棘龍就像現代的灰熊,一種在淺水區出入無礙的吃魚猛獸。而且普遍認為棘龍有較高的骨密度,應該很難潛入水。甚至有人質疑易卜拉欣團隊分析的遺骸實際上不是是棘龍。

  此外有研究推測,棘龍背上那塊「高人一等(長度2.2米)」像「風帆」一樣的背棘,可能不是用來調節散熱,很有可能是用來溝通和展示求偶。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ps:《侏羅紀公園3》和《侏羅紀世界》均有出現霸王龍對決棘龍的畫面,但是化石研究表明,霸王龍生活在北美,棘龍生活在北非,雖同處白堊紀時期,但是霸王龍是棘龍滅絕近3000萬年後才出現,所以它們不可能碰到一起。

潛龍勿用?棘龍是遊泳高手,以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後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間,易卜拉欣團隊又回去當年發現棘龍後肢化石的地方進行挖掘,並在撒哈拉沙漠進行了一系列的探險工作。最終在2018年,易卜拉欣團隊在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9500萬年前的卡瑪卡瑪遺址(Kem Kem)發現新的證據,他們發現了超過30塊棘龍的椎骨化石,約佔原始尾巴長度的80%,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完整的棘龍尾巴化石。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後來團隊將化石與20世紀德國博物館中倖存的兩張棘龍骨頭照片相比較,可以很清楚地表明,這是同一物種。據復原分析得出,該標本的體長約為35英尺(10.66米),重約4噸。考慮到它尚未成年,若是成年的棘龍,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如果是真的,那棘龍也不再是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隨後團隊建模並與尼羅河鱷魚、蠑螈的尾巴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棘龍尾巴產生的推力是陸地恐龍的8倍,並且效率高出2倍以上。而且它有能力在深水中遊泳,而不僅僅是在淺海附近。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團隊之一、來自國家地理科學作家麥可·格列什科(Michael Greshko)表示:「紅褐色的遺骸擺在我面前,這些骨頭組裝成幾乎完整的尾巴,這也是一百多年來首次發現棘龍的尾巴。它是如此之大,以致需要5張桌子來支撐它的全長。構成尾巴的許多椎骨伸出近兩英尺長的突出部分,使其具有槳的輪廓。相信是棘龍能在水中靈活動作並保持平衡的關鍵。」

  從研究結果看,巨型棘龍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水中度過的,也許像大型鱷魚(同時期對手應該是溼地鱷)一樣獵食獵物。所以棘龍很有可能以當時水中的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對此易卜拉欣表示:「在當時的河流系統中,有很多像鱷魚一樣的掠食者,有些甚至和公交車一樣長,所以撒哈拉沙漠是地球歷史上最危險的地方。但是我們看到的一件事是,許多捕食者實際上已經適應了捕食魚類。棘龍也不例外,它是在這個河流系統中捕捉巨魚的河怪。」同時他認為當時水域食物鏈的激烈競爭可能是導致棘龍身體進化巨大的因素之一。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儘管證明了棘龍是個喜歡吃魚「漁夫」,但並不代表它的戰鬥力很差。憑藉著1.75米長的腦袋(長長的吻部)、長度超過2米的前肢(爪子長達超40釐米),若將它放到今天的地球上,輕輕鬆鬆殺死大象不是問題。

結語:

  這項研究給未來的恐龍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重新審視像重爪龍(Baryonyx)等恐龍的生活方式,雖然它們大小不一、生存時期不同,但它們都有著鱷魚般狹長的口吻、粗壯的前肢。

  幾十年來,人們已經習慣將恐龍歸為陸地動物,但學界從未認為恐龍或肉食恐龍會在水裡生活的想法,更別說它們會遊泳。就比如我們以前認為哺乳動物都是陸地生物,但我們有也鯨魚和蝙蝠。所以恐龍與我們的想像還是有差距的,白堊紀儼然是個迷人的失落世界。

  —End—

相關焦點

  • 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史前鱷魚化石
    保羅·塞利諾教授在研究8噸重「超級鱷魚」的顎骨。他手裡拿的是狗鱷頭部化石。狗鱷同塞利諾新發現的另外4種鱷魚生活在1億年前的撒哈拉沙漠 這是一種體長3英尺的史前鱷魚,以魚為食。 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1億年前生活在那裡的5種史前鱷魚化石。其中一種的牙齒就像是野豬的長牙,另一種則長著像鴨嘴的口鼻部,一些還以小恐龍為食。 據介紹,在距今大約1億年前,這些可怕的食肉動物穿梭在非洲沼澤地、湖泊,四處尋找小恐龍,並以魚、蠐螬為食。
  • 最兇猛的史前淡水魚,河中巨怪根齒魚稱霸石炭紀時代!
    在史前大型魚類中,人們所熟悉的巨齒鯊、鄧氏魚等頂級獵食者,都是稱霸海洋,卻忽略了淡水中的河中巨怪,這次來認識稱霸石炭紀時代的河中巨怪——根齒魚!在蘇格蘭,初次發現根齒魚的牙齒化石,有些牙齒化石長度超過20釐米,專家望著這樹根般的牙齒,都在研究這是什麼史前巨獸的牙齒,最終得出這些牙齒屬於一種史前魚類,命名為「根齒魚」,意思是牙齒像樹根一樣粗壯!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裡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
  • 希氏根齒魚:石炭紀的河中巨怪
    希氏根齒魚:石炭紀的河中巨怪提起石炭紀,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體型巨大的昆蟲,比如3米長的超級蜈蚣和像鳥一樣大的遠古蜻蜓。石炭紀最可怕的殺手並不在陸地上和天空中,因為在河流、湖泊中潛藏著巨大的掠食魚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希氏根齒魚!
  •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河床發現的大量牙齒化石進一步證實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河床發現的大量牙齒化石進一步證實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家再次證明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錯誤,他們發現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棘龍是個遊泳高手。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這種龐大身體讓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以青蛙、松鼠大小的動物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巨蛤!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
    保存完好的艾達化石於5月20日被揭開神秘面紗,一些科學家將其視為有關人類進化的一項重大發現。Tischler, 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 )古生物學家7月宣布,在加拿大昆士蘭州內地城市溫頓發現3種新恐龍化石,分別是1種生性兇猛的肉食恐龍以及2種巨型食草恐龍。3種新恐龍物種以澳大利亞詩人班尼歐·彼德森及其作品的名字命名。
  • 25種最迷人史前生物
    它們在距今500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的英國一帶。它們在大約1萬年前的冰河時代末期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尚未確定究竟是氣候變化,還是人類獵殺活動是導致猛獁象滅絕的罪魁禍首。有人還認為,彗星撞擊地球使得猛獁象從地球上消失。
  • 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僅外殼都有汽車那麼大
    而這次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型龜殼,根據美國一家新聞網發出的報導,這塊龜殼其實屬於一種已經滅絕很久的淡水龜:地紋駭龜,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種類之一。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在這裡養育了眾多體型巨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就包括了長達14米的泰坦蟒、以及10米長的普魯斯鱷。而早在500萬年前,南美洲部分地區還是汪洋大海。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國家地理,古生物學...
    Tischler, 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 )古生物學家7月宣布,在加拿大昆士蘭州內地城市溫頓發現3種新恐龍化石,分別是1種生性兇猛的肉食恐龍以及2種巨型食草恐龍。3種新恐龍物種以澳大利亞詩人班尼歐·彼德森及其作品的名字命名。6.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奇異史前鱷魚
  • 已滅絕的25種史前生物:傷齒龍恐龍中智商最高
    [page_break] 6.史前巨魚史前巨魚史前巨魚Dunkleosteus terrelli長著鋒利的前牙,可以將鯊魚撕成兩半。這種史前魚類體長33英尺(約合10米),重達4噸,生活在4億年前。[page_break] 14.巨獸龍巨獸龍巨獸龍(Giganotosaurus)體長47英尺(約合14米),重達8噸,生活在距今9500萬年前,儘管如此,它並非有史以來最大的食肉性動物
  • 世上最恐怖的九大巨型魚,最後那種更是據傳以人類為食
    1、湄公河巨型鯰魚:湄公河巨型鯰魚是東南亞湄公河獨有的一種巨鯰。因為過多捕魚、水體環境汙染及上下遊修建堤壩而貼近絕種。圖為二零零五年漁夫在泰國北邊捕獲一條293Kg的巨型鯰魚。2、超大談水黃貂魚:巨型黃貂魚是世界最大的魚類之一,沒人了解這類魚是怎樣存活的。這類古時候的魚在幾百萬年的演變時間裡發生了極大的更改,體長5米重約600Kg。3、巨滑舌魚:巨滑舌魚在巴西被稱作巨骨舌魚,是南美較大的淡水魚之一。以魚、蝦、蟹類為食。
  • 盤點《河中巨怪》裡傑叔捉到的那些「河怪」,個個都長得很奇葩。
    1-坦克鴨嘴魚 ,跟它的鯰魚親戚一樣,可以長到非常大的體形和體重。不過跟別的鯰魚不同的是,這種河中怪獸只生活在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大卡裡河中,這裡的河水經常被用於處理印度火葬儀式後的屍體,所以這裡的坦克鴨嘴魚養成了吃屍體的習性。2-吸血鬼魚,它們絕對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可以長到1.2米,它們主要以食人魚為食。它們的名字來源於那兩獠牙齒。
  • 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史前生物
    暴龍是一種巨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3米,臀部高度約4米,體重約6.8噸。咬合力將近6噸,相當於一隻大象的重量。根據不同科學家的估計值,撒哈拉鯊齒龍的身長約在12到13米之間,體重約在6到15噸之間。由於伊吉迪鯊齒龍的頭骨更大,伊吉迪鯊齒龍的身長可能超過13米。
  • 巨型烏賊化石被發現:體長超過10米,一鍋根本放不下
    在我們的生活中,烏賊是一種美味,但巨型烏賊可不是美味這麼簡單了,它們是「巨大的美味」。近年來,人類不斷發現巨型烏賊的屍體,以大王烏賊為代表的深海巨獸,正在顛覆人們的認知,沒有人知道在深海裡是否還有比大王烏賊更大的存在。其實,巨型烏賊在億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在恐龍橫行的白堊紀時期,大海中有一種動物可以跟滄龍正面較量,它就是託斯特巨魷。
  • 揭秘動物巨型祖先,古代烏龜重達2噸
    雙門齒獸。澳大利亞生活著許多獨特的生物,其中袋熊是最可愛的一種,它是體形龐大,圓胖的有袋類穴居動物,體長達到1.19米,體重36公斤。它們的祖先物種是雙門齒獸,肩高1.7米,體長3.05米,體重達到2500公斤。
  • 最新研究發現史前巨型烏龜 長3米重1.13噸
    近日,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一份全新研究,揭示了一千萬年到五千萬年前在南美生活的一種巨型史前烏龜Stupendemys geographicus。  這種烏龜是一種真正的巨型生物,體重重達1.13噸,體積像中型汽車一樣大。
  • 巨型海怪大王烏賊,體長20米,為什麼淪為了抹香鯨的盤中餐?
    它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海,主要分布在深度為深300米~3100米的水域。(下圖是發現過紅點標註出來的是發現大王烏賊的地方)。科學家估算,成年雄性的大王烏賊包含觸手總長度可以達到14米~20米左右,僅僅觸手就可以超過10米,它與大王酸漿魷並稱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無脊椎動物之一。
  • 歷來七種最大動物 秘魯巨型企鵝有1米5高(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個頭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還高的海洋蠍子、皮球一樣大的巨型蛙、小個子成人一般大的企鵝、酷似地懶一般的有袋動物和15米多長且比現代大白鯊還要重30多倍的鯊魚。這些巨型動物都曾存在過,只是出現的時期和地方不同。
  • 盤點6大史前巨獸,最後一名以霸王龍為食, 排第一的是條魚
    雖然說很多的史前巨獸已經滅絕,但是它們的的卻卻生活在地上過,這是我們無法否認的事情。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6大史前巨獸,其中最後一名以霸王龍為食, 排第一的是條魚。鄧氏魚是古生代泥盆紀的一種史前巨獸,它們的身軀可以達到11米,咬合力可以達到5噸,它們生活在海洋世界裡面,在那個時期是海洋裡的最大獵食者,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