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春季躁動」復盤
2019年1月4日-4月19日:這一輪春季躁動行情持續7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累計上漲32%,創業板指累計上漲41%。
受金融去槓桿的衝擊,疊加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2018年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逆周期調節,同時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流動性約1.5萬億元。
當天,上證綜指大漲2%,宣告一輪春季躁動行情正式開啟。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市場流動性預期持續維持寬鬆:
1)央行持續呵護,比如2019年1月23日,央行開展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2575億元。
2)宏觀社融數據爆天量,其中2019年2月15日,央行公布的1月社融數據爆表,市場在隨後一個交易日再次高開高走。
3)市場流動性指標——銀行間回購加權利率(7天)自2019年1月份以來一直圍繞7天逆回購利率作窄幅波動,在2月和3月份中,銀行間回購加權利率(7天)有較長時間處於7天逆回購利率下方,表明市場流動性持續寬鬆。
在該寬鬆的流動性支撐下,市場在2019年一季度持續上行,北向資金也在一季度持續買買買。
但是到4月份,市場進入高位震蕩,其中4月19日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會議結果:隨著一季度數據的好轉,政策重心從逆周期調節轉向供給側改革,貨幣政策轉入觀望期,大環境收緊。
再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溫,從4月19日開始,市場持續調整,這一輪春節躁動行情宣告結束。
2020年12月-7月,這一輪躁動疊加了流動性寬鬆與疫情衝擊,所以市場反覆震蕩,持續時間長。
1)201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並且央行通過逆回購和MLF持續投放流動性。其中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流動性約8000億元。
2019年12月上旬,市場開啟一輪上漲,宣告「春季躁動」的提前到來。
2)2020年1月中下旬,受國內疫情擾動,市場下挫,本輪春季躁動第一階段結束。
3)春節之後,新冠疫情的擾動進一步加大了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比如2020年2月3日,央行開展1.2萬億的逆回購操作;2月17日,央行下調一年期MLF利率10bp,由3.25%下調至3.15%,引導一年期LPR利率下行至4.05%。
於是2020年2月3日起,市場再次開啟一輪大幅上漲。
4)2020年2月21日,海外疫情爆發,海外股市崩盤,引發流動性衝擊,拖累A股,本輪春季躁動第二階段結束。
5)2020年3月20日起,美聯儲宣布無線QE,全球流動性衝擊告一段落,在A股自身流動性寬鬆預期的支撐下,重啟躁動。
6)2020年7月份,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經濟持續修復的背景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本輪躁動結束。
總結來看,流動性寬鬆是春季躁動行情的必要因素,並且每一輪春季躁動行情都是始於流動性寬鬆(預期),終於流動性收緊(預期)。
當前「春季躁動」的背景
從央行超額續作MLF,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政策不會「急轉彎」,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明顯改善。
一方面,11月底和12月中旬,央行兩次超額續作MLF,積極維護銀行間流動性水平,同時12月以來,央行通過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流動性3700億。
從資金利率來看,一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在3%上下作窄幅波動(一年期MLF利率2.95%),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過去一周維持在2.2%左右(7天逆回購2.2%),而隔夜利率也維持在1%以下,資金面整體較為寬鬆。
另一方面,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政策要「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這意味著政策不會突然轉向、大幅收緊,打消了市場對政策大幅轉向的擔憂。(參考12月18日《大會出利好:貨幣政策「不急轉彎」!》一文解讀)
並且在隨後的央行四季度例會上,也再次強調貨幣政策會「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在寬鬆的流動性預期支撐下,市場從12月中旬開始震蕩上行。
另外,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等利好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情緒。
1)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這意味著全球第一大(歐盟)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的新一輪深度合作即將開啟。
對我國來說,這不僅將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實施,給全球化打了一劑強心針,也大幅降低了拜登上臺後聯合歐盟對抗中國的可能性。
2)2021年1月20日,拜登將接替川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之後,短期內出現中美摩擦大幅升溫的可能性較小,從中國相關部門表態來看,也保持著較高的耐性。
如何看本輪「春季躁動」的持續性
我們認為,本輪春季躁動行情的持續性仍取決於流動性寬鬆預期的持續性,有以下幾個觀察點。
1)元旦節前操作的4700億逆回購會在元旦後第一周(1月4日至1月8日)集中到期,因此1月上旬主要關注流動性是否回籠;
2)1月14日觀察央行28天跨節逆回購的操作情況;
3)1月15日有3000億MLF的到期日,觀察央行是否超額續作MLF;
4)1月28日觀察央行14天跨節逆回購的操作情況。
順便說一下,過去三年每年春節央行為了維護市場流動性,都會在春節前一個月左右時間宣布降準或者定向降準,但從當前宏觀經濟和政策背景來看,今年春節前實施降準的可能性較小,大概率還是通過逆回購和投放MLF來維護市場流動性。(當然,如果降準那就是超預期了)
根據我們測算,元旦後到春節前資金缺口大概是1.8萬億,央行節前的淨投放規模將決定市場對流動性寬鬆的預期,我們會持續跟蹤並解讀流動性數據。